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所以呢,诸佛菩萨常住人间!诸佛菩萨不是声闻,所以不会取灭。那诸位将来同样要去证无住处涅槃,成佛的时候证无住处涅槃就是无住处嘛,因此不在生死,也不在无余涅槃中,那是不是常住?就是常住!所以这个观念要建立起来。如果大乘法不是讲常住,那大乘法就是戏论,这个观念要建立起来:一切虚妄的法、虚假的法都必须要依这个真实法才能建立。如果这个[观念]建立起来以 admin

2022-03-18

  《浴佛功德经》大唐沙门释义净译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无边大菩萨众、天龙八部悉皆云集。尔时,清净慧菩萨在众中坐,为欲愍念诸有情故,作是思惟:“诸佛如来以何因缘,得清净身、相好具足?”复作是念:“诸众生类,得值如来亲近供养,所获福报无量无边;未知如来般涅槃后,所有众生作何供养、修何功德, admin

2021-05-19

  就在似睡非睡之中,见到观世音菩萨来到床前,身穿五彩衣服,非常庄严,我摸着观世音菩萨的手直问她:你是谁?跟我讲啦,你是谁?跟我讲啦......,但她一直没说话,几分钟之后就消失了。清醒之后,把脑海中所见过的神像一一想过,才发现是观世音菩萨。第二天上班后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十几年来尽管周遭有很多同事念佛,但从来没有人叫我念佛,当天却在八点、八点半、九点钟,分别 admin

2021-05-14

  原来他有一位朋友的太太会通灵,来看他并安慰说:“王爷、妈祖、上帝公、帝君、菩萨都在旁边保佑你。你要学念佛,念佛很好!”无意中和我讲的一样,可是黄居士当时已无法说很多话了,疼痛得很厉害,吗啡药剂一按,又睡著了。他未开始念佛前,昏睡中手还会作穿鱼线的动作,甚至脸上还有钓鱼的表情;有一次突然醒来,他侄女问他钓到什么?答说钓到一条鳖;又有时在梦中 admin

2021-05-14

  这个故事及其背后所显示的道理,对我们的修行来说,是有很密切的关系;因为菩萨道必须懂得如何正确的布施,以及善用此世的资财来利益众生,并且也要知道如何让未来世也有足够的资财来行菩萨道。首先,我们大家都知道,福报是从布施中来的,不是无因而有。譬如在《佛说罪福报应经》卷1中的开示:【为人大富财物无限,从布施中来。……悭贪独食,堕饿鬼中;出生为人 admin

2021-05-14

  因此不改一贯道创教以来的盗法本质,明目张胆地公然前来盗法;希望在正觉同修会共修而实证如来藏心后,将此诸佛秘藏带回一贯道而弘扬一贯道教旨,不愿认同于己有恩之菩萨僧团与佛教。如此盗法心态,严重障碍有心实证般若智慧的一贯道亲,以及其他宗教团体学人想要正修佛法者的道业。因此,为救护这些道亲与学人,能够除去盗法心态,安住于正法中而实证本地风光,故撰写此文。问 admin

2021-05-14

  弟子菩萨翼从多少皆悉知之。一劫百劫若无数劫。皆悉观察亦复如是。国王大臣人民姓字则能分别。如今现在国界若干亦复明了。将来久远弥勒出现。至真等正觉欲闻其变。弟子翼从佛境丰乐为经几时。佛告阿难。汝还就坐听我所说。弥勒出现国土丰乐弟子多少。善思念之执在心怀。是时阿难从佛受教即还就坐。尔时世尊告阿难曰。将来久远于此国界当有城郭名曰翅头。东西十二由旬。南北七由 admin

2021-05-12

  弥勒菩萨见此宝台须臾无常。知有为法皆悉磨灭。修无常想。赞过去佛清凉甘露无常之偈。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说此偈已。出家学道。坐于金刚庄严道场龙花菩提树下。枝如宝龙吐百宝华。一一花叶作七宝色。色色异果适众生意。天上人间为无有比。树高五十由旬。枝叶四布放大光明。尔时弥勒与八万四千婆罗门俱诣道场。弥勒即自剃发出家学道。早起出家。即于是日初夜降四种 admin

2021-05-12

  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宋居士沮渠京声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于初夜分举身放光。其光金色。绕祇陀园周遍七匝。照须达舍亦作金色。有金色光犹如段云。遍舍卫国处处皆雨金色莲花。其光明中。有无量百千诸大化佛。皆唱是言。今于此中有千菩萨。最初成佛名拘留孙。最后成佛名曰楼至。说是语已。尊者阿若憍陈如即从禅起。与其眷属二百五十人俱。尊者 admin

2021-05-12

 证得自心现量呢,在《楞伽经》里面说叫作「菩萨摩诃萨」;但成为菩萨摩诃萨一定有条件,不是随便拉一位阿猫阿狗来,告诉他密意,他就能成为菩萨。所以菩萨的实修一定要是一步一脚印,但是这个一步一脚印修的内容是什么?就是六度,乃至于入地之后的十度波罗蜜本质还是六度,只是把这六度加以再发挥成为后四度而已,所以本质上还是在六度。 那六度有没有修好,这就是 admin

2021-03-26

 ●炉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归敬佛法僧三宝(三称三请)南无常住十方佛南无常住十方法南无常住十方僧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药师琉璃光王佛南无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南无大行普 三摩地

2021-03-11

  张晋荣来信辞去亲教师职事时提出的理由,以下是原文(为免造成误解,故援引其原文):一、是否符合入地菩萨条件问题(1)、依据《大乘入楞伽经》卷3〈集一切法品2〉,世尊明示,入地菩萨一定要蒙诸佛的两种加持。为令能远离魔业诸烦恼,为了令不堕声闻地故,为了令速入如来地故,令了所得法倍增长故,所以诸佛以加持力持诸菩萨。如果没又〔有〕经过诸佛的两种加持,彼菩萨便堕外 admin

2021-02-02

  )例如琅琊阁无法依文解义来扭曲《菩萨璎珞本业经》开示的“般若正观现在前是七住不退”[《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诸善男子!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是人尔时从初一住至第六住中,若修第六般若波罗蜜,正观现在前,复值诸佛菩萨知识所护故,出到第七住,常住不退。”《大正藏》册24,页1014,中29-下4。]时,他先找出学术界说法来毁谤 admin

2021-02-02

  各位菩萨,大德六时吉祥,阿弥陀佛!我是谛志,最近几天不断有师兄在网络质疑我,平静的生活打乱了,后来一打听,原来有一个“大乘琅琊”公众号里有一篇<<琅琊随笔》(73)正觉同修会的〈卧底教战对话〉中把我列为当事人之一,即然把我列为当事人,我就有必要出来说明一下!一:文中说正觉派出特工卧底一事纯属无稽之谈,不实之说截图中说有四位<正觉卧底>一“ admin

2021-01-29

  由平实导师亲自主持授予佛戒;戒项包含「三归依及五戒」和依《菩萨璎珞本业经》及《梵网经》为本的「上品菩萨戒」。法会时不仅授予佛戒,更开示佛戒的精神,让受戒的佛子更能掌握其精要,进而「持戒清淨,精进佛道」。为什麽要受持三归及佛戒呢?佛门中的戒律就是一切善法的根本,戒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生善灭恶」,当然也是超凡入圣之根本。受持三归与佛戒,不只是现世能够得免 admin

2021-01-18

  如来下生人间示现成佛,所演说必然是唯一佛乘(一佛乘,即一大乘),然因闻法者根机差异,如来为诸急求解脱生死者,便于此唯一佛菩提道之菩萨乘(即佛乘,以求佛果故)方便分出解脱道而说有声闻乘、缘觉乘;然“五时三教”实以不同层次、面向及广度来隐喻、明说、分别阐释法界唯一实相(阿含、般若、方广唯识、法华、涅槃,皆以实相心第八识为根本而宣演)。然而代代 admin

2021-01-02

  正觉即使无法摄受这些世俗出家人、学术人,也可以令会众拣择及安忍于如是邪见者之破法音声,进而生起广大悲心;当忆起经典所说:“而菩萨见外道及以恶人一言谤佛音声,如三百矛刺心。”[《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10〉卷下,《大正藏》册24,页1005。]让学子们痛下决心,自于佛前发誓,要破尽一切邪见,及救护如是不解三宝真实义的可怜人,让正法更加巩固 admin

2021-01-02

  时有学人问老和尚:您走后,谁来带领我们?老和尚说有个头不高的……),平实导师以七巨册《公案拈提》阐释中国真实传统佛教璀璨光明、万年不易的禅宗文化,重现这遗失数百年之久的开悟之法,十巨册《楞伽经详解》阐释大乘唯识了义无上究竟之法,七巨册《阿含正义》详述阿含解脱道,十五巨册畅述独开生面的《楞严经讲记》,还有《灯影》、《真假开悟》、《识蕴真义 admin

2021-01-02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接下来,因为知道念佛法门这样的一个微妙殊胜,就要来劝请大家修学念佛圆通法门!要来修学这个念佛圆通法门!那在《楞严经》中呢,曾经有无学大菩萨以及阿罗汉述说了二十五种圆通法门。那么这里面呢,有阿罗汉来述说的是:他到底是以什么样的方便来入三摩地,而圆满通达他所证的解脱道呢?因为佛有问:你们是以什么方便来入三摩地呢?所以就有阿罗汉说,他 admin

2020-08-28

  那我刚刚所念的这段经文,因为意思蛮多的,所以我们无法在这个节目中解释,有兴趣的菩萨可以请阅平实导师所著的《楞严经讲记》,第七辑里面就有解说。那我们就来看看说知见立知,是无明本,事实上这个在《楞严经》里面就已经点出来说,在知见里面,在我们所观察的所知的境界跟所见的境界里面,我们去立知,例如说我有所见,这样子就是无明的根本。譬如说有些人他在打坐的时候, admin

2020-08-28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