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因为第八识如来藏就是离开蕴处界,不受一切烦恼的系缚,因为他本来就是自性清净涅槃的本际,所以他本来就不受一切烦恼的系缚。因为这样的缘故,所以说一个菩萨如果能够远离无明,不被无明笼罩,而且能够令烦恼不得自在,而让菩萨在一切烦恼中都能够自在地修行,这样才是离对,这样才是依于如来藏来修行,而能够获得离对的境界。接着说,如果说一个菩萨能够除掉烦恼障以及智慧障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何故?无始劫来,众生因无明,不知不解如来藏,误认五阴身心真实、十八界法非妄,蕴处界实有故,法执有;十八界主宰作用故,我执生。由有我法二执故,一切烦恼辗转出生,五趣沉沦,受苦无尽。世尊大悲!为导群迷,施设人天乘及三乘菩提,善化一切众生。于声闻、缘觉种性,愚于法界实相,误认生死与涅槃是二法:有生死即无涅槃,厌生死而乐涅槃。世尊乃为说二乘菩提,安乐化城;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当然,除了上述的一些基本的佛法知见以外,还得要加上蕴处界法的知见;因为要求悟般若之前,还要必须具足有关如来藏跟祂体性的正知正见,那作为你将来参究正确方向上面的参考。不过,这个部分因为时间的关系,要下一次再说明。阿弥陀佛!------正钧老师(原标题:禅法的知见(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上一次说到,除了一些基本的佛法知见,再加上蕴处界法的知见,要求悟般若之前,当然还应当去进一步摄取有关如来藏跟祂体性的正知正见,作为将来参究正确的方向上的参考,也作为将来破参之后自我验证见地上的整理。今天三乘菩提概说的内涵,要和大家来谈一谈一些禅法知见。首先说:每一个人不会少于八个识,也不可能多于八个识。这个部分是对于一般人间的正常状况而说,因为色界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虽然说蕴处界本来是缘起性空的,因为都是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可是这得要在一个前提下来讨论,才可以说是佛法,那也就是说,一定要有一个本际第八识作为万法的所依。今天三乘菩提概说的内涵,要接着跟大家来谈一谈说,假如否定了第七跟第八识,来阐述万法的缘起性空,以缘起性空解释中观,进一步以一切法空解说般若中道,那其本质本来就是双具无因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再来要能够观行真如法身虽然随缘出生这一切法,出生这蕴处界一切法,可是却从来不分别这一切法,也从来不贪爱这一切法,从来不执着这一切法,从来不攀缘这一切法。因此能够这样的观行,慢慢的要求转依;也就是说我们的妄想心,我们的这一些见闻觉知心,因为观行到真心的清净法性,在一切境界当中,没有贪爱、执着、攀缘,所以我们的见闻觉知心,这一个妄想心也要慢慢的转依真如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后说大乘般若空,以如来藏空性中道义而说蕴处界等一切法空、遣声闻教之执著我空法有,此第三时第二教也。由此能兴论主诤,故说唯识经典:如来藏经、楞伽经、无上依经、同性经、不增不减经、显识经、大般涅槃经……等如来藏系经典。则声闻缘觉法与大乘般若空性之争执化为乌有,融合,此第四时第三教——如来藏唯识教也。佛灭前,为示华严法界真实,故说法 | 三摩地 2018-07-23 |
![]() |
4431此处「真我」的意义是指第八识如来藏心是有情轮回生死的主体,真实而如如,迥异蕴处界我之无常、苦、无我,故称为真我。但此真我本质上仍然是无我性的,因为第八识如来藏心离见闻觉知而不自知有我,亦无蕴处界等我之我性,故为无我性之真我。32《大正藏》册2,页720,上28-中14。33释圣严著,《探索识界》,法鼓文化(台北),2001,页23。34同上注。35释圣严说「含藏着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一旦断了我见以后,你现观到蕴处界的我是虚妄的,虽然你还是要受限于色身的种种状况;但是你这个时候,因为为了法而精进的心,却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我所可以比拟的。在还没有断我见之前修于禅定,总是会看见自己有种种的妄念,那就只好如石压草的一样,去把那些妄念止住。那多半是事倍而功半,在禅定上的熏习跟修持,就没有太大的进展。断我见之后,不但可以发现说,自己要一念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先别急着想:再过一、两周,我要去禅三了,要赶快参出来:如来藏在哪里?错了!你要做的是先观行蕴处界的一一法虚妄,先断我见,不可漏掉任何一蕴、一处、一界。我见若能观行很彻底,把它断除了,找到如来藏时稍微为你点一下,你就知道怎么整理了。如果我见断除的观行没做好,找到了如来藏时教你整理,你还是不容易整理好;喝了一整天的水,可是进了小参室一问,什么都不知道,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纵使一贯道的天才、点传师、经理中,能有人因为阅读这一套书籍而确实断除了我见、断除了三缚结,他若不能转而归命佛门三宝,仍归命於一贯道的精气神三宝无常之法,则他对於初果的实证,是有所偏斜的,将不可能是真的实证,因为他对蕴处界及蕴处界的我所法,还没有观行清楚,所以才会继续将蕴处界所生的精气神我所,误认为是自身中可以常住的法,这就是继续归命於无常的名色所生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原标题:观行蕴处界我之生起次第)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此你要先分成内和外:内就是有关于你自身的,外就是关于这山河大地等等的,每个地方都要细微的观察,就是我们说的蕴处界的观察。观察的话,并不是叫你马上把自己的修所断,修道所要断的那些烦恼断除。不是!要知道,见所要断的是属于最粗糙的、跟圣谛不相应的那些知见,所以次第不要弄胡涂了。没有人一开始要你把心锁在一个地方,然后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行等等,不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于是在蕴处界入生灭无常的智慧中,被苦圣谛现观的智慧中产生的厌离心所驱使,开始想要灭除苦集,不再收集一切会导致后世受生轮回的种子,这时便开始八正道的实行了。八正道即是道圣谛,这八个真正无偏的道,即是使人到达灭尽一切后有的方法,灭尽后有即是灭尽三界苦,也就是实行灭谛、到达灭谛的方法,所以八正道就是苦灭道谛。如是详细思惟而了知四圣谛之间的关联以后,即能确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若想断除生死轮回之苦,就必须断除一念无明,也即是意识的我见与意根末那识的我执,更为简单地说,就是断除对五蕴、十八界、十二处等法之贪爱、执著,实证蕴处界法的缘生缘起,虚妄不实,意根愿意自我断除,不想再受生,在舍寿之时,将意根与意识断除不令生起,剩下如来存的境界,不再出生蕴处界,不再受生于三界中,即是涅槃寂静的境界。(原标题:观行时往往产生一种很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见中,最主要的是执着意识是真实常住的我,但是还有其他的我见:把蕴处界中的任何一法当成是常住不坏的真实我,都叫我见。比如不认意识是常住我了,但是却把色身当成是常住的真实我,这也是我见。所以五蕴十八界都要一一加以如理作意的观行,确认蕴处界中没有任何一法是常住法,都是缘生缘灭的虚妄法,才能真断我见。1、识蕴里面,分明有个我,我确实存在着!2、事实上,人之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先别急着想:[再过一、两周,我要去禅三了,要赶快参出来:如来藏在哪里?]错了!你要做的是先观行蕴处界的一一法虚妄,先断我见,不可漏掉任何一蕴、一处、一界。我见若能观行很彻底,把它断除了,找到如来藏时稍微为你点一下,你就知道怎么整理了,如果我见断除的观行没做好,找到了如来藏时教你整理,你还是不容易整理好;喝了一整天的水,可是进了小参室一问,什么都不知道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无法现观蕴处界的虚妄性及无法断我见的缘故,必将见闻觉知心及处处做主的心当作真心,导致生生世世轮回六道无有休息,穷尽生死仍是博地凡夫一个。因此正光借着这个因缘,一一举示证严法师错谬处,希望大众能够真实了知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真实义理及虚妄性,进断我见而成就声闻初果解脱功德。然而五蕴十八界是互相含摄的,谈到五蕴的时候,难免会谈到十八界,因此合并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由是缘故,今造此书,开示蕴处界我之实义,并示行门之说明,使二乘法中之利根读者可以据之而作正确之观行,以益末法时世众多茫然难证之大师与诸行者,并藉此引发行者对大乘般若实智之信力,乃至引发大乘实智证悟之因缘,此乃平实写作此书之目的所在。复有邪见,亦应一并辨正,欲令得以回复本来面目。谓中国天台宗智者大师曾云:「初果耕地,虫离四寸。」由是缘故,便有人将此世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于是在蕴处界入生灭无常的智慧中,被苦圣谛现观的智慧中产生的厌离心所驱使,开始想要灭除苦集,不再收集一切会导致后世受生轮回的种子,这时便开始八正道的实行了。八正道即是道圣谛,这八个真正无偏的道,即是使人到达灭尽一切后有的方法,灭尽后有即是灭尽三界苦,也就是实行灭谛、到达灭谛的方法,所以八正道就是苦灭道谛。如是详细思惟而了知四圣谛之间的关联以后,即能确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