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恶来不报,住于清净忆佛念;再依你修学知见,你对于断我见,你对于五蕴、十二处、十界,对于生灭法、不生不灭法,对于三自性有正确的认知;知道凡夫有四颠倒——有常乐我净的四颠倒: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有这样的颠倒,而如来有四德:真常、真我、真乐、真净,知道什么是生死过咎、什么是六业道,知道什么是趣向涅槃安乐、什么是四法道。有这样正知见建立,有在如 admin

2020-02-19

因为在三界中身现前的时候,意识心、意根现前运作的时候,另外还有一个第识心不现身、不现意、如如不动,那不叫宴坐又是什么呢?因为修定,就想要如如不动;可是菩萨的意识心尽管动,如来藏照样如如不动,这才是真正的宴坐。意识心的宴坐会出定、会入定,有出、有入就是生灭法、是变异法。可是这个如来藏祂永远不出于定外,祂也永远不住在定中,这个叫作大龙之定;这种定永远 admin

2020-02-19

如果说具有声闻种性、缘觉种性的人,他要修大乘的四加行,要能够实证菩萨的初果,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他的心中没有办法在大乘法中,跟菩萨要实证第识如来藏这样子的一个法完全相应的。也就是说,如来藏这个法祂是世出世间,可是声闻、缘觉人他们所要实证的只是出世间。所以说,因为如来藏第识是世出世间的胜妙法,所以说如果心中只有出世间而没有含摄世出世间的话,这样子的 admin

2020-02-19

若不受三归,得戒不?若不受三归,得十戒不?若不(受三归),白羯磨得具戒不?(世尊)答曰:一切不得。】这段经文所说的五戒,就是我们说的杀、盗、淫、妄、酒。所谓的戒就是指关斋戒,这是戒。或者是说十戒,这个十戒指的就是要成为比丘、比丘尼之前,所要受的沙弥戒或是沙弥尼戒,那就是属于十戒。或者是说白四羯磨得具戒,具戒讲的是比丘戒跟比丘尼戒。意思就是,优波离问 admin

2020-02-19

他们就示现跟佛同住同行的比丘、乃至于比丘尼等等,乃至于佛世所现的天龙部,他每位都不是凡夫,都是大菩萨;所以呢,当然越靠近佛果的大菩萨们,就越接近于跟与佛同住,乃至于在佛世的时候担任轨范师、担任教导师、教授师,这在佛世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乃至于作和尚,因为得到上人之法,然后来教导跟他从学的一些佛弟子。所以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许多的大阿罗汉他本身就是这种接近于佛地 admin

2020-02-19

也就是说,每一位菩萨在成佛之前,虽然说他知道一切都是梦幻佛事,五阴十界没有什么真实常住的法,但是空中有妙有,如露亦如电。如果离开了这一些秽土污泥,也就没有什么佛法可以修了;菩萨道的地地增上,就是在无量的众生上,去培植自己世、出世的福德。就如同大白莲花,它不可能在空中生长,它必须要在污泥之中,才能够开花结果;离开了污泥、离开了水,它也没有办法生长了。更进一步,记 admin

2020-02-19

当然,如果您志在修行的话,同样也要介绍给您〈正觉总持咒〉;这个〈正觉总持咒〉----因为这个咒太好了,所以我们仍然要不厌其烦再念一次给大家听:五阴十界,涅槃如来藏,般若道种智,函盖一切法。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如是次第现。具足解脱道,及佛菩提道,求正觉佛子,一切应受持。为什么特别要推荐这个〈总持咒〉给大家呢?因为 admin

2020-02-19

也就是说我们在这个五浊恶世里面我们的寿命是很短暂的,释迦牟尼佛示现虽然只是示现十年的寿命,可是那是因为这里是五浊恶世,所以说佛陀就示现跟我们一样的这样子的寿命,可是佛陀的寿命是祂本来也是一样是无量寿的。就好比说我们这些众生本来也是无量寿啊,所以我们才会轮转生死。所以同样的道理,我们众生既然可以一直不断的轮转生死而一直存在,那诸佛更是能够存在啊!只 admin

2020-02-19

既然我们在修学佛法,我们就要开始来了解,那既然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个第识有这个如来藏,祂能够变现这个器世间还有我们的五根身,所以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也是确实可以存在的。因为这样子,就开始真正进入了解信,开始能够了解:原来所有的这个世界还有这个生命能够这样呈现,就是因为有如来藏的存在。那到底有没有呢?我们就应该去把祂实证出来,如果我们能够把祂实证出来,我 admin

2020-02-19

所以我们说在修学佛法里面,我们可以怀疑很多东西,可是最后要回到一个道理,就是说那到底有没有如来藏存在呢?因为所有的道理都建立在如来藏的存在,也就是说完全建立在我们的真实心第识是不是存在的这个道理,所以对于这点,我们可以说:到底有没有?那接下来如果说我们对于这个不管是五浊恶世的世界、或者是说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都是建立在如来藏的存在,既然是这样子 admin

2020-02-19

那么庄严报身指的就是色究竟天卢舍那佛----卢舍那佛祂圆满庄严,三十二大人相、十种随形好,有万四千种的光明相好,这个是报身佛。可是不管是应化身也好、报身也好,祂都不是真佛。真佛是什么?真佛就是法身佛。可是法身无身,无身就不可见,无身所以没办法说法,无身怎么说法呢?所以说真佛不说法,说法的不是真佛。所以像《金刚经》当中佛开示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 admin

2020-02-19

就是说我们学佛到底应该要怎么做?而保持什么样的心态,用什么样的心态,来行我们的成佛之道?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议题!在探讨这个议题之前,我们先引一段佛在经典的圣教开示来告诉我们,我们学佛应该要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去做我们应该行的菩萨道,而完成了成佛之道,完成了整个佛对我们开示,甚至吻合了法界实相的事实,而成就究竟的佛果,我们来念一下这个经文—&md admin

2020-02-19

这个阶段的菩萨,常常会感觉到自己受到佛陀慈光的摄受和护念,心中也确定自己有希望亲证佛菩提,佛菩提的种子已经确实熏入识田中;因此开始心得决定,绝对不会想要改变自己是佛弟子的身分。这就如同世间人的受精入胎一样,不必由别人告诉中阴身你应该去找谁作为他的父母,他自己会直接相应就去入胎;同样的道理,第四住位的菩萨也会自己去寻找法身慧命的父母,自己可以找到能 admin

2020-02-19

可能有人听完这样的典故,不太能信受说,为什么用一只金铃来供养佛塔,就能得到五百世胜妙梵音果报?供奉钟铃能够得到胜妙梵音善业果报这个道理,佛在《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中就有开示说:【若有众生奉施钟铃、,可得十种功德:一者,得梵音声;二者,有大名闻;三者,自识宿命;四者,所有出言,人皆敬受;五者,常有宝盖以自庄严;六者,有妙璎珞,以为服饰;七者,面 admin

2020-02-19

傅说:我听说西方有圣人,名字叫做佛,而陛下所梦金人,应该就是佛啊!汉明帝便派遣中郎将蔡愔(yīn)、秦景、博士、王遵等十人到印度去请求佛法。路上经过大月氏(dàyuèzhī)国境内(注:当时大月氏正值贵霜帝国时期,已经统一了印度大部及中亚广大地区),正巧遇到了摄摩腾、竺法兰二位大法师,于是恭请二位大师,骑着二匹白马,带着佛像和佛的舍利以及梵 admin

2020-02-19

像我们上次所举出的〈正觉总持咒〉:五阴十界,涅槃如来藏,般若道种智,函盖一切法。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如是次第现。具足解脱道,及佛菩提道,求正觉佛子,一切应受持。----〈正觉总持咒〉这〈正觉总持咒〉已经含括释迦世尊所宣演阿含、般若及唯识三转法轮的整个佛法架构及内涵,并且十方世界诸佛世尊固然因为所摄受众生根器、因 admin

2020-02-19

经中观世音菩萨所开示的种种心,都是在讲众生第识如来藏本心的体性,这个本心就是佛法的总持,祂的体性本来具备种种相貌,七识心正是应当要依止这个本心而来修行。既然如是等心即是陀罗尼相貌,那么观世音菩萨教导众生持这〈大悲心陀罗尼〉,当然就是希望众生终能亲证此心如来藏,亲见这真正大悲心的相貌,而不仅只于咒语本身的灵验,感召诸护法菩萨、护法神祇来消灾解厄,这 admin

2020-02-19

】(《佛地经论》卷5)所以佛法中的陀罗尼,就是把某一些法的内涵,用名词加以贯串起来成为偈颂,或者四句、六句、句不等,每句或者五字,或者六字、七字,这样贯串起来的偈颂,就叫它作陀罗尼,简称为咒。也就是说,咒原本的意思,就是把某一些法的主要意思贯串起来,就能够方便记住所要忆持的法,然后就能为人一一详细的宣说;这整个贯串的偈颂就是咒,一般称为咒语,也就是 admin

2020-02-19

学佛人首先应该知道,释迦牟尼佛来人间示现相成道成佛转的目的,就是要度众生和祂一样成就佛道,因此我们学佛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成佛;但想要成佛,必得要有自己的佛土;当一位菩萨要成就他的佛国,一定是有许多人跟他有缘,同时受生在人间,他的佛土才能成就。比如说两千五百多年前,释迦佛的佛土延续到现在,一直到末法灭尽为止,都叫作释迦牟尼佛的佛国,但这个佛国,不是由 admin

2020-02-19

像我们上次所举出的〈正觉总持咒〉:五阴十界,涅槃如来藏,般若道种智,函盖一切法。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如是次第现。具足解脱道,及佛菩提道,求正觉佛子,一切应受持。这〈正觉总持咒〉已经含括释迦世尊所宣演阿含、般若及唯识三转的整个佛法架构及内涵,并且十方世界诸佛世尊固然因为所摄受众生根器、因缘不同,而有或也宣说声 admin

2020-02-19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