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换句话说,如果您志在修行的话,请您一定要掌握住陀罗尼原来的意思,你在学习陀罗尼的时候,一定要从法义入手,再把它收摄精练。当然我们也不否认有许多的学佛人,确实是需要佛菩萨帮他消灾解厄的;甚至我们也不能否认说,也有许多人希望藉此求通、求得;所以对于您有这种需求的话,难免您就会对于一些所谓的(世间人一般所认知的)咒语真言,比较讲求它有没有应验了。如果是这 | admin 2020-02-19 |
![]() |
我们能够正信能够仰信释迦牟尼佛所说的西方极乐世界之后,我们现在接下来就要开始怎样去理解为什么能够成就这个西方极乐世界呢?这就是要回到佛法的修行,也就是要能够来了解佛法的道理。那为什么众生可以往生到各个世界去呢?乃至众生可以生在这个五浊恶世?那就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如来藏,如来藏祂可以变现器世间而且也可以变现我们的五根身。所以我们的科学家对于为什么 | admin 2020-02-19 |
![]() |
是的,有时候家里面的人他们并不清楚,有时候是对于宗教他们有一些特别的看法;虽然我们想要跟他说,佛教并不是如你想像中的宗教,它并不是一般的宗教,而是出格于宗教之上,它是真正要修学智慧的,乃至于能成为无上正等正觉的如来;不是我们要当谁的奴隶、奴仆等等。可是家里面的人,可能完全听不进去,然后甚至会禁止我们来供佛;那这样也没有关系,我们只要自己准备一张照片 | admin 2020-02-19 |
![]() |
可是为什么那么刚好呢?他是有道理的,就是因为众生的业力在如来藏中运作,所以使得这些物质的法还有众生跟这些业相应,就能够变现出这样的世界出来啊!那同样的,西方极乐世界也是同样这个道理。所以我们说在修学佛法里面,我们可以怀疑很多东西,可是最后要回到一个道理,就是说那到底有没有如来藏存在呢?因为所有的道理都建立在如来藏的存在,也就是说完全建立在我们的真实 | admin 2020-02-19 |
![]() |
在真正的正法里面不会有邪愿,为什么?因为诸佛菩萨都是利益众生,从来对众生不起任何一丝一毫想要加害的心。那我们知道在宗教界确实有一些宗教它是有这种邪愿的:譬如有一个宗教它就有这种修法,他们的修法叫作息增怀诛,这个息增怀诛里面的诛法就是去诛杀他人。也就是说他对于其他人如果他觉得不满意,他就可以进行他们的仪式,然后他们就会驱使鬼神去把另外一个人杀害。那我 | admin 2020-02-19 |
![]() |
要学佛,我们就应当欢喜贤圣的身口意种种教导,及种种的智慧与德能,可以让我们留下修学佛法的种子。所以,我们应当让家里面的亲人以及朋友,让他们来亲近佛法,虽然他们一开始并没有打算学,可是未来这些种子终究会发芽,他们就可以因为这些萌芽的种子而自己想要亲近佛法;就可以在亲近佛法的过程中,最终决心修学佛道且最后能够成就,也就像恒伽达一样,从大臣看着别人能够成 | admin 2020-02-19 |
![]() |
善愿的意思就是说已经开始想要迈向善法了,也就是说它不是只是像前面是要伤害他人的恶愿、邪愿,许愿只是要获得世间的自己的利益,这叫许愿。善愿就开始发起了对他人善、对他人好的心,这就是发起了善愿。那我们修学佛法初机的学人,都应该要至少要能够发起善愿,能够满怀慈悲希望:一切修学佛法的佛子都能够顺利都没有遮障,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平安、眷属和乐而能够财物丰饶、 | admin 2020-02-19 |
![]() |
那除了这个之外,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在《瑜伽师地论》里面也有谈到陀罗尼,不过在《瑜伽师地论》里面这个部分的讲法,是弥勒菩萨专门为了菩萨而说陀罗尼,其实这个立场跟龙树菩萨是完全一致的。因为之前的讲次里面,我们曾经跟大家说龙树菩萨有说:声闻人因为学的法,只是为了要自己度自己;所以相对来讲,他要解脱的、要学的法就相对单纯得很多,所以声闻人不需要讲求什么样的 | admin 2020-02-19 |
![]() |
这个人呢,通常他是具有深厚的善根福德,能够去深入的思维念佛法门,而且能够知道要不断的提升自己念佛的层次。虽然说他是主修念佛法门,可是他也知道这个定要如何来修,也能够摄取这个修定的知见,知道说这个定就是要制心一处要净念相续,也就是要一念相续。因为净土法门以及修定法门的那个基本知见他都已经具备了,所以在精进不断的修学过程中,这样自然而然的就能够到达无相 | admin 2020-02-19 |
![]() |
上一讲次,我们看到从《般若经》里面谈到了各式各样的陀罗尼,已经超越了原本陀罗尼是关于记诵的这个方式而已,它也有包含说:如何理解、如何忍辱,乃至于如何能够观行诸法不生的一面。我们上一次有讲到,将这个陀罗尼精简再精简到最后的时候,会收敛到《大智度论》里面讲到的一种方式。《大智度论》里面有说,从阿开始到最后的荼,当时的梵语体系有四十二个字是根本的字母〔编 | admin 2020-02-19 |
![]() |
在上一集当中,我们为大家说明了要在佛道当中修学,最后实证成就佛菩提果的目的必须要经过长时期的实修,这个实修的过程当中,念佛法门是一个很好的法门。可是,佛----十方三世有种种佛,每一尊佛有三身----应化身,庄严报身,清净法身。以释迦牟尼佛来讲,两千五百多年前因为众生的因缘成熟,所以释迦牟尼佛出生在印度,那个是应身佛;与释迦牟尼佛有缘的众生,常常在定中、在 | admin 2020-02-19 |
![]() |
今天我们要探讨的议题是什么呢?我们今天要探讨的议题是《学佛应有作法与心态》,《学佛应有的作法成心态》这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一个很重要的议题。就是说我们学佛到底应该要怎么做?而保持什么样的心态,用什么样的心态,来行我们的成佛之道?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议题!在探讨这个议题之前,我们先引一段佛在经典的圣教开示来告诉我们,我们学佛应该要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去 | admin 2020-02-19 |
![]() |
譬如二乘无学圣者们回入大乘别教以后,仍然要具足这十信位的功德,将来才能悟入诸佛的所知与所见;这是因为二乘无学法中,并没有修学这些大乘法义;他们一开始就修学声闻解脱道,所以这部分功德并不具足;至于二乘法中的凡夫们更是如此。所以,世尊即将演说《法华经》时,才会有五千声闻种性的凡夫退席的事情发生,这是因为他们对十信功德还没有修习的缘故,所以无法接受世尊即 | admin 2020-02-19 |
![]() |
《杂阿含经》卷3:【缘意及法生意识,三事和合生触,缘触生受,缘受生爱,如是乃至纯大苦聚生。】(《杂阿含经》卷3)这段经文说明了缘于意根及法尘为缘而出生了意识,意根、法尘、意识和合,就有了对六尘的触,因此就有苦乐舍等觉受;缘于苦乐舍等觉受,就产生了对六尘的贪爱。如是次第辗转出生取、有、生,乃至达到最后,纯粹的大苦聚合的五阴就出生了。识阴的苦集状态我们分 | admin 2020-02-19 |
![]() |
《杂阿含经》卷2言:【若缘受、想、行、识生喜乐,是名识味;受、想、行、识,无常、苦、变易法,是名识患;于受、想、行、识,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识离。】(《杂阿含经》卷2)四圣谛是现观的四个次第,正知味、患、离,则是观行时正观苦灭的过程体现。佛陀开示,对五阴贪爱喜乐,就是味;五阴无常、变易,令人时时处在苦恼之中,就是患;如果能够调伏对五阴的贪爱 | admin 2020-02-19 |
![]() |
《佛说法集名数经》云:云何七种最上供养?所谓礼拜、供养、忏悔、随喜、劝请、发愿、回向。一、礼拜(礼拜诸佛、菩萨)二、供养(作意:供养十方三世一切诸佛[1])正觉供果偈愿此香花果,遍满十法界。供养佛法僧,增长诸福慧。正法传十方,皆共成正觉。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三拜)正觉赎果偈愿此清净香,赎回供佛物。祈求佛加持,增长诸福慧。正法传十方,皆共成正觉。南无 | admin 2020-02-19 |
![]() |
在路经佛陀的祇洹精舍,空中忽然传出天籁般的音声,回荡在整个山谷当中,所有人、马剎那间都停止动作,大家屏息聆听这圣洁高雅的音声,都没有办法再移动半步。侍卫赶紧向波斯匿王禀报说:精舍有一位比丘,他的梵呗音声,让前面的士兵、象马都驻足聆听,不知道要前进了!到底是谁能够唱出这样动人的音声,高远悠扬,连牲畜都被感动,我一定要亲自供养这位比丘!波斯匿王马上作了 | admin 2020-02-19 |
![]() |
如果有妇女被他的父母、兄弟所守护,或被国王之所守护,也就是被法律所守护,而有人对于这些妇女或处女身上行淫,也是得邪淫罪。如果暗中对别人的妻妇或处女,先期约时地行淫,或先向对方允诺给予财物,或先接受别人财物而依指定去玷污某一位妇女,或者先接受他人的请托要去玷污某一位妇女,这样也是得邪淫罪。乃至于有人用木头雕刻、泥巴塑成、或者彩色绘成妇女形像而行淫,乃 | admin 2020-02-19 |
![]() |
汉明帝依照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每年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并普令士族庶民都挂灯,流于民间,经过数千年传承,形成了国人元宵灯会的重要文化传统。因为点灯在佛教里代表光明与智慧,代表佛法真理的传承不息。元宵节挂灯:表示对佛的恭敬供养元宵节与灯会又是从何而来的呢?那先得从佛教传到中国说起。东汉孝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 | admin 2020-02-19 |
![]() |
菩萨如果要供养三宝应该注意哪些事?佛开示如下:善男子,如来就是一切法藏。只有如来才能将最究竟、最了义、最胜妙的法告诉大众,一切天、人、阿罗汉、辟支佛都做不到;而菩萨都要随从如来的教导,所以没有人可以与佛相提并论。因此,应该以至诚心、精进心、殷勤心来供养如来生身、如来灭身以后的舍利,也应该供养如来的形像,如来的塔庙。由佛的开示可知:一者,唯有佛对世间 | admin 2020-0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