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杀戒】佛言:「佛子!若、教人杀、方便杀、赞叹杀、见作随喜,乃至咒杀:杀因、杀缘、杀法、杀业,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是菩萨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而返恣心快意杀生者,是菩萨波罗夷罪。」【盗戒】「若佛子自盗、教人盗、方便咒盗:盗因、盗缘、盗法、盗业,乃至鬼神有主物、劫贼物,一切财物,一针一草,不得故盗。而菩萨应生佛性孝顺心、慈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若教人杀方便赞叹杀见作随喜。乃至咒杀。杀因杀缘杀法杀业。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是菩萨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而自恣心快意杀生者。是菩萨波罗夷罪若佛子。自盗教人盗方便盗盗因盗缘盗法盗业咒盗乃至鬼神有主劫贼物。一切财物一针一草不得故盗。而菩萨应生佛性孝顺慈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乐。而反更盗人财物者。是菩萨波罗夷罪若佛子。自淫教人淫。乃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现在很多法师私下想要学我们的法,但都不能成功,因为在道场中会被排挤,最后只好出来外面租个房子自己住,成立一个精舍,才能方便来学。如果还在道场中而能来学,那就只有两个原因:第一、你是那个道场很重要的人物,他们不敢招惹你,或是必须仰赖你;第二、你已得到住持和尚的同意。只有这两个办法,不然出家了反而难学妙法。但一般而言,在三贤位中的修行是以出家身来修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若依成佛之道来说,其实菩萨戒才是正统的解脱戒;因为声闻戒只能使人获得声闻极果的阿罗汉果,不能使人成佛;但菩萨戒可以使人成佛,而佛教以成佛之道为中心,不是以声闻之道为中心,所以菩萨戒才是正统的解脱戒;所以应该说菩萨戒才是正统的解脱戒,声闻法是世尊方便施设接引声闻人的方便法,因此而设的出家戒当然应该说为别解脱戒,菩萨戒才是正统的解脱戒。假使声闻道是佛法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讲记:〈十受章〉第二,讲的就是大乘愿的戒法,是以大乘愿为戒,这个戒是很奇特的。意思就是说,只要不遵守这十大愿,就算是犯戒。这就是菩萨摩诃萨以愿为戒,所以称为大乘愿戒。这个大乘愿戒,不是二乘人所能发心的。当胜鬘夫人听到佛为她授记了以后,她恭敬而立,然后自动自发地接受这十种大愿的戒法。这是主动而受,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种种方便求救求归。到钵头摩。到已即上。望凉冷故。彼钵头摩。如佉陀罗。大火遍满。金刚坚叶罪人既上。树叶钩卷。彼恶业人。以恶业故。在合地狱钵头摩处。如是无量百千亿岁。以恶业故。煮而不死。乃至作集恶不善业未坏未烂。业气未尽。于一切时与苦不止。若恶业尽彼地狱处尔乃得脱。若于前世过去久远。有善业熟。不生饿鬼畜生之道。若生人中同业之处。彼人则得雄雌等眼看视不正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可是如果我们跟人相处之间,有时候会有一些方便妄语,那是可以的。譬如说,有一些人生病啊,我们应该要软语安慰他,也许他情况很严重,我们还是告诉他说:你还是可以有希望治好的,你要继续努力,继续配合医生的治疗。这种方便的妄语是可以的。所以我们要知道:五戒里面所要遵守的就是,不去违犯重戒。另外,不去两舌,就是不能搬弄是非。特别是在佛法之中,如果到了之中不应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古时常常有人在路上施粥,就是给过路人不方便时食用。我们小时常常看见乡间道路上,乃至现在中南部的小市镇中仍然有人弄个木架子,放个很大的水壶,里面泡了茶叶等人来喝。在那个年代,有很多挑夫,自己出产的食物、农产品,都得用担子挑去卖的,不像现在车子一开,一溜烟就走了。所以现在乡下奉茶时没什么人在喝了,因为车子一开就过去了,在自己车上也都会准备水。但以前大部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又譬如持菩萨戒的人,要于六斋日持八戒斋,所以如来说白月、黑月中各有三斋应该受持”,也就是白月、黑月中的第八天和最后两天都要受持八戒斋,“这也是方便随着外道的说法来讲的,无关性重;因为外道们常以六斋日来供养诸天,既然世间有这样的法,如来就随顺外道法而施设三斋。”虽然施设白月、黑月各有三斋,一个月中总共有六个斋日,但佛法中却不依外道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若仅仅于人或畜生系缚、禁闭、打伤等,是杀方的方便罪而不是正罪。应该知道,五戒中的杀戒,原则上是不应该杀一切众生,如《大宝积经》八十二卷《随伽长者会》,说到五戒文中就说:不杀一切诸众生等。这是说在家菩萨爱了五戒,修习慈心不应该杀一切众生,但并不是凡杀了一个众生都是犯了杀的根本罪不可忏悔。《优婆塞五戒相经》说:佛告诸比丘,犯杀有三种夺人命:一者自作,二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可是如果我们跟人相处之间,有时候会有一些方便妄语,那是可以的。譬如说,有一些人生病啊,我们应该要软语安慰他,也许他情况很严重,我们还是告诉他说:你还是可以有希望治好的,你要继续努力,继续配合医生的治疗。这种方便的妄语是可以的。所以我们要知道:五戒里面所要遵守的就是,不去违犯重戒。另外,不去两舌,就是不能搬弄是非。特别是在佛法之中,如果到了之中不应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民间传说自杀者会入枉死城或地狱受苦,那是他们想象,也是因事施设的方便,以免世间动荡不安;因为自杀的人并无恶意对他人,所以无罪可说,当然不必入地狱中受苦;枉死城是民间信仰者的想象施设,法界并没有这种处所。菩萨若自杀,则是违犯戒律的,因为菩萨没有自杀的权利,必须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宁可为众生辛苦受苦而死,也不愿为逃避痛苦而死。即使是故入难处,都是犯菩萨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一切人在世间的福报都和过去世的布施(财施、法施、无畏施)有关联,有些人在过去世不曾布施,这一世虽然很有脑筋、很会做生意、也很会求神,看哪里庙很兴盛就去求,也很有方便善巧,每次求神都能得到,但总是守不住,钱财很快又失去了!因为求来的钱财本来就不是他该得的,现在那个财物主人还没有来到,有威德的正神先借给他用一用,正主儿一到就得马上还;如果他够聪明,求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可是如果我们跟人相处之间,有时候会有一些方便妄语,那是可以的。譬如说,有一些人生病啊,我们应该要软语安慰他,也许他情况很严重,我们还是告诉他说:你还是可以有希望治好的,你要继续努力,继续配合医生的治疗。这种方便的妄语是可以的。所以我们要知道:五戒里面所要遵守的就是,不去违犯重戒。另外,不去两舌,就是不能搬弄是非。特别是在佛法之中,如果到了之中不应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若仅仅于人或畜生系缚、禁闭、打伤等,是杀方的方便罪而不是正罪。应该知道,五戒中的杀戒,原则上是不应该杀一切众生,如《大宝积经》八十二卷《随伽长者会》,说到五戒文中就说:“不杀一切诸众生等”。这是说在家菩萨爱了五戒,修习慈心不应该杀一切众生,但并不是凡杀了一个众生都是犯了杀的根本罪不可忏悔。这以下对于五条戒相都依《优婆塞五戒相经》作一简略地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譬如说,十重戒你要去持,但是对于法律所不允许的事情,你也不可以去违犯,因为法律是生长在同一国土里面的众生所能接受的最低行为标准,菩萨怎么可以去犯这种大家所能接受的低水准的行为呢?再来说,你也不可以做违反道德的事情,譬如说随地吐痰乱丢垃圾,然后买票不排队,这些都违反道德,因为这是一种自私的行为,也就是不管别人的感受,然后只图自己的方便,这样一个不清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二十八路遇病不能视瞩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行路之时遇见病者,不往瞻视,为作方便,付嘱所在,而舍去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原标题:在家菩萨戒(六重二十八轻))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金色王经》★众生随爱想,以爱想为住,以不知爱故,则为死方便。若知所爱者,不于彼生爱,彼此无所有,他人莫能说。——《杂阿含经卷三十八》★色缚于凡夫,五阴悉羁系,生能缚于物,死缚亦复然,今身至后世,未始不系缚,轮回羁缚中,数数受生死。——《大庄严论经卷五》★众生欲脱生死免诸轮回,先断贪欲,及除爱渴。——《圆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云何为十?所谓承事圣众,和合将顺、安隐圣众,降伏恶人,使诸惭愧比丘不令有恼,不信之人使立信根,已有信者倍令增益,于现法中得尽有漏,亦令后世诸漏之病皆悉除尽,复令正法得久住世,常念思惟当何方便正法久存,是谓比丘!十法功德,如来与诸比丘而说禁戒。是故比丘当求方便成就禁戒,勿令有失。如是,比丘当作是学。”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增一阿含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一切人在世间的福报都和过去世的布施(财施、法施、无畏施)有关联,有些人在过去世不曾布施,这一世虽然很有脑筋、很会做生意、也很会求神,看哪里庙很兴盛就去求,也很有方便善巧,每次求神都能得到,但总是守不住,钱财很快又失去了!因为求来的钱财本来就不是他该得的,现在那个财物主人还没有来到,有威德的正神先借给他用一用,正主儿一到就得马上还;如果他够聪明,求来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