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其心不令流散。故名寂静。云何名为最极寂静。谓失念故即彼二种暂现行时。随所生起诸恶寻思及随烦恼能不忍受。寻即断灭除遣变吐。是故名为最极寂静。云何名为专注一趣。谓有加行有功用。无缺无间三摩地相续而住。是故名为专注一趣。云何等持。谓数修数习数多修习为因缘故。得无加行无功用任运转道。由是因缘不由加行不由功用。心三摩地任运相续无散乱转。故名等持。(原标题 三摩地

2018-07-23

一切现化种种功业,恒常炽然,未曾休。所谓遍一切世界,皆示作业,种种化益故。以一佛身即是一切诸佛身,一切诸佛身即是一佛身。所有作业亦皆共一。所谓无分别相,不念彼此,平等无二。以依一法性而有作业,同自然化,体无别异故。如是诸佛法身遍一切处,不动故,随诸众生死此生彼,恒为作依。譬如虚空,悉能容受一切色相,种种形类。以一切色相种种形类,皆依虚空而有建立生 三摩地

2018-07-23

何以故?无论是一般之禅净双修班、进阶班、增上班或者周二对外开放之萧老师讲经时段,都有已经明心的外护菩萨护持,包括环境卫生、舒适空调与座位、安全与秩序,让听课的学员能安心于佛法正知见的熏。精进禅三共修,更全部都是已经明心或者已明心见性之外护菩萨在护持,从一切起居、饮食、打扫、作,让学员能专心于生命实相之参究,不致有物质的缺乏与精神之怖畏,得以安稳 三摩地

2018-07-23

坐脱立亡至少必须具有四禅脉俱断,也就是能让呼吸心跳都停止的功夫,可见这首座禅定修证极高。可是九峯道虔禅师,为什么却说他还是不会石霜楚圆禅师的佛法意旨呢?正是因为石霜禅师的佛法意旨,在于实证中道实相的真如心如来藏生起的般若出世间智慧,而不是四禅八定的世间禅定。这也说明了禅宗参禅是要以参究的方法,彻见心性的本源,悟明真心、眼见佛性,因此也称为佛心宗, 三摩地

2018-07-23

从悦禅师一听,便哈哈大笑,独自回方丈,关上门休去了。被从悦禅师这么一问,张商英此时方肯承认自己心里原来并不踏实,尚有疑团在。因此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老想着这个公案,睡不安稳。到了五更,他下床小解,不小心踢翻了尿壶,一下子豁然大彻,猛然明白了岩头和尚所说的末后句。从悦禅师开示道:参禅只为命根不断,依语生解。如是之说,公已深悟。然至极微细处,使人不 三摩地

2018-07-23

后依祖心禅师开示,从此屏诸缘,一心参究,不到一年的功夫,便豁然契悟。善清禅师悟道后,继续留在祖心禅师座下请益,七年之后,才辞师行脚。后于黄龙出世接众。9、慧圆上座。世代务农,虽然性情鲁钝,不识字,但是勤于祖道,修行精进,常坐不卧。慧圆上座经常以本分事向常总禅师请益。但是,朋辈们不知深浅,见他生得相貌丑陋,举止乖疏,又不识字,就经常戏弄他,欺侮他。 三摩地

2018-07-23

至于行不知行,寒热饥渴,悉皆不知,此境界现前,即是到家消。当此之时,有八万四千魔军,在汝六根门头侍候,一切奇异善恶等事,随汝心现。汝若瞥起毫厘着心,便堕他圈缋,被他作主,受他指挥,口说魔话,身行魔事。般若正因,从兹永绝;菩提种子,不复生芽。但莫起心,如个守尸鬼子,守来守去,疑团子欻然爆地一声,管取惊天动地。直得胸次中空劳劳地,虚豁豁地,荡荡然无丝 三摩地

2018-07-23

心良药也。若更钻故纸。定引起藏识中无始时来生死根苗。过去底事。或善或恶。或逆或顺。都莫思量。现在事得省便省。一刀两段。不要迟疑。未来事自然不相续矣。请只把闲思量底心。回在无字上。试思量看。但将妄想颠倒底心。思量分别底心。好生恶死底心。知见解会底心。欣静厌闹底心。一时按下。只就按下处看个话头。果欲出生死作快活汉。须是一刀两段。绝却心意识路头。方有 三摩地

2018-07-23

如是,如是!善男子!如来以如来眼,见一切有情欲、瞋、痴、贪、无明、烦恼乃至皮肤边际,彼欲、瞋、痴、无明、烦恼藏中有如来藏性,以此名为有性;若能止名为清凉,则名涅槃。若能净除无明烦恼,是有情界是则名为大智聚体,彼之有情名大智聚。若佛出现于天世间说微妙法,若见此者则名如来。善男子!若彼见如来.应.正等觉,令诸菩萨摩诃萨咸皆悟解如来智慧,令显现故。尔时 三摩地

2018-07-23

彼诸众生得清凉。以金刚慧捶破烦恼。开净佛身如出金像。尔时世尊以偈颂曰譬如大冶铸无量真金像愚者自外观但见焦黑土铸师量已冷开摸令质现众秽既已除相好画然显我以佛眼观众生类如是烦恼淤泥中皆有如来性授以金刚慧捶破烦恼摸开发如来藏如真金显现如我所观察示语诸菩萨汝等善受持转化诸群生尔时世尊告金刚慧菩萨摩诃萨。若出家若在家。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书写供养。广为人 三摩地

2018-07-23

再来说念戒,戒当然是必须要佛所制的戒,佛所制的戒才能够止我们种种恶行,才能够成就我们的道业;如果是外道的邪戒,就不是在我们所应念的这个戒的范围内。第六说要念天,刚刚讲过说有四种天,可是这四种天只有佛祂是具足的解脱天以及第一义天啊。这样说明之后,大家就可以了解:六念其实是以念佛最为殊胜,所以说六念是以念佛为首。而且修习念佛法门的时候,如果加上藉由知见的熏习,而 三摩地

2018-07-23

若是年青男女,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浸浴在爱河之中,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日夜怀思,无暂时;彼时亦未曾在心中不停地唱念对方之名字,而只是不停地想念他、忆念他。乃至忆到入神之时,浑然忘我,也忘了外在的世界和声音。此一忆念想念之法,即是念佛圆通章之主要精义。当我们忆念一佛或一菩萨时,心中没有名号声音形像,忆一佛、想一佛,而无他念,便是都摄六根,净念相 三摩地

2018-07-23

一般人总以为说念佛是老公公、老太太他(她)们念的,会认为说自己有学识、有经验,自己的聪明智慧不屑于去念佛,所以他们轻视念佛法门;修学净土的人通常会以为说口中或者是在心中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样不断的去唱诵就是念佛,不知道念佛法门当中,其实还有其他更胜妙更善巧的行门;至于学禅的人又大多以为学禅就是要打坐、要数、要能够一念不生,所以他们排斥念佛法门。可是这样的观 三摩地

2018-07-23

《菩萨优婆塞戒经》<恶品第十六>:善生言:世尊!菩萨已受优婆塞戒,若有内外诸恶不净因缘,云何得离?善男子!菩萨若有内外诸恶不净因缘,是人应当修念佛心。若有至心修念佛者,是人则得离内外恶不净因缘,增长悲慧。世尊!当云何修?善男子!当观如来有七胜事:一者身胜,二者如法住胜,三者智胜,四者具足胜,五者行处胜,六者不可思议胜,七者解脱胜。云何身胜?如来身为 三摩地

2018-07-23

忽闻莫管他时,如何将?欲效野狐礼拜,怎料伊:不许作揖!发白也,最心急,只是我慢难敌。赵州远来寻迹,背向伊,如今有谁相悉?见伊礼拜,却入方丈凭几。西山弥猴示迹,多伎俩,分明无欺;这次第,眼明早目晨曦!3、仰山好雨真心从来本是真,何须将妄变真心?每日除念枯坐禅,镀金黄铜岂真金?若会好雨便识心,真心从来不自矜;欲识好雨臣中君,何妨烟雨步绿茵?4、洞山衣下 三摩地

2018-07-23

在佛世,有一天,佛陀带了迦叶与阿难两位尊者一同行脚,时近中午,天气很热,所以在路边大树下休。佛陀看见不远处有块瓜田,请阿难尊者前去化瓜,让大家解渴。阿难尊者来到瓜田,看见田里有一位女子在看守,于是阿难上前向女子化缘,希望得到瓜子解渴。当阿难一说完,那位女子便拒绝阿难的请求,并恶言恶语的要阿难赶快离开。阿难回去向佛禀白后,佛反而叫迦叶尊者去化缘。当 三摩地

2018-07-23

部份节录如下:․僧果尼师「…年三十四矣,时宴坐经日,维那故触,谓言已死,惊告寺官;寺官共视,见果身冷肉强,唯气微转,始欲?徙。便自开眼,语笑寻常,于是愚者骇服。…」․静称尼师「…戒业精苦。…游心禅默,永绝尘劳。…常有一虎,随称去来,称若坐禅,蹲踞左右。…年九十三,无疾而卒也。」․法相尼师「…(有尼名曰慧宿) 三摩地

2018-07-23

欲得恁么事!急务恁么事?夫参禅者,静室宜焉,饮食节焉;放舍诸缘,休万事;不思善恶,莫管是非;停心意识之运转,止念想观之测量;莫图作佛,岂拘坐卧乎!寻常坐处,厚敷坐物,上用,或结跏趺坐,或半跏趺坐。谓结跏趺坐:先以右足安左脾上,左足安右脾上;半跏趺坐,但以左足压右脾矣。宽系衣带,可令齐整;次右手安左足上,左掌安右掌上,两大姆指面相拄矣。乃正身端坐, 三摩地

2018-07-23

平常都要深夜十二点左右才休,翌日凌晨两点又起床打坐,直至打四板,即大约三点半,才起床洗脸。他不用牙刷牙膏,只用温水潄一口水,然后吐在毛巾上,先洗双眼,再洗整个面部。他说这样洗,可防止眼疾,且能增强视力;洗过脸后,就到佛前礼拜,之后又回到床上打坐;而我们这时也开始上早殿了。早殿后稍为休一会,闻打梆声,大众就往斋堂过早堂〔注3〕了。当时,山上的生活 三摩地

2018-07-23

有时有东西要运上山,在有月光的晚上,坐完养香及四枝香〔注5〕后,还要到山下三十里路去担,回来休不到两个小时,又要上早殿了。早殿、早堂过后,早板香只坐半小时,又要打板出坡了。所以,那时的生活是很紧张、很忙碌的,但是师傅们的道心都非常坚定。此外,晚上还要每两人一班,每班两个小时来轮流看守着稻田,防止野猪来犯。因为那时山上的野猪、老虎很多,当谷子开花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