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一体三名,随于修证层次差别而分别安立,实唯一心,非谓有三;故云现今异生凡夫身中之阿赖耶识,与未来三无量数劫后之真如非一非异;依佛三身,说佛有三种:谓应化身、庄严报身、真如法身。此外依有情一心说有三身:前六识说为应化身,一切有情悉能与悟者之前六识相感相应故;第七识说为庄严报身,一切异生乃至初悟之人,悉皆不知不觉悟者及自身之意根末那识故,唯除已受真善知 | admin 2020-06-08 |
|
菩萨三大无量数劫的普贤行,有一个部分就是福德庄严的资粮修集;佛乃是两足尊,福德庄严具足、智能庄严具足,都由因地摄受众生而成就的。摄受众生就是摄受未来成佛时的佛土,这个部分平实导师在开示《维摩诘经》的时候曾作许多解说,我们共同期待未来《维摩诘经讲记》的出版。同样的,这个部分乃是要以转依如来藏的体性为主,才能无私、无惧的摧邪显正,救护一切学人远离蕴处界 | admin 2020-06-08 |
|
如往先佛从庄严地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名如来。我们除了讲到前面如来的名号外,另外这个地方又说到如来世尊修空三昧。三昧有很多种,我们前面已经稍微讲了,现在再简略地说一下。二乘人他所亲证的三昧、空、无相、无作三三昧,是因为亲证五阴十二处十八界全都是无常、缘起性空,所以无我、无我所,十八界我悉皆无相;既然统统无相则无所得,无所得所以心中无愿、无求, | admin 2020-06-08 |
|
所以五地菩萨所应修习的一切种智圆满时,最后必须观行:一切诸法——包括自己庄严的意生身及化身、轮宝等——都是犹如幻化、好像是有,其实不是真实有,只是自心如来藏变化所成——似有非有。这个变化所成的观行圆满,就成五地满心而转进六地。五地把十二因缘法依无生法忍再来观行,这样来做法无我观的粗相观,十二因缘的法无我的粗相观完成了, | admin 2020-06-08 |
|
九地满心后,不久就会进入十地,进入十地可就漂亮了、庄严了;怎么说呢?当你到了十地的时候,把你在九地之前所修的一切福德、一切的功德来作回向,回向的结果,你就在色究竟天宫完成了一个大宝莲花王宝殿。这个大宝莲花王宝殿无量广阔,当你进入十地完成这个部份的时候,坐上宝殿里的宝座而放光照耀十方佛世界时,十方诸佛就发动十方世界所有的十地菩萨,带着他们各自的九地以 | admin 2020-06-08 |
|
」为什么?因为祂的每一种相好庄严,都是百劫修来的;每一种相好庄严,都是以内财外财来修集无量的福德才能完成,所以随便一相的福德拿出来,就够祂后代的遗法弟子享用不尽了。这些福德在百劫中修集圆满之后,才能示现降神母胎,于人间八相成道,成为妙觉如来。这就是等觉菩萨的大乘无我观的实际履践。--------平实导师《大乘无我观》十地菩萨一切的修道有关的上烦恼习气随眠障 | admin 2020-06-08 |
|
中品下生,他虽然不持戒闻法,但是因为在世的时候,孝养父母,行世仁义,临命终的时候遇见善知识为他说明极乐庄严国土和弥陀世尊的四十八种大愿,因此命终往生,无莲花可坐。七日后见观世音、大势至两位大士,听闻声闻法,获得声闻初果,过一小劫以后才成为阿罗汉。以上中品三生是摄受持戒修善,而不诽镑大乘法的声闻种性的菩萨。下品上生,是摄受造作各种恶业而不犯五逆罪的人 | admin 2020-06-08 |
|
看见了无量寿佛的这一个庄严身相,就同时看见了十方一切诸佛。这不是说在看无量寿佛的这个身相的时候,同时跟十方一切诸佛的身相重迭在一起。无量寿佛的无限广大的身相和无量无数的化佛化菩萨,充满了观想者心中,已经没有剩余的空间可以容纳十方一切诸佛身相。但是,如果十方诸佛身相不和所观想的无量寿佛身相重迭在一起,怎么看得见十方一切诸佛?实际上,他们不是重迭在一起 | admin 2020-06-08 |
|
后因文殊师利菩萨,至福城东,住庄严幢娑罗林中,为众说法。善财与五百童子,诣文殊所,顶礼其足,白言:惟愿圣者广为我说,菩萨应云何学菩萨道,乃至应云何令普贤行,速得圆满。文殊告言:善男子,汝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若欲成就一切智智,应决定求真善知识,勿生疲懈。见善知识,勿生厌足。于善知识所有教诲,皆应随顺。于善知识善巧方便,勿见过失。文殊遂令善财往于 | admin 2020-06-08 |
|
菩萨三大无量数劫的普贤行,有一个部分就是福德庄严的资粮修集;佛乃是两足尊,福德庄严具足、智能庄严具足,都由因地摄受众生而成就的。摄受众生就是摄受未来成佛时的佛土,这个部分平实导师在开示《维摩诘经》的时候曾作许多解说,我们共同期待未来《维摩诘经讲记》的出版。同样的,这个部分乃是要以转依如来藏的体性为主,才能无私、无惧的摧邪显正,救护一切学人远离蕴处界 | admin 2020-06-08 |
|
而这个体究的过程叫作「不暇方便、自得心开」,这种境界就叫作「香光庄严」。佛子因为这个缘故,就由空转入有。果地无相念佛明白真如,真如是空;佛性在一切相显现,一切相是有。然后继续去观察,发觉原来空能生一切的有,而这个有也终不离真如的空,所以他就住于空与有这两边,却又不被空与有两边所束缚,而能离于空与有的两边,自在的运作空与有的各种功德受用,这个便是性相 | admin 2020-06-08 |
|
那到佛地的时候,当然这个如来的第八识,已经圆满成就了佛国的庄严,那么祂所摄受的、所庄严的这个清净佛土,当然就是由如来所住持。所以一个莲华座,含摄了一切如来所摄受的世界,当然就是说,一个莲华座祂是一个如来身,同时也充满了一切世界。《华严经》这一句话为前提,我们再来看看,从《梵网经》中怎么来说明。比较详细的说明的内容是这样子的:是诸佛子,谛听善思修行, | admin 2020-06-08 |
|
五地现观一切诸法——包括自己庄严的意生身及化身、轮宝等——都是犹如幻化、好象是有,其实不是真实有,似有非有,都是自心如来藏变化所成,成就变化所成观,而转进六地。六地,主修般若波罗蜜多——依道种智进一步现观十二因缘及意生身化身等,皆自心真如变化所现,成就细相观。由于这个境界正受,六地菩萨便在很自然的情况下取证灭尽定&mdash | admin 2020-06-08 |
|
![]() |
为欲庄严毗卢遮那道场众故。示菩萨形来在会坐。其名曰观自在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地藏菩萨。虚空藏菩萨。金刚藏菩萨。维摩诘菩萨。善威光菩萨。灭诸盖菩萨。宝手菩萨。大慧菩萨。普贤菩萨。如是等菩萨摩诃萨。而为上首。复有无量千亿菩萨。现声闻形。亦来会坐。其名曰舍利弗。大目揵连。须菩提。罗睺罗。阿若憍陈如。摩诃迦叶。优波离。阿那律。离婆多。阿难。提婆达多。跋难陀 | admin 2020-04-28 |
![]() |
3、人间疾疫的开示《有关释迦世尊对应人间疾疫的开示》余正伟老师各位菩萨们,阿弥陀佛!许久不见,不知各位色身康泰否?少病少恼否?游步轻利否?众生易度否?这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共同经历了一段世间的疾疫病苦,也看到了因缘成熟时,业报现前众生的苦难,以及菩萨的殊胜庄严功德所成,即使在人间游戏轮回,菩萨都仍然能够在世间得到自在。两千五百年前,拔耆国的首都 | 三摩地 2020-04-12 |
![]() |
《远惑趣道》中对《大乘庄严宝王经》真伪的判定一、《大乘庄严宝王经》卷4说:【佛告善男子:「于波罗奈大城有一法师,而常作意受持、课诵六字大明陀罗尼。」〔除盖障菩萨〕白世尊言:「我今欲往波罗奈大城,见彼法师礼拜供养。」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彼法师者难得值遇,能受持是六字大明陀罗尼,见彼法师同见如来无异,如见功德圣地,又如见福德之聚、如见珍宝之积、如 | admin 2020-04-08 |
![]() |
成就十五殊胜功德而自庄严。一者常有惭愧。二者发净信心。三者其心质直。四者亲近善友。五者入无漏慧。六者常见诸佛。七者恒持正法。八者能如说行。九者随意当生净佛国土。十者若生人中大姓尊贵人所敬奉生欢喜心。十一者生在人中自然念佛。十二者诸魔军众不能损恼。十三者能于末世护持正法。十四者十方诸佛之所加护。十五者速得成就五分法身。尔时世尊即说颂曰我般涅槃后能供养 | admin 2020-04-07 |
![]() |
佛是福慧两足尊,必须福德庄严与智慧庄严两者都具足圆满才能成佛。所以,《优婆塞戒经》卷2佛开示说:【菩萨具足二法,能自他庄严:一者福德、二者智慧。】(《优婆塞戒经》卷2)菩萨是以福德与智慧来庄严自己,同时也要教导众生去修集福德与智慧。福德与智慧是一体的两面,就好比鸟的两个翅膀,又好比人的两只脚,必须旗鼓相当,才能平稳地、快速地前进。所以福德是永远不嫌多, | admin 2020-02-21 |
![]() |
同理,有作罪会有种种的不同,初发心时虽然是变异法,中间过程中所作种种方便来庄严的时候也是变异法,正在作最后阶段的恶业时的心也是变异的;身业如此,口四业正在说时,心也是一直在变异的;虽然都是念念生灭,从实相来说是无常法,实际上身三业、口四业都是不存在的,但是众缘和合而使身业、口业在世间法上成就了,所以就说有作罪,这是因为有身行、口行的造作而成就的缘故 | admin 2020-02-21 |
![]() |
同理,有作罪会有种种的不同,初发心时虽然是变异法,中间过程中所作种种方便来庄严的时候也是变异法,正在作最后阶段的恶业时的心也是变异的;身业如此,口四业正在说时,心也是一直在变异的;虽然都是念念生灭,从实相来说是无常法,实际上身三业、口四业都是不存在的,但是众缘和合而使身业、口业在世间法上成就了,所以就说有作罪,这是因为有身行、口行的造作而成就的缘故 | admin 2020-0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