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143,c4-5)什么是十习因?一、淫习交接:此淫习乃是发于互相研磨,而研磨不休息,因此便生大猛火,暖热相现前,故众生彼此之间淫习相然,故招感地狱中便有铁床铜柱等事;因此十方诸佛如来都观此行淫是欲火,会焚烧修道成就的功德;而真修菩萨道者看到淫欲,心必远离,观此淫欲犹如火坑一般。此为贪着及广修双身法的密宗师徒,应该特别警惕的,因为藏密无上瑜伽双身法的三昧耶戒 | 三摩地 2018-07-22 |
![]() |
143,c4-5)什么是十习因?一、淫习交接:此淫习乃是发于互相研磨,而研磨不休息,因此便生大猛火,暖热相现前,故众生彼此之间淫习相然,故招感地狱中便有铁床铜柱等事;因此十方诸佛如来都观此行淫是欲火,会焚烧修道成就的功德;而真修菩萨道者看到淫欲,心必远离,观此淫欲犹如火坑一般。此为贪着及广修双身法的密宗师徒,应该特别警惕的,因为藏密无上瑜伽双身法的三昧耶戒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时另一持经藏的比丘出来使诤论平息,三藏法师见此,顿时嗔心生起,骂道:哪位女人息此诤论。因在僧团之中造了恶口之业,这位三藏法师现生就变为女人,而且后五百世都堕为女身。顺后受报的例子:有一屠夫七生以来常操屠业,却不落三涂而生于人天,这是由于七生之前曾经供养辟支佛一食,以此福力七生不堕恶道,但过七生之后,这七生所造杀业必次第成熟而感恶报。或有人疑:既然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人命危朽甚迅驶,譬如诸天喘息顷p107,若人于此短命中,闻上诸苦不惊畏,当知此心甚坚固,犹如金刚难摧坏。若见图画闻他言,或随经书自忆念,如是知时已难忍,况复己身自经历,无间无救大地狱,此中诸苦难穷尽;若复有人一日中,以三百鉾刺其体,比阿毘狱一念苦,百千万分不及一。受此大苦经一劫,罪业缘尽后方免,如是苦恼从谁生,皆由三业不善起。】8龙树菩萨的此段书文,形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们原则上尽量不休息,是因为现在台中、台南已经有DVD可以看了,所以还是得要继续讲,否则他们就得暂停一次闻法的机会。这次台风是在南部比较严重,台北情况比较轻微,正好我们也希望进度不要被影响,所以就继续讲。上周讲到第九页<悲品>的第二行,说生因与了因,我们还没有讲完,现在继续说明。佛初说发菩提心,这个发心到底是生因还是了因?如何判断?首先要了解什么叫作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阿赖耶识,又称藏识——如来藏,祂含藏诸法的种子,好像储存各种信息一样。由业因到果报,由果报到业因,生灭流转,轮回不息。人生的苦乐,世运的盛衰,都是业力所招感。所以《瑜伽师地论》说:『自作自受,其作其受。』卷三十八说:『已作不失,未作不得。』意思是『因』未得『果』报之前,不会自行消失;反之,不造作业因,也不会得相应的结果。由此可知,有因必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50.喜欢流传恶作剧信息,死作鸱枭鸟。51.常咒别人遭殃横祸,死作野狐。52.喜欢惊吓人,死作蝩鹿虫。53.前生控制人粮食,今生作啄木虫。54.盗用僧水,来生作水中鱼鳖。55.污染众僧地,来生作屏中虫。56.盗僧果子,来生作食泥土虫。57.前生偷僧物,今世作牛驴。58.向僧人强借贷,来生作白鸽。59.辱骂众僧,来生作牛身上虫。60.吃众僧菜,来生作野菜虫。61.拿用僧杂物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亦多有临时起意而谋财害命者,彼被害人于过去世未曾负欠彼加害人,则此恶行是因,加害人现世须受法律制裁之外,来世尚须将所夺命财,加计孳息偿还被害人,故不应认为一切被害人皆是前世负欠他人,所以被害。此事因果之判定,须依宿命通判定。然宿命通之判定,亦非绝对准确。譬如有被害人于十生前负欠加害人,而彼具宿命通之人仅能观察前三世,所判即非正确。亦有所造善业远在八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而业力也是主导轮回的因,所以业力不单是现世的结果,还会生生不息地延伸至来世。1、身口意三业身业----由身体行为所做的业;口业----由语言行为所做的业;意业----念头;身、口之所造业都是随著念头而造是业,念善则造善业,念恶则造恶业。2、共业和别业每人所做之业,皆产生一种力量,百千人之业就产生百千人之力量,万亿人之业力汇聚起来,就成为一股巨大无匹的力量,即所谓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波斯匿王知道这个消息之后非常的害怕,就逃到佛陀住的地方,请求佛陀来保护他。佛的阿难尊者知道这事情之后,便于佛前长跪合掌,向佛陀请问说:以什么样子的因缘,波斯匿王会杀害毘舍离的三十二个儿子呢?佛陀回答阿难说:这事情不是这一世才发生的,在过去很久以前,经历许多劫以来就一直反复地发生过。我现在为你们说明这些因缘,你们要仔细听闻并铭记在心。佛陀接着说:在非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一旦看到自己的八字里有不好的苗头,或是对六亲不利的信息,凭空所添的担心又有多少,算命带来的不是解脱,而是更多的忧愁。我的一些易友,有的是专业求测户,每天的任务就是带着自己的八字在各大qq群挨个求测。找了这个大师又找那个大师,但是呢,到现在为止,每遇到大师,他还会拿出他的八字来,让人给测测吧。是啊你要问:你还有什么需要测的呢?算了这么多次,还有什么疑问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现归纳列举如下:1、恶梦惊心人在睡眠中比较容易感知冤亲债主的活动,它们逼近受报者身心磁场的信息最容易在梦中被接受到,因此受报者常常会作各种恶梦。这些梦境,如果懂得易理,都不难分析出其对应于受报者的哪些方面。恶梦常是恶因正式释放前最重要的预警信息,如果能够高度重视,也就不容易错失机缘,并且可以将恶因化解于萌芽状态之中。2、善缘自断冤亲债主在正式开始讨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他们在路上的村子暂时休息。一些村民就煮了食物要供养。这时候,一间房子着火了,火焰直冲上天,一只正好飞过的乌鸦,不幸被火烧到,跌下来死掉了。这群比丘看着死去的乌鸦,心想只有佛陀有智慧解释这乌鸦做了什么恶业,才会如此死去,所以吃完供养的食物后,他们就继续上路。另有一群比丘,欲搭船前往佛陀的住处。当他们的船正在大海的中央时,无法再前进,船上的人就抽签,想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各位菩萨,您相信这世间真的有鬼神存在吗?为什么会有鬼神道的有情呢?鬼神分为哪些种类呢?他们的受用、住处、寿量又是如何呢?被鬼神附身是真的吗?如何排除鬼神的干扰呢?以上林林总总的疑问,相信会是您一直想要了解的议题,无奈多半的信息都仅止于道听途说、以讹传讹而已。为了厘清有关鬼神附身的相关问题,我们特别利用这次电视弘法的因缘,为大家揭开鬼神道的神秘面纱,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父母儿子妻妇孙息。踊跃欢喜请佛入坐。室中但氍氀。布施食器皆以金银琉璃。阿难长跪白佛。此人本有何功德自致大富。佛语阿难。此人上世时。值饥饿之世。家中贫穷。草木枯旱唯诣水遍采取用系命。作羹适熟。外有道人分卫。出见沙门。父母便言。以我分与之。儿子孙息各自以分让父母令食。六人一时发意各一日食。唯恨家莫无以上道人者。缘此之福得生天上人中。常得安隐丰饶财物。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另外,像《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八里面也有这样子的记载:【菩萨住不动地得真寂静,除去忧苦、寻、伺、喜、乐、出入息等,不生不灭住真法界,能现种种神通变化——或身如火聚放大光明,遍满三千大千世界;或身上出水如注大雨;扪摸日月威光自在;或现大身上至梵天;或现小身犹如芥子;或震动大地如水涛波;或以一身而现多身,或以多身还复一身;或隐或显说种种法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假使有人自己不修行,而总是希望别人用加持的方法帮自己度过难关,这就等于是向银行,受过加持以后,虽然会有一段时间的平静,但是不久之后,问题仍然会不断的出现;意思是说,除了必须偿还本金以外,还必须加上利息,所以债务也将更加的沉重。因此,加持只是一种方便法门,不是根本解决问题的办法。末学在多年的弘法过程当中,每每会遇到同修有种种修行的障碍出现,譬如生病、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又有人宣称,能够以符咒将婴灵练成婴兵,以婴兵来探听他人的隐私,互相传递消息,甚至于能够驱使婴兵杀人于千里之外,而不留一丝痕迹。类似的传说当然不会是正统佛教中的主张。但是自从婴灵之说流传以来,除了人工流产过的父母与家庭受到困扰之外,一般人在遇到物质或者精神上的突发状况时,也总会疑神疑鬼,认为是婴灵在作祟;好像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到处都有婴灵正等待时机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一天,佛和弟子们在罗阅只城外的一颗大树下休息,有一位新出家的比丘名叫见正,心里正在琢磨一个问题:佛说人死有后世,为什么不见有人回来报告呢?我要问一下佛陀。还没开口佛已知道,世尊就先说道:弟子们,你们看这棵树,本来只是一颗种子,现在已长成茂密的大树,起初是种子时,还没有树根、树干、树叶和果实,在地水火风四大的因缘作用下,种子才发芽,芽再生茎,茎再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另一种即是所谓的放浪形骸,不遵守规则,不遵守坐息。查了下词典,放浪形骸出自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王羲之的生年有两种说法(321—379年,或303—361年),卒于58岁,寿命并不长。 什么是鬼?复次比丘。知业果報。观餓鬼道。餓鬼所住。在何等处。作是观已。即以聞慧。观諸饿鬼。略有二種。何等为二。一者人中住。二者住於饿鬼世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