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或者这十二年显教基础是代表你学到了究竟圆满佛道?佛道既称为无上正等正觉,既已无上,学满佛道后还要学密,岂非画蛇添足的头上安头?纯属无聊无义的多余之举么?或者说,藏密的意思就是说显教成佛并不究竟,在显教中你即便成佛了,依然还有更高深秘密的佛法应学?那么显然是在说世尊当年四十九年说法已经化缘圆满的佛语,乃是妄语!若佛说无妄,则此种藏密的说法就是一种严重 | admin 2019-05-05 |
![]() |
这不是明心时看见如来藏具有能使人成佛的自性,更不是指眼识的能见之性。佛说诸菩萨所证的佛性有四种层次:凡夫菩萨所知道的佛性、未入地的十住菩萨所证的佛性、已入地菩萨所随顺的佛性、诸佛所运作的佛性。本书所说的见性──眼见佛性,乃是指十住菩萨以肉眼看见佛性。以下将针对末学所知,略说佛性的本质。 凡夫所知道的佛性是识阴六识的自性──能见之性、能闻之性、能 | admin 2019-05-01 |
![]() |
这些不如理作意的见解,是由于众生不知道五阴是空、无我,不知道五阴是无常空,是缘起空,是无自性空;不知道这个五阴是虚幻不实,以为它是有“我”的,就因为这样的一个“不知”,所以有颠倒想;所以众生以这样的一个不知道“五阴是无我,是空”的颠倒想,来推求世间的一切法,来度量世间的一切法,就会产生种种的恶见。这一些恶见─“见& | admin 2019-04-24 |
![]() |
这个无始无明呢,它障碍谁呢?无始无明会障碍菩萨:障碍菩萨得佛菩提智,障碍菩萨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障碍菩萨证无住处涅槃。我们现在来介绍一下,到底无始无明是什么内涵?首先,什么是无明?无明就是不明白、不知道、愚痴,没有智慧的意思。对什么不清楚、不明白、愚痴、没有智慧呢?对一切法,对一切法的真相,对一切法的实相不清楚、不知道、不明白;愚痴,没有智慧,就是 | admin 2019-04-24 |
![]() |
六识的功能差别,就是六识的自体性,譬如眼识能见之性,乃至意识能知之性,所以六识法界的本质,正是六识与心所法配合成就的自性,当然是虚妄法。五阴、十二处、十八界,指的都是有情的身心,只是法的分类粗细有所差别而已;总而言之,就是指虚妄的众生我。换句话说,我就是五阴身,我就是五阴、十二处、十八界,如果还有这个我中的任何一阴、一处、一界存在,那么就无法成就无 | admin 2019-04-24 |
![]() |
身根的行蕴也就是肢体动作等色蕴所显示的法,所以行蕴中有一部分是由色蕴的行为所显现,即是色蕴的行来去止肢体动作等事相上的功能差别,这也是众生最执着的自性,摄属行蕴的一种。身根有行蕴,六识及意根也有行蕴。六识心王的行蕴,就是眼识的行为、耳识的行为……乃至意识觉知心的行为、离念灵知的心行,都属行蕴所摄。识蕴六识的行蕴,就是眼识见性的行为过程、 | admin 2019-04-24 |
![]() |
譬如说,六个识能知能觉的这个自性,就叫作见分;祂能知有个对象,能见有个对象,这个对象就叫作相分。所以说,外六尘就叫外相分,内六尘就叫作内相分。六尘我们刚刚已经讲了,是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我们现在就来解释它的内涵。我们来看看什么是色尘。《瑜伽师地论》卷一:“显色者,谓青黄赤白,光影明闇,云烟尘雾,及空一显色。”“又显色者,谓 | admin 2019-04-24 |
![]() |
诸位贤士!这个风大法界很广大、自性很清净、从来不会生起憎恶之心行,也是无常法、会灭尽的法、会衰败的法、会变易的法;何况我们这个色身只是短暂的安住,又是被贪爱所受持而不能长时间的安住。是说,不曾多闻妙法的愚痴凡夫,心中生起这种想法:“风大就是我、风大是我所有的,我是风大所依止的。”多闻的圣弟子都不会这样想:“风大就是我、风大是我所有的 | admin 2019-04-24 |
![]() |
大众称呼这个上帝——假设真的有上帝,他的意识既然不具有大种性自性、不能接触物质,又如何能制造我们的色身呢?而上帝至今仍不知他自己的如来藏何在,连他自己在欲界天中的色身,是如何产生出来的他都不知道,何况能制造出我们的色身呢?再观察初禅天的大梵天王,他也只是依其行善及具足修得初禅而往生的果报,他也是在三界中受报而被动性的被出生者,当然也没有能 | admin 2019-04-24 |
![]() |
而且识阴所摄的六识心自体与六识心的自性,都是意、法为缘而从入胎识如来藏中出生的缘故,属于所生法;若是所生法,当然不可能是常住性的真实心、性。假使有人继续执著离念灵知心或离念的知觉性,坚持为常住心、不生灭心,这个人就是未断我见、我所见的凡夫。若想真断我见、我所见而预入声闻圣流中,当然应该赶快实际观行而确认祂的缘生性、可灭性、必灭性;进而现观离念的知觉 | admin 2019-04-24 |
![]() |
解一切法无有自性。修此解故烦恼渐除。外道。从畜生中终生人间者。彼应依善知识亲近多闻。以近多闻断除愚痴。是人虽复求多闻人及诸经论。作非有想。是人观察非有想已。自然解证无自性法。是人以此三世法平等自然现前。速证一切智。终不退转。外道。从饿鬼终生人间者。彼应依善知识修行布施。除其悭贪作诸功德。以修舍故心不积聚。是人以此三世法平等自然现前。作一相解。所言一 | admin 2019-04-18 |
![]() |
此外,佛在经中开示说三种自性,也就是前六识依缘而起的依他起性,以及第七识意根末那识妄想计执的遍计执性,以及第八识阿赖耶识圆满成就诸法的圆成实性。这三种自性无时无刻常住在有情的阿赖耶识心中;也就是说,这三种自性都是以阿赖耶识为根本因,都是从阿赖耶识心体所含藏的种子中出生,而真如性则是阿赖耶识自体的所显性。如果能够这样子亲证,并且次第深入现观,那么阿赖 | admin 2019-04-17 |
![]() |
其手法略举如下:一、声论外道主张:万有皆是声的变易,声的自性无始无终,声的转变即是色等诸所有法聚合。意思是说,一切色、香、味、触等外境都是声音所转变而成,而声音的自体性是无始无终。挞伐者如中观应成派等,认为觉囊派的主张:如来藏所显示的坚固、不变、恒常、纯淨、大力等等功德,从本以来就已具备,而能生一切法。以此而认定觉囊派和声论外道的主张毫无差别,然两 | admin 2019-04-01 |
![]() |
我的菩提路(第四辑) 【作者】陈晏平等合著 【出版日期】西元2018年6月30日 【书号】978-986-95830-5-3 【开本】32开 【定价】NT$300 书籍简介 中国禅宗祖师往往有所谓“见性”之言,所言多属看见如来藏具有能令人发起成佛之自性,并非《大般涅槃经》中如来所说之眼见佛性。眼见佛性者,于亲见佛性之时,即能于山河大地眼见自己佛 | admin 2019-03-04 |
![]() |
(节录自平实导师著《金刚经宗通》第一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12年5月初版首刷)大乘菩提智 由如来藏所生的六根与六尘来出生能返观自己的意识心,然后由意识觉知心来证知如来藏的所在,来返观如来藏的不可思议自性,所以出生了般若总相智──根本无分别智;若不是因为名色〈含意根〉而有六入,就没有意识;没有意识就无法证得般若根本无分别智,而根本无分别智 | admin 2018-12-27 |
![]() |
(节录自平实导师著《第七意识与第八意识?》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12年12月初版首刷)自心如来空性 空性,就是讲自性弥陀,即是我们的自心如来──如来藏。(节录自平实导师著《楞严经讲记》第九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都是在蕴处界的缘生性空上面作观行,所以他们所证的只是蕴处界空的法相,不能证得自心如来空性,所以叫作四谛空而不是般若空。声闻法 | admin 2018-12-27 |
![]() |
)二乘圣人在舍报时取证无余涅槃 这个“宝明妙性”是二乘圣人所不知的,因为他们始终认为觉知心的所有自性全都是虚妄的,全都应该破除掉——舍报时应灭掉自己五蕴全部,然后在舍报时取证无余涅槃;这是因为他们无法现观觉知心及其自性全都附属于本来清净光明的如来藏心,不能现观全都是“明心”如来藏的局部功德。(节录自平实导师著《楞严 | admin 2018-12-27 |
![]() |
复次,大小品般若经所说之空性,乃是指“菩萨心、无住心、不念心、无心相心、非心心”,以此自性清净心之体性而宣说此心之中道性、无我性、无智性、无无明性、不垢不净性、不增不减性、不断不常性、不生不灭性、不来不去性;以空性心远离有无、常无常、一异、俱不俱等,故名中道。因此佛法中所说的中道,并非只有八不,而是亲证中道以后,现观一切法皆是中道,乃是无 | admin 2018-12-27 |
![]() |
意识的能知之性,包含警觉、直觉之自性,其实正是意识觉知心的五遍行、五别境心所法共同运作出来的虚妄自性。[2]佛陀想要使弟子们赶快断除我见而证初果,所以处处宣说意识的缘生性、虚妄性,期望大家至少能证初果。《杂阿含经》卷三云:【缘意及法,生意识。】于声闻罗汉所造之论中亦皆如是说,不一一尽举。[2]唯有师承自天竺密教的黄教应成派中观师,譬如宗喀巴、阿底峡、寂天 | admin 2018-12-27 |
![]() |
念佛净土法门所说的自性弥陀丶自心如来,即是此如来藏,以“如来藏中藏如来”,能成就佛果故。在《阿含》诸经中,即是识入胎之“识”(《长阿含经》《中阿含经》)丶齐识而还之“识”(《杂阿含经》),以《阿含经》已隐喻这如来藏。如来藏本来自有,性如金刚,即心经所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佛说“众生皆有佛性”;亦 | admin 2018-1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