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因此我们可以知道,业的力量是很大的,与三恶道相应的业通常需要非常久的时间才能报尽,这个也与三恶道中很难修行,与很难植福有关系,所以我们一定要时时留意自己的身口意行。业种的展现除了业的自身力量,也有其他因素会影响其受报的先后,在《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卷4中,无着菩萨的开示说:[若一有情成就多业,云何次第受异熟果?于彼身中重者先熟,或将死时现在前者,或先所 admin

2020-02-19

最可怕的是地狱的寿量换算成人间的时间,大都是以兆年来起算,乃至要到几十大劫那么长久的时间;而且在地狱受完报之后,还要辗转经过饿鬼道、畜生道之后,才能够再回到人间;而回到人间之初,大多还要经过五百世盲聋瘖哑诸根不全、形容丑陋、贫穷下贱、人不喜见等等的残报。所以学佛人经过一劫、两劫乃至一万大劫,成为信位具足的菩萨时,一定都是深信因果的,绝不敢轻易造作大 admin

2020-02-19

因为持戒的对象,是对一切众生持的,而众生无量无边,因此即使是短暂的时间至心持戒,也都能够获得大福德;何况能够尽形寿至心受持,乃至菩萨戒之永不弃舍,尽未来际受持,其福德、功德更是无量无边。因此,菩萨在一开始持戒的时候,便已经有大福德了;这个福德也是在佛菩提道上的一种重要资粮。因此,菩萨如果能够清净持戒,便可以庄严菩提。我们先来看在《优婆塞戒经》卷6中 admin

2020-02-19

所以如果我们要注意自己有没有妄语的习性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花一点时间来注意自己口业的起行,这个时间可能是一整天、可能是一个礼拜,乃至于可能是一个月或是一年。因为有时候口业的起行,会随着对象的不同而让持守产生了差异;所以当我们觉得一件事情,它可能说出来后会有不好的后果,所以不想说它,这样的话,我们宁可很简单地跟人家说:这件事我不想提,这件事我不想说。也 admin

2020-02-19

弟子能够答应佛陀以后,佛陀还说要继续观察这个弟子六个月的时间;在这六个月当中,弟子要能够常常亲近承侍传法的法师,传法的法师也得用心观察这个弟子,他行住坐卧的四威仪是不是能够教化,如果可以,才会安排传授大乘五戒,以及六重二十八轻的菩萨戒。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戒学的受持是相当慎重的;而戒律的重点其实不是在持守,主要是在因着戒律,而能够调伏自己的习气性障。 admin

2020-02-19

有一时间佛陀住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那时世尊告诉诸比丘:女人因为拥有五种力量,所以就会轻视和怠慢一家之主的丈夫。哪五种力量呢?第一,美色之力,第二,亲戚宗族之力,第三,田业家产之力,第四,生儿育女之力,第五,自持操守之力。这就是女人所拥有的五种力量。比丘们!你们应当要知道,女人就是依恃著这五种力量,便可以轻视和怠慢她们身为一家之主的丈夫。假设她们的 admin

2020-02-19

 这一则故事出自《长阿含经》卷7〈第二分弊宿经第三〉,因为时间的关系,原始经文部分我们就不为大众读诵,直接就故事的内容大意来为大家说明。那么介绍故事内容之前,要先为大家介绍这个故事的主角:大乘菩萨童女迦叶。因为有人过去会误会经文当中“童女”跟“童子”的意思,把它误会成说童子、童女是尚未成年的男女众;或是现代后人也有人把童女, admin

2020-02-19

但大多数人所学的只是世间的善法,虽然努力布施护持正法,为道场付出心力、时间来当义工,还去救济贫苦、关怀弱势的慈济大众的事,但这一些只能说还是世间善法。比较进一步接近真正学佛的情况,则是有人会参加定期念佛,或者禅坐共修。但绝大多数的人从未思惟,也从来不会提出疑问来:“为什么要念佛?为什么要打坐?这些与学佛有何相干?要一直念佛到什么时候啊?” admin

2020-02-19

因为这二十四个心不相应行法是由前三种分位法的差别组合而产生,而且这二十四个法与我们的觉知心不直接相应,也因为它们是三位诸法或多或少的配合,而显现有时间、空间、势速、相应……等的差别,所以名为——三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有了前面四位法的运作,就能够显示出六种无为法——虚空无为、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不动无为、想受灭无 admin

2020-02-18

而且,色身中的组成元素是无法维持长久的,因为有情贪爱执著于组成色身的种种法,所以这些色法就无法长时间保持不变的状态而存在著;身外的五大,它们不是被有情的贪爱所聚集,虽然山河大地呈现出自然存在的状态,似乎长久的存在著,但仍然是无常法、尽法、衰法、变易法。由色阴的无常性可知,色身并不是有地、水、火、风、空,再加上动能就能自然组成的;更不是由能识别六尘万 admin

2020-02-18

离念灵知心虽离语言文字,仍能了别苦乐及是非,这正是识阴所摄的意识,不出识阴六识之外,而意识觉知心这种离语言妄念时亦能了知五尘的离念灵知性,正是意识的心所法,为想阴所摄,佛说想亦是知故;当意识心离念而对六尘了了分明时,不论这离念境界的时间有多长,都仍然可以了然明辨六尘境界,不会因为离念就失去了知性,所以动中定修得很好的人,在路上行走时,虽然一直都处在 admin

2020-02-18

时间快到了,作个小结论:《心经》所说的: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乃是指真心的实际理地没有无明等十二因缘存在,也没有苦集灭道之四圣谛存在,所以没有任何智慧可言,既然没有智慧可言,当然是无所得;这些都是站在真心的实际理地来观待蕴处界及诸法等法所产生的结果。菩萨就在无所得之中成为真正 admin

2020-02-18

由此可知,要培养对佛开示产生信心乃至具足信心,真的很不容易!那要花很长久的时间才能办得到。也难怪有很多众生在十信位进进退退,那都是很正常,不足为奇。待菩萨圆满十信位功德后转进十住位,开始在外门修菩萨的六度万行,从布施度开始行三施—财施、法施、无畏施;如是圆满布施后,才能够转进持戒度开始持戒,譬如持五戒、八关斋戒、十戒,最后得以持菩萨戒;于持戒 admin

2020-02-18

修行而得之法必是生灭法,非如佛经所说本来常住不灭之法;假使有人把妄心意识修到绝顶的纯清,进入非想非非想定中,极长时间住在离念境界中,仍然是意识,不能改变意识心成为真心如来藏;因为能觉能知、能住在一念不生境界中的意识,以及能处处作主、时时作主的意根都不具备真心的体性,永远都不可能藉由修行来变成第八识真心。若有人想要藉由修行将完全不具备真心体性之妄心变 admin

2020-02-18

而且这五遍行法,它遍三界九地中都有,也遍一切时间都存在,又遍一切处----遍十二处都在,所以称为遍行。如果有人找到了一个心,说他找到了真如阿赖耶识,那你可以问他:你找到的这个心,跟五遍行相应的时候,有没有遍一切时都不间断?如果他回答是:睡着无梦的时候就不跟五遍行相应了。那他所找到的就不是真如阿赖耶识。同样的,你也可以问他:有没有在遍一切界里面相应?在六 admin

2020-02-18

由一切最胜的八识心王,与此相应的五十一个心所有法,显现出这样一个影子:有我们的色身,以及我们所接触的十一种色法,因为有了这八识心王与五十一个心所有法共同变现出来的十一个色法,再由这十一个色法配合八识心王和五十一个心所法共同运作,又有了时间、空间、名词、字句……等二十四个世间法的出现,所以这二十四个和心不相应的法,是三位差别的缘故。这二十 admin

2020-02-18

设想入胎后还有意识的话,有谁能够在母胎里面一住就是九个多月!在这九个多月的时间里,不只不能够讲话,连要动一下都很困难,比起当兵或是坐牢,那是困难多了。可是大家看看住在母胎的胎儿,有没有觉得很无聊呢?没有!可见刚入母胎的受精卵,是完全没有上一世的意识的。有情这一世的意识,是这一世才有的,有情在刚入胎的时候,因为五扶尘根和大脑胜义根还没有发育完成,因此意 admin

2020-02-18

一个人想要说我五分钟绝对不要再打妄想,但是事实上都办不到;因为意根祂会把重要的事情在你经过一段时间以后,祂就提醒你了;那你就掉入了祂所提醒你的事情的当中,你就开始打妄想了。从这样看来,意根祂是一件事情一件事情不断的丢给你,所以你一直在打妄想。意根呢,我举个例子,意根就如同说一匹野马,那一匹野马,你平常都是关不住它。这时候你了解这样的道理以后,你就想 admin

2020-02-18

那睡觉以后呢,因为你在这个思惟当中,意根已经了解说,明天早上五点起床这个事情很重要;但是,意根祂又没办法分别到底时间经过了多久,能够知道时间经过多久、能够看钟的意识跟眼识已经在休息了;这时候意根在休息当中祂觉得重要,祂又不知道几点,所以祂就三点就起来,然后把意识、眼识叫起来去看,看什么?看现在到底几点。那分别完成以后,还没有到,然后四点又把你叫起来 admin

2020-02-18

接下来又想要使了知心长时间专注于一处,令心专注于欲心所想要的境界中,这是五别境心所法的定心所,也就是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最后在此觉知心中可以生起简择、分别的作用,了别这是爸爸、这是妈妈,这是危险的境界、那是安全的境界等等,这是五别境心所有法的慧心所,也就是于所观境简择为性的功能。从上述的简略说明五别境心所法的功能以后,我们就能够了解八个心王当 admin

2020-02-18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