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欲以善方便知三世平等故。修行精进。欲知清净平等法故。修行精进。欲得一切诸佛法故。修行精进。欲以一方便门知一切佛法故。修行精进。欲知诸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故。修行精进。欲知诸佛大智慧善方便故。修行精进。欲知一切佛法广为众生句句分别故。修行精进。菩萨成就如是精进。”菩萨修行精进,皆是为了摄受正法,乃是为了摄受众生成就佛道,如此经所开示:菩萨是为了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然者,涅盘者:正见、正治、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涅盘之原本。」尔时,有牧牛人名曰难陀,凭杖而立。是时,彼牧牛人遥闻如来所说,渐来至世尊所而立。尔时,牧牛人白世尊言:「我今亦不着此岸,不在彼岸,又非中没,复非在岸上,不为人捉,复非为非人所捉,不为水所回转,亦非,渐当至涅盘之处。唯愿世尊,听在道次,得作沙门。」世尊告曰:「汝今还主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你们要不断的为他们感叹吗?也不需要啦!你再多施设一些方便,让他们十年、三十年后能知道那是狗屎就好了,不需感叹!因为五浊恶世的众生“本来如是”。如果我见是那么容易断的,那岂不是一般人都已经是初果:初果人满街跑了!但实际上不可能,佛在世时也没有办法做到初果人满街跑,何况是末法时的现在?你们能断我见,觉得很容易,但众生不一定容易;所以未来之世,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既然回到你那里去了,骂的又不是我,我生气干嘛?哎!心里无事的走了!这是依世间忍来说的啊!你自己要有方便善巧去转化它。除非那人骂你的言语,会影响到未来的弘传,导致你不得不响应,必须对他的说法加以响应,以免众生对的信心动摇。可是当你把说清楚了以后,不管他接不接受,那都是他的事;他要是不接受,那是他不能忍;不能生忍,就表示这个人修行不好,你又何必跟他一般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地方在说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就是写的娑诃,我们方便来念成娑婆),既然是堪能忍受的世界,因此有菩萨来问佛,他说这个世界的有情就是能够忍受各种言语的骂辱,还有身形上的鞭打、捶打。可是佛说不是!大部分的众生没有办法做到这样的功德,反而是被贪、瞋、痴这种怨恨、怨害所缠缚着,随着生死流而不能够解脱。这菩萨就觉得奇怪:如果这样,这世界不应该叫作娑婆啊!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大方便佛报恩经》中,释迦牟尼佛自己述说祂在因地时发菩提心的情况。就是祂在无量劫以前的过去生,因为造作罪业而堕到火车地狱中,受极重的苦报;看见同伴及其它所有火车地狱众生,受着极重大痛苦的情形,自己也感受着大苦恼,心中就生起了想要帮助他们免除这种重大的痛苦,给予他们安乐的安隐心,然后就生起了慈悲心,自己就在心中发起了“救度一切众生出离三恶道乃至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在菩萨戒的当中,犯戒——犯杀生戒,它需要有三个条件,也就是根本、方便跟成已。那到底有没有根本呢,还需要加上其他的条件来配合。所以,如果说我们要判定一个人,他是不是具足犯杀人戒的条件,大概要有五个。第一个,对方一定是人;因为我们现在讲的是杀人戒,说对方一定是人,而且你杀的不是自己。那的这一部分,为什么不犯杀生戒呢?因为这个戒律里面,是要戒菩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而一般对学佛人都通称为菩萨,那只是方便随俗的称呼罢了。但是,假如说刚才所说的那一类的事情、那一类的状况,在受菩萨戒的阶段中发生了,也许有人只是因为一些事相正在努力地克服,他是暂时没有办法在今年去受菩萨戒,结果别人已经受了菩萨戒而在佛菩提道上起跑了。然而那个动了舍戒念的人,也许就有可能反而会怎么样?「唉呀!没关系啦!今世反正还会有机会,到时再来受吧!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那葛格我通常对菩萨们都不会凶,除非是超级好朋友才会比较凶!但我发愿从今生至佛身,生生世世对任何人包括家人都是很温柔很调柔很有耐心!以前我也会对老婆或弟弟比较凶,但我现在也都不会了!跟老婆与弟弟感情越来越好!那另外其实菩萨戒中要犯邪淫还不太容易,而犯故瞋或犯说四众过还比较容易,邪淫要跟对方上床,根本、方便、成已才算具足十重罪,但故瞋很容易就犯了!故意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瑜伽师地论》卷35)弥勒菩萨甚至告诫菩萨们,对于什么是于众生没有长远利益的短暂安乐,而什么虽一时令众生不得安乐,但却有著长远利益,这些都应该要以不颠倒的实相智慧如实了知;然后要尽自己的能力,劝导众生能舍离一切没有利益的暂时安乐,甚至以种种方便善巧,从众生那里削夺掉这些不利益。所以弥勒菩萨说:【若苦所随有利益事,众生于此虽无欲乐,菩萨依止善权方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若依成佛之道来说,其实菩萨戒才是正统的解脱戒;因为声闻戒只能使人获得声闻极果的阿罗汉果,不能使人成佛;但菩萨戒可以使人成佛,而佛教以成佛之道为中心,不是以声闻之道为中心,所以菩萨戒才是正统的解脱戒;所以应该说菩萨戒才是正统的解脱戒,声闻法是世尊方便施设接引声闻人的方便法,因此而设的出家戒当然应该说为别解脱戒,菩萨戒才是正统的解脱戒。假使声闻道是佛法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佛言:「佛子!若自杀、教人杀、方便杀、赞叹杀、见作随喜,乃至咒杀:杀因、杀缘、杀法、杀业,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是菩萨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而返恣心快意杀生者,是菩萨波罗夷罪。」「若佛子自盗、教人盗、方便咒盗:盗因、盗缘、盗法、盗业,乃至鬼神有主物、劫贼物,一切财物,一针一草,不得故盗。而菩萨应生佛性孝顺心、慈悲心,常助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为大慈大悲而且福慧两足的释迦世尊,怎么会教导让众生堕入三恶道受苦,更且长劫不知求道、不能修道的法教呢?何况佛陀法教,纵有人、天、声闻、缘觉及佛五乘差异,但不论是人乘或天乘都不能让人解脱三界生死,更不能解脱于烦恼;其实只是世尊慈悲教化,让初机学佛人安住而不堕恶道,待将来因缘成熟,能修习声闻、缘觉解脱道,乃至大乘佛菩提道而方便施设的次法。因此,如果从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不肯发菩萨的大心,不肯受菩萨的戒,而要得菩萨最深妙的法,没有道理嘛!《梵网经》菩萨戒戒相:十重戒1、杀(若自作、教作、方便赞叹作、随喜亦然)佛言:「佛子!若、教人杀、方便杀、赞叹杀、见作随喜,乃至咒杀,杀因、杀缘、杀法、杀业,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是菩萨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而返恣心快意杀生者,是菩萨波罗夷罪。」2、盗(自盗、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譬如说,十重戒你要去持,但是对于法律所不允许的事情,你也不可以去违犯,因为法律是生长在同一国土里面的众生所能接受的最低行为标准,菩萨怎么可以去犯这种大家所能接受的低水准的行为呢?再来说,你也不可以做违反道德的事情,譬如说随地吐痰乱丢垃圾,然后买票不排队,这些都违反道德,因为这是一种自私的行为,也就是不管别人的感受,然后只图自己的方便,这样一个不清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有时真是一文钱逼死英雄汉,英雄人物绝对不做抢劫的事,可是没有那一文钱买食物,他就过不了这一天,连一个馒头也买不起,何况是还债?这时你如果方便:我明天帮他还钱,请你不要杀他。这就是施无畏,这既是无畏施、同时也是财施;二万块钱就救回一条人命,这褔德可真大。如果你是这样慈悲的心态,戒法想要不清净,也是很难的,证果也就容易多了。第三、是求者未索,先开心与,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古时常常有人在路上施粥,就是给过路人不方便时食用。我们小时常常看见乡间道路上,乃至现在中南部的小市镇中仍然有人弄个木架子,放个很大的水壶,里面泡了茶叶等人来喝。在那个年代,有很多挑夫,自己出产的食物、农产品,都得用担子挑去卖的,不像现在车子一开,一溜烟就走了。所以现在乡下奉茶时没什么人在喝了,因为车子一开就过去了,在自己车上也都会准备水。但以前大部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若仅仅于人或畜生系缚、禁闭、打伤等,是杀方的方便罪而不是正罪。应该知道,五戒中的杀戒,原则上是不应该杀一切众生,如《大宝积经》八十二卷《随伽长者会》,说到五戒文中就说:不杀一切诸众生等。这是说在家菩萨爱了五戒,修习慈心不应该杀一切众生,但并不是凡杀了一个众生都是犯了杀的根本罪不可忏悔。《优婆塞五戒相经》说:佛告诸比丘,犯杀有三种夺人命:一者自作,二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能持菩萨戒吗?还是需要怎样的经历与过程之后,才由优婆塞戒转进到菩萨戒?答:您有心发愿严格持守菩萨戒律,此乃净善之法,我们在此随喜赞叹您的净愿与净行,因为您已经具足七圣财中戒财的一分功德,因为戒学乃是三无漏学中的基础,而三乘菩提的成就皆以戒为前方便资粮,故佛在经中请阿那律陀尊者开示受戒、持戒之胜妙处,阐释诸贤圣皆是「以戒为梯而升无上慧堂之阁」,尤其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复有三法:一者善知方便,能教众生远离恶法,二者知善方便、能教众生令修善法,三者化众生时心无疲悔。复有三法:一者为令众生离身苦时,自于身命、心不吝惜,二者为令众生离心苦时,自于身命、心不吝惜,三者教化众生修善法时,自于身命、心不吝惜。复有三法:一者有舍己事、先营他事,二者营他事时不择时节,三者终不顾虑辛苦忧恼。〗〖复有三法:一者心无妒嫉,二者见他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