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又此烦恼,诸佛菩萨、入理圣人种种呵啧:亦詺此烦恼以为怨家,何以故?能断众生慧命根故;亦詺此烦恼以之为贼,能劫众生诸善法故;亦詺此烦恼以为暴河,能漂众生入于生死大苦海故;亦詺此烦恼以为羁锁,能系众生于生死狱,不能得出故;亦詺此烦恼犹如蟒虫,食啖众生真如佛性故,所以六道牵连四生不绝,恶业无穷苦果不,当知皆是烦恼过患。(《佛说佛名经》卷1)就是说,这三 三摩地

2018-07-22

在《大般若经》卷三四七中,按照顺序介绍不同时间概念,从一日夜、一日、半日、一时、食顷、须臾、俄尔到瞬顷,一刹那大约相当于一食顷(如早食之前或早食之间)的时间长度。六、另据《仁王经》卷上观空品记载,一刹那有九百生灭;《往生论注》卷上记载,一刹那有一百〇一生灭。此外,一刹那之间的生灭,称为刹那生灭或者刹那无常。当前的一刹那称为现在,前一刹那称为过去, 三摩地

2018-07-22

诸贤!云何正见?谓圣弟子念苦是苦时,习是习、灭是灭;念道是道时,或观本所作,或学念诸行,或见诸行灾患,或见涅槃止,或无着念观、善心解脱时,于中,择、遍择、次择,择法视、遍视,观察明达,是名正见。”“诸贤!云何正志?谓圣弟子念苦是苦时,习是习、灭是灭;念道是道时,或观本所作,或学念诸行,或见诸行灾患,或见涅槃止,或无着念观、善心解脱时, 三摩地

2018-07-22

寿不退减俭灾遂。又若人寿二十岁时。本起厌患今乃退舍。尔时多有疫气瘴厉。灾横热恼相续而生。彼诸有情遇此诸病。多悉殒没。如是病灾七月七日七夜方乃得过。彼诸有情复共聚集起中厌离。由此因缘。寿量无减病灾乃。又人寿十岁时。本起厌患今还退舍。尔时有情展转相见。各起猛利杀害之心。由此因缘。随执草木及以瓦石。皆成最极锐利刀剑。更相残害死丧终尽。如是刀灾极经七日 三摩地

2018-07-22

如婆沙论中释:“人名止意。故名为人。谓六趣之中能止意。故名为人。谓于六趣之中。能止烦恼恶乱之意。莫过于人。故称止意也。又人者忍也。谓于世间违顺情能安忍。故名为忍”。又立世阿毘昙论云:“何故人道名摩奴沙。此有八义。一聪明故。二为胜故。三意微细故。四正觉故。五智慧增上故。六能别虚实故。七圣道正器故。八聪慧业所生故。”而依佛经 三摩地

2018-07-22

云何正见?谓圣念苦时,习是习、灭是灭;念道是道时,或观本所作,或学念诸行,或见诸行灾患,或见涅槃止,或无着念观、善心解脱时,于中,择、遍择、次择,择法视、遍视,观察明达,是名正见。诸贤!云何正志?谓圣念苦是苦时,习是习、灭是灭;念道是道时,或观本所作,或学念诸行,或见诸行灾患,或见涅槃止,或无着念观、善心解脱时,于中,心伺、遍伺、随顺伺;可念则 三摩地

2018-07-22

如果有学佛人宣称:在睡觉的时候意识没有断,只是在休,否则怎么经过人一叫,就会醒过来?你就知道他真的不懂睡觉的道理,其智慧反而不如世间人,比世间人还差!又譬如正死位,也就是正在死亡的阶位,意识一定会断。不仅世间人都知道这个道理,而且佛在《大乘流转诸有经》也曾开示过:至命终时意识将灭,所作之业皆悉现前。(《佛说大乘流转诸有经》卷一)佛开示:意识在死亡 三摩地

2018-07-22

如婆沙论中释:“人名止意。故名为人。谓六趣之中能止意。故名为人。谓于六趣之中。能止烦恼恶乱之意。莫过于人。故称止意也。又人者忍也。谓于世间违顺情能安忍。故名为忍”。又立世阿毘昙论云:“何故人道名摩奴沙。此有八义。一聪明故。二为胜故。三意微细故。四正觉故。五智慧增上故。六能别虚实故。七圣道正器故。八聪慧业所生故。”而依佛经 三摩地

2018-07-22

意思是说:能觉知、能取六尘万法的觉知心与作主心末那识,都是犹如阳焰的出现,现实上虽然存在,但却是假有暂有的;了知六尘之心,犹如阳焰之虚妄不实,能使众生渴求世间五欲六尘而热恼不。十行位菩萨就是如此,见自七识妄心依附于藏识而追逐境界风;以证自证分冷眼旁观自他有情一切法,现见一切有情处于如幻世界之身口意行,皆是依其心与心所有法,演其所当演之角色;人生无 三摩地

2018-07-22

他们或住在幽隐而寒气袭人之地,或栖于高山峻岭,深山丛林、绝壁涧水之间,或是在荒郊野外杂草丛生之处。他们会发出各式各样奇怪的声音,现出各种奇形怪状来。以动摇凡夫的意识,以恐怖愚蠢的俗子。他们假造出威神光芒,变幻出怪异的形相。或变为鸟、或变为鱼,或变,或变为兽。或发出鼓乐声,或发出弦歌声,或发出鼓槌声,或发出木铎声。像这一类的鬼怪,我通通为他们忏悔。 三摩地

2018-07-22

人出生之后,历经婴孩位、幼童位、少年位、中年位、老年位、耄熟位,色身由盛至衰,头发白了,牙齿掉落了,原来盛壮的色身日渐衰弱下来,身形变得弯曲,双腿也变得不听使唤了,身体觉得粗重而气却上扬,使身体不稳,只能拄着拐杖来走路;肌肉萎缩、皮肤松缓,不但皱了,而且全身老人斑多得像麻子一样;这时五根渐渐在毁坏而日趋熟烂,颜面色泽也变得丑恶,这就称为老。此时, 三摩地

2018-07-22

种种法事昼夜不。满九十日乃还城内精舍。城内精舍至斋日则开门户礼敬如法。],无论从规模还是佛事来看,显然当时的佛教中心以无畏山为主。由此不难推断,觉音来到锡兰主持大寺并发展巴利文佛教的时间,以及《》的成书的年代应该在法显以后至玄奘、义净之间的某个年代。《异部宗轮论》——共计有三种译本,即《十八部论》、《部执异论》和《异部宗轮论》,前两译早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成佛之后,不会永灭有为法而入住无余涅槃中,而是到处去示现成佛,到处去利乐众生,永不休。这是依初地入地时所发的十无尽愿来履行的大悲愿,这就是佛地所证的四种涅槃:有余涅槃、无余涅槃、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无住处涅槃。这个时候一切种智已经圆满了,自然就具足佛地的大圆镜智等四种智慧而成为究竟佛。佛陀的四种智慧: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是从 三摩地

2018-07-22

为什么我一定要唸书唸的好,才证明自己很聪明呢?为什么我要背一堆书、考到好的大学,未来才能有出呢?为什么我一定要身材姣好、懂得打扮、看似甜美与文静、不要太多主见、多听男生的决定,才能吸引男生喜欢呢?心中非常认同当年李宗盛唱的一首励志歌曲《和自己赛跑的人》。我一直认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我也是与众不同的,为何要跟随普世价值随波逐流呢?为何要受到别人肯定 三摩地

2018-07-22

布施者很高兴将自己的财物布施出去,被布施者很欢喜地接受布施,及被布施的财物,对双方而言有得也有失,布施者虽然将自己的财物布施出去,是为有失,可是得到的是欢喜的布施以及未来可以成为有钱人的果报;被布施者虽然现在得到布施的财物,所以很欢喜地接受布施,是为有得,可是未来还是要偿还布施者的财物,而且还要加利来偿还,是为有失;所以说,布施这一件事,在现象界 三摩地

2018-07-22

3、平怒气三法则。人在愤怒时会出现意识狭窄现象,死盯着负面信不放。在自己快要情绪失控前,试着停下来不说话,或者离开现场,让自己冷静下来。春秋时的蓝田侯王述曾被人骂上门来。他始终默默面壁而立,直到那人离开,才转身继续办事。降低声音,继而放慢语速,向前挺直,能有效平怒气。俗话说,忍得一时气,免得百日忧。记住,对亲人让步不丢面子,而是出于爱。心香心 三摩地

2018-07-22

人一断气,呼吸心跳停止,这时头脑中的今世记忆将瞬间移至第八识如来藏,因而导致业境现前,一生中的所作所为,善业,恶业,无记业一格一格迅速闪过脑海,一瞬间就全部播放完,接着脉渐渐停止。这时自己所做每一件或是善业或是恶业意识心都能清楚知道,开始进入真正死亡,此时第八识如来藏渐渐离开身体移至中阴身,然后去寻找有缘父母而重新投胎。中阴身有小五通,你看不见他, 三摩地

2018-07-22

或是:我可以进入四禅脉俱断好几天,我出定了,人家就会恭敬我。或者说:我可以发起神通,让人家恭敬我,供养就跟着来了。这就是不能舍而想要得。但佛法不是这样的学的,在解脱道上只有舍而无得,佛菩提道也是舍,表面上看来有得,其实也是无得;因为解脱道中要你捨尽一切,把你的所有全部捨光了,还要把自己也捨尽了,把十八界五陰全部捨光了以后才是无余涅槃,可是这要有智 三摩地

2018-07-22

现观七转识如渴鹿追逐阳焰中,无明躁动终会止。现观人生如梦,又不妨行梦中佛事……。1、对治法----大凡有心修学佛法之菩萨,经熏习佛法一段时间,略具知见与定力后,就可逐渐观行到自身七转识之粗重烦恼(微细之烦恼乃至随眠,待日久功深才能反观到)而生起忏悔心、反省心,想要汰除心中之贪瞋痴等染污种子,这是每位学人开始想要面对自我、修正自我(以前看不 三摩地

2018-07-22

渐渐地,就有点熟了!一天在半途的凉亭休时,凑巧,老先生夫妇也来了,一前一后,缓缓地就坐在我的对面!礼貌性点了头,羡慕的语气赞叹:老先生。你很有福气喔!太太很漂亮!老先生:谢谢啦!我太太是我年轻的时候,以五千元向我丈人买过来的,暂用的而已!听得我一头雾水!用买的?暂用的?这时候有点嘟嘴的老太太说:你别听他在臭盖!我是名正言顺娶的!我有点纳闷的看着微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