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虽不能令彼业不为,且因此悔责故,于未来世,得离杀生,乃至得离盗、淫、妄语,亦得满足正意解脱、满足慧解脱。(《杂阿含经》卷32)佛陀经常以十善道的法,教化著听闻佛陀以种种言说声音说法的弟子众,令弟子们忆念不忘,令弟子们乐于听受思惟,令弟子们能信受、信解、随信而修行,令弟子们重视因缘果报,弟子们就知道说:“我们的佛陀大师知道祂自己所知道的法,也能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有智慧的人,应该是破衣照穿、烂东西照用,坏了就自己修理舍不得丢;但是布施时,肯把一大笔钱捧出去,出钱的目的并不是在于自己或家人的享受,而在于未来世的菩萨可爱异熟果。你可以示现广有钱财,但是生活却得要节俭。有的人号称节俭,这个也舍不得用、那个也舍不得用;但是到处都有他拥有的山庄,只要是风景好的地方、地势好的地方都有;这是借着自己的官场势力来享受,却对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既然菩萨利益众生是多方面的,就好像说菩萨戒的内涵是分为三个大部分——叫作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其中就说明了菩萨应该不但要去能够帮助有缘的众生,还要不去做会伤害有情的事;因为谁也不希望在世世修福的过程中,不小心与众生结下了怨仇,未来世虽然受用了一分福业,却也要酬偿这一分的怨仇!不如说在可以化解的时候,就赶快去把它化解;这样子的话,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这个一切施时应该是包括证法以后的此世来世,乃至应当说是尽未来际。而定性的声闻人,即使是最懈怠的初果人,也会在七返人天之后得阿罗汉而出三界的;再加上定性的声闻人是随时想要离开三界,当然也就不需要广作布施来累积福德,所以就不会有此处的一切施时。所以定性的声闻人,就不是这一段中所说的对象,只有菩萨在证得二乘的三三昧之后,再进一步亲证大乘的三三昧,不违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念戒为什么会有福庄严?如同前面所说,若单从一般律己利人的戒相来看,假如说,某甲受持了戒律中最基本的五戒,而开始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因为持戒的缘故,某甲不犯其中的前四项,未来世就感得不被众生侵扰的一分或多分的果报,当然这就是有福庄严。而最后一项的不饮酒,看起来对利益众生而言,好像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因为律己而不饮酒的缘故,所以某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小果声闻,天龙八部,及未来世诸众生等,虽闻如来诚实之语,必怀疑惑。设使顶受,未免兴谤。唯愿世尊,广说地藏菩萨摩诃萨,因地作何行,立何愿,而能成就不思议事。佛告文殊师利: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草木丛林,稻麻竹苇,山石微尘,一物一数,作一恒河,一恒河沙,一沙一界,一界之内,一尘一劫,一劫之内,所积尘数,尽充为劫。地藏菩萨证十地果位以来,千倍多于上喻,何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即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众生的因缘果报真是难可思议啊!在这里,我们还是要诚恳的呼吁菩萨们:要多在戒律上用心,多在法义上用心,并且能够谨言慎行,自然就能避开未来世的不可爱异熟果报了。如果仅就这一世来看的话,那就应该要遵循“菩萨不故入难处”的规范,使自己不要有被强暴的恶因缘发生。菩萨们也要学会保护自己,有智慧来避免乱伦的情形。如果能够处处小心谨慎,一切都不需要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菩萨实现福报的方法:继承、婚姻或自己努力赚钱本篇将提到菩萨实现福报的三种方法!有的菩萨是因为继承父母的财产所以福报很好!有的菩萨是因为婚姻,也就是老公或老婆很会赚钱所以福报很好!那也有些菩萨是靠自己努力赚钱,不论是自己本业或做生意或开公司或投资而赚大钱的!这篇葛格我将举经典的例子与我认识的一些菩萨们的真实例子,来说明这三种情形!以及最后提到该怎么样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法中说「菩萨得如意眷属」的方法那也有证悟菩萨的老婆是很会赚钱的,所以他就不太愁吃穿!譬如有一位六十几岁的证悟菩萨,他早就退休很久,去年我听别人说他换了台新车BMW(宝马),原因是他老婆太会赚钱了,所以他老婆买新车给他开!证悟老菩萨其实自己以前也有在赚钱,但他退休了!而他老婆又太会赚钱,所以他年老时还换了新车BMW!我相信不是他贪着新车,因为他外表与心性都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利益众生以后,那世间福很大,佛在《优婆塞戒经》讲过了:你买个包子布施给一条狗,来世还得百倍报;布施给破戒人,来世还得千倍之报;布施给一个外道的离欲者,那可就是百万报。如果是佛法中不破戒的人,你布施了一家持戒很清净的寺庙里的向道师父,来世可得千亿报。那你想想看,这福德真的很大嘛!如果你去布施给初果以上的圣者,那可是无量报。你把这一生实现的那一部分足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告舍利弗:我念过世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值三十亿佛,皆号释迦牟尼;我时皆作转轮圣王尽形寿供养及诸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为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是诸佛不记我言:‘汝于当来世当得作佛。’何以故?以我有所得故。】这个部分由于比较长,这里因为时间的关系,就举其中的一段,后面乃至说:过世得值八千佛,皆号定光……过世值六万佛,皆号光明&h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其所感得的果报,只在人天之中,或生在人间享受富贵,或生在欲界天享受胜妙五欲之乐;乃至说此世有禅定的修证,来世就可以生到色界天或是无色界天受用禅定之乐。但是这毕竟还是在三界之中,依然不离开生死轮回。当我们了解这个道理之后,也许又会这么想说:啊!太好了,我希望来世都能够这样快乐的生活的原因了,我已经知道了,而我也希望世世都能够这样快乐的生活着。所以就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然而,菩萨修学六度习以为性,多数能够在来世继续的乐善好施,所以受用此世生于安乐的同时,又继续的行布施法来利乐有情,所以来世也辗转都得安乐。此外,还有一分的菩萨除了像上述菩萨能够这样继续的布施来利乐有情之外,他还了解所谓滚雪球的道理,所以他不会把过去生的福报在今世完全兑现,乃至又将今世所受用的福报,拿出多分来利乐众生,当然他的福报就会一世又一世的很快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世间法之中,若是父母、师长看到自己的子女、学生在生活上都能够渐渐的自足安乐,或者是学有所成,都会感到非常的高兴!菩萨更是过于此,因为看到被利乐的有情渐渐能够离开被五欲的束缚,也慢慢生起了智慧,能够于此世、来世都得安乐乃至无上正等菩提,当然心中的快乐更是不可言喻的!你或许会问:那这个时候还有没有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四相?是的!这个时候菩萨虽然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有时候因为说于未来不得而知:到底有没有来世?假如有的话,我来世会生到哪里?可不可以再得到安乐?因为有一大堆的不确定,而心中生起了恐惧!更有的是因为此世造作了恶业,乃至是杀害众生,业境现前的时候,种种的恐怖逼迫,那更是不得安乐啊!只有一分因为人天善业之所摄持,往生的时候,善境现前而无恐惧,也许这可以说是一般人所追求的死于安乐吧!菩萨于当生之时,能够持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中也曾经说到,中阴身与来世父母和合时纠缠不分之后,不一定能够成功的入胎,因为会有许多障碍入胎的原因发生。也就是说,中阴身遇见有缘父母和合时,如果无法成功的入胎,那就必须再等待下一对有缘父母和合时才能再行入胎。(原标题:中阴身如何顺利投胎?)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譬如不杀生而护生,对于菩萨来说是很重要的,因为众生所最宝爱的就是他的生命,因此如果你因为放生而救了它,未来世这个众生就会很想亲近你,见到你就没来由地喜欢你,因此你要度这个众生学佛就很容易;同时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因此需要修慈心来救护众生。但是这里面顺便提醒,放生也是要有正确的知见与方法,详细的说明请观看我们专门解说这方面的节目单元。又譬如在十善业中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告舍利弗:我念过世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值三十亿佛,皆号释迦牟尼;我时皆作转轮圣王尽形寿供养及诸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为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是诸佛不记我言:‘汝于当来世当得作佛。’何以故?以我有所得故。】这个部分由于比较长,这里因为时间的关系,就举其中的一段,后面乃至说:过世得值八千佛,皆号定光……过世值六万佛,皆号光明&h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假如说所做的业行是相当,未来世所得的福报,却是不相同的!因为这在因地发心的状况是不同。那当然,当发心的状况越殊胜的时候,未来世所得的果报当然就越殊胜。此外,因为持五戒的缘故,乃至可以作为将来证解脱果的因。譬如说:吃素这件事情,那当然这跟持戒、跟行善都有关系。比如说,有的人是为了身体的健康、养生或是美容去吃素;然而持戒的人,是为了自己不去杀害众生,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