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极喜初心平等性,无功用行我恒摧;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 八识颂性唯无覆五遍行,界地随他业力生。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与论主诤。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受熏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空;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   admin

2020-07-06

一直到进了佛门修行三、四十年了,觉得佛法渺渺茫茫、浩瀚无涯,无从入手实修,所以连意根是什么也都还不知道,当然更不知道这些内涵;直到进了同修会,或者有缘遇到诸佛诸大菩萨听受开示,才终于知道原来还有一个意根,原来是这样默默地含容十方三世一切诸法。然后进而熏习三乘菩提,渐渐地才又了解到意根默默地含容的诸法,不只是包括十方三世一切世间法,其实也包括十方三世 admin

2020-07-03

  亲证般若实相心如来藏阿赖耶识之菩萨们,如同般若经中世尊之开示一般,以意识心现观与蕴处界同处所而离六尘见闻觉知、无觉知心心相(注1)之阿赖耶识心体,观察领受阿赖耶识心体之本住性、自性性、清净性、涅槃性及中道性;再以此等阿赖耶识心体之体性而安住于眼耳鼻舌身意之内空、色声香味触法之外空乃至第一义空等等,而继续深入修学习行般若波罗蜜;故亲证实相心阿赖耶识心 admin

2020-07-02

  野狐释摩诃衍说阿赖耶识如莲花出离淤泥,皎洁清净离诸尘垢,为诸佛菩萨所重,乃是以其错悟看心除习气之行,使得意识心长时住于妄想不起之境界中,比拟成经中世尊所说阿赖耶识本已出离三毒妄想分别之习气淤泥,而说为得以成就大力之势,显现一切种智。但一切种智乃是:菩萨之意识心证得金刚心如来藏阿赖耶识以后,缘于金刚心之空与不空真性所发起之般若实相智慧,基于此实相般若 admin

2020-07-02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admin

2020-06-26

  真见道者位在第七住;相见道位始从第七住位之住心开始,终于第十回向位满心;通达位则是圆满相见道位智慧与福德后,进修大乘慧解脱果,再依十无尽愿的增上意乐而圆满,名为初地入地心菩萨。众生对佛、法、僧等三宝修习信心,十信位满心后进入初住位中,始修菩萨六度万行,皆属外门六度之行;逮至开悟明心证真如时,方入真见道位中;次第进修相见道位诸法以后,直到通达而得入地 admin

2020-06-20

  当然,一起补充、校正的菩萨们也要负责的。因此,一开始要说“如是我闻”,这是代表负责任的态度;是说,这部经的内涵就是这个样子,而且是我亲耳所听闻的。这表示不是道听涂说,凡是道听涂说,不许拿来当作佛法,连当作世间各种事相上的谈论都不应该。如果是道听涂说,一定要先表明一个前提:“我是听来的,正确不正确,我不保证,你们自己判断。”应该加 admin

2020-06-20

  我等又因如来智慧,为诸菩萨开示演说,而自于此无有志愿。所以者何?佛知我等心乐小法,以方便力随我等说,而我等不知真是佛子。今我等方知世尊于佛智慧无所吝惜,所以者何?我等昔来真是佛子而但乐小法,若我等有乐大之心,佛则为我说大乘法。于此经中唯说一乘,而昔于菩萨前毁呰声闻乐小法者,然佛实以大乘教化。是故我等说:‘本无心有所悕求,今法王大宝自然而至。&rs admin

2020-06-20

  第十一辑-摘录精华篇经文:【“文殊师利!又菩萨摩诃萨不应于女人身,取能生欲想相而为说法,亦不乐见;若入他家,不与小女、处女、寡女等共语。亦复不近五种不男之人以为亲厚,不独入他家;若有因缘须独入时,但一心念佛。若为女人说法,不露齿笑,不现胸臆;乃至为法犹不亲厚,况复余事?不乐畜年少弟子、沙弥、小儿,亦不乐与同师。常好坐禅,在于闲处修摄其心。文殊师 admin

2020-06-20

  这里世尊所讲的受持此经以外所修行的六度,跟一般佛弟子所讲的六度有些微不同;这里讲的布施当然不是如同三贤位中所说的初机菩萨的布施,而是悟后能够现观布施时三轮体空的六度万行。因为三贤位中的初机学人还没有实证般若,只能作财施以及无畏施,法布施其实还谈不上;但是能够受持此经的人,既然懂得如何书写此经,也懂得教人如何书写此经,表示他是通达第一义的人;否则便只 admin

2020-06-20

  如果有一天有个菩萨来了,告诉他说:“你这个境界还是不离三界生死,你应该求得真正脱离生死的法。”他也肯受教,于是菩萨教他声闻菩提,那么他跟著修学;而菩萨为了劝他修学声闻菩提,一定会告诉他“上漏为患、出要为上”,也就是说,色界的境界是上漏而不是无漏,但无色界的境界也还是没有真正的出离三界生死,所以还是“出离为要”,这个出离 admin

2020-06-20

  世尊!如来藏者,一切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本所不见,本所不得。”“世尊!有二种如来藏空智。世尊!空如来藏,若离、若脱、若异一切烦恼藏。世尊!不空如来藏,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异不思议佛法。世尊!此二空智,诸大声闻能信如来;一切阿罗汉、辟支佛空智,于四不颠倒境界转;是故一切阿罗汉、辟支佛本所不见,本所不得。一切苦灭,唯佛得证;坏一切烦恼 admin

2020-06-16

  ---《大方广十轮》所谓未得谓得、未证言证,或求世间尊胜第一,谓前人言‘我今已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道、辟支佛乘、十地地前诸位菩萨’,求彼礼忏,贪其供养,是一颠迦,销灭佛种。如人以刀断多罗木,佛记是人,永殒善根,无复知见,沉三苦海,不成三昧。---《楞严经》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复断除诸大妄语,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四决定清净明诲。是 admin

2020-06-16

  当时有一阿罗汉名天军,他有神通,可以往来兜率陀天,觐见弥勒菩萨听法及请法。因为这样的缘故,德光论师遂请天军阿罗汉帮忙,希望到兜率陀天觐见弥勒菩萨,以解决目前的疑问。天军阿罗汉遂以神通接引德光论师到兜率陀天觐见弥勒菩萨;可是德光论师看见弥勒菩萨身穿天衣、头戴天冠,而且享有天福,不具有出家表相,所以不肯礼拜弥勒菩萨。弥勒菩萨也知道德光论师慢心很重,所以 admin

2020-06-16

  诚如弥勒菩萨在《大宝积经》开示:“此出家者唯形相耳,非真出家。若诸菩萨真出家者,谓离诸相,处于三界成熟众生,方可名为真出家也。”(《大宝积经》卷八十五)弥勒菩萨开示:如果仅是剃除著染衣而被称为出家人,这样的出家人其实具有出家表相而已,不是真正的出家人。佛所认定的而真正的出家人,那就是菩萨,因为他能够实证自心如来本来离一切相,了知自心如来本 admin

2020-06-16

  未证解脱果而言自己已证初果、二果乃至阿罗汉果;或未开悟而说自己已悟,乃至妄说已经即身成佛等;或暗示自己已是开悟之圣人、入地菩萨、几果人等;或本身未悟而替人印证开悟……等等,都是犯大妄语戒。若所妄语者,系与修证、果位无关的事项,所犯只是轻戒、违犯律仪,还不到丧失戒体的程度。“不说四众过”这个戒律,主要是指不恶意批评在家、出家菩萨 admin

2020-06-16

净土经典  禅宗经典  唯识经典《心经》  《八大人觉经》《阿弥陀经》  《金刚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   卷中   卷下《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十善业道经》《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佛说法灭尽经》《佛遗教经》《佛说四十二章经》《佛藏 admin

2020-06-15

  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及诸菩萨,无央数众来诣佛所稽首于地。世尊寂静,默无所说,光明不现。贤者阿难作礼白佛言:“世尊前后说法威光独显,今大众会光更不现,何故如此?其必有故,愿闻其意。”佛默不应,如是至三,佛告阿难:“吾涅槃后法欲灭时,五逆浊世魔道兴盛,魔作沙门坏乱吾道,著俗衣裳,乐好袈裟五色之服,饮酒啖肉杀生贪味,无有慈心更相憎嫉 admin

2020-06-14

一时,佛在娑竭(jie)罗龙宫,与八千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龙王,汝见此会及大海中,形色种类,各别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而心无色,不可见取,但是虚妄,诸法集起,毕竟无主,无我我所。虽各随业,所现不同,而实于中,无有作者,故一切法皆不思议。自性如幻, 三摩地

2020-06-14

  佛藏经卷上佛藏经诸法实相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阁崛山中,与丘僧俱,皆是众所知识,及无边大菩萨摩诃萨众,无量无数。尔时舍利弗从三昧起,行诣佛所。偏袒右肩,头面作礼,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所说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无相无为,令人信解。佛告舍利弗:汝见何利,叹言希有:如来所说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无相无为,令人信解?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在静处每作是念:&l admin

2020-06-14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