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虽易证,无明成障;千年血脉,脚步跄踉;护不免神伤,何时返靖康?救护无明众,十万火急;每思髮白,时不我予;诸师犹自顽愚,赤氛何时弭?菩萨道讴歌,盼除沈疴;我常思念,转侧难捨;愿您世世相伴,叵奈胎昧隔。菩萨底忧郁,多劫沈积;常思脉,吴越早栖;愿您速满三地,令我捨忧郁。(这是一首情歌风格的曲子。作词:萧平实。作曲:萧平实。演唱:徐雅君、韩卓轩。朗 admin

2018-07-23

正因为不脱离原始宗教的“鬼神”信仰(巫术),在祈求加持、利益交换的前提下,所使用的供品种类繁多,乃至有“极不可思议”之甘露者,连替尊喇嘛润稿《密宗道次第广论》的印顺师也说:佛世以依教奉行、为最胜之供养,佛后亦供以灯明香华等而已。密教以崇拜者为鬼神相,其供品乃有酒肉。有所谓“五甘露”者,则尿、屎、骨髓、男精、女血也。更 admin

2018-07-23

住世再万年(佛菩萨舍利安奉大典纪实)安奉大典菩萨云集天龙辐辏人龙盘虬2013年9月8日是台北正觉讲堂安奉佛菩萨舍利大典的日子,虽然并没有刻意的兴奋,但是既已决定要去亲身参与这殊胜难得的佛盛会,熟眠之中遍计执性的意根果然还是缘虑到这一回事,因此凌晨三点就醒过来,难再沈睡。醒醒盹盹之间好不容易天亮了,这才起身梳洗用罢早餐准备出发,乘公车接驳捷运到承德路台 admin

2018-07-23

看着朋友日复一日的在网上发着各种与密宗有关的文章、文字,宣扬着那些错误的佛知见时,我除了痛心,无能为力。最初,我会告诉朋友,不要再发密宗这些东西了,都是错误的,不要再去宣扬错误的六字真言了,不再要去宣扬双身了。可是,没有用,听不进去。更有甚者觉得我有病,觉得我学佛已经学疯了。那为了朋友担心落泪的场景,依稀就在眼前。并不想说那么多的佛名词,我也 admin

2018-07-23

后诣长安西明寺复礼师。学华严经起信论。复礼示以真妄颂,俾修禅那。师问曰:“初云何观云何用心。”复礼久而无言:“师三礼而退。属唐代宗诏径山国一禅师至阙。师乃谒之。遂得正及南归。先是孤山永福寺有辟支佛塔。时道俗共为会。师振锡而入。有灵隐寺韬光师。”问曰:“此之会何以作声。”师曰:“无声谁知是会。”后见秦 admin

2018-07-23

佛能空一切相成万智。而不能即灭定业。佛能知群有性穷亿劫事。而不能化道无缘。佛能度无量有情。而不能尽众生界。是为三不能也。定业亦不牢久。无缘亦谓一期。众生界本无增减。亘无一人能主有。有无主是谓无。无无主是谓无心。如我解佛亦无神通也。但能以无心通达一切尔。”   神曰:“我诚浅昧,未闻空义。师所授戒,我当奉行。今愿报慈 admin

2018-07-23

他懂得书,可是仍然听不懂你的弦外之音,只好再问你一遍:“如何是禅?我还是不懂呀!你告诉我清楚一点,如何是禅?”“这就是禅!”他不懂,所以就觉得:“你这个意境,我真的想像不出来。太深了!太高了!”从此以后他就觉得你很有禅味。可是对你自己来讲,你还会觉得有禅味吗?没有!悟后一点点禅味都没有,只有实相智慧。假使要说真的有禅 admin

2018-07-23

当尽形寿以为檀。愿早开解。后阅玄沙语。倦而倚壁。起经行。步促遗履。俯就之。忽大悟诸缘尽废杰峰愚禅师。初参古厓石门。佩受语。昼夜兀坐。不契。后参止严。举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愈疑乃诸缘尽废。寝食俱不觉知。如气绝者。一夕坐至夜分。闻邻僧咏证道歌云。不除妄想。不求真。豁然如释重负。有夜半忽然忘月指。虚空迸出日轮红之句以头触柱中峰本禅师。侍高峰死关。昼夜 admin

2018-07-23

因念古人为忘躯。何怖蚊子。尽情放下咬定牙关。捏定拳头。单提无字。忍之又忍。不觉身心归寂。如一座屋倒却四壁。体若虚空。无一物可当情。辰时一坐。未时出定。自知佛不误人。自是工夫不到。然虽见解明白。尚有微细隐密妄想未尽。又入光州山中。习定六年。陆安山中又住六年。光州山中又住三年。方得颖脱。禅宗尊宿明观禅师,湖北武昌人,出家已三十余年,梵行精严,过午不 admin

2018-07-23

劝发菩提心文省庵师撰(净土宗11祖)不肖愚下凡夫僧实贤,泣血稽颡〖qǐsǎng,屈膝以额触地礼拜〗,哀告现前大众,及当世净信男女等,惟愿慈悲,少加听察。尝闻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苟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故《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是名魔 admin

2018-07-23

设有一胜过涅槃。吾说亦如梦幻。夫一尘飞而翳天。一芥堕而覆地。汝今已过此见吾复何云。山门化导,当付之于汝。”师禀命为第二世。以后正付方禅师。住白马栖玄两寺。又迁住石头城。于仪凤二年正月十日示灭。颜色不变,屈伸如生。室有异香,经旬不歇。遗言水葬。寿七十有八腊三十有九。 (原标题:八十生出家) admin

2018-07-23

会韬光师勉之。谒鸟窠为檀越,与结庵创寺。寺成启曰:“弟子七岁蔬食。十一受五戒今年二十有二。为出家故休官。愿和尚授与僧相。”曰:“今时为僧鲜有精苦者,行多浮滥。”师曰:“本净非琢磨元明不随照。”曰:“汝若了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即真出家,何假外相。汝当为在家菩萨,戒施俱修。如谢灵运之俦也。”师曰:“然理虽如 admin

2018-07-23

  师欲于殿东别创堂。先有古木,群鹊巢其上。工人将伐之。师谓鹊曰:“此地建堂,汝等何不速去。”言讫,群鹊乃迁巢他树。初筑基有二神人定其四角。复潜资夜役。遂不日而就。由是四方学徒云集座下矣。得者有三十四人。各住一方,转化多众。师尝有安心偈,示众曰:“人双净善恶两忘。真心真实菩提道场。”唐大历三年。石室前挂铛树挂衣藤。 admin

2018-07-23

于内外,心莫散乱。行时不得左右顾视,勿观前后上下四维等。出曜经智者以慧练心,寻究诸垢,犹如矿铁,数入百练,则成精金。犹如大海,日夜沸动,则成大宝。人亦如是,昼夜役心不止,便获果证。大灌顶经禅思比丘,无他想念,惟守一,然后见心。楞严经又以此心,内外精研。又以此心,研究精极。遗教经夫心者,制之一处,无事不办。楞伽经若欲了知,能取所取,分别境界,皆是 admin

2018-07-23

中国历史上,为了将如来真实第一义谛大乘带回中国,高僧大德们冒著丧失生命的危险,前仆后继地展开了生死渺茫的取经之路,为历史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页,在取经的高僧中,最杰出的将就是唐朝的玄奘菩萨。一千多年前,来自中国的玄奘菩萨,在印度曲女城的会上,以《制恶见论》的钜论,降伏五印度所有大乘、二乘、婆罗门教等等学人,精英中的精英,完成了旷世的创举;以强大的 三摩地

2018-07-23

当佛从汉朝传到中国时,佛菩萨无比慈悲宽厚的心量,以及清净又不可思议的教义,震撼了许许多多的知识分子,深深触动了华夏民族的内心深处。在远离当年佛陀教化,有数千公里之遥的神州上,佛再次光耀灿烂,融入国人生活之中,深入了每个角落,中国佛展现出广大的摄受力量,让这难以思议的妙普现于中土。在中国佛传布的岁月中,人们开始了解意识心虚妄不实,必须深入大 三摩地

2018-07-23

还记得那个九死一生去印度取经的师吗?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他将大乘究竟解脱的佛带回了东土,现在的我们才能唾手可得的去了解大乘佛,修学大乘佛。玄奘师简介:玄奘师生于公元602年,664年往生。据说玄奘菩萨就是为了去西天求得弥勒菩萨所著的《瑜伽师地论》,所以在28岁时开始西行印度取经,这段期间历经共17年的艰辛万苦,回国时已是45岁左右。玄奘菩萨一生所翻经 三摩地

2018-07-23

玄奘菩萨不仅是僧人,还是内外兼修的大帅哥,《大慈恩寺三藏师传》中记载:(师)形长七尺余,身赤白色,眉目疎朗,端严若神,美丽如画。这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被尊为民族脊梁的玄奘大师。玄奘大师13岁时出家,21岁受大戒。22岁离开长安到达四川、湖北、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寻问有学识的和尚,深刻钻研佛教经论(写到这里不禁想自己22岁的时候在干嘛)。那时虽然已经是 三摩地

2018-07-23

从这样的功能我们来看看:跟修学佛有什么关系?我们现在只讲修定。为什么你修定修不好?那从意根对于过去的事情,祂会不断的提醒你这件事情来看,祂跟修定有很大的关联。一个人想要说我五分钟绝对不要再打妄想,但是事实上都办不到;因为意根祂会把重要的事情在你经过一段时间以后,祂就提醒你了;那你就掉入了祂所提醒你的事情的当中,你就开始打妄想了。从这样看来,意根祂 三摩地

2018-07-23

可是无论是数息也好、念佛也好,大多是修了十几年,还是无数到一心不乱、妄想不起;这是因为不了解佛的正修行是要先见道,然后才是修道,这样才能真正地断除烦恼。如果只是不断地压伏烦恼,就像是石头压草一样,这样只能暂时伏住烦恼种,并没有转化清净,当遇到重大的境界时,烦恼终究还是会压抑不住而再度生起。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当中就特别强调:如凡夫人,前念不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