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凡是从中华文化所普及的地区,大家对于一些精神层次的事情,往往也都有一致性的熏习。比方说,我们在苏轼的《前赤壁赋》里面,会读到这样的字眼: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我想只要读过《前赤壁赋》的人,几乎都会对这些文字以及里面所描绘出的洒脱自在的自境,而心怡不已。又譬如说,我们常常有听到所谓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们东方人,特别是中华文化普及的地区,一般人所习以为常的所谓的老庄道家,在老庄道家里面所讲的这些真理。最主要是因为,佛教在最早开始约略在汉朝末年的时候传入中国,当时其实在中国地区的人们,对于佛教所谈的许多的观念跟名相,其实都不了解的。所以对于这样一个从西方所传来的这个教义,要理解的方式,当然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透过既有的、固有的文化思想内涵,然后把它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在国人的传统文化里面,有一部分的人有人死为鬼的观念。例如:在古代《说文解字》这本书里面,鬼有人所归为鬼这样的意思。因此认为人死后的归趣就是鬼道,这样的说法是古人对于生死现象的一种观察与推论而得到的结论;但是因为缺乏正确的佛法知见,也没有办法对于六道轮回现象有完整的观察,因此便有人死为鬼这种观念的产生。如果有正确的佛法知见,就会知道有六道轮回;因此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你想这样是不是一个文化传统?是的。实际上六斋日,在中国是由皇帝所钦定的,这事情很难理解吧!不过古时候确实是如此。当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南朝的梁武帝他本身受这个菩萨戒,所以他要制定:不管你是大乘小乘的出家众,你都应该要吃素。后来这个风气,就变成出家人所一致奉行的,吃素是菩萨戒所规范的。但一般人的情况,就到了北朝有一位齐文宣帝,他信奉佛法,因此他就制定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不论是在人心、文化、道德、世间的果报等等,必须要将一切的化缘都先准备妥当,这样子世尊下生人间的因缘才能成熟。所以有无数的菩萨,包括了来自于天界的神等等,在世尊下生之前他们先来到人间。如同佛所传授的这个五个阶段的教法——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佛菩提乘,在世尊下生之前,此地的众生普遍的程度,必须是已经多所熏习了这样子五乘教法的内容。虽然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你想这样是不是一个文化传统?是的。实际上六斋日,在中国是由皇帝所钦定的,这事情很难理解吧!不过古时候确实是如此。当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南朝的梁武帝他本身受这个菩萨戒,所以他要制定:不管你是大乘小乘的出家众,你都应该要吃素。后来这个风气,就变成出家人所一致奉行的,吃素是菩萨戒所规范的。但一般人的情况,就到了北朝有一位齐文宣帝,他信奉佛法,因此他就制定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笔者前段时间参加某省的佛教文化论坛,一个来自浙江的方丈,大言惭惭地说,应该确立禅宗六祖为“中国佛”,因为,西方印度有“释迦牟尼佛”,西方有佛,我们东方泱泱大国华夏文明也应该有佛,这才显得文化自信!说的咬牙切齿、掷地有声!台下专家学者及大部分僧人大声叫好、热烈鼓掌,那位浙江“大德高僧”气势汹汹地坐下来。于是,我轻声向他请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孝顺是中华文化固有的美德。我们在佛经里,也常常可以看见教导和赞叹孝顺的经文。孝顺不但是做人的基本,也是学佛的基础。一个人如果不能孝顺父母,而说要成就佛道,没有这样的道理!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2佛开示说:【善男子!父母恩者,父有慈恩,母有悲恩。母悲恩者,若我住世于一劫中,说不能尽。】(《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2)父亲于子女有慈恩,母亲于子女有悲恩。 | admin 2018-07-22 |
|
|
一、浴佛起源浴佛节又名佛诞节、龙华会,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起的佛教节日,又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其中的浴佛、斋会、结缘、放生仪式广为流行。据《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记载,摩耶夫人怀胎临近产期之时,路经蓝毗尼园,行至无忧树下诞生了悉达多太子。太子降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地下,惟我独尊,大地为之震动,九龙吐水为之沐浴。这一天适逢中国农历四月初八,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在一般传统的民间信仰文化当中是有这样的说法,而且在华人居住的地区也流传很久的时间、也应用了很久,这是在民间习俗流传中所说的:在世的人要烧大量的纸钱、银钱这种种之类的纸钱来给往生舍寿的人,让亡者可以使用;而一般的人他们认为,这样的话亡者就能够得到阴间的财富。乃至可以衍生出到整个世俗的习俗当中也流传着说:很多的公司他必须在每逢每个月的初一、十五或者七月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一、浴佛起源浴佛节又名佛诞节、龙华会,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起的佛教节日,又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其中的浴佛、斋会、结缘、放生在过去广为流行。据《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所记载,摩耶夫人怀胎临近产期之时,路经蓝毗尼园,行至无忧树下诞生了悉达多太子。太子降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地下,惟我独尊,大地为之震动,九龙吐水为之沐浴。这一天适逢中国农历四月初 | 三摩地 2018-07-22 |
|
|
2、交友佛教的居士应该与良师益友交往,最好交往比你素质高的人,亲近那些比你更有智慧、修养和文化的善友。这样,朋友就可以给你做一个好榜样,带动你不断地提高。如果你发现一个朋友心念不正,为人谄曲,口是心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那你最好马上就理智地远离他,但也不要对他起嗔恨心,应该衷心祝福他能够变得品质高尚。在家居士对于朋友之间的关系,应该以“五事&r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不论是在人心、文化、道德、世间的果报等等,必须要将一切的化缘都先准备妥当,这样子世尊下生人间的因缘才能成熟。所以有无数的菩萨,包括了来自于天界的护法神等等,在世尊下生之前他们先来到人间。如同佛所传授的这个五个阶段的教法——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佛菩提乘,在世尊下生之前,此地的众生普遍的程度,必须是已经多所熏习了这样子五乘教法的内容。 | admin 2018-07-22 |
|
|
这些无上瑜伽呢,由于民情风土的原因,虽然有传到这个宋朝来,也有翻译一些经典;可是跟中国人好礼重文化的传统不相符合,所以在中国并没有发展起来;反而是弘扬到了中国西藏地区,就成为西藏的密宗。这一些大体上就是佛教里面宗派源流。大家会发现:本来佛陀只是用祂的一生,来演说三乘佛法,可是到了后来却越来越复杂,宗派越来越多;甚至到了无上瑜伽的时期,所有的学者都同 | admin 2018-07-22 |
|
|
他所作的诗偈,开了佛教优美文学的先河,于五印度及南海诸国传诵一时,后来健陀罗国贵霜王朝即依其诗偈而雕塑佛像,为后世雕塑佛像的文化留下了珍贵的遗产。马鸣菩萨深研佛法,博通三藏,到处弘法化众,提倡大乘经教,并以佛法教义融入诗词歌赋,教化世人,感人至深,因此声名远播,风靡全印度,盛极一时。其时,北印度小月氏族(Getac)崛起,月氏国王迦腻色迦(Kanishka)建立健 | admin 2018-07-22 |
|
|
然而在那个早期的年代,汉译的佛典往往因为文化隔阂加上语言间的障碍而与梵本之原意有所差距,对于佛陀真旨的弘传则实尚在启蒙阶段。先说其一:“安世高”大师,本名清,是安息国(伊朗)的太子,博学多识,穷理尽性,自识宿缘,多有神迹,世莫能量。当轮到他即位的时候,他让位给叔父,出家修道。“安世高”精研《阿毗昙经》,修习禅定,尝游化西域各地; | admin 2018-07-22 |
|
|
因果文化来自佛门,源头乃是如来藏法义,与宗教不同,例如从未有人见到过上帝或安拉,而在佛法传入中国的每个时代,都有许多修行人亲证了本心如来藏的真实存在,这在禅宗叫做明心或证道,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记载中比比皆是。B,量子不可克隆定理,源自于每个生命的如来藏不可克隆、无法复制、不可再生。《心经》曰不生不灭,没有生当然不会有灭,世出世间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毁灭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小人的文明就是在巨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精灵所流传下来的文化中也是这么说的,神在巨人的尸体上创造了矮人,就是这么的一回事。虽然巨人的文明已经灭亡,但是还是会留下很多的遗迹这样的,各种的传说也就得到流传下来,探险挖掘也是小人们最喜欢做的事情。小人文明后来也灭亡了,跟着在大地上出现的也不是小人了,就是类似我们现在这个体形的人类。第三次太阳纪接着出现了一个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时早已没有国王,没有文化,也没有什么军政领袖。国土空废,城镇败坏,只有一些小的村庄,洒洒落落的相去很远。灾病劫过后,人们相共又生起一念中品的厌离心,(思离苦得乐的心比前还重)如是慢慢经过一千年,人寿减到十岁时,身形才一尺高,还有一搩手,一握手高的,下生来五个月就结婚,十岁人为上寿。普通活七八岁的,五六岁的,三四岁的不等。到这时原来那一念中品厌离心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于是乎她决定用构成文化的人类学,社会学和考古学研究来考量这些病人前世的特定细节,以此来看看他们前世的回忆和人口数据是否一致。理由如下:如果自己的研究对象对前世的性别,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的回忆和人类学家以及社会学家已知的信息相符的话,那么即可证明这些研究对象的前世幻想和人口数据可以一一对应,这对人类可以轮回的观点有着重要的意义。在10年里,海伦博士探访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