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这个如来藏祂在凡夫位以及在解脱道的有学位当中呢,称祂为阿赖耶识;如果说修学到无学位了,也就是说已经证得阿罗汉果了,那就改称为异熟识;乃至于菩萨修学证到了极果,也就是到达了佛地的时候,又改名为无垢识,也称为真如。那么不管这些名称怎么样的改变,可是都是只有改变名称而已,祂的本体仍然是同一个。这第八识祂是前七识的所依,祂是万法的根源,祂不会在六尘上面起分 | admin 2018-07-21 |
![]() |
第六祂称为异熟识。意思是说,指凡夫异生或者是阿罗汉、辟支佛,乃至一切菩萨,不论他们的分段生死是已经断尽或者还没有断尽,他的如来藏心体当中,都含藏着还有善、不善业的异熟果报(种子)存在,会引生未来世的异熟果,所以称为异熟识。二乘的圣人,虽然可以断尽分段生死,但是他们却没有办法离开变易生死!他们为了害怕分段生死的苦,所以在舍寿的时候,就取证了无余涅槃。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但是,说有十个识的人他说:第八识叫阿赖耶识、第九识叫异熟识、第十识叫无垢识,所以总共有十个识。但是阿赖耶识、异熟识、无垢识其实都是第八识,祂只是因为第八识有阿赖耶性,所以叫阿赖耶识;因为第八识有异熟性,所以我们就称祂叫异熟识;因为阿赖耶性、异熟性都被灭掉了,已经没有染污了,所以我们就说第八识叫无垢识,也就是成佛的时候第八识就叫作无垢识。所以不会有十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虽然我们如来藏本体与世尊无垢识一样的清净,可是我们如来藏所含藏的七转识种子却有染污,未如世尊一样究竟清净,因此悟后须再经过将近二大无量数劫,断除烦恼障种子现行而断除分段生死,其如来藏(阿赖耶识)舍阿赖耶识名,改名为异熟识;再经历一大无量数劫,断除烦恼障习气种子随眠、所知障无明随眠,究竟清净时改异熟识名为无垢识而究竟成佛。一切有情众生,无论是凡夫地,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在大乘的经律中记载的有叫作法性、实相、真如实相、实相般若、非心心、无心相心、第八识、阿赖耶识、异熟识、阿陀那识、无垢识,这些名称是佛为菩萨解说的。佛为亲证阿赖耶识的菩萨解说,让菩萨能够因为亲证阿赖耶识以后,了解因为依止于阿赖耶识能现观的般若实相智慧;阿赖耶识本来清净、种种的法性,说阿赖耶识就是万法的实相,所以祂是法性、实相;祂是真如,祂是实相,祂是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萧老师(平实居士)引用很多的经论圣教量,来充分的证明下列五点:一、阿赖耶识即是如来藏;二、阿赖耶识即是因地真如心;三、法身即是如来藏;四、法身即是阿赖耶识、异熟识、无垢识;五、阿赖耶识是常住法,非生灭法。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丰富的内容;读者若能细读,必有很大的收获。末学在本文中,尝试将此书作一番精简扼要、不失原旨,并以经论之文为主之整理。目的有二: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二、八地以上及阿罗汉、辟支佛名为异熟识(庵摩罗识)。三、究竟地名为无垢识──真如。一体三名。此阿赖耶法身,无始即有,永不坏灭,本性清净而有染污种子,须由闻法修行净除染污种子方能成佛,故《华严经》云:「譬如真如非是可修,非不可修。」「譬如真如是佛境界。」』又说:『凡夫之杂染真如不能遍一切处,亦非众生共有同一个真如。』所举佛经例证中也足以说明该观点。但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瑜伽师地论》卷八十「摄决择分中有余依及无余依二地」云:【问:「诸阿罗汉住有余依涅盘界中,住何等心,于无余依般涅盘界当般涅盘?」答:「于一切相不复思惟,唯正思惟真无相界,渐入灭定、灭转识等;次异熟识,舍所依止,由异熟识无有取故,诸转识等不复得生,唯余清净无为离垢真法界在。于此界中般涅盘已,不复堕于天龙药叉、若干达缚、若紧[木*奈]洛、若阿素洛、若人等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然而,为什么涅槃是依第八识而立其名,不是依第七识心王而立其名呢?那是因为无余涅槃是七识心王永灭,色身五根永灭,六尘永灭,唯有第八识阿赖耶识改名异熟识独存;所以是依异熟识心体独存之无境界之境界,而建立“无余涅槃”的名称,这就是二乘法的涅槃。也就是说,定性阿罗汉入了无余涅槃以后,十八界法永远灭尽了,已经没有阿罗汉存在了,也已经没有觉知法尘境界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乃至于说,有的众生他喜欢执藏,他就爱恋这些诸等法,所以就跟他讲阿赖耶识;然后最后跟他说:你应该要转阿赖耶的体性,不要再执藏,不要作种种的这个执取,这样的话呢,你就可以转你的阿赖耶性变成异熟识。也是说,你可以变异所有的诸法,异地而熟,然后异时而熟,可以让你的菩萨法成就,最后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最后再把异熟识这个名称舍掉,变成无垢识。所以,阿赖耶这个体性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如果不是像阿赖耶识、异熟识、无垢识一样具有真如性的心体,不是同时具有有为与无为性的心体,那就一定不具有圆满成就一切法的真实性,因为祂将只能够存在于无余涅槃里面,不能够在三界当中出现,不能够在三界当中运作。换句话说,祂将会只剩下真如,而没有世间的无漏有为法的功能,那就是有缺陷的心体。有缺陷的这个如来藏心,怎么可以说是圆成实性呢?所以真正的如来藏一定是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由此可知:如来藏能造作善业、恶业,当然是由如来藏执持业种,未来要受异熟果报;既然如来藏能执持业种,表示祂有能藏、所藏、执藏的体性,如果将能藏、所藏、执藏的体性断除,也就是断除一念无明的见惑、思惑现行,就能够断除分段生死,而改名为异熟识,也只改其名,不改其体,但仍有种子的变异,也就不离变易生死;如果将种子变易生死断尽,就成为佛地的无垢识,那是究竟清净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二、八地以上及阿罗汉、辟支佛名为异熟识(庵摩罗识)。三、究竟地名为无垢识---真如。一体三名。此阿赖耶法身,无始即有,永不坏灭,本性清净而有染污种子,须由闻法修行净除染污种子方能成佛,故《华严经》云:「譬如真如非是可修,非不可修。」「譬如真如是佛境界。」《契经》佛云∶「金刚藏,如来常住恒不变易,是修念佛观行之境,名如来藏。犹如虚空不可坏灭,名涅盘界,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所以佛才要在二转法轮时明说有无住心、非心心、无心相心、无念心、不住心等心真实存在;乃至在三转法轮时明说阿赖耶识、种子识、异熟识、无垢识等心存在,为菩萨们非常详细及深入地解说空性心的种种体性,以及祂共有几个心识,祂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等等,让菩萨们可以亲证及体验;乃至最后,尽三大无量数劫后可以成就佛道。由此可以证明:佛次第为佛弟子们说法,所以才会施设三转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第八识名为如来藏,又名阿赖耶识、异熟识、无垢识(庵摩罗识)。禅宗名之为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本地风光、无心(无见闻觉知)、真心、金刚心、佛、法、莫邪剑等。佛教基础与核心的教义,以及佛证悟的常住真心,都是指这个第八识。证悟祖师十几岁就悟得如来藏的玄奘大师,为了求取悟后进修的成佛之道次第与内涵,前往天竺取经。主要是想得到《瑜伽师地论》,玄奘菩萨停留印度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这时候的第八阿赖耶识心体改名为异熟识,也称为庵摩罗识,不再叫作阿赖耶识,但其实仍是第八识心体,仍是依止第八识本有之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境界而安住。以上所介绍的是想受灭无为。继续介绍第六种:真如无为。所谓真如无为,乃是行者经由修习二障之法,具足前面所说的五种无为法以后,进一步断尽烦恼障习气种子随眠和无始无明一切随眠;当二障随眠究竟断尽的时候,不但可以远离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佛教所说之能造三界的心、识不是一般人所感受到的那个有见闻觉知、能思考、能作主的心——意识、末那识,而是本心根本识——不生不灭、能生万法之第八识阿赖耶识(异熟识)。本心阿赖耶识能变现出四大极微,复能执持四大极微,使之积聚成宇宙器世间及有情的色身。有情有了色身,接触外境,根尘相触,阿赖耶识又能生出有情的见闻觉知心——识蕴的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这时候的第八阿赖耶识心体改名为异熟识,也称为庵摩罗识,不再叫作阿赖耶识,但其实仍是第八识心体,仍是依止第八识本有之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境界而安住。以上所介绍的是想受灭无为。-----《三乘菩提之宗通与说通第68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之意涵(五)》正圜老师开示 (原标题:想受灭无为)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舍寿的时候如果是定性声闻,他就会把意识与意根的自己灭了,永远不再出现任何的我;不再出现以后,剩下的这个异熟识独自存在,这个涅槃境界就叫做无余涅槃。但是无余依涅槃也没是修来的,他只是把自己杀掉了,等于自杀一样:自杀只是杀一辈子,无余涅槃是永远把自己杀了,永远断了生机,以后不再有意识觉知心和意根作主的心的“我”出现了。无为统统是依什么而建立的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那这个识还有另外的一个名称,又叫作异熟识,又叫作无垢识。依唯识种智来说的话,这个第八识心有三个位阶,也就是说您还未断分段生死之前,祂称为阿赖耶识;那断了分段生死以后,祂就称为异熟识,那断了分段生死,一直到未成佛之前,这个就异熟识;到成佛的时候就叫作无垢识。所以,第八识祂有好多的名称,是因为不同的面向、不同的显现的时候所安立的名称,但是都是在直指这一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