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举个例子来说,譬如常见有人临时起意而谋财害命,那个被害的人过去世并不曾亏欠于加害人,这件恶行是因不是果;加害人今生除了必须接受法律制裁以外,未来生仍然必须将所夺取的命与财,加上利来偿还于被害人。所以,我们不应该认为一切被害人都是前世亏欠于他人所以被害。而这些因果的判定,也都必须依据宿命通才能判定;但是宿命通之判定也不是全然准确的,譬如有被害人在十 三摩地

2018-07-22

在我们身体上可见到的五色根器官,称为扶尘根,有接触外五尘的作用;五色根的胜义根是头脑,透过神经传导、接受外五尘讯而使如来藏及意根能藉它变生内相分六尘的作用。有了五色根、意根及内相分的六尘相彼此相触,而由如来藏出生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六识,对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生起分别、判断、分析、领纳,即是识蕴六转识。识蕴是心法,受、想、 三摩地

2018-07-22

同时净饭王躺在床上,也感受到了佛的光明,他高兴的坐了起来说:这样的光照在我的身上,病痛就止了,这一定是悉达多的佛光。此时佛就带领着难陀来到病床,佛用祂的手摸着父亲的额头说:父亲!不要忧愁,一个人如果福德深厚,就会无所缺损。您是一位持戒清净的人,已经远离了心中的尘垢,所以应该要欢喜,不要忧恼。父亲!您应该要深深的去思惟,去系念于佛法中的义理,对于那 三摩地

2018-07-22

684佛说父母恩难报经后汉安国三藏安世高译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父母于子。有大增益。乳餔长养。随时将育。四大得成。右肩负父。左肩负母。经历千年。正使便利背上。然无有怨心于父母。此子犹不足报父母恩。若父母无信教令信。获安隐处。无戒与戒教授。获安隐处。不闻使闻教授。获安隐处。悭贪教令好施。劝乐教授。获安隐处。无 三摩地

2018-07-22

这个【执着的心】也需要【意识心】给祂提供新的信,才判断下一步的决定,简单的说这两个可是决然不同的【心】。意识心去控制前面的那个执着的心,这可真的是超级难的。所以大阿罗汉都难断自己的习气种子。同样的很多胖子都是吃的时候,他们也不知道自己吃多少了,等到意识心察觉到自己吃太多了,也已经太迟了。因为这是两个不同心的运行。这大阿罗汉都难断的自己的习气种子, 三摩地

2018-07-22

如果说学佛可以对这事情有究竟利益的帮助,让大家都能够知道彼此的讯,都能够象现在网络、电话、手机这么方便,你都可以知道彼此安好,这样学佛不是可以让大家可以身心得到快乐,身心得到自在吗?平常我们众生所挂碍的,除了衣食、一切居住等等,这些生活上的所需之外,所讨论到的就是眷属亲属。当我们看到很多人,他对这地方,完全不能够从中释怀,所以很多人他遇到他的眷属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那时脉俱断,根本不入等持位中,一切觉受、一切念想都灭,那时只有舍受存在而无苦无乐,『苦乐二亡』,于是认为是真正究竟的涅槃。这一类人认为三禅以下都有生灭,也都在轮回;只有四禅天无苦无乐境界,才是不受轮回。因为从四禅天的境界来看初禅、二禅、三禅天时,当火灾来时就烧坏初禅天,水灾来时就淹掉二禅天,风灾来时就吹坏三禅天,所以三禅以下都不是究竟涅槃,都 三摩地

2018-07-22

而毘沙门天王也告知摩尼跋罗天神,我也没有能力让这位辅相有子。于是继续往帝释天天主呈报。帝释天王一听闻回答说:「求子之事甚难,当等待因缘!」没多久,有一位天子五衰现前即将命终,帝释天王问天子:「是否愿意投生到辅相之家?」天子答:「我想出家修行,但若出生在尊贵之家,则要出家修行更加困难!」帝释天王回说:「你就投生去辅相家,出家学道之事,我会帮你。」于 三摩地

2018-07-22

同时净饭王躺在床上,也感受到了佛的光明,他高兴的坐了起来说:这样的光照在我的身上,病痛就止了,这一定是悉达多的佛光。此时佛就带领着难陀来到病床,佛用祂的手摸着父亲的额头说:父亲!不要忧愁,一个人如果福德深厚,就会无所缺损。您是一位持戒清净的人,已经远离了心中的尘垢,所以应该要欢喜,不要忧恼。父亲!您应该要深深的去思惟,去系念于佛法中的义理,对于那 三摩地

2018-07-22

此风回转于诸根已,而便灭。十二七日处母胎时,复感业风名为曲口,由此风力,左右胁间生大小肠,犹如藕丝及紧纺线置在于地,十八周转依身而住。复有一风名为穿发,由此风故,三百二十支节,及百一穴生在身中。十三七日处母胎时,复感业风名作饥渴,由此风力,胎身虚羸生饥渴想。其母饮食所有滋味,于身穴中及以脐轮资持润益。尔时,世尊以偈颂曰:其子处母胎,已经十三七,身 三摩地

2018-07-22

第五、暗示而不姑。孩子做错事不要苛责,也不要姑,苛责会使孩子失去自我反省的机会,姑会让孩子一错再错。因此,父母亲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应该作适当的暗示和引导,让孩子能够用心去体会、思考和判断,然后自我调整,改过向善。人们常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情在一世又一世的生命流转里,每一世舍报后,此世意识就断灭了,这一世的意识无法去到未来世,因此当这一世 三摩地

2018-07-22

」回家后,在网络上搜寻关于「垃圾鱼」的相关信,发现残暴对待垃圾鱼者大有人在,例如就有这么一则信:以前会到云林新街水门钓鱼,有次车子停在同学家,因为没有钓到象样的吴郭鱼,只钓到一大布袋垃圾鱼(当时不知道那是垃圾),就挑两尾大的给同学奶奶烹煮,隔天再去被问说--那是甚么怪鱼,鱼刺一堆难吃死了。后来每次到那儿钓鱼,都会准备一根大木棒,只要钓到垃圾鱼, 三摩地

2018-07-22

特别是信如此流畅和丰富的现代社会,根本想拦都拦不住。与其遮掩而变成和孩子之间的隔阂,还不如大方大胆地拿出来和孩子探讨,通过自己的切身经验来告诉其利弊。已经有很多案例表明,凡是肯这样做的父母亲,很容易就能获得孩子的信任和尊重。因为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往往对一些生理现象既好奇又害怕,这时候他们最需要的就是有人给予全方位的引导,而由父母亲来扮演这个角色其实 三摩地

2018-07-22

何谓十四?善作为、善为成、受付审、晨起、夜、事必学,阖门待君子、君子归问讯、辞气和、言语顺、正几席、洁饮食、念布施、供养夫。——《善生子经》这大意就是说:身为丈夫的应该要诚正、没有恨意地敬重自己的妻子,不可与女人发生邪淫婚外情,并且适时给予妻子所需的衣食、宝饰等以抚慰妻子的身心,让她得到安适的生活。身为妻子的人,也应该要以身行、言语和善 三摩地

2018-07-22

从佛法的角度来说也是如此,我们对外界人事物的认识其实都只是发生在我们自己头脑中的见闻觉知,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从没有走出过我们大脑所可以提供给我们的信之外。这就像你做梦一样,梦中色声香味触五尘俱全,活灵活现,梦中的我们喜怒哀乐遍历,惟妙惟肖,在梦中的我们就这样被自己大脑中的梦境骗得团团转,浑然不知这只是一场梦,直到从梦魇中惊醒或者被外界大的动静所扰不 三摩地

2018-07-22

家人用尽各种办法都无能为力,眼看奄奄一。这时,路过一游方僧人,得知情况,决定点化一下他。僧人到他床前,从怀里摸出一面镜子叫书生看。书生看到茫茫大海,一名遇害的女子一丝不挂地躺在海滩上。路过一人,看一眼,摇摇头,走了……又路过一人,将衣服脱下,给女尸盖上,走了……再路过一人,过去,挖个坑,小心翼翼把尸体掩埋了………疑惑 三摩地

2018-07-22

第五种是睡眠欲,睡眠应该是有正常的规律和时数,休到精神足够了就好。但是如果是因为心性懒散,没事就贪爱睡眠而没有厌足,那就是睡眠欲了。如果是很贪爱这财、色、名、食、睡这些粗重的欲界五欲,那么可以说和修行之路是完全相背离的,别说要出三界,就连欲界都出离不了了,所以一定要想办法克制这些欲界粗重的五欲,才有可能走上修行之路的。一般世间所说的六欲,则是把前 三摩地

2018-07-22

第五种是睡眠欲,睡眠应该是有正常的规律和时数,休到精神足够了就好;但是如果是因为心性懒散,没事就贪爱睡眠而没有厌足,那就是睡眠欲了。如果是很贪爱这财、色、名、食、睡这些粗重的欲界五欲,那么可以说和修行之路是完全相背离的,别说要出三界,就连欲界都出离不了了,所以一定要想办法克制这些欲界粗重的五欲,才有可能走上修行之路的。而一般世间所说的六欲,则是把 三摩地

2018-07-22

何谓十四?善作为、善为成、受付审、晨起、夜、事必学,阖门待君子、君子归问讯、辞气和、言语顺、正几席、洁饮食、念布施、供养夫。(《善生子经》)这大意就是说:身为丈夫的应该要诚正、没有恨意地敬重自己的妻子,不可与女人发生邪淫婚外情,并且适时给予妻子所需的衣食、宝饰等以抚慰妻子的身心,让她得到安适的生活。身为妻子的人,也应该要以身行、言语和善对待自己的 三摩地

2018-07-22

可是想想,从远古时代一直到近现代工业以前,你对任何人说Nothingisimpossible!,或许都会被人当疯子一样的看待,你要真生活在过去那样的时代,Nothingisimpossible!这样的话,你甚至可能都说不出口,因为现实生活方方面面的局促与限制都会让你觉得,生活就只能这样一板一眼、按部就班的过下去,无穷的可能性这种论调只是在现今科技不断发展,技术不断创新,信不断激增等等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