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优婆塞经》卷4〈杂品第19〉:善男子!有智之人施有五种:一者至心施、二者自手施、三者信心施、四者时节施、五者如法求物施。善男子!至心施者,得何等果?若至心施者,是人则得多饶财宝金银、琉璃、车渠、玛瑙、真珠、珊瑚、象马、牛羊、田宅、奴婢、多饶眷属,至心施者得如是果。自手施者得何等果?自手施已,所得果报如上所说;得已能用,自手施者得如是报。信心施者得 三摩地

2018-07-23

关于福德资粮的修集「施论、论、生天之论」,这些诸佛度众的常法我们可以为人说法流传。2.可是关于「实证」的部分,也就是个人的观行内容、体验内容,我们为了保护大众未来实证的功德,也是不可以写书或上网流传的。3.另外就是有些佛法的内容或是事相的内容,是要选择根器或场合,以免外道或是盗法者,乃至未悟的人诽谤三宝或嫌弃,这些内容我们也不应该流传,以免害众生造恶 三摩地

2018-07-23

在布施的时候,人们常常在布施后而生起了悔心,有哪些原因会让我们生起了后悔心,而减损了布施的福德呢?我们又该如何生起智慧,能够欢喜的布施,而得到大福德呢?佛陀在《优婆塞经》卷5当中开示说:【善男子!施已生悔,因于三事:一者于财贪爱、二者谘承邪见、三者见受者过。复有三事:一者畏他呵责、二者畏财尽受苦、三者见他施已受诸衰恼。】这意思是说:布施了以后,之 三摩地

2018-07-23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过去世持五、修十善业,如来藏就帮我们变一个人身或者天身给我们;如果我们过去造恶业,现在实现的因缘到了,如来藏就帮我们变一个畜生身或饿鬼身乃至地狱身给我们,不是每一世都一直当人的。因为佛陀有大神通力,能够观察并且了知一切众生的善恶果报,所以告诉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都首先要修集布施的功德;远离了穷困,才能避免一生都只能为生存来奔忙,无 三摩地

2018-07-23

又复能持不杀不盗不淫不妄不饮酒等近事法。如是补特伽罗转复难作。何况于佛世尊。合掌恭敬而行布施。施已净信于佛无疑。及法僧伽亦无疑惑。乃至苦集灭道四圣谛理。永断疑见。阿难。今此摩诃波阇波提苾刍尼。能起净信心归依佛法僧。受持不杀不盗不淫不妄不饮酒等近事法。而能于佛及法僧伽。乃至苦集灭道四圣谛理。已断疑惑。此苾刍尼难作能作。佛亦自知。阿难。有十四种较量 三摩地

2018-07-23

所谓火烧功德林是指经过长时的修行,好不容易由、定、慧所熏修而成的功德大林,因为一时的不能安忍,生起瞋恨而发了脾气,把长时修行所得的一切功德全部给烧毁殆尽,这就叫作火烧功德林。所以火烧功德林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瞋的缘故。瞋在五位百法中,归属于五十一心所法的六根本烦恼所含摄。根本烦恼也叫作缠,会缠缚有情在三界中流转生死,这六种根本烦恼是一切烦恼的根本 三摩地

2018-07-23

故今特举须菩提之恶习性因缘为借镜,作为菩萨子们的警惕,欲求无上正等正觉,当普摄一切众生、不舍一切众生,并远离瞋恚,方堪称「慈悲」,才能速得广利众生而早日成佛,成佛的过程中才能少受许多无意义的辛苦与迂回。(原标题:须菩提恶性缘) 三摩地

2018-07-23

《优婆塞经》卷7佛开示说:善男子!生忍因缘有五事:一者恶来不报,二者观无常想,三者修于慈悲,四者心不放逸,五者断除瞋恚。善男子!若人能成如是五事,当知是人能修忍辱。2意思是说,想要发起“生忍”,有五件事要作:第一,恶来不报。菩萨不会有报复的想法,如果众生对菩萨行恶事,菩萨也不会以恶事回报。譬如,如果有人用恶口骂过来,菩萨也不会用恶口骂回去 三摩地

2018-07-23

那反过来说,有时候也许想说:这件事的怨仇真的是不共戴天,非报不可!一下子又想:不对!我已经受了菩萨,乃至杀父之仇亦不应报,于自他无益的缘故。这种情况我们有时候叫作:白天使跟黑魔鬼。意思是说,正当我们在做某一件事情的同时,会因为我们的习气的缘故,看起来好像同时又有一个人在反对你做那件事情;同时,因为习气深浅差别的不同,也会导致你想要修正自己的过错的 三摩地

2018-07-23

生到三十三天,都是因为持五又修十善,福报已经相当高了,但是他们还是会起瞋心。所以世尊在上开示:释提桓因能够成为三十三天众的自在王,是因为他总是能随时随喜赞叹一切不瞋的功德。从故事中我们可以了解,释提桓因不仅有方便善巧,而且也教导如果碰到别人造恶时,要以慈心、悲心来破除自己内心的憍心和慢心,也教导如何去对治瞋恚的方法,还赞叹善于调伏瞋恚的行为,这些 三摩地

2018-07-23

《优婆塞经》卷7云:【我当云何能调众生?忍辱即是菩提正因,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是忍果。我若不种如是种子,云何获得如是正果?】也就是说,诸佛之所以能够调伏众生,都是因为忍辱的缘故;所以忍辱即是成佛的正因,而无上正等正觉则是忍辱的结果。菩萨在因地时,如果不种下这样的种子,未来如何能够成就无上佛果呢?因此菩萨若能好好修学忍辱之法,对成佛之道,将会产生莫 三摩地

2018-07-23

所谓火烧功德林是指经过长时的修行,好不容易由、定、慧所熏修而成的功德大林,因为一时的不能安忍,生起嗔恨而发了脾气,把长时修行所得的一切功德全部给烧毁殆尽,这就叫作火烧功德林。所以火烧功德林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嗔的缘故。嗔在五位百法中,归属于五十一心所法的六根本烦恼所含摄。根本烦恼也叫作缠,会缠缚有情在三界中流转生死,这六种根本烦恼是一切烦恼的根本 三摩地

2018-07-23

所谓“火烧功德林”是指经过长时的修行,好不容易由、定、慧所熏修而成的功德大林,因为一时的不能安忍,生起瞋恨而发了脾气,把长时修行所得的一切功德全部给烧毁殆尽,这就叫作“火烧功德林”。所以火烧功德林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瞋”的缘故。“瞋”在五位百法中,归属于五十一心所法的六根本烦恼所含摄。根本烦恼也叫作缠,会 三摩地

2018-07-23

故今特举须菩提之恶习性因缘为借镜,作为菩萨子们的警惕,欲求无上正等正觉,当普摄一切众生、不舍一切众生,并远离嗔恚,方堪称「慈悲」,才能速得广利众生而早日成佛,成佛的过程中才能少受许多无意义的辛苦与迂回。 (原标题:须菩提嗔心的故事) 三摩地

2018-07-23

也希望大家在经上的闻熏可以得利,使未来无量世的菩萨道顺利成功。 (原标题:佛陀开示安忍的秘诀) 三摩地

2018-07-23

我们也希望我们自己在面对嗔的时候,嗔习的起行的时候,我们自己要警心,为什么要警心?因为菩萨应该要以慈愍心来面对众生。如果菩萨对很多事情常常起嗔相的话,他和众生就会结下不好的缘;结下不好的缘,以后要度这个人,就很不好度了。怎么这样说呢?因为我们要和人家结缘的时候,应该先以和颜悦色来跟人家交谈;但是,如果说我们曾经对一个人发过了脾气,接下来,要让他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佛陀就跟他们说:如来教授你们律,教授你们十二分教,这些法都有说;但是我没有教你们要互相比看谁学得比较多、谁听得比较胜妙啊!我有这样教吗?这两位比丘说:没有啊!世尊!佛陀又说:你们难道不知道,如来教授的这些经典、这些偈颂,都是要你们能够调伏自己的身心,要止息自己的烦恼,让你们自己能够赶快趣向自证涅槃吗?两位比丘说:是的,世尊!那么既然是这个样子 三摩地

2018-07-23

不过,在对治嗔习这一个部分,我们要很注意的一件事情就是:一个菩萨行者,不可以随便对人起嗔,因为故嗔是菩萨的重。如果说,你这一个嗔是对自己嗔,什么叫对自己嗔呢?就是说:我这件事情怎么又做不好了!我事先应该怎么样。所以这样的一个嗔,它是有一个检讨改进的效果。但是,如果这个嗔是一向对著别人的话,那就是一个不好的重的行为可能会呈现。接著我们来看,如果说 三摩地

2018-07-23

生到三十三天,都是因为持五又修十善,福报已经相当高了,但是他们还是会起嗔心。所以世尊在上开示:释提桓因能够成为三十三天众的自在王,是因为他总是能随时随喜赞叹一切不嗔的功德。从故事中我们可以了解,释提桓因不仅有方便善巧,而且也教导如果碰到别人造恶时,要以慈心、悲心来破除自己内心的憍心和慢心,也教导如何去对治嗔恚的方法,还赞叹善于调伏嗔恚的行为,这些 三摩地

2018-07-23

」如果一个菩萨真实断我见,那他要给自己创伤疗愈就很容易了!创伤疗愈的关键就是在断我见与断我执!我们是因为有这个我见、我执或我所执,才会有创伤!譬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这个创伤,就是因为担心「我」被伤害!那什么是断我见呢?这个平实导师的书上都说的很清楚!大意就是说确实观行五阴十八界是虚妄无常,因缘和合的,五阴十八界并不是真实的我!只是一个组合体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