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因为诸佛乃是福德庄严,而且是究竟圆满的成就;诸佛同时也是智慧庄严,并且也是究竟的圆满成就;所以,我们从七种最上供养的圣教开示就可以知道,一个菩萨行者在他如理实践回向这个善净法之前,应该配合其他六种最上供养的实践,这样来互相增益;如果能够这样互相增益的实践,那就是更好、更殊胜的累积功德与福德的方式。也就是说,一位菩萨行者如果要对于如来行最上的供养,或 admin

2020-02-21

因为经由前面的讨论,大家可以了解持戒以及持戒之后修学种种善法,可以自利利他与庄严菩提;但是这里面,大家也会很关心一个议题,那就是这些种种的功德与福德,虽然可以带到未来世去,可是出生在下一世的时候,有隔阴之迷,那如果在下一世还未受戒之前,就造作了与三恶道相应的业,那岂不是很危险!当然这个担心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懂得无作戒的道理,大家就会比较放心了。 admin

2020-02-21

(《佛说阿弥陀经》)另外,像《楞严经》中,大势至菩萨向世尊禀白: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5)这都是净土行人极 admin

2020-02-21

现观人生如幻,却无妨于幻化之法中,修除诸多烦恼习气,清净庄严自身。现观七转识如渴鹿追逐阳焰中,无明躁动终会止息。现观人生如梦,又不妨行梦中佛事……。后记写到这里,发现不论走到何种阶段,都是须要配合观行来增长智慧,感谢老师的教导,尤其是观行这部份让我突破瓶颈。我比较迟钝,有时也挺混的,有错误或不当之处,请老师指正,若有更好之体验与方法,也 admin

2020-02-21

那这样子,犹如黄金打造成庄严的金饰器皿,所以众生从因地乃至到佛地,因第八识如来藏所含藏的七识心等法的种子不同,而有不同名称。也就我们前面所说的,在未断分段生死之前,称为阿赖耶识;断除分段生死,唯留变易生死的时候,称为异熟识;尽断二障随眠,以及一切习气种子的时候,就是佛地的无垢识。因为每一个阶段第八识如来藏,所含藏的种子都有差别,所以说祂的功德、作用 admin

2020-02-21

佛陀祂真的是开示了很好的办法,这办法跟前面的我们一开始讲的五种不同的是:把自己放在一个非常殊胜的因缘当中,心里想着佛;如果我们心里想的都是非常清净庄严的佛,自然对照之下,这些贪瞋痴的不净因缘,就显得非常的不堪。我们如果心里时常念着佛的各种功德法要,我们自己也会起惭愧心:佛陀祂为我们辛苦了这么多,而且祂已经成就佛地的功德,而我还在这个五浊恶世流转。所 admin

2020-02-21

纯善的道理,其实在佛陀与央掘魔罗之间在对话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出来;也就是说当央掘魔罗,他为了最后一根指头,要杀他的母亲的时候,佛陀就示现,当时央掘魔罗就追着佛陀说:这位沙门您这么样的庄严,我现在只要一个东西,就是一根指头,我只要一根指头,我的老师跟我说,我的修道就已经圆满了;你停下来!你停下来!你如果要行大布施,你就布施给我一根指头。结果佛陀就对 admin

2020-02-21

另外从前后世的关系来看,菩萨因为前世的布施之行,使得今世广有资财,因此除了不会因为资财匮乏造恶犯戒之外,反而可以因为广有资财,或色身庄严有力,或生于尊贵之家,而让他更有力量来利乐更多的众生,而更能作到菩萨戒中的种种利益众生之行。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也可以了解布施波罗蜜可以增长持戒波罗蜜。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开始我们所引的《优婆塞戒经》卷6中的开 admin

2020-02-20

 又譬如在《大庄严法门经》卷2中的开示:“诸恶觉观是烦恼体性,不净攀缘故烦恼则生,清净觉观故烦恼如客,是故烦恼不与空智和合,不与无相无愿和合。”(《大庄严法门经》卷2)因此,我们必须以智慧来观察,恶觉观是摄属于烦恼体性,也要了知烦恼法的过失与生灭虚妄性,并且能够时常生起清净的觉观。而声闻解脱道,因证空、无相、无愿三三昧,可以逐渐断除烦恼 admin

2020-02-20

这在《阿含经》中很多,往往某一个外道来见佛,因为佛的身相庄严,或因为佛的金色光明,他见了欢喜,佛就说:“善来,比丘!”他就成为阿罗汉了;因此他有波罗蜜,已经到解脱的彼岸,但是他还没有受戒,因此说他有波罗蜜而没有戒。而因为佛说“善来,比丘!”时,他当下顿舍一切,把烦恼全都布施掉了,所以他成就布施波罗蜜;烦恼布施掉以后,须发自落、袈 admin

2020-02-20

在上面所引的《优婆塞戒经》卷6中的经文里面,(附注:《优婆塞戒经》卷6中开示如下:“善男子!若受戒已,修三善业,多闻布施,修定修善,供养三宝,是则名为庄严菩提。”)接着提到持戒之后,若能修定、修善,也是属于庄严菩提的一部分。这里面修定的部分,是大家所熟悉的,因为持戒能令烦恼止息,因此有利于禅定的修证;或者因为能够依教奉行、持戒清净,便能够逐 admin

2020-02-20

【是无作戒,三因缘舍:一者小庄严故、二者心放舍故、三者作不坚故。不舍因缘复有三事:一者有本愿故、二者作业坚故、三者至心不放逸故。】(《优婆塞戒经》卷7) 我们上次跟大家讲说:无作戒如果我们用戒体的熏习这个方式来理解的话就很容易,因为戒体的熏习如果成就的话,后世即便是没有再另行受戒,或者没有听闻什么样特别的教导,可是自己在面对可能犯戒的状况的时候 admin

2020-02-20

若人能破殷重邪见,心无疑网,则具正念;庄严清净,根本清净,离恶觉观。善男子!若人能远五恶事者,是名受戒,远离一切身口意恶。】《优婆塞戒经》卷6 这段经文佛陀开示:如果我们受持五戒的话,就有五种善法围绕着我们,就像是河水一样,会绕在大城的城门四周,让善法能够常得滋润以及增长,也会像恒河水一样恒流不断;这五种就是慈、悲、喜、忍以及信。怎么叫作慈心呢 admin

2020-02-20

《优婆塞戒经》里面善生请问世尊说:菩萨他具足了福德庄严、智慧庄严以后,要如何来畜养徒众弟子呢?佛陀回答善生说:应当要以四摄法来摄取弟子。四摄法指的就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用这四摄法,来摄受弟子、教化弟子,让弟子能够远离诸恶、增诸善法。那么如何运用爱语?爱语的内容又是如何呢?我们从经文中来解说。《优婆塞戒经》里面有这样的内容,善男子!菩萨若能随 admin

2020-02-20

佛陀祂真的是开示了很好的办法,这办法跟前面的我们一开始讲的五种不同的是:把自己放在一个非常殊胜的因缘当中,心里想着佛;如果我们心里想的都是非常清净庄严的佛,自然对照之下,这些贪瞋痴的不净因缘,就显得非常的不堪。我们如果心里时常念着佛的各种功德法要,我们自己也会起惭愧心:佛陀祂为我们辛苦了这么多,而且祂已经成就佛地的功德,而我还在这个五浊恶世流转。所 admin

2020-02-20

他洗好了澡穿着非常洁白干净的衣服,身上还涂得香香的,把胡须、头发统统都把它刮得很干净,所以看起来非常的整洁庄严;但是这个时候呢,拿死掉的蛇、死掉的动物,而且那个蛇啊、动物啊尸体都已经烂坏,而且有臭味肿胀,把这个东西放在那个少年人的脖子上。那个时候,少年人对那样的一个放在脖子上的东西,当然会非常的嫌恶,想要赶快把牠丢掉。”佛陀意思就是说,我们对 admin

2020-02-20

在归途之中,罽那经过佛迦罗城,刚好遇到五年才举办一次的大法会;当他看到隆重庄严的法会时,心里非常高兴,便开口请问法师说:师父!请问您办一天的法会需要多少银两呢?法师回答说:需要三十两黄金。罽那听了以后,心里就想:我因为过去生没有种福田,今生才会如此贫困,得要每天出卖劳力,才能赚得微薄的钱财供一家温饱;现在遇到了清净福田,应该好好把握机会培植福德才是 admin

2020-02-20

所谓是公理自在人心,并不是可以靠自己强辩而得来,而是应该靠这一生自己的行为来端正自身,端正自身就能显露真正的庄严。菩萨庄严,一个是透过布施,再来透过持戒,如是直至般若修慧具足。透过布施行的这个庄严,你可以让其它的众生了解到贪欲的过失,可以知道贪着一些事情,有种种的不利于自己未来世的种种的果报会发起。所以当这世间上,如果有一些天灾人祸的时候,你就可以 admin

2020-02-20

若能修忍三昧智慧,勤行精进,乐于多闻,当知是人则能增长尸波罗蜜,庄严菩提,证菩提果。(《优婆塞戒经》卷6)首先,我们要了解在菩萨的六度法门中,前后度是有密切的关联。譬如在《摄大乘论》卷2中的开示:云何说六波罗蜜如此次第?前前波罗蜜,随顺次生后后波罗蜜故;复次前前波罗蜜,由后后波罗蜜所清净故。(《摄大乘论》卷2)在这里面告诉我们,前面的波罗蜜会引生后面 admin

2020-02-20

接下来谈菩萨,菩萨的作法迥异于二乘人,以探究什么是生命实相为根本,并于探究生命实相之前,事先具备了未来证悟应有的三资粮来庄严自己,那就是定力、慧力及福德。所谓的定力,就是要有欲界未到地定的功夫来降伏性障,于未来证悟时能够断除烦恼,并且成功转依真心的体性,得以不退转于佛菩提。这也证成了佛在《大般涅槃经》卷31的开示:菩萨定慧亦复如是,先以定动,后以智拔 admin

2020-02-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