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其手法略举如下:一、声论外道主张:万有皆是声的变易,声的自性无始无终,声的转变即是色等诸所有法聚合。意思是说,一切色、香、味、触等外境都是声音所转变而成,而声音的自体性是无始无终。挞伐者如中观应成派等,认为觉囊派的主张:如来藏所显示的坚固、不变、恒常、纯淨、大力等等功德,从本以来就已具备,而能生一切法。以此而认定觉囊派和声论外道的主张毫无差别,然两 | admin 2018-11-13 |
![]() |
而无二无他的唯一佛乘,是函盖了三乘解脱道以及佛菩提道,解脱道及佛菩提道又都不离八识心王;当然唯一佛乘的修学就应该要依着亲证八识心王的一一自性,而能够契入。因此,佛道的修学与成就,不离八识心王所生的一切法;而这一切法归结于八识心王后,还要进一步归结于八识的根本,就是第八阿赖耶识如来藏这个真如心。 我们探究到这个地方,应该已能够了解,佛法中说&ldquo | admin 2018-11-03 |
![]() |
所言一实境界者,谓众生心体,从本以来,不生不灭,自性清净,无障无碍,犹如虚空。离分别故,平等普遍,无所不至,圆满十方。究竟一相,无二无别,不变不异,无增无减。以一切众生心,一切声闻、辟支佛心,一切菩萨心,一切诸佛心,皆同不生不灭,无染寂静,真如相故。”】(《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二)这段经文的意思是说:如果一位菩萨想要修学大乘法的话,首先应当要知 | admin 2018-08-21 |
![]() |
所以只有名(就是我们有佛法的名相)是没有用的,因为不知道它详细的内容,还是不能了解真正的佛法;所以才要进行观行,也就是要对于佛法中的名相,能够在现象界里面、在生命里面详细地观察它的内容,这个详细观察它的内容而能够了知,就是了知到它的义;然后了知它的义之后,还要知道它的自性,每一个名相它的自性是什么?然后它的差别相是什么?所以形成了名、义、自性、差别 | 三摩地 2018-08-16 |
![]() |
如是第三灌顶之时,随力所能持菩提心,不能持时,徐徐放舍,从水生中持味取起,由真实见饮三昧耶自性大菩提心。”——宗喀巴法师《密宗道次第广论卷十四》,亥二断诤。那么,第三灌顶怎么灌?就是上师与女性交合后,让弟子再与上师结合一次。原文如下:“酉三慧智灌顶戌一明慧智灌顶“秘密灌顶之后,弟子先以〈菩提金刚〉等文,请白师长。师长次以前 | 三摩地 2018-08-16 |
![]() |
如果方法得当,持之以恒,在忆佛功夫成就后进一步发起疑情体究念佛,直至亲见“自性弥陀”,到了这时节才发现“哦,原来这才是真实的净土法门”。能够遇到真善知识,找到自己身中的大道场,那是自己前世修来的福报。绝大多数佛子们,都是在法会、供养、布施、度亡、放生……中度过一年又一年,对于开悟见道的事,还是一头雾水。只知要用功修行 | admin 2018-08-16 |
![]() |
接著我们再来看看大乘佛法的修行人,大乘佛法的修行也同样是依于涅槃而修,但是是依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也就是一切有情众生本自平等具有的不生不灭的如来藏心。这个如来藏心他虽然含藏有烦恼种子,但是却不妨碍他的清净性、涅槃性、真实性、如如性;他也具备有无量无数的微妙功德,所以能够出生万法,而在一切万法的上面显现出他的真如体性,而与一切万法不一不异。每一位有情众 | admin 2018-08-16 |
![]() |
所以我们在上一节有介绍到,我们用四寻思的方式,来对五阴进行寻思;可是在寻思的过程里面,有所谓属于它的自性,还有自性的差别,种种的分辨。可是不是只有这个部分。譬如说,我们也举例,我们要去寻思什么是善行,什么是恶行,什么是善行的自性,什么是恶行的自性,还有它种种的差别。可是不是只有如此,我们还要寻思:当我们在观察所谓的善恶行的时候,我们所谓的善行、恶行 | admin 2018-08-10 |
![]() |
接著我们再来看看大乘佛法的修行人,大乘佛法的修行也同样是依于涅槃而修,但是是依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也就是一切有情众生本自平等具有的不生不灭的如来藏心。这个如来藏心他虽然含藏有烦恼种子,但是却不妨碍他的清净性、涅槃性、真实性、如如性;他也具备有无量无数的微妙功德,所以能够出生万法,而在一切万法的上面显现出他的真如体性,而与一切万法不一不异。每一位有情众 | 三摩地 2018-08-10 |
![]() |
回忆中或许是《心经密意》这本书,第100页第二段中的这段话——「无余涅槃其实是依如来藏的不再出生五阴十八界法,而建立涅槃的法相,所以无余涅槃其实是以如来藏为体,所以无余涅槃其实没有自性,其实就是真心如来藏不出生十八界法的自住境界,依如来藏而立名。」这样直指本体的文字说明对我而言,真是瞬间击破心中存在已久的一大迷惘,看完后对涅槃不再有虚幻感,立刻对它产 | 三摩地 2018-08-09 |
![]() |
他深解如来经中所说的法义,而在回国后,翻译了许多经典,后来接受佛教界的请求而写了《成唯识论》、《八识规矩颂》,深入解释这八个识的自性等。可谓甚深广大、胜妙无比,至今流传不歇。中国佛教史上,玄奘菩萨不是唯一证悟第八识的佛子,禅宗开悟所证同样也是第八识。禅宗二祖慧可悟得如来藏,菩提达摩以《楞伽经》印证他开悟;六祖慧能悟得如来藏,五祖弘忍以《金刚经》为他 | admin 2018-08-09 |
![]() |
于一切众生所极方便求无自性不可得。三世一切声闻缘觉。于一切众生所极方便求无如来藏亦不可得。此是如来偈之正义。】 2、《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三大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钝根小智闻一乘 怖畏发心经多劫 不知身有如来藏唯欣寂灭厌尘劳众生本有菩提种悉在赖耶藏识中若遇善友发大心三种炼磨修妙行永断烦恼所知障证得如来常住身】 3 | admin 2018-08-09 |
![]() |
亲证自心如来所在者,都可以意识觉知心现前观察:自心如来藏与阴界入和合无间的运作、自心如来藏与七转识和合运作时,恒随顺着七转识心之所行,从不返观亦不自知有我、无我,亦从来不于七转识之心行过程中起心动念而作主;但是却能以其所具足之七种性自性而圆满成就一切有情众生五阴世间法,然后了知七识心的心思,时时刻刻鉴机照用,故说知是菩提,了众生心行故;但是却永远都 | admin 2018-08-08 |
![]() |
所言一实境界者,谓众生心体,从本以来,不生不灭,自性清净,无障无碍,犹如虚空。离分别故,平等普遍,无所不至,圆满十方。究竟一相,无二无别,不变不异,无增无减。以一切众生心,一切声闻、辟支佛心,一切菩萨心,一切诸佛心,皆同不生不灭,无染寂静,真如相故。”】(《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二)这段经文的意思是说:如果一位菩萨想要修学大乘法的话,首先应当要知 | admin 2018-08-07 |
![]() |
初住位到六住位则要修集布施、持戒乃至般若等六度功德,并且在六住位的时候,熏习般若中观以及断我见的加行;七住位要亲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性的如来藏;八住位要在一切法上现观般若中道,渐渐消除性障;十住位要眼见佛性,成就世界如幻观。初行位到十行位,要在内门广行六度万行,并且成就蕴处界犹如阳焰的现观。初回向位到十回向位,要熏习道种智、修除性障,并且要成就菩萨道 | admin 2018-08-07 |
![]() |
悟后起修的过程中,都是以所证悟的第八识真心为基础,才能开始修学般若经典及方广唯识经典中所说的有关第八识真心的体性,而了知祂为何是本来自性清净心,又是如何的不生不灭,如何的不贪、不瞋、不垢、不净、不增、不灭等体性,又如何能出生七转识、色法及一切万法的功能性,第八识真心虽是清净心却含藏了七识心的染污种子等等,这些都要一一去了知与体验,如同了解电脑里面有 | admin 2018-08-07 |
![]() |
〔编案:或许就是因为日常法师的邪教导所致,因为他说在修行上:“在家居士是一壶永远烧不开的水!”〕甚至有一段时间还来了一位梭巴仁波切,然后一群人就追著他四处跑(以时下的流行用语来说就是“粉丝追星”),但大伙却只听见这“仁波切”一直讲“自性空、无自性”等名相,可怎么听怎么不懂,只有令人获得“不知所云”的 | admin 2018-08-06 |
![]() |
以此辈人或见第一义(见自性空法性空)、或解第一义而不惧、或发成佛之心,所得果位在初地以上,并皆分证法身故,名实报庄严,此是上辈生想。非可谓极乐世界之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各具九品往生也。】-----《无相念佛》02第一章绪言(原标题: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法门最适合忙碌的现代人) | admin 2018-08-06 |
![]() |
也有人读作如来藏(藏字读作上声),那也可以啦!念作藏,就是说祂像宝藏一样,把你的一切功德种子等等宝贝都收藏着;而如来藏也把你成佛的如来性都收藏着,所以说“如来藏中藏如来”,这叫作自性如来、自心如来,因此祂叫作如来藏。 那么如来藏是什么呢?祂是实相心,法界万法都从祂而生,如来藏是真实心,每一个有情都拥有一个这样的实相心。我们 | admin 2018-08-05 |
![]() |
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但向心中除罪缘,名自性中真忏悔。”(《六祖大师法宝坛经》)那么六祖大师这一段所说的就是说:愚痴的人不晓得这个因缘果报的道理,犯了过失以后,或是说平常的日子里面,认为说我只要努力修福,那就对了;而并没有想到说,怎么让自己能够解脱于这个生死的系缚?怎么让自己能够成就佛道而远离这些贪、瞋、痴烦恼,远离这些生死的这些苦 | admin 2018-0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