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色蕴者,谓色法积聚之义:色蕴以阿赖耶识心体为因,复以往世六识无明熏习为缘,是故阿赖耶识与意根入胎而取受精卵,而从母体中摄取四大以造色蕴五色根(眼耳鼻舌身等五根之扶尘根与胜义根);具此五根之后,「外法光明所照」则意根有念,于是促使阿赖耶识出生色蕴所摄内相分五尘,于五尘中则有意根所触知之法尘显现,皆属五蕴之十八界所摄;由是缘故,总说色蕴有十:眼根、耳、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已经阅读而确知五阴十八界(特别是六识)的生灭性了,也已经确实观行而接受识阴的生灭性了,这时若还无法真的断我见、三缚结,还没有解脱功德受用;这是因为心中还认为识阴六识的存在是快乐的,是无苦的,或是多乐少苦的,导致深心中还不想认定识阴觉知心存在的当下就是苦。既然这时还不认为流转三界六道是痛苦的,认为在三界六道中轮转时是乐多于苦的,当然就得要修习苦圣谛了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譬如看别人睡着以后,意识觉知心还在不在?可以看看你的丈夫或是你的妻子,以及你的子女、你的老父母,当他们睡着的时候,你在旁边轻轻跟他们说话交代事情,看看明天他们晓不晓得你的交代?你将会发现,他们都不晓得你昨晚曾经对他们讲过什么事情,因为他们眠熟时意识已经不在了,这就证明意识或识阴六识在睡熟以后都是断灭不在的了。这是从现量观察而比量自己意识一样会断灭,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第一个:如果真心是能够清楚明白,能够分别六尘,那么当祂清楚明白六尘的时候,祂就不需要识阴再来分别一次;也就是说,这时识阴是不应该存在的;识阴既不存在,受想行三阴也当然不会存在,那么五阴当中就剩下一阴;十八界当中六根六尘六识中的识阴不存在,剩下十二界,那么佛说人类有五阴十八界,这样的说法就变成是错的。所以真心祂是不能够清楚明白分别六尘的,这是第一个过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觉知我包括六识觉知心,所以认识六识觉知心我才是断我见中需要真正观行的重点,其中又以意识心为重点。由此可知,断我见主要就是断除觉知心我见,不以六识觉知心为我,所以我们先要认识觉识我。要认识觉知心的我,首先必须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相中去把我的种种表现找出来。先恭录网上几位菩萨的开示如下:一二三菩萨的开示:观行审视自己的非语言、非文字的心行,以及所作这些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断我见的观行,你在禅三前得要独自坐下来,好好去思维弄清楚,色受想行识一一弄清楚,十二处一一弄清楚;十八界一一弄清楚:六根、六尘、六识都弄清楚,都观察出来:果然六尘虚妄,六识虚妄,六根也虚妄。当你观行清楚时,就把破参明心的前方便完成了,就不必在禅三道场一次又一次被打回票。只要我见断除了,平时也有熏习如来藏体性的正见,当你一找到如来藏时就能承担,自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十四者有五神通之觉知心,此亦是意识,不出六识界,与神通境之六尘相到故。十五者无相念佛之知觉心:今时因拙著《无相念佛》一书而学会无相念佛者渐众,然有部份人于学会无相念佛时,即以无相念佛之觉知心做为自心真如,此亦错会,仍是意识心;必须进前参取自身一向远离见闻觉知之自性真如,如拙著《悟前与悟后》所示:以见闻觉知心觅取离见闻觉知之心,见闻觉知心与离见闻觉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此关不破,以后的修行,再怎么苦修用功都是盲修瞎练,犹如煮沙而欲成饭,决不可能也!这本来是佛教中最简单的真理,一点也不困难,答案就写在每天早晚念诵的《心经》里:「无眼耳鼻舌身意」,前五个指肉身,第六个意就是指意根;又说无眼识界、无耳识界乃至无意识界,意识界就是指精神、思想、妄念觉知的第六识--意识;连同前五识,这六个识在我们死亡时会跟着灭亡,在中阴身阶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初果最难实证的第一个原因,是不能观察六识觉知心自己的虚妄性;第二个难证初果的原因,则是因为不知生存于世间(特别是生存于人间)一定有苦,乃至不知十八界五阴存在的当下就是行苦。若是经由学术研究而了知十八界五阴的虚妄,纵使已经具足了知全部属于生灭法而虚妄不实了,仍然不是断我见的初果人;因为这样的了知只是知识或学问,深心之中并未接受,不愿意真的走上解脱道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就是讲此有故彼有,这正是众生轮回生死的原因啊!因为这个无明所以就有心行,有心行所以就必定会有名色——必定会去投胎;因为投胎受生、名色具足,所以就有六识;因为有六识、名色,就会有六入(色声香味触法),然后就有触,一直到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因为有这个所以有那个,此有故彼有。当他们这样现观之后,最后说:此灭故彼灭,我把无明灭了,心的行就不再出现;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依着阿赖耶识过去世受熏、持种的功能,异熟出此世的业报身;此世的六根、六识又依着过去世的业习和此世的熏习,再继续受用对境界的了别,产生种种欲想;我们住于其中、受用于其中,习以为常、习以为性;意识心对应出(现的对)的追求与满足,也就成了一世又一世头出头没的惯性与动力。因为欲,就有了身口意种种的行为和造作,也就产生了许多的烦恼,这是世间智者所能共见的。如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六识认识境界时也一样,既然六根、六识也是因缘所生的虚妄法,那么就应当要注意诸根律仪,要清楚什么是应当远离的,什么才是应当亲近的。经过了佛陀这一番的解答开示,天帝释解决了心中长久以来的疑问结缚,而不再迷惑、犹豫了,于是天帝释就有感而发地告诉佛陀说:世尊!无明爱欲真是众生的病根啊!就像是致命的肿瘤,也像是箭、也像刺一样,令众生痛苦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为八识论跟六识论,乃至七识论,或是说有所谓的九识、十识等等,对于法界的八识的这种事实,不管它是减少了而成为六识论或是七识论,或者是把它增加了成为九识论、十识论,这样子或增或减都没有办法能够来修四加行,因为对于法界的基本的认知他就产生了错解了。如果说对于法界的实相产生了错解,那就没办法获得真正的佛法的智慧;没有办法获得佛法的智慧,修四加行也只是变成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并不是我们在一切法里面都没有一个决定,末那过往所受的无始劫来六识心的种种决定,祂有熏习;虽然祂没有记忆,可是势力比较强的,祂能够作微劣的智慧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知道,瞋不瞋还是实际上是看自己的,原则上就是自己想要瞋;虽然这个无明来得非常快,可是有时候瞋完以后,就应该去得快啊!可一般的人不是;所以,在这个情况下,就要去了解瞋背后的理由,能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慢慢地转入动夫,因我们的身行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我们的心行,六尘变动又会影响六根所行;所以当六尘变动不定时,六根亦随之追逐不停,就引发六识不停地作种种了别,如风起波浪越滚越大,乃至无法停歇,所以在日常生活运为当中就无法与之同时摄心无相忆佛。所以要在日常生活运为时较能摄心无相忆佛,先要意识如理说服意根,收摄意根让意根不随种种法尘变动而追逐著,能安住于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在现今整个佛教界的氛围来说,真的有困难度,现今又有多少道场能依于大乘见道来为初果的较量呢?所见或是落入六识见或外道化,每天汲汲营营的都是增长僧俗二众的世俗习性,出家人不但不能有自己正确的修行见地,反而被世间学术界的见解,世俗人的习性带着走,乃至甚至有明里、暗里暗修双身法,而以双身修法以为究竟。所以现今佛教界有许多是见重、爱更重,而只要是支持教、广论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然后再来就是识蕴,识蕴就是六识身,我以祂为身嘛!所以叫六识身。六识身最伶俐的就是意识心,所以这两个都不是身。那没有问题。学佛的人很快就说自己没问题,因为什么?因为这是佛说的,因为这是知见。可是这下问题又来了,因为没有体验。那佛又怎么说啊!佛最后如果说,一个是色,一个是识,这两个作为身是错的。为什么错的?因为它是蕴。蕴是什么意思呢?蕴它是兜起来的、它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们这里要讲前面这么一堆,主要就是要来证成,即使您往生到极乐世界,您眼前所依于这个六识,所去了知、分别这样子的这一个极乐世界,仍然是您的内相分,仍然是您类似凡夫这些三界火宅当中,不肯脱离的宅男、宅女他眼前的那一部电脑一样,十三寸的就十三寸的画面,十七寸的就十七寸的画面,五十寸就有五十寸的画面,每一个人都只是依于他的五根身、依于他的五识、五俱意识而去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可是摄受众生要怎么摄受呢?是教他们落在常见里面吗?是教他们断见法而落在断见里面吗?不行!他们有一天会发现:你害我不能断我见,不能证初果,都是你害我落在六识里面,所以我无法往第八识的方向去寻找。那这样还能摄受众生吗?不可能的。所以摄受众生的前提是给他们正确的方向,然后给他们实证的正确方法,这才是摄受众生。这样,你发愿成佛才有可能,否则四弘誓愿就白白在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第二个结论:证明佛所说的是以第八识为中心的八识论,而不是六识论。电视机前面的菩萨们!如果看见有人主张一心唯有六个识,或者主张意识是常住法,或者主张粗意识、意识细心、意识极细心等等,那都是不如法。为什么?因为他们的主张,从来没有自外于意识心;而意识心是生灭不已的法,怎么可能成为众生轮回生死的主体呢?所以说,提出这样主张的人乃是六识论的主张,具足常见与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