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要知道,心外无法无六道,佛是自心,魔是自心,阎王也是自心。所以,末法时期,净土和密宗的兴起倒是正好对应了世道欲求与所摈弃之阴阳两面。不过,修净土并不是为追求一个所谓干净的佛土,而是要觉悟一个根本道理,即超越干净与肮脏之一元境方可入净土。所谓净土,并非净土,是谓净土。密宗虽多基于阴法,有助于破除人性在心意识中不自觉追求阳性事物的二元分别性,视一切为修 三摩地

2018-07-23

就是说,能够出离三界、入无余涅槃不受后有的法要,让众生不用继续在三界六道当中轮回,这才是最为尊上的寂灭、清凉、真实的境界。甚至最后要证得如来的无住处涅槃,那才是究竟无上、解脱的佛地境界。所以,世尊方便施设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是为了逐步引导众生来乐于布施,培植基本的福德,去除贫困、增长资财;并且学习与众生结善缘,种下菩萨悲心的种子。并且要持守五戒十 三摩地

2018-07-23

如是五十一法中,遍行五法者,遍行于三界六道,遍行于四圣六凡,遍行于八识心王之一一识,遍行于一切时而未曾间断,遍行于一切善法染法无记法中,故名遍行法。唯有出世定(灭尽定)中灭意根之受想二法,余一切定中俱有七八二识具足五遍行法。(五遍行之受为剎那剎那之境界受,非为受阴之苦乐忧喜舍受;五遍行之想为境界受之剎那剎那了知,非想阴之连续知觉及思惟了别。)此五法 三摩地

2018-07-23

因为佛教主张六道轮回,显然就是主张所有众生都有轮回的主体。但是,众生轮回的主体在哪里呢?众生如果有轮回的主体,那么在轮回的生命过程中,生命的主体就应该随时都存在,才能作为轮回的依凭。既然轮回的主体应该无时无刻不存在,所以生活中所有的场景,当然就都可能是禅师证悟的公案。这样界定下的公案,甚至连其他人的事件也可以是公案了。例如,《五灯会元》卷3记载一则 三摩地

2018-07-23

本节主要从放生的观点来谈无畏施,佛经中也提到说菩萨应以慈心行放生业,如《梵网经》卷下中说: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应作是念: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故常行放生业,生生受生。若见世人杀畜生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菩萨行放生业就是 三摩地

2018-07-23

我们要知道往来在六道轮回中,其实没有真正的亲人可以依靠,唯有行善布施能让我们生在善处,或往生到天上或在人间。在人间当象、马,得到人类妥善照顾,又如宠物等被养的畜生,优于其他畜生道有情,这也都是因为布施所得到的果报。布施的果报就是未来世富裕欢乐,持戒的人未来可以生到天上;静虑禅思智慧让心清净的人,未来可以得到涅槃解脱的快乐;而布施也是得到解脱涅槃的资 三摩地

2018-07-23

正是因为不管我们在三界六道中的哪一道,我们每一位众生的本心如来藏,时时刻刻都不曾远离我们的身心,而我们的起心动念、身口意行当中所造作的善恶业种,都会毫无遗漏的储存在我们的如来藏藏识当中;由于如来藏所具有的异熟体性,将来因缘成熟的时候,果报就会实现;纵使经过了百千劫那么久远的时间,我们过去世所造的一切业种,在还没有实现之前也都是不会销亡的;将来在因缘 三摩地

2018-07-23

挥帚驱驱为众生,真月影月须忖;来时欢喜去时悲,一世精明,六道皆同伦。5、日容死却无我假名堕空无,自私无私,俱是觉知;猛虎当轩谁能敌?俊鹞冲天,见老俱胝。万般公案法飘零,众人皆迷,独觉难支;欲求宗门广弘扬,水调歌头,剪梅嫁枝。6、雪峰神光法报化三身,本来离诸数;为诸凡愚故,说有生异灭。本皆如来藏,种子藉缘现;报化身若舍,法身何处邂?学人寻法身,遍界不曾 三摩地

2018-07-23

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看楞严经。若不归宗。跑马看花。就不中用。要读到烂熟。就能以后文消前文。以前文贯后文。前后照应。则全经义理。了然在目。依经作观。自得受用。古来行人。从此经悟道的很多。温州仙岩安禅师。因看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当时破句 三摩地

2018-07-23

可是就佛教来说的话,我们说三界有六道轮回:有饿鬼道、有阿修罗、有天道……有种种的。在儒教来说的话,它是完全不会去触及的范围,儒教的部分是如此。以教跟佛教的对比来说,我们如果短短几句话来解释的话,拿教来说:您永远是上帝的羊,您不可能成为上帝。对于佛教来说,我们修学佛法、修学大乘菩提,之所以要修学大乘菩提,目的就是在于成佛。四宏誓愿所说的: 三摩地

2018-07-23

因为国王认为:自己旷劫以来为色身所累,所以在六道当中轮回不已而受苦无量,未尝利益有情于一丝一毫,为何今日昏过去,是不是自己懈怠了?想到这里,菩萨深自悔责,勉强自己站立起来坐在秤盘上,心里非常欢喜,这样的欢喜,是从来没有经历过的。这时候大地六种震动,诸天宫殿皆悉震动,色界诸天住于空中称赞菩萨难行苦行,因而各个泪下如雨,并雨天华供养菩萨。这时候,帝释天毘首天子恢复本形 三摩地

2018-07-23

这时国王发起誓愿:我今为的缘故,舍身燃灯供养,不求作转轮圣王,乃至天人之荣华快乐,也不求证二乘解脱生死而出离三界;愿以此功德求无上佛菩提,普为十方六道众生作大光明,普遍照耀众生种种的暗冥。国王发是愿已,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诸天宫殿都震动不已,诸天觉得很恐怖,便以天眼观察阎浮提,到底是谁令天宫普皆震动?观察的结果发现是菩萨发无上正等正觉心的缘故,使得天宫震动不已 三摩地

2018-07-23

又说此心于三界六道一切法中皆是无所着心,说此心即是涅槃实相,说此心不受生于三界六道就无一切法。所以说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识界乃至无意识界,十八界俱灭,就没有一切法可说,只有如来存。世间法如是,出世间法亦復如是,都是依这个实相心而有。所以说此识住于涅槃位的时候,「无无明乃至亦无无明尽」,甚至说「设若有法过于涅槃,亦復如梦似幻。」一切法 三摩地

2018-07-23

世间一切问题的答案都能从佛法中找到,我们要用佛家的智慧看待世间一切事,那么,清明节祭奠亲人烧纸钱,是为了在那个世界里依然生活富足,这样做管用吗?我们知道人有六道轮回,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鬼道和地狱道。如果亲人死后生到了天道,天界一切不缺,比我们人富足百倍,当然不会需要我们的钱财;如果他投生在人间也收不到,有谁听说一个人睡醒一睁眼忽然看到枕 三摩地

2018-07-23

因此在三界六道轮回生死之中,最危险也最可怜的便是没有三宝与善知识能够依怙,想要出离生死之苦乃至破除无明,单纯靠自己,那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有智慧的人应该要归依三宝与寻求善知识的教导,包括想要正确的理解经中的道理,也是以这种方式最为稳健可靠。如果现在还没有办法完全懂得经中的道理,当然继续读诵,还是有很大的利益。首先我们可以了解,诵经本身就是一种修定的方 三摩地

2018-07-23

或者是对欲界、色界、无色界境界的贪爱执着,于是长远劫在三界六道的善道、恶道中,生死轮回不已。或是对于造作未来善恶报偿的诸业因缘加以爱着;对于会感生未来现行,诸多染污业行的种种烦恼因缘加以爱着;对于会带来将来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及五蕴炽盛等种种苦的因缘加以爱着。有了这些对自我,及种种境界的贪爱执着,就会引生欣乐厌苦的强烈欲求或渴望,就难 三摩地

2018-07-23

由于如来藏的这种异熟体性,不是现世就受报,所以致使少数性障深重、邪见深重的人,以为善恶因果、六道轮回之说并不是真实存在,只是为了教化社会所假造出来威吓愚夫愚妇的说法,根本就没有善恶因、果报的存在;所以即使干了恶事,来世仍然会出生为人,所以他就勇敢的造作恶业。像这些自以为聪明的人,只为了眼前极短时间的小利,却要在未来世长劫在地狱受无量的苦果,这可以说 三摩地

2018-07-23

这是因为有情众生的根本,都同样是不生灭性的如来藏,除非是已经能够实证无余涅槃的阿罗汉,才能够在死后不再出生;至于其他的有情众生,则都无法在今生舍寿的时候,就完全结束,都还是会继续不断地在三界六道当中出生。当然造善业重的,就会往生到人天善道之中;而造恶业重的,就会往生到三恶道去受苦果。而如来藏的异熟性,会依着福田、施心,以及财物的差别不同,而使得果报 三摩地

2018-07-23

很多人并不知道,真正的信仰,是要超脱于世俗生活的,是用来升华生命、摆脱六道轮回的,而不是用来求得生活的安逸。求佛求神帮忙发财、帮忙娶妻生子,这其实是另一种性质上的行贿。真正的佛是来度众生的,佛能被你收买吗?(文/李向平)(原标题:另一种信仰危机——透视当前的求神拜“佛”热) 三摩地

2018-07-23

三界六道之中,地狱饿鬼畜生以维持生命为第一要务,整日为生存而奔波劳累;人道中的福薄之人也有如此的状况。可是那些衣食无忧之人,就会有精神方面的需求,但这方面的需求会因人而异,有人无事生非,有人谈古论今,有人寻觅仙迹,有人寻求佛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追求,满足各自不同的需求。这多半是对精神食粮的需求。现在想知道的是,他们究竟在吃什么?!物质食粮和精神食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