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86大势至菩萨以祂的念佛心,入无生忍的经验,于此娑婆世界,摄受表相学佛人归于净土。这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功夫,是使人得定很快速而且很有效的方法。尤其现今的社会环境,混乱吵杂,如果以此法门修持,不到两三年之时间,就可以得念佛三摩地。至于如何修持?当在奢摩他章中详述。(原标题:皈依三宝录自广论之平议)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何以故?谓彼为汝削发之出家凡夫僧,仍在凡夫位中,而可认之为僧;此诸亲证地上无生法忍智慧之在家胜义圣僧,以及教授自己证悟法门之在家亲教师,对自己修证般若之法益更为巨大,能令自己亲入菩萨数中,亦能摄受自己得不退转于大乘无生忍,其恩更高广于剃度师无数倍,其恩深厚、不可为喻,云何不可认之为师?而身现在家身相之诸地菩萨,般若证量极高,非汝紫莲心海所能臆想;又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摄受无量广大梵福。菩萨由此能于无量劫大劫中不堕恶趣。由是因缘非不无上正等菩提资粮。此中菩萨唯供现前佛及制多。应知获得广大福果。若唯供养不现前佛及以制多。应知获得大大福果。若俱供养现不现前佛及制多。应知获得最大福果。为无有上。.....」若诸菩萨于如来所若制多所。欲设供养。唯自手作。不使奴婢作使朋友僚庶亲属。不依懈惰诸放逸处而设供养。是名菩萨自作供养。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这是一种摄受众生的方便,当他愿意欢喜接受的话,我们就可以为他说明三归依,当他理解之后,再帮他作三归依。等三归依完了,再问他:你能持斋戒吗?所谓斋戒就是八关斋戒或是持五戒。如果他觉得持受五戒有困难,那么也可以选择定期持八关斋戒,所以就可以问他说:持一天的八关斋戒,你做得到吗?他如果说可以,那么我们就可以告诉他八关斋戒的内容,然后要求他说:你已经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这是一种摄受众生的方便,当他愿意欢喜接受的话,我们就可以为他说明三归依,当他理解之后,再帮他作三归依。等三归依完了,再问他:你能持斋戒吗?所谓斋戒就是八关斋戒或是持五戒。如果他觉得持受五戒有困难,那么也可以选择定期持八关斋戒,所以就可以问他说:持一天的八关斋戒,你做得到吗?他如果说可以,那么我们就可以告诉他八关斋戒的内容,然后要求他说:你已经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原来阿阇世王是一位早就发大菩提心的菩萨,他今生所造的罪业,都只是配合佛陀演出一场无生大戏,来摄受众生进入佛道罢了。佛陀在《优婆塞戒经》当中,也为我们开示说:【如有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定知善恶当有果报,是人能转重业为轻,轻者不受。若遭福田,遇善知识,修道修善,是人能转后世重罪,现世轻受。】佛陀的意思是说:我们应该要努力修身、修戒、修心、修慧。所谓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像多劫好兄弟假设变超级有钱人,他也会想要养我!假设他有一百亿,那至少也会给我一亿,给我一亿就够了!给我太多的话我会去养女人!那经典中的莲华色比丘尼,她也是很有福报!因为她往世常修福也常供佛!但她往昔因为感情创伤,所以有鼓励他人乱伦邪淫,这个恶业使得她在佛陀时代那一世时,虽然常布施使得每次结婚对象都是有钱人,但对方都会外遇邪淫!后来她自己当高级应召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另外,无论是从事政治或者其他的工作,也都是一样要努力用心的摄受有情众生;而不能像世间人一样,只为了眼前的小利,而损害自己以及其他有情的长远益利的。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114集佛教徒可以参与政治或军事工作吗?》正元老师开示 (原标题:佛教徒可以参与军事工作吗?)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而大乘菩萨的修行之路则是要相当的长久,因为所有菩萨一致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才能究竟圆满佛道;而成佛的唯一标准,是要净除第八识阿赖耶识当中烦恼障的现行以及习气种子,并且还要断除所知障的随眠种子;此外,还要以六度、四摄法来摄受无量无边的有情众生,因为摄受有情共同修学菩萨道以成熟有情,就是在摄受自己的佛土、在庄严自己的佛国净土。一般说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今世若欲值遇大善知识摄受护念,应当戮力护持了义正法,修行伏除性障,方有因缘遇见。如佛陀所开示,要行菩萨道就要努力修集福德资粮,以求值遇善知识之摄受教导,并熏闻了义,令慧力增长故;应将所修世间善法的一切福德资粮、一切功德迥向给怨亲债主,并祈求佛菩萨加持摄受他们,能早日离苦得乐,皈命三宝,与我们一起修学佛法,同时也全部回向今世、后世可以亲证三乘菩提发起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菩萨以施,住持三宝,能令二乘托钵乞食而无匮乏;菩萨以施,为诸声闻说有空性法界,非仅现象界之空相尔,令二乘人渐趣大乘菩提;菩萨以施,摄受有情,成佛时眷属财富无量;菩萨以施之般若,成佛时能得无量财富,而示众生以贫穷田相,托钵乞食。施者有净以及不净,净施之人后世福慧果报无量无边;不净施者,不唯后世无财,又复遭诸恶报。如人施刀以救病苦,病人因其施刀割除瘤害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像多劫好兄弟假设变超级有钱人,他也会想要养我!假设他有一百亿,那至少也会给我一亿,给我一亿就够了!给我太多的话我会去养女人!那经典中的莲华色比丘尼,她也是很有福报!因为她往世常修福也常供佛!但她往昔因为感情创伤,所以有鼓励他人邪淫,这个恶业使得她在佛陀时代那一世时,虽然常布施使得每次结婚对象都是有钱人,但对方都会外遇邪淫!后来她自己当高级应召女郎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两次的「开示」,真的是令我这学佛念佛人,伤痛万分!念佛人皆知:当人病重的时候,不要去讲一些俗家言语,要开示:诸佛如来是最殊胜的清净地,要放下这五浊恶世的业报身,以专心致意的精神,念念阿弥陀佛,念念求生极乐净土;要病重人看破这五尘假有,世间无一可以留恋,一切志业也无可挂怀,不论是出入将相,救民济世,矜悯贫苦,总教它通通放下,何况一切眷属财物,诸多牵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五根出生了,摄受五尘,然后根尘相触有了五识;五尘当中有法尘,意根触这个法尘有了意识,那六识都出生了。阿赖耶识当然就是要流注六识的种子,才能够让这个前五识以及意识生起来运作,这样子五识生起了以后,也就具足了名色当中的“名”。那么以上所说的,就是我们欲界人间的有情他入胎后、出生之前“识缘名色”的那个作用。也就是说,由于第八识祂流 | admin 2018-07-21 |
![]() |
”若无如来藏执持业种不失,是谁任持果报而丝毫不错乱?是谁能贯穿三世因果而不失?就是因为有如来藏心执持业种不失,于过去世五蕴坏灭时,如来藏与意根来至今世,而由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以其独有的大种性自性来摄受四大物质,方能变现今世的色身等五蕴,而在今世受报。又于今世五蕴坏灭时,如来藏携带善恶业的所有种子,与意根去至未来世,而由如来藏心变现未来世的五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若无如来藏执持业种不失,是谁任持果报而丝毫不错乱?是谁能贯穿三世因果而不失?就是因为有如来藏心执持业种不失,于过去世五蕴坏灭时,如来藏与意根来至今世,而由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以其独有的大种性自性来摄受四大物质,方能变现今世的色身等五蕴,而在今世受报。又于今世五蕴坏灭时,如来藏携带善恶业的所有种子,与意根去至未来世,而由如来藏心变现未来世的五蕴,而在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楞伽经》一切佛语心品之四:「甚深如来藏,而与七识俱;二种摄受生,智者则远离。(1-3,p.35)3.《楞伽经》一切佛语心品之四:「如来之藏……为无始虚伪恶习所熏,名为识藏,生无明住地,与七识俱,如海浪身常生不断。」(1-3,p.42)4.《大乘入楞伽经》偈颂品第十之初:「依于藏识故,而得有意转;心意为依故,而有诸识生、虚妄所立法,及心性真如;定者如是观,通达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亦名阿赖耶识,何以故?由此识于身摄受藏隐,同安危义故,亦名为心。」契经云:「藏识住于身,摄藏诸种子。遍持寿暖识,如云覆世间。业用曾不停,众生莫能见。」《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卷九:「王言:大师,如此法身,当依何法作如是观?答言:大王,当依一切众生烦恼身观,当依贪欲瞋恚愚痴众生中观,当依四颠倒见众生中观,当依阴界入中观,当依地狱畜生饿鬼乃至阿修罗等诸身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一谓眼根摄受色境。二由无始取着习气。三由彼识自性本性。四于色境作意希望。由此四种因缘力故。藏识转变。识波浪生。譬如瀑流相续不断。善男子。如眼识起一切根识。微尘毛孔。俱时出生。亦复如是譬如明镜顿现众像。诸识亦尔。或时顿现。善男子。譬如猛风吹大海水。波浪不停。由境界风。飘静心海。起识波浪。相续不断。因缘相作。不相舍离。不一不异。如水与波。由业生相。深起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佛在《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曾开示:“甚深如来藏,而与七识俱;二种摄受生,智者则远离。”(《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四)经中已开示:如来藏共有八个识,也就是如来藏第八识本体,以及七转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及末那识。七转识中的前六识,眼识分别色尘——亦即分别青黄赤白等色尘之显色;耳识分别声尘;鼻识分别香尘;舌识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