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四)中世尊告诉大慧菩萨说:「大慧啊!这个第八识心如来藏是一切法的根源,一切善法与不善法之生起现行都是以如来藏为因。」一切善恶业之果报都是以如来藏为正因人在世间之所以会有种种法出生,都是因为本有如来藏以及如来藏所出生的意根从来不断,又由于无始来熏习的缘故,所以必定会受生而入胎;入胎之后,如来藏又藉父精母血而成就了我们的五色根,人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每次听课完毕回向后,我们都会念「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灾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这里所说的三障是指:一、烦恼障(含摄性障)障碍有情出离分段生死的烦恼,也就是见惑与思惑,由于这两种烦恼不能断尽,使得众生无法出离三界生死苦。其中所含摄性障,性障则是指五盖,也就是贪欲、瞋恚、睡眠、掉悔和疑等,这五个法会障碍学人证得四禅八定,或者障碍学人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菩萨之心,率性耿直,每多慈悯众生而欲救之;是故若见大师误导众生,令诸众生同入邪道、久修不证、虚耗资财光阴者,辄生恻隐之心,不忍独善其身,乃行方便而为众生委婉说之。然因此处众生五浊之心性,大多崇拜表相大师、习以成风;诸方大师复因虚名、利养及眷属欲所系缚,不肯修正邪见,反生嗔恚,故谤菩萨,令诸广大众生继续深入邪见中,步步皆歧--令诸佛教学人愈精进修行者愈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若复私下诽谤及弘传之菩萨,更增大过,是谤大乘胜义菩萨僧故,是谤世尊遗教之三乘胜法故;(一)云何言外道化是佛教之大隐忧?谓佛教之密教化也。密教虽然身著佛教法衣,住于佛教寺院中,本质却是外道法,完全不具备佛法之法义基础,乃是以种种取自外道之世间法,冠以佛法名相及修证果位之名相,取代佛法所说之种种修证境界,令佛法之本质消失于无形中,令佛法转易成外道法。如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谨愿末法一切有志佛道之诸菩萨众们,都能谨尊圣意,依循真善知识之教导,学法弘法,利乐群生,誓令佛陀之根久住于此娑婆大地,愿无边众生都能有福有慧闻熏修学此真实了义佛法,离生死苦,得涅槃乐!)(原标题:末法众生之福祉的衰微与久住)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复有二事:一者为不断绝菩萨种姓,二者为断众生罪苦烦恼。复有二事:一者自观无量世中受大苦恼不得利益;二者虽有无量恒沙诸佛,悉皆不能度脱我身,我当自度。复有二事:一者作诸善业,二者作已不失。复有二事:一者为胜一切人天果报,二者为胜一切二乘果报。复有二事:一者为求菩提之道受大苦恼,二者为得无量大利益事。复有二事:一者过去未来恒沙诸佛皆如我身,二者深观菩提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而且这些经典在古代必需要千里迢迢去到印度,再从印度带回来,需要心性非常慈悲勇猛的菩萨,经历九死一生才能够完成的;再加上从古代历经战乱,流传至今,真的是非常的珍贵。因此现在有经典可以读诵,真的是非常难得的事情,对于经典心存恭敬,就已经有第一分的功德了。如上所述,因为古代与现代文字的关系,便有许多人希望透过阅读经论的注解,来了解经典;但是要提醒诸位的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果在生活中去练习不受顺逆环境影响而产生爱憎之冲动,那是声闻人断烦恼的法门,或说那是菩萨声闻伏断烦恼的修行法门,那不是禅。那只是修禅之前所要做的前方便,不是禅,不是六祖这两句偈所说的佛法。禅不是色、声、香、味、触、法,不是眼、耳、鼻、舌、身、意,也不是眼识、耳识……乃至意识;禅不是地、水、火、风,不是受、想、行、识,但是,禅须要在这里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只要不违反菩萨戒,只要不是见一个爱一个,只要不是喜新厌旧,然后也不要违反了菩萨戒重戒的破戒行为。那么对菩萨来讲,遇到往世的亲缘眷属,彼此有这一种相系相属的特殊感情的时候,我们就要注意,不要把它变成欲界爱的现行,反而应该把它变成一种互相的增上力;菩萨本来就是有大悲大慈的心行,所以遇到多劫的亲密眷属,这种习气种子的现行,能够把它转为佛菩提道的增上,把对方设法摄受进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世尊灭度七百年后,龙树菩萨赓续了佛陀。此点,佛陀早已预知授记,读者可参阅《入楞伽经》卷第九,总品第十八之一。当年世尊宣说如来藏法时,因为太胜妙了,大慧菩萨摩诃萨悲悯众生,就问:我乘内证智,妄觉非境界,如来灭世后,谁持为我说?世尊答:如来灭度后,未来当有人,大慧汝谛听:有人持我法,于南大国中,有大德比丘,名龙树菩萨,能破有无见,为人说我法,大乘无上法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大方广佛华严经》里面提到:佛子!若菩萨摩诃萨,起一嗔恚心者,一切恶中无过此恶。何以故?佛子!菩萨摩诃萨起嗔恚心,则受百千障碍法门;何等百千?所谓受不见菩提障,不闻障,生不净国障,生恶道障,生八难处障,多疾病障,多被谤毁障,生闇钝趣障,失正念障,少智慧障,眼耳鼻舌身意等障,近恶知识障。(《大方广佛华严经》卷33)佛开示了很多,我们举一些例子来作说明。佛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菩萨世世修集福德、植众德本,但每一世都只享用一小部分福德来生活,但是每一世都修集很多、留下很多,所以福德累积越来越多。菩萨因为这个缘故,捨报以后能生欲界天享福而不去,能生色界天享福也不去受生,永远选择在人间;因为生到欲界天、色界天中,想要修福德很困难,几乎是没有福德可修的。在人间修福太容易了,即使遇到一个冒充的乞丐,你也可以修福德,你给他十块钱也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果出生在中国又不是边地,但菩萨若是穷光蛋一个也不能弘法,每天还得要为五斗米折腰,没有时间弘法的;所以要世世常生豪姓之家庭中。如果不是生于豪姓的家庭,就要长得很健壮、很有威仪,人见人爱,大家都喜欢亲近,说法的时候大众才会相信。如果不是这样,就生为饶有财宝的菩萨也不错、也很好!不必看别人的脸色,也可以自己帮助众生,不必别人资助,这样弘法也就容易多了。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此佛道修学,尤其是修大乘佛菩提的菩萨道,就特重慈悲。所谓菩萨从大悲中生,因为菩萨成就佛菩提道,始自最初归依三宝,然后历经三大阿僧祇劫,长久的修学过程,乃至最终成就究竟佛果。可说无一时一刻不悲愍着众生的苦痛,不问自己的苦痛,反而一切措施作为,都是为了救济众生的苦痛。看待众生的苦痛犹如自身的苦痛,不只拔除众生的苦痛,更须令众生得到究竟的利益安乐。无缘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有些佛教信徒在过年过节的时候,或者在世间功名、婚姻、健康、财富等遇到不如意的时候,常会到佛寺里祈求佛菩萨的加持庇佑。甚至有些人,只带了少量的供品,所求的却比天还要大。而且,有的人信佛都只是随心所欲,即刻就要满意;若是没有立刻实现,那么就说佛菩萨不灵啦!这些人心中常常是这样子想:我信佛已经很多年了,经常的供养三宝,也常参加各处的,而且也常常劝人行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我们说行菩萨道,才是真正追求内心平静还有幸福的一个最主要的道路。世尊在佛法里面曾经说过,如果你能够实证这个法,祂说那叫做如影随形,快乐自追,就是说有实证的人他其实不会受外界的影响,他也不担心外界的生生灭灭,因为他有一个不生不灭的法可以依止,所以就可以这样子时时刻刻都沉浸在佛法的快乐幸福当中。主持人:其实人的本性也是贪婪、等等,但其实好像和这个佛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另外我发了愿要做菩萨,菩萨也有随顺的特质,既然业障现前我就随顺它,以它为契机好好的看看自己,我到底需要什么。打了几天牌,只感觉自己被一个个情绪包围着,隐隐约约觉得有一个东西在贪著它们。不是钱不钱的事,是那个东西要那种糊了牌的喜悦、被别人抢胡的失落、要什么牌来什么牌的满足,要什么牌没什么牌的懊恼……所有的觉受。这天我本想好了要去玩的,但耽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可莫名其妙的是一位菩萨曾经的一句话:舍!一切舍!还有她说这话时手一挥,干脆的语气,潇洒的神情,像一副立体电影的画面从脑海里蹦了出来,而且连续一两天挥之不去。当时听她说这句话的时候,心里挺佩服她的,一个小女子能舍弃一切,能说出这样的话,这背后是怎样的能量?舍,一切舍!此刻好像告诉我我只是在放弃,而不是舍,而且舍得还不够。我要放弃什么?我要舍什么?我曾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问:(1)请问,以现今的观点来看,婚前性行为是否算犯戒呢?受菩萨戒和五戒者,可否在婚前有性行为呢?(2)受菩萨戒和五戒者,在夫妻行房时,可否行口交、及被对方口交?因为夫妻双方修行层次不同,若仍有一方还是看中普通男女夫妻的爱欲,这样做是否犯戒?毕竟维系夫妻关系里,性仍然是重要的一部分,也会间接影响感情的。答:(1)《大智度论》卷13说:“邪淫者,若女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可是因为众生在这些烦恼中造作恶业,导致有这个五阴十八界的出生,那这些五阴十八界的出生,都是因为造这个生死业而有,可是呢,却是由他的自心如来帮他出生;那么实证这个自心如来的菩萨,能够观察说这些五阴十八界等等功能,都是如来藏自己本来具足了这些功能、功德,那由祂现起的这些功能、功德,当然也跟祂一样都是真实如如。所以呢,以如来藏本身的法性来看,因为是真如无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