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菩萨三大无量数劫的普贤行,有一个部分就是福德庄严的资粮修集;佛乃是两足尊,福德庄严具足、智慧庄严具足,都由因地摄受众生而成就的。摄受众生就是摄受未来成佛时的佛土,这个部分在《维摩诘经》的时候曾作许多解说。同样的,这个部分乃是要以转依如来藏的体性为主,才能无私、无惧的摧邪显正,救护一切学人远离蕴处界我等众生相;如来藏犹如金刚一般,所以十迴向位又叫做十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最后一位现声闻相的菩萨比丘则是弥勒菩萨,祂是因为在僧团中代佛摄受声闻人的缘故,所以示现比丘相。那么再来看看现童子相、童女相的出家菩萨(出家修童子行、童女行,才称为童子与童女)像文殊师利、普贤都称为童子,善财大士也称为童子;可是维摩诘菩萨就不称为童子,因为他示现为在家相而住在自己家中,也有妻女,所以他不是出家人而是在家人。在大乘法中出家而修童子行、童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九地善慧地,九地菩萨能得深解脱行,于世间能如实了知而不过限,这个意思就是说,九地菩萨能因应众生的根器与机缘而为他说法;因为已经得四无碍解了,不但不会伤害众生的法身慧命,而且能够让众生因为九地菩萨的摄受,能长养善根,能够趣向佛菩提道的修证;就好像海水的譬喻,潮不过限一样。第十法云地,菩萨所住的法云地,能受一切诸佛如来大法明雨而无有厌足,如来的十力、四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为欲摄受诸佛菩提。为护一切正等觉教。广界尽虚空性穷未来际。一切劫数无有休息。为摄受妙法发第二大愿。为一切佛出现于世。无余一切诸世界中。住覩史多天宫为首。降下入胎住胎生长出家成道。受梵王请转轮示大涅盘。为悉往诣。供养受法加行为先。为一切处同时而转。广界尽虚空性穷未来际。一切劫数佛出世数无有休息。为悉往诣发第三大愿。为欲引发诸菩萨行。广大无量及无分别波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这样自然地摄受对方进入佛菩提道,却是心中依止于涅槃境界,无所谓贪染或离染可说。这样才是学佛,而不是像罗汉一般,得要灭了五阴以后才算是住在涅槃中。证道的菩萨学佛时总是学得快快乐乐的,不必每天时时刻刻与语言妄念对抗,那真是学得很痛苦。学佛学得不快乐,都是因为还没有证得法身,因此就没有证得三德、没有功德受用;也就是说他没有真的进入佛门,才会学得不快乐;或 | admin 2018-07-21 |
![]() |
若是没有一世又一世不断地教化利乐很多众生,将来你就无法成佛;因为你的佛土不能成就,因为是没有摄受以及庄严佛土,所以你的佛土也没有办法成就。所以,菩萨利他其实是利己,因为这样才能庄严未来成佛时的佛土。所以为了庄严佛土,必须要利乐有情;利乐有情的结果,就能庄严自己的佛土。当未来自己的佛土成就的时候,自己成佛了,那个佛土其实是与众生共有的,因为不是单单靠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而报身以及应化身,是佛陀为了摄受无量无边的众生而变现的,也都是依于清净法身如来藏而出生的。所以说,三身都要汇归于法身。所以,不可能离开清净法身如来藏,而说有报身或是应化身的。佛世尊既然有正遍知的法号,对于世间以及出世间的万法,当然都能够正确而又普遍的了知,所以才又称为法王。因此,法王这个称号是不能乱用的。例如世尊在《妙法莲华经》中说:我为法王,于法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如此的众生,如果得不到佛的摄受,那必然会永远地被自己的无明所缠绕,永远等不到解脱出离的时候。所以,得要看此土众生他的因缘善报如何,有的时候这个地方连着几十劫,都没有一尊佛降生成佛;但是有的时候,一劫当中就有好多尊佛来到人间。譬如说我们现在所处的时间是贤劫,贤劫之后是星宿劫,贤劫之前则是庄严劫,在这三劫当中,此土众生的因缘非常非常的好,每一劫当中竟然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而报身以及应化身,是佛陀为了摄受无量无边的众生而变现的,也都是依于清净法身如来藏而出生的。所以说,三身都要汇归于法身。所以,不可能离开清净法身如来藏,而说有报身或是应化身的。佛世尊既然有正遍知的法号,对于世间以及出世间的万法,当然都能够正确而又普遍的了知,所以才又称为法王。因此,法王这个称号是不能乱用的。例如世尊在《妙法莲华经》中说:我为法王,于法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善男子!因此之故,我们应当知道:这些都是如来的方便威德力所化现加持摄受,我当时吃马麦并不是业障现前的缘故啊!善男子!有出家的修行人、在家的修行人,奉持佛陀所施设的净戒;如果我接受了他们的请求前往受供,即使明知这个邀请的主人,因为荒佚而迷失心性,以至于不能供给饮食,或者不允诺提供安居的处所,我仍然会信守承诺依约前往。这是因为他们奉持净戒的缘故,如来已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我们看到说,象地藏王菩萨,祂就能够响应说前面所提到的:其他宗教为什么不愿在地狱这个业道中来摄受众生?地藏王菩萨本身,在《华严经》部里面祂就是佛。在述说诸菩萨的这种本怀的时候,《华严经》中有一分,那也有列为经典来提到说,有十个佛刹及非常多的微尘数的这些诸佛,就是有十个三千大千世界,每一个世界你把它变成微尘,然后这样来数,这样的数量有那么多那么多,祂们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最后一位现声闻相的菩萨比丘则是弥勒菩萨,祂是因为在僧团中代佛摄受声闻人的缘故,所以示现比丘相。那么再来看看现童子相、童女相的出家菩萨(出家修童子行、童女行,才称为童子与童女)像文殊师利、普贤都称为童子,善财大士也称为童子;可是维摩诘菩萨就不称为童子,因为他示现为在家相而住在自己家中,也有妻女,所以他不是出家人而是在家人。在大乘法中出家而修童子行、童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但是诸佛可以赶走他,只是因为慈悲而不赶他,还要摄受他。五阴魔,光是我们在《楞严经》讲那五阴的境界,你们好多人听过了,可是整理录音带时,整理到“同生基”三个字时已经遗忘了!我们不是讲过了吗?同生基就是行阴,那时不是说行阴熠熠吗?真的讲过了!结果还是忘了,何况能破五阴魔?至于烦恼魔,其实就是一念无明的四住地烦恼,这也不容易破;对一般学人与大师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但是诸佛可以赶走他,只是因为慈悲而不赶他,还要摄受他。五阴魔,光是我们在《楞严经》讲那五阴的境界,你们好多人听过了,可是整理录音带时,整理到“同生基”三个字时已经遗忘了!我们不是讲过了吗?同生基就是行阴,那时不是说行阴熠熠吗?真的讲过了!结果还是忘了,何况能破五阴魔?至于烦恼魔,其实就是一念无明的四住地烦恼,这也不容易破;对一般学人与大师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而报身以及应化身,是佛陀为了摄受无量无边的众生而变现的,也都是依于清净法身如来藏而出生的。所以说,三身都要汇归于法身。所以,不可能离开清净法身如来藏,而说有报身或是应化身的。佛世尊既然有正遍知的法号,对于世间以及出世间的万法,当然都能够正确而又普遍的了知,所以才又称为法王。因此,法王这个称号是不能乱用的。例如世尊在《妙法莲华经》中说:我为法王,于法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明心后,若不遇大名声之假善知识摄受,不被其邪见所转而退失,亦不自我否定所悟者,即不退失见地,能入第七住位,常住不退,名为证得大乘无生忍,获得法智及与类智,成位不退菩萨。此即自宗通之初步入门,然犹名为习种性菩萨,虽得证悟而有见地,仍未稍离异生凡夫之深重劣习故,尚未发起深乐佛乘之性故,尚未发起念念欲修佛道之性故,尚未于三贤位中历缘对境汰除凡夫性故,尚须 | admin 2018-07-21 |
![]() |
为什么?因为要利益无边的众生,因为有无量无边世界的众生需要我们来摄受利益,让他们迈入成佛之道,所以这个三地满心的菩萨一样继续留惑润生,能够继续的生生世世行菩萨道,发起了一分的“无漏妙定意生身”。在满心位的时候,成就三地的无生法忍以及“犹如谷响”的现观,并且发起了“无漏妙定意生身”,已经远离胎昧了。因为发起这意生身,远离 | admin 2018-07-21 |
![]() |
这样自然地摄受对方进入佛菩提道,却是心中依止于涅槃境界,无所谓贪染或离染可说。这样才是学佛,而不是像罗汉一般,得要灭了五阴以后才算是住在涅槃中。证道的菩萨学佛时总是学得快快乐乐的,不必每天时时刻刻与语言妄念对抗,那真是学得很痛苦。学佛学得不快乐,都是因为还没有证得法身,因此就没有证得三德、没有功德受用;也就是说他没有真的进入佛门,才会学得不快乐;或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供养一切诸人天!顶礼天中天,无上真法王,本师释迦尊,真为说法者,语竟意无穷,方便施设教,三乘同归一,一切皆成佛!净土法门从古到今,并没有特别说了义诸殊胜第一义谛,并没有特别以此来此娑婆世界弘扬圣道之殊妙境界,是以说非了义,以佛法中惟第一义谛,即此真心说为第一义谛,离此真心而说则为不了义,说为非第一义谛,因此是以当归净土法门为不了义!又以其诸仁者菩萨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为什么?因为要利益无边的众生,因为有无量无边世界的众生需要我们来摄受利益,让他们迈入成佛之道,所以这个三地满心的菩萨一样继续留惑润生,能够继续的生生世世行菩萨道,发起了一分的“无漏妙定意生身”。在满心位的时候,成就三地的无生法忍以及“犹如谷响”的现观,并且发起了“无漏妙定意生身”,已经远离胎昧了。因为发起这意生身,远离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