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 admin 2020-06-14 |
|
白佛言:世尊,我已摄取庄严佛土清净之行。佛告比丘:汝今可说,宜知是时,发起悦可一切大众。菩萨闻已,修行此法,缘致满足无量大愿。比丘白佛:唯垂听察,如我所愿,当具说之。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一)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终之后,复更三恶道者,不取正觉。(二)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三)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形色不 | admin 2020-06-14 |
|
时长者子,见佛相好,千福庄严。因问彼佛,作何行愿,而得此相。时狮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告长者子。欲证此身,当须久远度脱一切受苦众生。文殊师利。时长者子,因发愿言。我今尽未来际不可计劫。为是罪苦六道众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以是于彼佛前,立斯大愿。于今百千万亿那(nuó)由他不可说劫,尚为菩萨。又于过去不可思议阿僧衹劫,时世有佛, | admin 2020-06-14 |
|
善男子!若有众生能作如是胜供养者,成就十五殊胜功德而自庄严:一者常有惭愧;二者发净信心;三者其心质直;四者亲近善友;五者入无漏慧;六者常见诸佛;七者恒持正法;八者能如说行;九者随意当生净佛国土;十者若生人中,大姓尊贵人所敬奉生欢喜心;十一者生在人中自然念佛;十二者诸魔军众不能损恼;十三者能于末世护持正法;十四者十方诸佛之所加护;十五者速得成就五分法 | admin 2020-06-13 |
|
五上分结,首为色界三种妙欲之贪爱,谓色界有三种微妙之色法--色界天身之高广姝妙与庄严、色界天人之微妙音声、色界天身所生之微妙身触之乐;阿罗汉观察如是三种色界妙欲虚妄不实,故断此色界贪,是名阿罗汉贪断。次为无色界贪断;俱解脱及慧解脱之阿罗汉,皆观察『无色界有』虚妄,谓四空定中之微细觉知心乃是意识,十八界所摄,无常虚妄之法,是故不于无色界一切境界起贪,心 | admin 2020-06-10 |
|
若是戒慧直往菩萨未修三昧者,依楞伽经、十地经修,悟入初地无生法忍,仍未修学四禅八定等,尚无意生身;复以檀波罗密未满足故,尚未蒙佛加持,不入大乘照明三昧,未起庄严报身,轮宝不现前故,五蕴正死位佛性不现,不离隔阴之迷,是名佛性暂断,不得谓常。戒慧直往菩萨三地满心已去(至迟不过五地满心位)皆必有意生身,一切位中佛性不灭,方便说常,未离变易死故。唯有究竟佛地 | admin 2020-06-08 |
|
五上分结,首为色界三种妙欲之贪爱,谓色界有三种微妙之色法——色界天身之高广姝妙与庄严、色界天人之微妙音声、色界天身所生之微妙身触之乐;阿罗汉观察如是三种色界妙欲虚妄不实,故断此色界贪,是名阿罗汉贪断。次为无色界贪断;俱解脱及慧解脱之阿罗汉,皆观察「无色界有」虚妄,谓四空定中之微细觉知心乃是意识,十八界所摄,无常虚妄之法,是故不于无色界一切 | admin 2020-06-08 |
|
但我说他们没有鼻根,不是说他们没有鼻子,而是没有鼻根的胜义根;扶尘根还是有的,所以他们虽然没有鼻根,仍然有鼻子,仍然很庄严。色界天人没有鼻根的原因,是因为他们不需要;有舌根与鼻根的目的,是因为在欲界中生存的有情,必须饮食;有饮食,就必须尝食物的味道、嗅食物的香味,这是欲界众生的享受;人间是这样,欲界天也是这样。欲界天人吃食物时,也是类似人间,能领受 | admin 2020-06-08 |
|
这样不停的实践这些善净法,而在无量无数劫的菩萨道当中,就这样透过不停的学戒、不停的忏悔,来圆满惭、愧这两个善法圣财的璎珞庄严,这样就能够生生世世在增进佛道上用心。所以,忏悔这两个法,必须与惭愧心所相应。如果能够知道自己有惭有愧,那就表示于善净法有善根,因为忏悔、惭愧这些都是善法,忏悔是离不开惭愧这两个善心所的。对于惭愧的部分,我们举一段佛在《大般涅 | admin 2020-06-08 |
|
什么叫净土?净土有常寂光净土、实报庄严净土、方便有余净土、凡圣同居净土。诸佛自证圣智境界,那是常寂光净土;地上菩萨所住,以及地上菩萨往生诸佛净土、莲花化生所住净土是实报庄严土;声闻种性所证涅槃,以及声闻种性菩萨往生诸佛净土,所住的是方便有余土;我们所住的是凡圣同居土。我们这个世间有凡夫菩萨,有圣人;但是我们遇到证果的圣人时,我们不知道,因为他脸上没 | admin 2020-06-08 |
|
如果自己的如来藏可以跟别人的如来藏合并,那他就是有增减的法,有增减的法就是无常变异的法,无常变异的法是一定会毁坏的,怎么可以叫做金刚之心?怎么能称之为实相?[9]如果成佛以后,你的真如心得要和所有的究竟佛合并,那么经典中就不应该说贤劫有千佛,星宿劫有千佛,庄严劫也有千佛;也不应该说十方世界有无量无数诸佛同时存在,应该是过去现在未来永远都只有一尊威音王 | admin 2020-06-08 |
|
--------《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一》<第095集菩萨有福德与智慧庄严的妙用为何?>章正钧老师菩萨的修道就是在五明中来成就。五明中最重要的就称为内明,内明的实证就是对于如来藏的实证,实证之后就开始能够有因明。为什么?因为一切的因明逻辑其实就是如来藏的法性,依如来藏的法性而建立,所以说这样子才能够与内明相合;能够与内明相合,才能够称为因明,否则只是逻辑学。可是 | admin 2020-06-08 |
|
我们如果要净除自心和外界的恶因缘,依念佛心,佛陀开示我们应当多去思惟佛陀和佛弟子们的清净庄严。佛陀开示:佛有二净:一庄严净,二果报净:如是二净因缘力故,从初十十,至后十十,无有人天能说其过。如来具足八万音声,众生闻之不生厌离。如来及佛弟子威仪具足,诸根寂静,其心柔和,清净寂灭。以是因缘,如来出胜一切声闻、辟支佛等。我们刚刚前面讲了,佛陀说了种种的因 | admin 2020-06-08 |
|
一至十地菩萨所见的报身佛各各不同;初地的入地心菩萨见到的佛,不是真正的庄严圆满报身佛,而是从祂的庄严报身之中示现出来的一个他受用身,这个他受用身很庄严,很广大;祂坐一个莲花座,莲花座有一百瓣的莲瓣,非常庄严,祂会跟你教导百法明门。当你初地完成而进入二地的时候,你的正报身变大变庄严了,你的轮宝也变大变庄严了,你见到的佛的形相也会跟着变了;二地所见到的 | admin 2020-06-08 |
|
真正的信受三宝之后,若能依止三宝修学正法,证得二乘菩提的解脱智,乃至证得大乘菩提的实相、般若智慧,就是有了智庄严。但是智庄严的获得,光是念佛、念法是不行的,往往还得念僧。乃至念凡夫僧都有益,除非所念的凡夫僧是破戒人、贪爱者。如果不是破戒、谤法的凡夫僧,念他们也是有益的。当你想念凡夫僧时,正好明天放假没事,突然想起来:去我师父那里走一走也好,好久没去 | admin 2020-06-08 |
|
究竟的解脱色,其实是说佛地的境界:以永远不坏、永不间断的庄严圆满报身,而为一切地上菩萨宣说深妙的一切种智;或以应身而受生于缘熟之净土及秽土而度众生,或示现化身于众生的定中、梦中,给与感应而度众生;或以化身示现,而与有缘鬼神感应而度化鬼神。佛地的这种解脱色,才是究竟的解脱色。至于初地以上的菩萨,如果他愿意取证无余涅槃的话,他在舍寿时,其实是可以取证无 | admin 2020-06-08 |
|
换言之,想要成就二乘解脱果,烦恼障一定要断,成就阿罗汉及辟支佛;想要成为菩萨一定要断所知障,才能成就度众的善巧方便的圆满,以及种种相好庄严的佛果。今天我们进一步了解,什么是烦恼障?我们先了解什么是障,障就是障碍、遮障,阻挡在前使我们无法前进,在认识前方在前进的时候,会受到局限无法自在。佛法中障的种类分为许多种:如烦恼障、所知障、业障、报障等等种种的 | admin 2020-06-08 |
|
大慧,如是意生身,得一时俱:菩萨摩诃萨意生身,如幻三昧力自在所得神通意生身,妙相庄严圣种类身,一时俱生;犹如意生,无有障碍。随所忆念本愿境界,为成就众生,得自愿圣智善乐。疏:大慧!像这样的三种意生身,可以同时现起:菩萨摩诃萨之意生身,如幻三昧力自在所得神通意生身,妙相庄严圣种类身,一时俱同生起;意生身之现起,犹如忆念之生起一般,无有障碍。菩萨随其所 | admin 2020-06-08 |
|
如来从观不净,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从庄严地至解脱地,胜于声闻辟支佛等,是故如来名无上尊。如来世尊修空三昧、灭定三昧、四禅、慈悲、观十二因缘,皆悉为利诸众生故。如来正觉发言无二,故名如来。如往先佛从庄严地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如来。具足获得微妙正法,名阿羅呵。能受一切人天供养,名阿羅呵。觉了二谛:世谛、真谛,名三藐三佛陀。修持净戒,具足 | admin 2020-06-08 |
|
化身佛者庄严报身及真如,为度众生而现色像,或数分钟或数小时数天而灭,唯是影像,无有形体。应身佛者为某界有情得度因缘成熟而示现受生成佛,说法涅槃,是名应身佛,犹如释迦牟尼佛。依佛三身,说佛有三种:谓应化身、庄严报身、真如法身。此外依有情一心说有三身:前六识说为应化身,一切有情悉能与悟者之前六识相感相应故;第七识说为庄严报身,一切异生乃至初悟之人,悉皆 | admin 2020-06-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