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而且既然是要当菩萨就一定要受菩萨,受菩萨以后就告诉我们不能诽谤菩萨藏,菩萨藏指的就是什么?就是如来藏正法。所以我们从这一点来看待,如果说信佛学佛,你是一定要学菩萨行,可是在达赖喇嘛所带领的喇嘛们所学的这个入菩萨行却又是完全违法,这六入法门中要以十信为基础再进入十住位中修学,当然最重要的检查就是要能实证法界实相心?如来藏;可是他们所开辟出来的、铺 admin

2020-06-08

  《菩萨优婆塞经讲记》有讲:【得是相已,次第获得身臃满相;何以故?为菩萨时,善受师长、父母、善友所教敕故,是故次得身臃满相。】菩萨因为善于接受父母们的敕命,也同样善受师长与善友的教敕,无量世如法奉行之后,就能得到身臃满相;因为你能够接受他们的教敕去做正确的事情,身体就健康,一世一世的改变成好的种子,成佛之后当然就获得身臃满相。接下来又说:〖得是相已 admin

2020-06-08

  菩提道依一切种智别于通教之外建立五十二阶位:十信心:即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回向心、心、心、愿心。十心住:即发心住、治地心住、修行心住、生贵心住、方便心住、正心住、不退心住、童真心住、法王子心住、灌顶心住。十行心:即欢喜心行、饶益心行、无嗔恨心行、无尽心行、离痴乱心行、善现心行、无着心行、尊重心行、善法心行、真实心行。十回向心: admin

2020-06-08

佛学基础学习导引:学佛释疑三归五十善业五时三教烦恼业力与轮回三法印四圣谛五阴十八界四禅八定六波罗蜜什么是佛教学佛释疑学佛释疑(一)【共130集】http://www.sanmodi.cn/mobile/yingyin/163.html学佛释疑(二)【共130集】http://www.sanmodi.cn/mobile/yingyin/165.html学佛释疑(三)【共130集】http://www.sanmodi.cn/mobile/yingyin/167.html三归五学佛与三归五 admin

2020-06-07

  有持比丘威仪具足护持正法。见坏法者即能驱遣呵责糺治。当知是人得福无量不可称计。善男子。譬如有王专行暴恶会遇重病。有邻国王闻其名声兴兵而来将欲灭之。是时病王无力势故方乃恐怖改心修善。而是邻王得福无量。持法比丘亦复如是。驱遣呵责坏法之人令行善法。得福无量。善男子。譬如长者所居之处田宅屋舍生诸毒树。长者知已即便斫伐悉令永尽。又如少壮首生白发愧而剪拔不令 admin

2020-06-06

  ”《佛说恒水经》云:“持五者,还生世间作人。”《受菩萨仪》中也说:“三归五得人身。”《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云:“归依如来,供养于佛,供养于法,供养于僧,生生世世常得人身。”  admin

2020-06-06

同修惠施同修净。同修忍辱同修精进。同修静虑同修智慧。况于十方无量无边诸佛世界。又于十方现有无量无数三千大千佛土。无二菩萨同时修集菩提资粮。俱时圆满。于一佛土并出于世一时成佛。况有无量无数菩萨。于一世界一时成佛。又不应言众多菩萨同时修集菩提资粮。俱时圆满。前后相避次第成佛。亦不应言一切菩萨皆不成佛。是故当知众多菩萨同时修集菩提资粮。俱圆满者。于十方 admin

2020-04-28

佛子务必引以为鉴,敬慎惧。应时时警惕自己︰若非亲证,若非真如,万勿轻易非毁唯识。以免因修善业净业反得恶果,于未来无量世中受大苦恼。欲重印及流通祖师之开示语录或著作时,务必详细检查求证,以免犯下“破菩萨藏”之地狱共业,成一阐提人。《正法眼藏-护法集》原标题:关于元代知讷禅师真心直说的错误知见 admin

2020-04-15

所谓六和敬就是:一、身和同住:大家要和乐共处;二、口和无诤:不要生起口角争论;三、意和同悦:大家都有同样的清净心志而感到欣悦;四、和同修:要共同持守菩萨等规范;五、见和同解:对正法要有一致的正确的认识;六、利和同均:有利益的话要平等共享。而四摄法则是指【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也就是说,我们应该要以财施、法施以及无畏施来摄受众生;要以慈柔的善 三摩地

2020-04-12

  (想阴区宇第九种魔事)【「又善男子想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入灭,研究化性,贪求深空;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终不觉知魔着,亦言自得无上涅盘,来彼求空善男子处敷座说法;于大众内,其形忽空,众无所见;还从虚空突然而出,存没自在;或现其身洞如琉璃,或垂手足作旃檀气;或大小便如厚石密;诽毁律,轻贱出家,口中常说『无因无 admin

2020-04-08

善男子!恐退失汝菩萨之地,反受沈沦,彼之法师行缺犯,而有妻子,大小便利,触污袈裟,无有威仪。」】  (1)请问以上的《大乘庄严宝王经》,是真经还是伪经?  (2)其中所谓六字大明陀罗尼:「唵.么.抳.钵.讷铭(二合).吽」是否为藏密所说的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呗.咪.吽」之来源依据呢?  (3)其中述及有一出家法师受持课诵六字大明陀罗尼, admin

2020-04-08

应知布施持忍辱精进静虑智慧。慈悲喜舍。解脱解脱知见。力无所畏。一切佛法一切种智善清净故。如来清净。若于如是诸佛如来。以清净心种种供养。香花璎珞幡盖敷具。布在佛前种种严饰。上妙香水澡浴尊仪。烧香普熏运心法界。复以饮食鼓乐弦歌。赞咏如来不共功德。发殊胜愿回向无上一切智海。所生功德无量无边。乃至菩提常令相续。所以者何。如来福智不可思议无数无等。善男子。 admin

2020-04-07

这部经当中:有一个聚落主,他的名字叫作如意珠顶发,这个聚落主,他向佛陀请示他的一个疑惑,他禀告佛陀说,他的辅相以及群臣眷属们共同在一处坐的时候,然后详细地议论一个议题,那就是“持声闻的出家想要作沙门的人,到底可不可以捉持于钱宝金银这些东西呢?”这个时候有的人说可以,有的人说不可以。如意珠顶发聚落主就来请示佛陀,他问佛陀说:“世尊! admin

2020-04-07

 第4集 那烂陀寺会贤,慧光再起复圣位。参访胜军唱高义,独领瑜伽第一论。应成自续中观师,难会如来究竟义。会宗论中显妙义,八识至理真佛说。开演唯识第一义,阐明真谛如来藏。大乘缘起阿赖耶,一心八识古今同。 第5集 制恶见论逾千颂,真唯识量明佛旨。佛世论义第一师,千古再唱第一人。立言斩谢标胜义,剖佛心要震五印。末法初起圣哲临,再现佛国降群 三摩地

2020-04-06

迦叶尊者因为对于佛制下了这样子一个律,心中有所不满,后来呢?因为终究是一个证得阿罗汉的他后来发现这是自己的过失,托钵回来以后他跟佛顶礼以后,跟佛说了:“悔过!世尊!悔过!善逝!我愚我痴!不善不辨!”(《杂阿含经》卷30)这里迦叶尊者他说:“佛啊!我向您忏悔啊!佛啊!我真是愚痴啊!我这样子的发心,我这样的作意不善,我没有智慧去辨别了知 admin

2020-03-21

正闻之后即得依于世尊大愿而拔除邪见,入于正法而得实证;深解不了义经之方便说,亦能实解了义经所说之真实义,得以证法——如来藏,而得发起根本无分别智,乃至进修而发起后得无分别智;并坚持布施及受持清净而转化心性,得以现观真我真法如来藏之各种层面。此为第一义谛圣教,并授记末法最后余八十年时,一切世间乐见离车童子将继续护持此经所说正法。 内容 admin

2020-03-19

假设你一定要主张说“那山河大地、植物草木都是有情”,那么我们要再提出一个问题:一切贤圣就永远无法成就不食众生肉、不杀众生的清净行。因为植物草木都是有情,一切贤圣在人间,不就饮食上----所有一切饮食都是在杀众生肉,在吃众生肉了吗?因为植物草木也是众生,那不就等于在吃众生肉、杀众生肉吗?而且一切贤圣没有办法成就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为什么呢 admin

2020-03-12

同年九月,在湖北荆州菩提寺受三坛大时,蒙受佛力慈悲加持,又证得了二禅。二〇〇六年初的一段时间里,因为心无烦恼,禅定渐增,在行走坐卧的一切时中,身心随时就要入到定中,以至于活动困难,生活自理也很艰难,于是就想闭关专修禅定。此事未遂,只好接续参禅。二〇〇六年底,终于明心悟道,证得本心。二〇〇七年,回到山中独自静修五年。二〇一二年初,从静修的山中出来, admin

2020-03-12

他们人其实也满和善的,不过那时因为还属严时期,所以还是有点神秘,得要认识的人带领才能进入道坛。 整个过程记得还要发誓哩,什么匿道不现、欺师灭袓、五雷轰顶之类的;但是当时心里的直觉是不太管这些,觉得那些与弟子没什么干系,所以念过便了。甚至后来要离开一贯道,也不会有任何压力,更何况离开之后,也没发生甚灾厄,更可以顺利找到正法。他们也讲三宝,但是跟 admin

2020-03-03

譬如,有一天阿那律尊者他的袈裟破了,想要缝补衣服;可是他的眼睛看不见,当时旁边没人,他就开口说:哪一位阿罗汉想要修福的,来帮我穿针吧!佛在远处以天耳听见了,就说:我来帮你穿针吧!阿那律尊者听到是佛的声音,觉得奇怪:佛啊!您还要修福吗?佛说:修福还会嫌多吗?佛都乐于修福了,何况是我们当然更要修福了!《优婆塞经》卷6佛开示说:以不坚身易于坚身。(《优婆 admin

2020-02-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