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要去想:是非到我这边,就可以止息,因为我不作世间的是非之人。娑婆世界的众生往往对于很多事情不能堪忍。那你会说:娑婆世界,不就是称为堪忍的世界?众生不是应该很堪忍吗?然而众生不能堪忍的是:对于佛法不能堪忍,对于善法难以接受;而唯有行菩萨行的众生有情,才愿意生生世世在这个末法世界,来堪忍种种善法的受持以及不善法的逼迫。所谓不善法的逼迫,就是当你遇到一些 | 三摩地 2018-07-22 |
![]() |
281,a16-b1)佛菩萨怜愍烦恼众生,无时不大慈大悲的开示:世间万法都是因缘和合无我、无我所,惟有缘者能深信一切法是假合之相而信受之;所以对于憎者与被憎者的这个众生,也是假有之法而已,哪有真实的憎者与被憎者呢?在我们热恼无助时,对于佛菩萨的遍洒甘露谨记在心,就能深受法雨的滋润而止息无明火,做个行忍而有气度的人!------微信公众号《慧读》2017-11-20 (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经常在媒体上看到一些中青年学者或企业家英年早逝的消息,通过他们的背景资料我们知道,他们实在是工作太勤奋了。媒体对这样的情况都只有一个态度,就是赞美。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好的态度。抛开社会效果不谈,对个体来说,不管是死于工作还是死于吸毒,都一样是生命的终结。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任何人都不必用对自己不好的方式来对他人好。虽然成瘾状态很难改变,但也不是完全没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片刻,大师的进入屋内,看见大师倒在血泊中奄奄一息,嚎啕大哭,众都围了过来,这时,有吼:赶紧捉拿凶手!提婆大师看着众,小声的说:你们跟随我这么多年,还不知道法空之理?从实相的角度来看,这里面,又有谁残酷?谁刺杀?谁亲近?谁怨敌?又哪里有什么承受者,哪里有什么为害者。你们不要被自己的愚痴所欺骗,在这里妄生执着,大呼小叫。你们一定要知道,凶手杀害的只是我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人都有求,走得越近的人之间,往往所求越多,期待越多,有求就必有因所求不得而生的伤害,有了伤害便有了嗔恨、恼怒、嫉妒、忿恨等等后续心理的发展,你看夫妻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往往是因为一件看起来非常小的事情而爆发了一场极端激烈的争执,人一旦被情绪冲昏了头脑,在极端恶劣的心境下,过去相处过程中所积藏的点滴的不快都会像决堤的洪水猛兽一样蓬勃而出,拦都拦不住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世尊在《大宝积经》中曾宣说:众生乐着生死,流转不息,五蕴魁侩常恒寻逐,三界囹圄曾无远离,桎梏枷锁不思开释。被想法信念以及自己的觉知心所深深系缚的众生,很少有人想过要真正解开这个枷锁,从来想到获得解脱幸福自在的方式就是不断修理自己和别人,不断的以这个想法来替代那个想法,看不见生命的结构,看不见生命的,只在生命的内容上用心。而唯有看见才有解脱的可能。当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同事B挑灯夜战到夜里两点,然后打电话给她,一接通,还温柔地说:没有吵醒你吧?,QQ气得真想大嘴巴抽他,心里想:你没有权利让同事陪着你不睡觉,正如你没有权利要同事陪着你睡觉,在公司里打工,尽本分就好了,你事事锦上添花,旁人怎么做人?想出风头,就别怪别人嫉恨你,像头老黄牛一样默默地死做还罢了,最怕那种意气风发的姿势,上窜下跳,天天扼腕叹息,生怕人家不知道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言:恶人闻善,故来扰乱者,汝自禁息,当无嗔责,彼来恶者而自恶之。(《四十二章经》)[今译]佛说:恶人听说有人行善,就故意来破坏扰乱。你应该谨慎,不要嗔恨责怪他,那么,来破坏扰乱行恶行的人自己就会有恶报了。▲恚能自制,如止奔车,是为善御,弃冥入明。(《法句经--好喜品》)[今译]有了嗔恚却能自我控制,有如及时止住奔驶的快车,这就叫作善于驾御自己的心身,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四禅当中,虽然息脉俱断,但是还有意行,还(有意识)作意缘在四禅的境界当中,这样的一个意行仍然不是涅槃(落在意识中)。再来说无想定,无想定是把识阴全部灭掉,也就是(识阴)六个识全灭了,五阴当中只剩下色阴(而没有吸呼了),他认为进入这样一个无想定的境界的修行者,他认为(没有觉知时的)色阴就是无余涅槃境界(不会成为断灭),认为色阴就是涅槃。那么把色阴当成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然而在打坐中获得有定力,但是一旦离开打坐,开始日常作息,面对种种心烦意乱的事物,定力也就消失了。其原理很简单,静态打坐中培养的是暂时断绝外缘而安于定境的定力;但是下坐后恢复动态的作息,由于没有动中定力而静态的定力失去效用;然而我们能够每天坐于定中不需要生活作息吗?也因为如此,培养动中定力,让自己的潜意识没有外缘可以攀缘仍可自我安住,是现代有心学佛者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然而这种多半是出现在较封闭的时代,因为知识学识的难以普及,造们比较常有的心理现象;然而经由现今印刷术信息通讯的发达,知识的交流普及化,有好的利益人们想法的知识,都能较快速被宣扬开来,也可以因此而调整人们不当面子的爱好。可是人类习气使然,绝大多数的人来说,不自知的被面子的价值观所笼罩,而有了「打狗也要看主人」、「有钱没钱取个老婆好过年」、「不看僧面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生活中的佛法~人生的探讨我们不妨试着这样推敲,若这世界上都是假的,佛家不是说有轮回吗?而且在这个世界上,也有某些特异功能或利用摧眠确实知道自己所经历的前生往事?所以说轮回是被证明不可推翻的,那表示在众生轮回的循环里必然是有一个可以将有情生命相接续的东西存在,才会有众生轮回的现象存在了?不是这样吗?那众生无始来轮回的生命如何相续呢?相续不断的生命是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居士对于批评颇为在意,乃至封闭现代禅道场,不复对外,息心精进,只对原有信众继续宣义,大约如是。最后,因为一场大病,更将平生所有见解捐弃,自知以前所见所知所想,以为自己是开悟,皆是大妄语,更不顾世人所谓的面子,亲手拟出信函,昭告天下名山寺院,自承认自己大妄语,全心归向弥陀世尊,祈愿往生极乐世界;如是勇气,令人动容,想虽然菩萨,非皆能如此!居士一生弘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三者【勤行精进不休不息】。四者【救济众生无量苦恼】。五者【常赞三宝微妙功德】。有智之人修菩提时,常当修集如是五事,增长炽然菩提种子,复有六事:所谓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是六种事,因一事增,谓不放逸;;【菩萨放逸,不能增长如是六事;;若不放逸则能增长】。善男子!菩萨求于菩提之时,复有四事:一者【亲近善友】。二者【心坚难坏】。三者【能行难行】。四者【怜愍众生】。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如果说这个不用特别去寻找,这自自然然的状态就是,那也是无知外道,自然外道,无事息心的外道,不必用功的外道,不知接下来还要做什么的外道,所以这种外道,将想法放在自然,任运自然,这当下就是,当下即是,不必特别生起什么求圣求贤的念头,每天如是好好生活,这样不去执着一切诸法,而能够随缘过此生,遇到有缘份的人,就跟他说这番道理,以为这样就是了达佛意了,对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注意:佛进一步指出,总星系并非整个宇宙,宇宙由无数个大千世界—所谓总星系组成!而各个世界之间的特点之一是“隔而不隔,不隔而隔”!--即从三维空间来看,其实我们和他方世界处在同一个地方,但因为有其它的因缘-佛说因众生“业力”-现代物理学称这些其它因素为“多维”,而导致了“不隔而隔”)那么各个世界的演变发展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不禁摇头叹息。有时在街头看到观世音菩萨面前,供奉着一条张嘴露齿、吐破毛光的大猪公,也忍不住要苦笑。谁都知道「不杀生」是佛教基本禁戒,佛教主张众生平等,对于弱小的动物施救放生都来不及,怎么可能再加以残杀呢?佛教是主张轮回学说的,凡是没有得到「觉悟」的众生,都要在生死苦海中轮回不止。因此;除了今世之外,人还有千千万万的过去世,换句话说在过去世中,我们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五胜义根的地方,是现代科学说的脑部,当然更应该包括诸神经系统从扶尘根一直到脑部的部分,这胜义根都是和意识心,以及记忆息息相关,如来藏在制造这个身根的时候,给了我们的意识和意根许多的选择,一旦这个脑部受伤,就可能会记忆失去,乃至能认得,说不出;或有说出的话十方流利,但都接不上别人的话;如是等等,这证明了佛法说,意识是和前五识俱起,因此五胜义根的损伤,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编者小语:端午小假刚要过去,一年一度的高考分数马上要揭晓,今天正好看到这样一篇文章,与大家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启益!也许您今年不是考生,也不是考生的父母,依然相信这篇文章会引发您思索!听闻麻省理工学院某中国籍学生的消息时,我正在公交车站无聊地翻着手机。曼哈顿的灯光已经开始照耀在这个全世界最神奇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这是纽约最平凡不过的一个夜晚。这个28岁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而所谓的快乐,其实都只是生活的片段而已,只是随着每一个人的福报差别,而有也许比较长久、也许比较短促的差别不同罢了!所以有的人才会说:忙的时候,就想要休息;穷的时候,就想要富有;生活安逸了,又怕幸福不长久!然而除此之外,在短暂的生于安乐之中,还穿插了种种的——譬如像升学压力、病痛苦恼、工作的困扰,乃至还有战争的纷扰、婚姻的挫折,再加上亲属的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