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因为三界烦恼,它是有见所断与修所断的差别;修所断的部分需要在历缘对境中分分修除或降伏之,因为修行不只是只有一世,因此在某一个时间点,听闻世尊说法之后,能够马上成为阿罗汉,或者证悟无生法忍,这是绝对可信的。 第三种“是戒是波罗蜜者,如昔菩萨受瞿陀身时,为诸虫兽及诸蚁子之所唼食,身不倾动不生恶心;亦如仙人为众生故,十二年中青雀处顶、不起不动&rd admin

2020-02-20

所以自己在发愿的时候,必须要好好地去看看,您是要透过心量尽量的广大来发这个愿呢?还是要契合你目前的实际修行的境界,来想想看你发的愿,未来在有限的时间内您要成就什么事情。这两种的话都是比较贴近于会在您最后往生的时候,形成一个主要力量的愿。 所以我们回过头来看,愿在我们往生的时候,就会扮演这么大的力量,那表示说愿这个本身,当我们在发这种契合我们心意 admin

2020-02-20

好不容易回到了人间,因为造作恶业的习气没有改变,所以又不小心造作了恶业,然后又下堕到三恶道去;这样来来回回,待在人间的时间其实很短,待在恶道的时间变成很长;这样来来回回也不晓得要经过多久,才会再接触到佛法。那么受菩萨戒就是要避免(贤位以下的)菩萨下堕到三恶道去,能够生生世世都在人间修学佛法、弘扬正法。受菩萨戒还有一个目的,就是生在人间让你弘扬正法, admin

2020-02-20

所以如果我们要注意自己有没有妄语的习性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花一点时间来注意自己口业的起行,这个时间可能是一整天、可能是一个礼拜,乃至于可能是一个月或是一年。因为有时候口业的起行,会随着对象的不同而让持守产生了差异;所以当我们觉得一件事情,它可能说出来后会有不好的后果,所以不想说它,这样的话,我们宁可很简单地跟人家说:“这件事我不想提,这件事我不 admin

2020-02-20

我们知道佛的七胜事后,应该要花时间,我们可以集中精神,先看着如来的圣像,然后再思惟着如来的功德法财、功德胜行;把如来的像、如来的功德胜行,一直在我们的心念里面反复地思惟着,这样的渐渐地我们就能够熏习到如来祂不可思议胜妙的殊胜境界,也能够让自己在佛菩提道上,能够由仰慕如来而激发起效法的信力,能够这样的观佛形像,能够看佛形像没有厌足、思佛功德没有厌足来 admin

2020-02-20

弟子能够答应佛陀以后,佛陀还说要继续观察这个弟子六个月的时间;在这六个月当中,弟子要能够常常亲近承侍传法的法师,传法的法师也得用心观察这个弟子,他行住坐卧的四威仪是不是能够教化,如果可以,才会安排传授大乘五戒,以及六重二十八轻的菩萨戒。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戒学的受持是相当慎重的;而戒律的重点其实不是在持守,主要是在因着戒律,而能够调伏自己的习气性障。 admin

2020-02-20

当然,如何成就忆佛的这个功德呢?各位如果有时间的话,就可以参阅正觉同修会平实导师所写的《念佛三昧》等书。这些书里面,对于如何依照次第,逐步修练成忆佛念佛的功夫有非常清楚的交代,希望大家有时间去请阅,来参照修习。 在《优婆塞戒经》卷2〈自利利他品〉)里面,经文说:由于菩萨本身就有在修习这个定力,并且因为智慧增长了,同时也因为持戒的关系,所以烦恼几 admin

2020-02-20

所以透过这样的思惟,你就发现,最好的第一时间的处理是先不要说话,然后静待这些因缘;除非你已经对这事情很清楚了,即使是如此也不需要对于一个情绪失控,或是说喜欢拨弄一些是非的人,来说种种的如理的话,因为他也可能不会接受。所以众生有千差万种根器的差别,我们在待人接物上就是要知道,你要知道有些人的心性,他就是不调柔,你跟他说东,他就可能来说西,他也可能没有 admin

2020-02-20

譬如某甲菩萨努力来作义工,有的人心里面酸溜溜地,开口就说:哎呀!我就是没时间啦!不像你那么好命啦!我都没办法啦!酸溜溜地说出口,就削减了自己的福德。为什么不改一个方式说:你真的有福报,有时间不必去赚钱,可以来作义工,功德无量!你在说别人功德无量的时候,你也就增加自己的福德了,这叫作随喜赞叹的福德。然而那几位老哥、老姊不是这样想,心里总是酸溜溜地;讲 admin

2020-02-20

所以我们大家在这上面用心都来不及了,哪有时间在世间事相上面用心呢?所以不太懂也没关系,我们在意业上用心把握住,身口的恶道就不会犯了!并且要努力把一切种智赶快吸收,努力修集入地所需的大福德,因为这个福德很大;还要努力修除自己的性障,因为想要入地,心量要很广大。譬如冤家诽谤我们、伤害我们,我们还得愿意接纳他,还愿意重用他、帮他开悟,这个心量是没有人能够 admin

2020-02-20

】(《优婆塞戒经》卷五)佛陀的意思是说:如果有人以房舍、卧具、汤药、园林、池井、牛、羊、象、马等,种种生活所需要的工具用品,来布施给他人;后来这位施主命终了,那么他的福德,将会使得他在未来世中,由于所布施的财物,而得到同样的财物,但是数量非常的多,而且可以随着他的需要,来任意使用,时间或长或短,都是由他自己来决定。这不是像辛勤努力所赚来的世间财物, admin

2020-02-20

因为菩萨要成佛三大无量数劫,如果屡屡的像龟兔赛跑当中的兔子,自认为自己很聪明,自认为自己福德广大,起了一个慢心认为:我不需要精进!同样的时间,我就可以来收集比别人更多的智慧福德资粮。那这样的心态,一定会让自己变得先发心却晚别人成佛。好,当先立制:我若不作,要自克罚。这样的人抱了这样的精神----一个精进不断的精神,就能够福德日夜如同恒河流水,日也流逝, admin

2020-02-20

又菩萨要成佛,所经历的时间非常久远,因此在行菩萨道中,很容易犯戒;因此经常要生起惭愧及羞耻心,还要发露忏悔,永不复作!为什么?因为有惭有愧是善法,能拥护世间。所以佛在《增壹阿含经》曾开示:【有二妙法拥护世间,云何为二法?所谓有惭、有愧也。诸比丘!若无此二法,世间则不别有父、有母、有兄、有弟、有妻子、知识、尊长、大小,便当与猪、鸡、狗、牛、羊六畜之类 admin

2020-02-20

所以在《瑜伽师地论》当中,有提到归依三宝的正行,要时时间于三宝所勤修供养;要成就诸佛功德必须广修供养的这个道理,在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也有说明。除此,菩萨对于供养对象的简择,对佛弟子而言,也是很重要的一个议题,因为关系到是否能令正法久住于世间,不会消退的重要因素。在《瑜伽师地论》中,弥勒菩萨这么开示:有七种第一义法、涅槃品法,能令正法无退久住。(《瑜 admin

2020-02-20

第二种发菩提心的情形是,这个人他出生在佛陀入灭已经一段时间之后,并且是虽然有佛陀的教法住世,也有人禀承着如来的教法来修行,但是大多已经不能够证果了。他就出生在这个年代,这个就是像法时,他并没有亲自见闻如来或者是实证的菩萨示现种种不可思议的事迹;然而他阅读佛菩萨说法留下来的经典论典,或者听闻善知识解说这些经典论典,知道了其中所记载佛菩萨秘密的正法藏, admin

2020-02-20

最可怕的是地狱的寿量换算成人间的时间,大都是以兆年来起算,乃至要到几十大劫那么长久的时间;而且在地狱受完报之后,还要辗转经过饿鬼道、畜生道之后,才能够再回到人间;而回到人间之初,大多还要经过五百世盲聋瘖哑诸根不全、形容丑陋、贫穷下贱、人不喜见等等的残报。所以学佛人经过一劫、两劫乃至一万大劫,成为信位具足的菩萨时,一定都是深信因果的,绝不敢轻易造作大 admin

2020-02-20

而实际上是“三恶道不空,誓不成佛”,虽然这时间只有百千万劫,该有的世界、应有的世界,但也非常地、非常地惊人!所以要救度这样无量无边的众生,像我们身上的恶道中的眷属还会少吗?你说我们身上也有恶道中的眷属?当然有啊!就是在我们身上里面的一些细微的微生物,实际上它们就是以我们的色身来当作山河大地。实际上,广义上来说,它们也算是我们比较疏远的眷属 admin

2020-02-20

今天是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就不再举出来说明,请读者可以自行前往各大书局请购来读,了解当中的法义。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二)》 <第104集正信佛子该如何看待烧纸钱?> 白正伟老师 admin

2020-02-20

有人说:“我一天要做很多工作,没时间念佛。”其实没关系,一面做一面念也可以嘛!至于清闲的人,更好念佛了。 还有人说:“我太笨了,不会念佛啦。”这话也有问题,问他说:“你会不会讲话?”“会啊!”“那你会不会讲阿弥陀佛?”“会啊!阿弥陀佛!”“那你就是会念佛了。”“我还是不 admin

2020-02-20

”意思大略是说:阿弥陀佛在行菩萨道时,勇勐精进,勤修六度万行,经过了无数劫的长远时间,而得以成佛及成就极乐世界。所以因为 阿弥陀佛发了成就清净国土的愿,以及有许许多多相应的众生,也发愿追随 阿弥陀佛;因此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当然成就的便是与阿弥陀佛大愿吻合的清净极乐世界。这个结果是完全合理,而且可以信受的。 有了大慈、大悲的大愿,加上无央数劫的 admin

2020-02-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