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静称尼师「…业精苦。…游心禅默,永绝尘劳。…常有一虎,随称去来,称若坐禅,蹲踞左右。…年九十三,无疾而卒也。」․法相尼师「…(有尼名曰慧宿)建禅斋七日,至第三夜,与众共坐,众起不起,众共观之,坚如木石,牵持不动,或谓已死;后三日起,起后如常。…」․慧浚尼师「…深禅秘观,无不必入。…禅味之乐 三摩地

2018-07-23

清季虚云与尘二师之事,或亦相仿也:只读《虚云和尚年谱》,无由得知尘踵迹万里追随虚老之缘由;若不读老之《关中寱语》,那晓原来二老曾于终南山比试定功,老为之折服!禅宗公案叙事,极从简略,读须具眼也。(有关虚云与尘二师之事,可参考本篇第五页)2.怀让化道一之事,犹如画龙点睛:道一精勤禅修,如龙已画就,遇怀让点睛,便一飞冲天。要知:芸芸僧俗之中,无论古 三摩地

2018-07-23

而为佛子者,若能「制心禅智,无事不办」,「欲求佛道,持净、专修禅观,得神通,能降天魔、破外道;能度众生、断烦恼」;「若不坐禅,平地颠坠」。又引《妙胜定经》言:「若复有人,不修禅定,身不证法,散心读诵十二部经,…复大精进,恒河沙劫讲说是经,不如一念,思惟入定。何以故?但使发心欲坐禅者,虽未得禅定,已胜十方一切论师,何况得禅定!」(大正藏第46册 三摩地

2018-07-23

当年冬月,即去南华寺受具足,然后返回云居山常住〔注1〕,随众出坡〔注2〕。几个月后,开始侍奉老和尚,白天则在常住上听住持和尚海灯法师讲经。老和尚当年117岁,身高两米多,双手下垂过膝,双目炯炯有神,晚上在煤油灯下看报纸的小字从不戴眼镜;牙齿三十六只,整整齐齐,没有缺损,听他说,是九十岁后才再生出来的。他的声音非常洪亮,有时在禅堂讲开示,声音一大,把禅 三摩地

2018-07-23

尘法师,是一位讲大部经的法师,听人说老和尚在高旻寺开了悟,便到终南山茅蓬找老和尚辩论禅宗的机锋语。老和尚听他把话说得很大,便对他说:『你的机锋辩论虽然很好,但这个不是你自己真正工夫,在生死根本上作不了主,阎王老子不会放过你的。不要再多辩了,咱俩且坐坐看吧!』于是他们两人就在茅蓬里打坐。老和尚一坐,就是七日七夜,如如不动;尘法师只坐了半天,双腿已 三摩地

2018-07-23

1959年9月10日下午,老和尚向大众作最后开示及遗嘱,老和尚说:『我的最后遗言只有「勤修定慧,息灭贪瞋痴」。』过一会儿又说:『要以正念正心,培养出大无畏精神,度人度世。』老人训诫我们要好好持修行。1959年9月12日中午十二时,老和尚对侍者说:『我刚才在睡梦中,见到一头牛踏断了佛印桥的石板,又见到碧溪的水流间断了。』随即闭目不语。直至十二点半,老和尚唤侍者 三摩地

2018-07-23

因诸渴仰,发明虚想,想积不休,能生胜气,是故众生,心持禁,举身轻清;心持咒印,顾眄雄毅;心欲生天,梦想飞举;心存佛国,圣境冥现;事善知识,自轻身命。阿难,诸想虽别,轻举是同,飞动不沉,自然超越,此名外分。阿难,一切世间生死相续,生从顺习,死从变流。临命终时,未舍暖触,一生善恶俱时顿现。死逆生顺,二习相交:纯想即飞,必生天上。若飞心中,兼福兼慧及与 三摩地

2018-07-23

因为,即使从悟后的心境历程来看,还是有诸多不善,你还是没有办法在身口意你的行,所以对于过去所造的不善业,让众生受到了许多的苦楚,我们现在就把这些不善业,以对众生的四摄法、以担负起整个时代的工作来偿还。那行什么时候会呢?我们现在都知道,你会在二地的时候成就,那能不能提前呢?在佛道的进程中,这不是很容易的。可能呢,有人可以慧直往。,是说他的 三摩地

2018-07-23

你想,奇怪,这样看起来都很像行,因为有的菩萨不是那么敏锐,所以如来可以一口气说一百多个,讲到一个地方的时候,说菩萨一定在这个地方有十个法,这时候他会怎么样。接下来又讲,菩萨这时一定会有十个法。如来意思就是说,这第一义谛的法,这出世间的智慧之法,如来一定会告诉你,一定会在各种因缘下告诉你的;只要你福德够,一定会告诉你的。但是,其他是你自己应该要做的 三摩地

2018-07-23

倘若你还是执意这样作呢,是违背菩萨道的道行,这个就叫作坏行。甘愿做菩萨(十四)——众生无边誓愿度所以,菩萨道里面为什么一定有一个誓愿,叫作众生无边誓愿度。就是你发了这么大的愿,一定要救度他们,那你怎么可以毁弃你自己的誓约?即是你觉得说真的是太累了,算啦,不要度啦!,然而这样也是不可以的。众生无边誓愿度应该进一步来解释,因为永远永远永远的 三摩地

2018-07-23

真正能够被称誉的人,以行来说,叫做二地满心的菩萨。真正能够从解脱有一点所得的,然后可以不再生生世世迷惑中流转的,叫做远离整个胎昧,那是三地满心位菩萨。于世间法的智慧能够多修学而了知者,是五地满心位的菩萨。然后能够远离末那的种种不善性,那个叫八地菩萨。真正于法界中受职法王子位子的,是十地菩萨,所以以这样来看的话,真的没有什么好去衡量,好去接受他人的 三摩地

2018-07-23

那你说,这就有点跳得是不是太快了,没有错,身行的运作是很迅速的,接下来,你会去贪求那个东西,可是因为你要持,所以你会产生很多的作意互相地冲突,即使你不敏锐,你也会觉得怪怪的,等到最后,你会觉得说,好像你也没办法满足你的爱取这世界的心,你也没办法守好这个出世间法的行,就是说你两边都得不到啦,你两边都不是人啦。就是说呢,你的行为表现会像是凡夫,但你 三摩地

2018-07-23

就像是我们忏悔的人,会说永不复作,可是还是会一直作,可是你愿意这样一次、二次、三次、四次、五次、六次,终于那个不良的劣行,它会减低它的势力,如果你还能作观行,然后呢,这样最后你会,慢慢地你的行。虽然没办法达到二地,但是你也自己可以终究无愧于所学,无愧于善知识所教,因为呢,善知识只能把《优婆塞经》,这样的经告诉你,只能够传你菩萨,可是没有办法 三摩地

2018-07-23

(请看智慧加油站--有趣故事六、七)(二)严持律用功办道首要持是无上菩提之本,因才可以生定,因定才可以生慧。若不持而修行,无有是处。【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告诉我们不持而修行三昧,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亦落邪魔外道,可知道持的重要。持的人,龙天拥,摹外敬畏。破的人,鬼言大贼,扫其足迹。从前,在罽宾国近着僧伽蓝的地,有条毒龙时 三摩地

2018-07-23

这样的解释,几乎遍布于藏密的演讲或书籍中——却不曾出现在正统佛教的经论教说里——可说是独门功夫、神乎其技,或说是:欲纵其性,何患无词!但不知它确实的功效如何?或只是广告的噱头?俗语说:“没知识,也要有常识”,酒之为物,能助长淫欲,佛陀为了预防“酒后乱性(邪淫)”,而制禁止佛弟子饮之。然密教行者为了合修双身法 admin

2018-07-23

其最为恶形恶状者,殆为达赖喇嘛及其所率四大派法王所弘传之假藏传佛教,不仅以常见或断见错误中观之六识论外道邪说破坏佛陀正教,復假借无上瑜伽名义,向佛教界广宣淫邪破之双身修法而秽乱佛门。更有甚者,他们还以世间环保等伪善之法包装,以学术研习、心灵成长等名目巧作掩覆,广传宗喀巴《广论》等常见外道邪说,使得台湾宗教界、文化界,乃至教育界之单位和个人,纷纷种 admin

2018-07-23

有时候真的很想很想告诉身边的朋友,我为什么学了佛,我为什么不再像以前那样暴脾气,我为什么不再那么仇恨这个世界,我为什么不再恨那个将我抚养长大的长辈,我为什么从一个无肉不欢的人变成一个坚定的素食者,为什么那个叼着烟独自走在异地街头目中无人的我会了十几年的烟,会了曾经我最爱的借以消愁的酒。可是我知道,时机不到,我能力不够,我说的,你们听不进去。就像 admin

2018-07-23

二十一于荆州果愿寺受。后诣长安西明寺复礼法师。学华严经起信论。复礼示以真妄颂,俾修禅那。师问曰:“初云何观云何用心。”复礼久而无言:“师三礼而退。属唐代宗诏径山国一禅师至阙。师乃谒之。遂得正法及南归。先是孤山永福寺有辟支佛塔。时道俗共为法会。师振锡而入。有灵隐寺韬光法师。”问曰:“此之法会何以作声。”师曰:“无 admin

2018-07-23

唐永淳二年受具。隶闲居寺习毗尼无懈。后谒安国师。印以真宗,顿悟玄旨。遂閤庐于岳之庞坞。一日有异人者。峨冠裤褶而至,从者极多。轻步舒徐,称谒大师。师睹其形貌奇伟非常,乃谕之曰:“善来仁者,胡为而至。”彼曰:“师宁识我耶。”师曰:“吾观佛与众生等。吾一目之,岂分别耶。”彼曰:“我此岳神也。能生死于人。师安得一目我哉 admin

2018-07-23

不解佛法,则何异俗人?今我等粗知礼义,略解佛法,袈裟被体,品沾身。此之重恩,从师长得。若求小果,仅能自利。今为大乘,普愿利人。则世、出世间二种师长,俱蒙利益。是为发菩提心第三因缘也。云何念施主恩?谓我等今者,日用所资,并非己有。三时粥饭,四季衣裳,疾病所需,身口所费,此皆出自他力,将为我用。彼则竭力躬耕,尚难糊口。我则安坐受食,犹不称心。彼则纺织 admin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