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守摄诸根时,主要是保持正念而不向外攀缘,虽然在人间生存时一定会有见闻觉知,有六根与六识面对六尘的接触,但是不会把心在六尘上不断攀着,而是绝大多数时间都向内收摄而不放逸的,常常这样就是有摄根戒的人。譬如诸位来学无相念佛,可以常常净念相继,让忆佛的无相之念常住在心中;虽然六根照样接触六尘,但是觉知心多分不在六尘上,而是在忆佛的净念上,这叫作修正念心。当 三摩地

2018-07-23

藉尸还魂的说法有没有?◎问:老师虽在著作中开示,第六识只有一生,绝不会转生到下一生。但曾经从一些书本看过有人死后的灵魂投生到别人身上,并仍保持前生的记忆与习气的记载,这可使我迷惑了!(25-4)答:若有人死后投生到别人身上,并仍保持前生记忆的事情,通常都是在那个人死后十年、二十年才传扬出来的;如同密宗的们显现神通的事情,在生时都不曾有,都是死后数年、数 三摩地

2018-07-23

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刚才讲的六尘只是什么?只是滚滚红尘中的一部分,既然是红尘滚滚,那么到底是谁随着它而变动,而有滚滚?当然就是要有心去领纳这些尘境,这个心相对就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识,也就是所谓的六识;领纳尘境之时,同时随之而变动,所以才叫作滚滚。可是六识生起的过程又是如何呢?佛开示说根、尘为缘才能生识,所以换句话说,六识的生起还得要有我们 三摩地

2018-07-23

这个是一般人时常的经验,所以这样的经验法则,也可以知道说心识,前六识的意识心功能强大。第七识是不是真实存在的?有的人会认为:这个是你们自己讲的吧!那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问一下:你有没有一些不可思议的觉想?譬如说你坐在前面,可是你感觉后面好像有人在看你,结果转过头去,嗯!正好那里有一个人,他正在看着你。那有的人是有这种现象,是会看到;那有的人可能没有 三摩地

2018-07-23

没有一尊佛会入涅盘,因为涅盘就是祂如来藏所显示的,如来藏在佛地称为无垢识,无垢识就是代表说再也没有无明的垢染,在没有无明垢染下,得到究竟之觉;这种情况下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这佛所说的这个八识的正理,这六七八就完全可以相通。你那个时候就知道,这个心完整的相貌,完全没有遗漏。虽然十地菩萨可以对诸佛的智慧起一分觉照,但是对于你究竟不是这个究竟心,不是这 三摩地

2018-07-23

”意思是说,要在心中先建立正确的认知:每一个人都有八个识,除了识阴六识及意根末那识以外,还有一个自己从来都不知道的第八识如来藏,名为阿赖耶识;这个阿赖耶识恒时显示其真如法性,是每一个人都各各本来自有,而这个真识能执持各人所造作的全部善业、恶业、净业、无记业种子,舍寿时依所造的业种而转生到下一世去,由祂变生各人下一世的色身与识阴觉知心,具足五阴 三摩地

2018-07-23

也要教导修学者第一义的知见:如来藏即是第八阿赖耶识,祂是根本识,无前六识见闻觉知心之知觉性、分别性,亦无第七末那识之思量作主性。但祂有本觉性,能了知众生心行,能知器世间、有根身、诸种子等法。阿赖耶识虽因七转识的染污熏习,出生有漏三界、六道、五阴万法,使有情漂溺其中,轮回流转不息;但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自身空寂,不与我见、我执、法执相应,自性清净犹如虚 三摩地

2018-07-23

这个是一个很典型的六识论的邪见。他自己都没有想到说,每天睡着了以后,前六识都断掉了,他怎么又会在第二天醒过来?一定是要有一个本来不生灭的心,祂一直都在,从来不间断,作为万法的所依,才有可能说在意识断掉的第二天,再帮某甲出生意识啊!这个万法所依的心,有没有可能是第七识呢?好,第七识又叫意根,是十八界中六根中唯一的心法,因为其他五根是色法。佛一直开示说 三摩地

2018-07-23

那在否定了第七识、第八识的六识论者,他们不但违背了佛的意旨,而别立了意识的细心作为涅槃的实际,竟然还自己认为说自己的中观见是龙树学!这种假借菩萨的威名来哄抬自己的作法,真的是太可笑了!那么龙树菩萨在《中论》中的这一段偈颂,是什么意思呢?那是说:所有藉着万法本因如来藏以及诸缘出生的种种法,本来就是空性的一部分,但是单从蕴处界来看,却是假名施设而有,所 三摩地

2018-07-23

33……因业种现行而产生第六识,第六识投胎,叫做「名色」;「名」是精神,「色」是物质。34释圣严认为「无明」是识的根本,意谓无明可以出生识,可是无明只是意识的无知状态;无明是依意识的存在才有无知状态的存在,是依意识的无知而施设意识所住的无明状态,是故无明依存于意识,不可能出生意识。释圣严又说「无明」含藏着一切业的种子,将意识的无知状态「无明 三摩地

2018-07-23

六识出六门六尘是。(6)宗镜录卷第四十九慧日永明寺主智觉禅师延寿集心性本无来去。亦无起灭。所经行处。及自家父母眷属等。今所见者。由昔时见故。皆是第八含藏识中。忆持在心。非今心去。亦名种子识。亦名含藏识。(7)大慧普觉禅师法语卷第二十四宋径山能仁禅院住持嗣法慧日禅师臣蕴闻上进又古德云。若取自己自心为究竟。必有他物他人为对治。又佛谓富楼那曰。汝以色空相倾 三摩地

2018-07-23

注解²、有情之心识共包括八个,末那识是八识中的第七识,末那识行相非常微细,凡夫很难触证到祂的存在,但祂其实才是真正的自我,因为祂的体性是处处做主,恒审思量的,心理学里说到潜意识的特性可以说是介于这个第七识末那识和第六识意识之间的,当然这个自我因为也是依缘而生,虚妄不实的,所以并不是真我。-----微信公众号《心香2013》2014-06-27<真正的慈悲是一种存在 三摩地

2018-07-23

譬如说在睡眠位,他就要去观察:当我进入睡眠的时候,我的觉知心就断灭,我的六识心就断灭了;我断灭了觉知心之后,我的能取之心事实上祂也是空无,我并没有所得,我并没有一个恒常存在的一个觉知心。所以,这个时候这个菩萨,他就开始对于能取的心,也会觉得说祂的虚妄性。不只是在睡眠的时候,乃至在正死位,观察到其他人死亡的时候,也要能够如实观察:他的六识心断绝了。这 三摩地

2018-07-23

因为八识论跟六识论,乃至七识论,或是说有所谓的九识、十识等等,对于法界的八识的这种事实,不管它是减少了而成为六识论或是七识论,或者是把它增加了成为九识论、十识论,这样子或增或减都没有办法能够来修四加行,因为对于法界的基本的认知他就产生了错解了。如果说对于法界的实相产生了错解,那就没办法获得真正的佛法的智慧;没有办法获得佛法的智慧,修四加行也只是变成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断我见的观行,你在禅三前得要独自坐下来,好好去思惟弄清楚,色受想行识一一弄清楚,十二处一一弄清楚;十八界一一弄清楚:六根、六尘、六识都弄清楚,都观察出来:果然六尘虚妄,六识虚妄,六根也虚妄。当你观行清楚时,就把破参明心的前方便完成了,就不必在禅三道场一次又一次被打回票。只要我见断了,平时也有熏习如来藏体性的正见,当你一找到如来藏时就能承担,自己 三摩地

2018-07-23

再作寻思而发起「上寻思」,现观「名、名义、名义自性、名义自性差别」诸法皆是六识所变,所以一切所取的诸法--六尘万法,都是假名施设,并非实有;若没有前六识的现行,则没有六尘万法可现前而亲缘。如是现观者,乃是依「上寻思」而现观「所取一切法空」,即此现观,心得决定,发起「明增定」而立为「顶」位,此是世间之「顶」法故。依于顶位现观的智慧,于「一切法皆无所取」 三摩地

2018-07-23

关于我见、关于断我见、关于众生依于三毒、四相,而造作流转三界轮回的这一些善恶业的道理,乃至外道以定为禅的道理,乃至菩萨要以断身见、要以断我见、要以有未到地定,有定、有慧依于四念处,从观身不净、观受是苦乃至观心无常,观察这一个六识心,乃至于特别是观察这一个以前五识相俱的这一个五俱意识的意识心,祂是生灭无常之法。依于你的未到地定的修行,依未到定能够离开 三摩地

2018-07-23

菩萨要以断我见,就是要以未到地定为基础,而来证得四念处当中第三个观心无常,这一个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的观心无常,心主要指的是六识心,因为小乘里面没有特意地去讲第七识意根,更没有明确地去讲到第八识;因为小乘的修行,它只是要把这个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要如实现前去觉察。这一切有作有为,因为因缘而和合而造作所成的依他起法 三摩地

2018-07-23

然后再来就是识蕴,识蕴就是六识身,我以祂为身嘛!所以叫六识身。六识身最伶俐的就是意识心,所以这两个都不是身。那没有问题。学佛的人很快就说自己没问题,因为什么?因为这是佛说的,因为这是知见。可是这下问题又来了,因为没有体验。那佛又怎么说啊!佛最后如果说,一个是色,一个是识,这两个作为身是错的。为什么错的?因为它是蕴。蕴是什么意思呢?蕴它是兜起来的、它 三摩地

2018-07-23

意根并不摄在识阴中,因为意根是根,是意识或识阴六识出生所依的依根,是由意根与法尘为缘,意识方能从名色所缘的第八识中出生,而且必须靠意根共同运作而为助缘,意识才能继续存在及运作,故意根是意识出生及运作的必要条件,故意根不应摄在识阴中,故四阿含中说为意而不说为识。乙、识阴的出生《中阿含经》卷七云:若内耳、鼻、舌、身、意处坏者,外法便不为光明所照,则无有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