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世尊在阿含诸经中说,诸法虽然是无常、苦、空、无我,但诸法背后却有一个真我,真实常住不坏的我,一切蕴处界诸法都由这个我(真我)所出生,这个真我是一切蕴处界诸法出生的本源。佛宣讲三乘菩提佛法,并不是只讲诸法无常、苦、空、无我;完整的佛法,必定函盖无我与真我而说。善知识《起信论讲记》中说,三乘菩提佛法讲到我,正确来说,应是非有我亦非无我。因为三界六道凡夫 三摩地

2018-07-22

二乘解脱道的实证内涵是依于蕴处界而有,是有男女差别相的蕴处界法,就已经是平等;更何况佛菩提道以法界实相心,那更没有男女差别相,当然也没有男女的差别。我们来看大乘佛菩提道实证,就是实证这个法界实相心第八识如来藏,先从七住位的明心开始。菩萨在信位以后,进入到十住去修菩萨行,在外门中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这样修到六住满心以后,进一步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二乘圣者不论修四圣谛或因缘观,所观行修习都不出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范畴;都是从蕴处界自我,是缘生缘灭、是无常、是苦、是空,所以没有真实不坏的自我,就是只证人空而不证法空。因此二乘圣者及大乘通教菩萨,其实不懂一切诸法空无自性的法空之法。而大乘别教实证法界实相心如来藏,明心开悟不退的菩萨,虽然由所证恒不生灭的如来藏,能现观蕴处界的生灭无常无我,也 三摩地

2018-07-22

智者知已,应修善业,以是所生蕴处界等皆悉端正,见者无厌。龙王!汝观佛身,从百千亿福德所生,诸相庄严,光明显曜,蔽诸大众,设无量亿自在梵王悉不复现,其有瞻仰如来身者,莫不目眩。汝又观此诸大菩萨,妙色严净,一切皆由修集善业福德而生。又诸天龙八部众等大威势者,亦因善业福德所生。今大海中所有众生,形色粗鄙、或大或小,皆由自心种种想念,作身语意诸不善业,是故 三摩地

2018-07-22

以是所生蕴处界等。皆悉端正。见者无厌。龙王。汝观佛身。从百千亿福德所生。诸相庄严。光明显曜。蔽诸大众。设无量亿自在梵王。悉不复现。其有瞻仰如来身者。莫不目眩。汝又观此。诸大菩萨。妙色严淨。一切皆由修集善业福德而生。又诸天龙八部众等。大威势者。亦因善业福德所生。今大海中。所有众生。形色粗鄙。或大或小。皆由自心种种想念。作身语意诸不善业。是故随业。各自 三摩地

2018-07-22

智者知已,应修善业,以是所生蕴处界等皆悉端正,见者无厌。龙王!汝观佛身,从百千亿福德所生,诸相庄严,光明显曜,蔽诸大众,设无量亿自在梵王悉不复现,其有瞻仰如来身者,莫不目眩。汝又观此诸大菩萨,妙色严净,一切皆由修集善业福德而生。又诸天龙八部众等大威势者,亦因善业福德所生。今大海中所有众生,形色粗鄙、或大或小,皆由自心种种想念,作身语意诸不善业,是故 三摩地

2018-07-22

更何况重要的是,声闻法是要取灭的,证得阿罗汉果后,他如果不灭除蕴处界,就不是证无余涅槃,不但蕴处界要灭掉,所证的解脱智十智也全部要灭掉,才能够入涅槃。因为如果这十智不肯灭,他就必须保持著意识心和意根,才能使声闻解脱的十智继续存在。当他必须保持著意识心与意根,就必须重新再入胎,那他的生死流转可就永远要持续下去。所以阿罗汉若是要行涅槃行,到临命终的时候 三摩地

2018-07-22

佛菩提道是修证法界实相的智慧,有五十二个阶位;始由六度万行的熏习,于外门广行六度万行;然后观行蕴处界的虚妄不实,经由四加行断除我见,双印能取所取皆空,于福德、定力、慧力、正知见、无慢这五个条件具足时,进而明心开悟证得第八识如来藏,明了一切有情本具的实相心,通达般若总相智;进修般若别相智——阅读般若系诸经,通达般若之别相智。复又进断异生性, 三摩地

2018-07-22

菩萨由于在第二信位时的真信明了,使蕴处界不能为碍,而对佛法有了念根,在经历多时的修行以后转生了念力;因此可以使他在闻受佛法以后,产生忆持不忘的功德。这是菩萨在发起五根之后,继续修行转变为五力的过程;从此以后世世都会与佛法结缘,而继续往前迈进。菩萨在经过布施、持戒、忍辱的修行过程以后,能够安忍于如来藏妙法,已经成就了信力、精进力和念力,而成为修行住的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有了空、无相三昧,所以不再有继续保有蕴处界的愿,这样就叫作三三昧。可是问题来了,既然菩萨也证得这样的三昧,为什么还会有生生世世继续在三界利乐有情的事实?而定性声闻人却都是要入无余涅槃的,到底这个差异在哪里?前面说过,菩萨也证得如同二乘人所证的出世间法的三三昧,却又证得另外一个层次的出世间法,称为世出世间法。换句话说,正在世间示现的时候,祂本然就 三摩地

2018-07-22

真实我只有一个法,那就是无蕴处界我性的如来藏,祂常住不坏,没有任何一法可以灭除祂,乃至十方诸佛威神之力合为一个极大力,也无法毁灭任何一个有情的如来藏心;因为祂常住不灭,不像意识与意根都可以灭坏而无真实我的体性,所以如来藏才是真实我;可是索达吉、印顺、昭慧、星云、证严、、宗喀巴……等人都把虚妄的意识我误计为真实我,反而把常住的真我如来藏否 三摩地

2018-07-22

但是电光三昧,主要是在说明:蕴处界犹如电光,因为从如来藏的不可说、不可说的无量阿僧祇劫永不坏灭的常住性来看,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六入都犹如电光一样,一闪就过去了。诸位没悟之前,说今天来听法听得很欢喜,时间晚了该回家了,下一次要再听法还得再等一周:“七天好长喔!”但这个长是因为你还没有见道。你如果从如来藏来看,不说这七天,连一世都很短;不 三摩地

2018-07-22

佛菩提道即是亲证实相,谓确认蕴处界万法之所由来,悉皆不曾外于第八识如来藏,由是证知实相法界;进而实证如来藏所蕴含之一切种子(一切功能差别),至究竟位而证得一切种智,发起四智圆满具足;所修证者虽为实相法界,然亦兼及现象法界的蕴处界生灭无常故无我,是故佛菩提道函盖解脱道。解脱道则函盖声闻菩提、缘觉菩提;声闻菩提者,谓经由四圣谛八正道之修习,现观蕴处界 三摩地

2018-07-22

表相三宝者即是世俗三宝也,依世间蕴处界身及相应法而说三宝故。世俗三宝者所谓:泥塑木雕,黄卷赤轴,剃发染衣(如前三宝的种类一节所述)。此有大小乘表相三宝之不同。(2)归依出世三宝者,谓修学佛法以后,已能理解出离生死轮回之义理,虽未能作深入观行,已知出世间法之义理,如是归依出世三宝,亦名归依表相三宝。所谓出世三宝者谓:释迦化身,四谛八正,证果圣僧。此唯 三摩地

2018-07-22

声闻法是纯从蕴处界的缘起性空来作现观的,缘觉法则是从十二因缘来作现观的。声闻亲从佛闻因缘观,缘觉独悟因缘观,都只有二种:流转门与还灭门。可是菩萨的十二因缘有十种,每一种又都有流转门与还灭门,我们现在还没机会去讲。你说,菩萨的因缘观和二乘人所修的因缘观,怎么会相同呢?当然是截然不同的。就像我们书中写:阿罗汉不证无余涅槃。初学人听到我这么讲,骂将起来: 三摩地

2018-07-22

就算是无法快速得证,也至少要有清楚正确的知见,对于「非我」、「非异我」、「不相在」是接受的,而观察的时候,当然因为知见的限囿,是不可能那么可以审慎观察这蕴处界「非异我」,但可观行「非我」和「非我所」,所以这经典已经明确开示,出家僧众应该于何处用心。对于「不相在」的意思,可能大家不是很了解,这举「色」来作例子,比如说「色」和「我」不相在,这意思就是说 三摩地

2018-07-22

声闻法是纯从蕴处界的缘起性空来作现观的,缘觉法则是从十二因缘来作现观的。声闻亲从佛闻因缘观,缘觉独悟因缘观,都只有二种:流转门与还灭门。可是菩萨的十二因缘有十种,每一种又都有流转门与还灭门,我们现在还没机会去讲。你说,菩萨的因缘观和二乘人所修的因缘观,怎么会相同呢?当然是截然不同的。就像我们书中写:阿罗汉不证无余涅槃。初学人听到我这么讲,骂将起来: 三摩地

2018-07-22

譬如佛在四阿含诸经中所讲的二乘菩提,说五阴虚妄、六识虚妄,第七识意根也是虚妄,入了无余涅槃时都要灭尽;你信受了佛的开示,就去观行蕴处界缘起性空,所以断了我见、断了我执;舍寿时断了六根、六识、六尘,剩下的只是你的第八识真如心独存(这个第八异熟识在四阿含诸经里面有时又称为如、我、真如、实际、本际、识、如来藏),不再于三界六道中受生、不再出生十八界中的任 三摩地

2018-07-22

悟后你会知道真心如来藏有真实的体性,能生出一切万法,但是祂自体却是无形无相,也无贪厌等世间相,所以称为空性,故将此心命名为空性心;同时也会知道由如来藏所生的蕴处界万法,p.84全都虚妄不实,但是又都摄归如来藏中,所以称为空相。悟后你也同时断了萨迦耶见(我见),你会真正了解及现观:色身不是真我,受想行识也不是真我,五蕴十八界都是虚妄无常,所以自己是虚妄无 三摩地

2018-07-22

表相三宝者即是世俗三宝也,依世间蕴处界身及相应法而说三宝故。世俗三宝者所谓:泥塑木雕,黄卷赤轴,剃发染衣。此有大小乘表相三宝之不同。2.归依出世三宝者,谓修学佛法以后,已能理解出离生死轮回之义理,虽未能作深入观行,已知出世间法之义理,如是归依出世三宝,亦名归依表相三宝。所谓出世三宝者谓:释迦化身,四谛八正,证果圣僧。此唯小乘法中有之,即是归依二乘三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