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那你说这句话怎么说呢?因为菩萨为了救护一切众生,对于有恩于你的众生,要加以提携,要加以回报;那对你——你还欠人家的,你当然要偿还,只不过说用佛法来偿还。佛法的话,你要让对方能够怎样?能够修学佛法,那这个度他就不是一天两天、一辈子两辈子,而是可能是无量劫生死的事情,所以你要用无量辈子的生死来偿还,这当然抵得过你当初只有杀他一条命,甚至说必要 | admin 2020-07-23  | 
|
| 西元一九九七年九月六日菩萨戒子:萧平实合什目录法身即是如来藏,即是阿赖耶识如来藏在众生身中,不在虚空譬如真如遍一切处非是遍满虚空凡夫之杂染真如不能遍一切处,亦非众生共有同一个真如佛子若有误认一无所有之虚空为真如者,应速远离般若禅与禅定之修法不同,应有拣择真如非虚空中之能量,亦非众生共有虚空之能量无念灵知是妄心,永无可能变为真心有所得法是妄心境界,非 | admin 2020-07-23  | 
|
| )《涅槃部法灭尽经》指出:末法时期,法欲灭时,虽然仍有一些菩萨、罗汉、辟支佛会来世间度化众生,却遭到邪魔外道的排挤,不得不隐居起来。直到月光菩萨来世间,大兴佛法52年。再往后,世界的灾难无穷无尽。。。《大方等大集经第55卷月藏分第17分阎浮提品》中,佛对涅槃后5个500年后(即2500年后的今天)的末法时期,做了悬记:“若我住世,诸声闻众,戒具足、舍具足、 | admin 2020-07-22  | 
|
| 佛陀在这个经文里面说,有一个甚深微妙大光明法,只有贤圣弟子能够用这个法来赞叹如来;这个是说明只有实证如来藏的贤位菩萨或圣位菩萨,才能够知道什么叫作甚深微妙大光明法。我们相信有很多佛教界或是佛学研究者,他们也都读过这部经典,可是“什么是甚深微妙大光明法”则没有人能够清楚地解释,我们也从来没有听过人家在说“什么是甚深微妙大光明法”。 | admin 2020-07-17  | 
|
| 如果有人看到有很多的有情,被名师误导而走入歧途,却仍能够不动于心、不去救护的人,那可就是心如木石,不能称作是菩萨了。平实导师的悲心深重,所以没有办法坐视广大的有情被自己的师父所误导,而仍然无动于心不去救护他们。譬如祂的师父曾在书中开示『无情照样能够成佛』等等的许多错误的知见,平实导师不希望某大德受到误导,所以就提出辨正,要来救护某大德;没有想到某大 | admin 2020-07-15  | 
|
| 这样一来,舍报之后「三位十地一切皆失」,因为这是菩萨戒中的十重戒之一,不通忏悔、必下地狱,那么明心了又有什么用处?即使见性了又有什么用处?所以在那个状况一出现时,要在第二剎那立即断离,一定要当机立断而转为道情。明心之后所产生的智慧,要同时用来防心离过,这就是择灭无为。」----《楞严经讲记》第十三辑,正智出版社,2011年11月初版 | admin 2020-07-15  | 
|
| 但相对于正觉教团绝大多数不退转之证悟菩萨来说(也包括琅琊阁之眷属、朋侪等多位证悟者),确实皆可“分辨‘密意’的对错和实质”,与琅琊阁写手充满怀疑的态度大相迳庭,而其阁主至今仍不敢轻言否定禅宗般若之密意。历史上多少学人少小出家,经论鲜少涉猎,在丛林中接受禅师锤炼,一生没有开悟,耗费大量金钱、时间、精力,多少年过去都不肯放弃,直至命 | admin 2020-07-12  | 
|
| 正如旧《九华山志》所云:“释氏佛,菩萨皆出西方,唯地藏菩萨为东方新罗国人,唯锭光佛为中华宁国人。”(高生元作者系宁国市退休教师,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 | admin 2020-07-06  | 
|
| 在佛法里面,也有所谓的一些神变之事,这个神变的事情却是佛法中所承认的;而且也是佛法中未来我们每一个大乘的菩萨都应该要修学,而且应该要理解,而且那个是超越了神通的。譬如,在这《阿含经》里面,释迦牟尼佛跟大迦叶,大迦叶年纪很大了,有一次碰到频婆娑罗王。那频婆娑罗王就不知道说,那到底释迦牟尼佛是老师呢——这年轻的释迦牟尼佛是老师呢,还是年长的大 | admin 2020-07-06  | 
|
| 所谓的佛菩提,就是菩萨要成就佛道,必须经历菩萨五十二阶位的修行,从十信位开始,经过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依序进修,最后才能圆满成就自己的佛国净土。也就是说,菩萨从初发心开始,经过一个大劫乃至一万个大劫,才能对佛的开示圆满具足,因而转入十住位开始在外门广修菩萨的六度万行,这时已经开始与众生广结善缘了,当菩萨在外门广修六度万行圆满时,得以 | admin 2020-07-06  | 
|
| 意思就是说:虽然说我们有那样的愿力,然后再加上诸佛菩萨的愿力,我们可以往生极乐,我们可以见到圣相,可是(我们不管是)即便是像慧远大师这样修行得力的人,也不是一天到晚的见佛。所以从这个例子,各位可以稍加判断,如果外面的这个世间,常常有人说哪一天他又见了哪一尊的佛,另外一天又见了另外一尊佛的时候,其实这个里面应该就是大有可疑的!因为跟慧远大师这样子居山 | admin 2020-07-06  | 
|
| 只要是佛弟子都知道,不论是五戒、十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菩萨戒等戒,第一个戒律都是要戒杀;这是因为众生非常宝爱他的生命,不愿意自己的性命为他人所杀,如果被杀了未来因缘成熟,以前杀者变成被杀者,以前被杀者变成杀者,将现在的被杀者杀死,如此杀者与被杀者的身分不断地替换,杀与被杀的现象一直存在不会中断。所以佛制定戒律,其中第一个戒律就是要戒杀,不要让杀生 | admin 2020-07-06  | 
|
| 除了我们自己的愿之外,当然还有其它的愿存在,最主要的另外一个愿,就是佛菩萨的愿。这个部分由于篇幅比较多,我们留待下一次,再来详细为大家解说。今天我们就先上到这里。 ------《三乘菩提之念佛法门》<第19集深信因果(一)>正纬老师 | admin 2020-07-06  | 
|
| 而且更重要的是波斯匿王要令众生明白的是,这是佛世尊早就已经宣说过的如实之语;因为菩萨之所以能够了知、信受、亲证,也都是依于佛的功德、教化之所致。 ------《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第31集二官诤道理缘>章正钧老师 | admin 2020-07-06  | 
|
|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一我们看这一段,这个上品中生的菩萨,他到了极乐世界听佛说法,经过了一个晚上,花开见佛以后,接下来是没事了?不是!接下来他要开始修行,听佛说法然后思维整理,自己现观实证,听很多佛菩萨开示,要听多久呢?听经过了七天,在极乐世界七天的时间,到了七天以后,他就应时得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这个七天就相当于娑婆世 | admin 2020-07-06  | 
|
| 其实波斯匿王当时的证量,已经是很高了,有经文为证,在《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之中有这么一段的经文:【尔时世尊告大众言:是波斯匿王,已于过去十千劫龙光王佛法中,为四地菩萨,我为八地菩萨;今于我前大师子吼。】(~《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所以波斯匿王当时示现为国王之身,是示现在诸佛成佛之世来护持世尊正法的种种菩萨相貌之一。如同世尊在《妙法莲 | admin 2020-07-06  | 
|
| 后面经文是说:【此紫金台如大宝花,经宿即开,行者身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宝莲华,佛及菩萨俱放光明,照行者身目即开明。因前宿习普闻众声,纯说甚深第一义谛,即下金台礼佛、合掌,赞叹世尊。】——《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一 我们看到这段佛的开示就是说,这个紫金台是非常非常的大,它到了极乐世界以后要经过一个晚上,这个紫金台的花才会开。也就是说到了 | admin 2020-07-06  | 
|
| 】(《央掘魔罗经》卷四)说明如下:文殊师利向佛禀白:世尊!因为有如来藏的缘故,诸佛才不吃肉吗?佛告文殊师利菩萨:就是这样子啊!一切胎生、卵生、湿生、化生,自无始劫以来不断轮回生死,死了又生,生了又死,不断的互换角色,无非都是自己的父母、兄弟、姊妹;就好像魔术师一样能够变出种种魔术来,众生也是这样子,由于众生每一世都有一个色身出现,这个色身本来是没有 | admin 2020-07-06  | 
|
| 譬如来讲你对于佛的色相、名号的声相上面去执著,在经教当中也说有种种相,譬如在家相、出家相、声闻相、菩萨相、男人相、女人相、老人相、少年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种种的相,如果对于这些相的执著不舍弃,那你的定力就不容易成就,你就无法在体究念佛上面用功。这就表示,你在理行的资粮是不够的,那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呢?问题就是定的知见不足的原因,所以我们 | admin 2020-07-06  | 
|
| 这个故事是在说:无数劫前有一位菩萨,修行的菩萨;兄弟两个人合作一同在做买卖,求取利润来奉养父母,以及六亲眷属。有一次,兄弟两人一起到别的国家去做生意;哥哥就派遣了弟弟把宝珠呈献给国王,国王看到弟弟的面貌很俊俏,就很喜欢的接受他的宝珠,而且还将公主许配给他,并求取了上千万宝珠的聘金。弟弟回到了住处,就把详细的情形告诉了哥哥,哥哥听了之后就赶到了王宫, | admin 2020-07-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