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感谢您收看这一期的节目《中国访谈世界对话》,下期节目再见!佛法真实义【各位大德阿弥陀佛】欢迎各位关注佛法真实义,如果您想看以前的课程,请查看历史消息,敬请转发给有缘佛,功德无量,阿弥陀佛。正智书香园地三乘菩提视频正觉有约文化大讲堂中国网祝您法喜充满,早证菩提。(原标题:【中国网对正觉的採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分享学禅智慧开释佛法精义)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本文摘录自《如何由人天善法转入菩萨道修行?》佛法真实义【各位大德阿弥陀佛】欢迎各位关注佛法真实义,如果您想看以前的课程,请查看历史消息,敬请转发给有缘佛,功德无量,阿弥陀佛。正智书香园地三乘菩提视频正觉有约文化大讲堂中国网祝您法喜充满,早证菩提。(原标题:行十善的人可以增加内财、外财以及寿命)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摘录自《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佛法真实义【各位大德阿弥陀佛】欢迎各位关注佛法真实义,如果您想看以前的课程,请查看历史消息,敬请转发给有缘佛,功德无量,阿弥陀佛。正智书香园地三乘菩提视频正觉有约文化大讲堂中国网祝您法喜充满,早证菩提。(原标题:什么是禅师)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另外,像《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八里面也有这样子的记载:【菩萨住不动地得真寂静,除去忧苦、寻、伺、喜、乐、出入息等,不生不灭住真法界,能现种种神通变化——或身如火聚放大光明,遍满三千大千世界;或身上出水如注大雨;扪摸日月威光自在;或现大身上至梵天;或现小身犹如芥子;或震动大地如水涛波;或以一身而现多身,或以多身还复一身;或隐或显说种种法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本文摘录自三乘菩提学佛释疑一】佛法真实义【各位大德阿弥陀佛】欢迎各位关注佛法真实义,如果您想看以前的课程,请查看历史消息,敬请转发给有缘佛,功德无量,阿弥陀佛。正智书香园地三乘菩提视频正觉有约文化大讲堂中国网祝您法喜充满,早证菩提。(原标题:如何获得神通)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佛法真实义【各位大德阿弥陀佛】欢迎各位关注佛法真实义,如果您想看以前的课程,请查看历史消息,敬请转发给有缘佛,功德无量,阿弥陀佛。正智书香园地三乘菩提视频正觉有约文化大讲堂中国网祝您法喜充满,早证菩提。(原标题:什么是“一行三昧”)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佛法真实义【各位大德阿弥陀佛】欢迎各位关注佛法真实义,如果您想看以前的课程,请查看历史消息,敬请转发给有缘佛,功德无量,阿弥陀佛。正智书香园地三乘菩提视频正觉有约文化大讲堂中国网祝您法喜充满,早证菩提。(原标题:为什么五阴会成爲魔)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你开始会注意到,你的修行是跟其他人息息相关的;在你的旁边,还有很多跟你有缘的有情众生,所以你在修行的时候会懂得要回向给他们。这表示说如果你回向心常常去做,常常去发起的话,那么就会有助于你以后能够发起菩萨的种性,这是回向心。第八信位则是护心。护心有些人把它解释成摄护自己的心念,但是这个摄护自己的心念,其实跟后面的戒心有所重叠,所以其实我们在这里的看法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这个定跟慧是息息相关的。有许多学佛人没有经过慧心的正确简择,仅凭着直觉,就死心塌地的对某个教派、道场或者法师认定不移、打死不改!我们不可以因此说:他这个样子是成就了十信位中的定心。而只能够说:他的我见、我执烦恼十分的深重!关于这一点,大家可是要分别清楚才好。这里讲的更重要的是要于心决定不变,所以这个定的部分跟慧这两者是息息相关。你如果没有适当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另外对于心散乱者,要修安那般那,所谓安那般那就是说,缘于出息、入息来止息其心,让心能够安住、能够制心一处,能够有止观的能力;或者说也可以教导众,修学念佛法门;或者说在于大乘的般若实相,能够修学般若实相的止观法门,这样的话也能够,让心止于一处、制心一处,能够有这样的一个智慧来观察,能够心止于一处以后,能够现起这个观慧,来观察这些法的内容,进而修学受用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譬如服药,将身权息家务,气力平健则修业如故;菩萨宴寂亦复如是,以禅定力故,服智慧药,得神通力,还在众生,或作父母妻子,或作师徒宗长,或天、或人,下至畜生,种种语言,方便开导。复次,菩萨行布施、持戒、忍辱,是三事名为福德门;于无量世中作天王、释提桓因、转轮圣王、阎浮提王,常施众生七宝、衣服、五情所欲,今世后世皆令具足,如经中说。转轮圣王以十善教民,后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圆觉经》卷一)意思是说:众生都是因为淫欲之心难以断除,所以才会在欲界中头出头没,轮转不息。各位菩萨,至于邪淫会产生什么样的过患呢?我们来举述《菩萨优婆塞戒经》卷三作为说明,经中说:【若复有人乐为邪淫,是人不能护自他身,一切众生见皆生疑,所作之事妄语在先,于一切时常受苦恼,心常散乱不能修善,喜失财物所有,妻、子心不恋慕,寿命短促,是名邪淫现在恶果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回向举例:1、回向国土:兹以……殊胜功德回向佛法常兴、久住、国运昌隆、风调雨顺、灾劫消弭、社会祥和、人民安乐、善根增长、干戈永息、世界和平。2、回向色身康泰:兹以……殊胜功德回向OOO,祈请诸佛菩萨加被,病障、业障消除,与诸冤亲债主解冤释结,色身康泰,福慧增长,皈命三宝,修学佛法,发菩提心,早证菩提。3、回向往生者:兹以…&h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念安那般那能灭诸恶觉,如雨淹尘,见息出入知身危脆,由息入出身得存立,是故念入出息次第念死。由此可见,印顺法师所说的人菩萨行如果确实能够做到,那么其所能产生的结果只能有二种,即未来世于净天中生,或者于一般的天中生,不可能生在人世间。当然,这是指做到了十善业的,如果只能部分做到,则另当别论。事实上,能够部分做到十善的,有可能生在人间,但是也有可能生在天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善男子!增长如是菩提种子,复有五事:一者于己身中不生轻想,言我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二者自身受苦,心不厌悔;三者勤行精进,不休不息;四者救济众生无量苦恼,五者常读三宝微妙功德;有智之人修菩提时,常当修集如是五事,增长炽然菩提种子。”〗详解 想要增长佛菩提种子,还有五件事要注意:第一是对自己这一世,不要生自轻之想,不可妄自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有很多人都弄错佛说的无分别的意思了,所以听到我这样子说,就骂:“你这样就是有分别啦!”那么我们倒是请问他们:“佛有没有分别?”佛如果没有分别,又怎么会说:“这个人你得要教他数息法,不能教他不净观;那个人你得要教他不净观,不能教他数息法。”又如外道来了,佛决定不帮助他开悟的,声闻种性的人也一样,佛也不帮助他们开悟般若实相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又见众生知五欲苦,求之不息,譬如饥者,食于毒饭,是故生悲。""又见众生处在恶世,遭值虐王,多受苦恼,犹故放逸,是故生悲。""又见众生流转八苦,不知断除如是苦因,是故生悲。""又见众生饥渴寒热,不得自在,是故生悲。""又见众生毁犯禁戒,当受地狱、恶鬼、畜生,是故生悲。""又见众生色力、寿命、安隐、辩才,不得自在,是故生悲。""又见众生诸根不具,是故生悲。""又见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你要去作这样思维,你要每一辈子都可以作这样的思维,也就是说,你甘愿不甘愿作一位这样的菩萨?你甘愿不甘愿来摄受众生走向佛道?我们知道你终究一定是会转依的,当然你可以讲:「我还是甘愿做凡夫一点好,今天8个钟头先做一个凡夫,我先告假,先申请凡夫休息时间。」可能你会这样做,可是最后的佛道上,是没有这样的。因为你所获得的报酬,是没有办法衡量它的价值的,一切三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果还是一直拿着袈裟来衡量人,不懂得袈裟是如来要庇佑出家人的信物,不懂得袈裟是为了建立众生与如来之间的讯息的联机,还以为自己是可以凭借着身穿的袈裟来骄人,以为没有穿着袈裟的人,就是不会说法,就不可以说法,那这样的话,释迦牟尼佛就应该将善财五十三参的故事省略,不应该将这故事放在华严中来宣讲,因为法界中成就者几乎都是不穿上袈裟,这些菩萨们都不需要依靠这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今天我们要跟诸位菩萨讲息恶品,为什么要讲息恶呢?就是我们虽然知道学戒很好,我们也想办法要把戒持清净,但是我们会发现一件事情:我很想把戒持好,但是我还是有很多的因缘,让我自己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妄想杂念。所以在《阿含经》当中,讲到一件事情,就是许多的比丘们,他们想要打坐、想要修定,但是他们发现:当他们要打坐、要修定的时候,妄想杂念一大堆,而且还有一些恶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