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问:一切诸法缘起性空,杀父、杀母、杀阿罗汉者可以成佛吗?是否罪性本空?答:若基于六识论而说一切诸法缘起性空,那是断灭论的邪见,当以八识论的立场来说蕴处界一切诸法乃是缘起性空,这是学人应该要有的前提知见。虽然杀父、杀母、杀阿罗汉者属于极重的五逆罪,但是因众生都有佛性(成佛之性)的关系,所以在受完五逆罪报后,经由无量劫的修学佛法熏习转变,最后仍然可以成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其实菩萨在找到如来藏明心开悟时,也是一念破二障,只是没有断尽二障而已具体而言,当你找到如来藏、认定如来藏才是真实心而不疑时,现前观察如来藏分明的运作而维系着一切法,就知道万法的实相了:原来一切法界都是这个如来藏,如果不是他,我们连色身都不可能有,更何况会有意根与前六识呢?又何况能有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缘起性空法呢?因此而知道祂能出生万法、能灭万法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菩萨要以断我见,就是要以未到地定为基础,而来证得四念处当中第三个观心无常,这一个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的观心无常,心主要指的是六识心,因为小乘里面没有特意地去讲第七识意根,更没有明确地去讲到第八识;因为小乘的修行,它只是要把这个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要如实现前去觉察。这一切有作有为,因为因缘而和合而造作所成的依他起法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若基于六识论而说「一切诸法缘起性空」,那是断灭论的邪见,当以八识论的立场来说蕴处界一切诸法乃是缘起性空,这是学人应该要有的前提知见。虽然杀父、杀母、杀阿罗汉者属于极重的五逆罪,但是因众生都有佛性(成佛之性)的关系,所以在受完五逆罪报后,经由无量劫的修学佛法熏习转变,最后仍然可以成佛。但是造下五逆罪者,在无间地狱需要长劫受苦,等到罪报受尽后仍然需要辗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就算是现代许多身披佛陀僧伽梨,名声的师一类的声闻出家众,也大多难脱沈迷于世间五欲的窠臼,才会公然与亲近,暗中修习藏传佛教的男女双身法;这是近百年来佛教界被外道邪见所影响(如藏传佛教六识论双身法邪见),而造成知见错误;也是与每个人过去世熏修佛法的时劫长短,以及所累积的善根福德因缘有关,反而与时代背景,或青年与否,或出家与否,并没有直接的关系,顶多是间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答:意根的「恒」,是说祂永远都在作用,除非是定性二乘人入无余涅盘,否则祂不会像前六识那样,有时不现行。意根虽然「恒」,但祂却是剎那变异的,而且祂的变异,不是自己所能作主的──由于这个缘故,所以说祂虚妄不实。¬如何看出意根是剎那变异的呢?例如,有的人与异往,刚开始的时候,也许非常的贪爱,可是密切交往之后,人家可能没有什么改变,但是他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若能随善知识修学佛解脱道和佛菩提道二甘露法门,生起解脱智乃至菩提智之智慧火焰,焚尽自己无量劫以来,执六根、六尘、六识之五蕴身心为真实我与我所之无明烦恼习气,或发愿毕生以自己之身口意来修学佛法、护持正法,并保护好自己的身体,让自己能有更好的精力,从而可以更长久地依法修行,为之弘扬正法多尽一份护持之力,这才是舍身——以身命供佛之真实内涵啊。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最后身菩萨受生于人间,具足蕴处界故名为有情;如是最后身菩萨有情,初夜明心后,复于夜后分、天将明时,因睹明星见性成佛,金刚喻定现前,前五识转生成所作智,第六识转生上品妙观察智,第七识转生上品平等性智,此乃有情一至七识及余五根所共证得之种智,是增上慧学一切种智故;此时因于金刚喻定之现前,亦令第八识真如转生大圆镜智,此亦是一切种智,合此四智而成一切种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当入胎之后,中阴身的识阴六识就会消失不见,名色的名就只剩下意根末那识存在;此外当然一定还有出生意根的入胎识——如来藏;色则是指受精卵。所以佛陀开示说:需要有阿赖耶识入胎,再加上会作主的意根,这样受精卵才能够继续生长。这是因为只有入胎识如来藏具有大种性自性,才能够受持名色——受精卵;并且也只有入胎识如来藏能够摄取母亲所提供的四大养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反之,如果是否定了如来藏,主张众生只有六个识的六识论,乃至于主张大乘非佛说的佛学研究者,纵使依文解义把《法华经》说得天花乱坠,也无法弘通佛法,而不是大乘法中的法师,甚至可以说连小乘法中的法师都不是。因为当他否定佛教三乘菩提的所依——第八识如来藏的时候,他所说的小乘解脱道就不是能真实实证的解脱道,都只是戏论而已。摘录自《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们的前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六个识在死亡或闷绝、睡著无梦时都消失了。由此可知,一定如佛所说每个众生都有个第八识阿赖耶识,又名如来藏,注1因为在死亡时我们的前六识都灭了,只剩下第八识与祂出生的意根还存在,然后由意根携带第八识去投胎,注2接著才在母胎中出生了我们的身心(也就是名色),如此才能继续生死轮回。如佛陀在《长阿含经》中所说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间接的部分是透过这个五根身,去接触外五尘,而由自心如来,变现了内外六尘相分,而由六根与六尘相接触,自心如来变现了识阴六识出现。辗转的部分,识阴六识当中的意识,去分别内六尘相分,再透过人们施设的语言文字对万法相分一一加以命名,说这是花、电脑、手机、飞弹等等,才有人们所了知的诸法出现。从这里可以告诉大众四件事:第一件事:自己所了知的诸法,都是以真心如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平实导师多年弘扬如来藏的威德力加被的缘故——包括在《阿含正义》中详细地阐述,使得当今修学的佛子已经确定了一个正确的观念,那就是:在思惟观行十二因缘的法义之前,一定要作十因缘的思惟及观行;而十因缘中的第一支的识,指的是齐识而还,不能过彼中的第八识,而不是识蕴中的六识。换句话说,得要从十因缘观之中确定有一个万法所依的第八识,也就是如来藏,有时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又菩萨亲证真心后深入去观察,发现真心的实际理地是没有五阴、六根、六尘、六识、四圣谛、十二因缘等法存在之极寂静的境界;祂离见闻觉知,不会六尘,所以无智亦无得,因此菩萨转依无智亦无得的真心,才是《心经》所说的菩提萨埵,也就是菩萨摩诃萨。菩萨以真心无智亦无得的体性深入去修行,他会渐渐发现已经没有种种罣碍来阻碍菩萨的修行,所以菩萨心里不会有种种恐怖事情出现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而这前六个心,也就是说眼、耳、鼻、舌、身、意这前六个心,佛在阿含中说都是因缘而起的,祂不是本有心,这个前六识心都是缘起性空的;六识心才是缘起性空,但是第八识并不是缘起性空。这个六识心是因为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所以叫作蕴处界诸法。这个蕴处界诸法它是缘起性空,但是蕴处界诸法是依于意根、依于第八识才能够产生的,所以祂是缘起性空,祂不是本有心。而这 | admin 2018-07-22 |
![]() |
若禅宗之证悟,非是证悟如来藏者,试问:「禅宗之明心破参,是明得何心?而言明心?」四阿含中,佛说有八心: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及意根﹙思量心﹚,复有识缘名色之识。共有八心。前六识心,佛于阿含中说皆是因缘而起,非本有心;第七心意根者,佛于阿含中说:入无余涅盘时亦须自我舍弃,非涅盘本际,是「我执」之我故;如是,唯余「识缘名色」之识不舍弃,佛说此识是涅盘本际故。 | admin 2018-07-22 |
![]() |
所以我们的识阴六识也是生灭,所以我们可以观察到,我们的五阴身心是生生灭灭的,因为它是生生灭灭的,所以这个是生灭的法。它一定要依附于一个不生不灭的法,才可以让这个生灭的法,让这个五阴之法,可以在生灭不已之后,还能够继续出生,能够在灭尽之后,在轮回的时候,当我们命终之后,把五阴都灭除之后,还能够在未来世再继续出生;所以表示它(五阴)背后,一定要有一个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当入胎之后,中阴身的识阴六识就会消失不见,名色的名就只剩下意根末那识存在;此外当然一定还有出生意根的入胎识——如来藏;色则是指受精卵。所以佛陀开示说:需要有阿赖耶识入胎,再加上会作主的意根,这样受精卵才能够继续生长。这是因为只有入胎识如来藏具有大种性自性,才能够受持名色——受精卵;并且也只有入胎识如来藏能够摄取母亲所提供的四大养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无明,唯物论者观察不到不生灭的心(第八识)在作用,只能观察到有生灭的心(识蕴的六识)的存在。识蕴的六识心,须以六根、六尘相触为缘,由藏识流注六识种子,六识心才能现起;若身体毁坏,无根、尘相触,藏识便不流注六识种子,即无六识现象。由于唯物论者只能观察有生灭的心的一些生灭现象——如当人的大脑被后,就没有意识的存在了,于是就得出了一切唯物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若基于六识论而说「一切诸法缘起性空」,那是断灭论的邪见,当以八识论的立场来说蕴处界一切诸法乃是缘起性空,这是学人应该要有的前提知见。虽然杀父、杀母、杀阿罗汉者属于极重的五逆罪,但是因众生都有佛性(成佛之性)的关系,所以在受完五逆罪报后,经由无量劫的修学佛法熏习转变,最后仍然可以成佛。但是造下五逆罪者,在无间地狱需要长劫受苦,等到罪报受尽后仍然需要辗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