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也就是说,儒学只是人本主义的入世之学,所以它顶多是人天善法,人天善法是不是佛法呢?人天善法,仅止于佛法里面的人乘之法,也就是佛所说的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是修学佛法的前方便。所以信受儒家的思想,而去行人间的善法,这个是对于修学佛法有很大帮助的一个前方便,但是儒家的思想并不是佛法。所以现在有一些法师,甚至于教人家要读规、读三字经,乃至于以儒家的思想, 三摩地

2018-07-22

这是属于修行感应的范围,也是菩萨摄众的一种方便善巧示现。如果认真的推究起来,其实还是诸佛菩萨的悲心愿行与功德所呈现,希望藉由加持者的善心共同来圆成救护众生的广大悲愿,希望藉由加持的力量摄受被加持者能够进入佛门中努力的修行。假使有人自己不修行,而总是希望别人用加持的方法帮自己度过难关,这就等于是向银行,受过加持以后,虽然会有一段时间的平静,但是不久之 三摩地

2018-07-22

一般来说,在还没有修得极好的宿命通以前,或者在只能观前三世、前十世的短浅宿命通的情况下,大多仍然没有判断的能力,因此,这个问题我们因为不如实了知其中的因果关系,所以也就不方便来说它。这样的事例在佛说菩萨本生因缘等众多经典之中是常可看见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被或被而生下的子女,他们的因缘也很难令人了知;有的是因为往世与这两个人有缘,但却在这种不正常的 三摩地

2018-07-22

假使我们有所祈求,只要是诚心祈祷,没有得不到感应的;佛菩萨一定会以顺、逆、显、隐种种方便,来祈求者的心愿。这是因为诸佛菩萨都具有无量大慈以及同体大悲心,来看待一切众生都是平等平等没有分别;而且,祂们也无时无刻不在缘念众生,设法拔去众生的苦痛,而给予众生义利以及安乐。如在《楞严经》当中,同为阿弥陀佛胁侍的大势至菩萨有开示说: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就好像母 三摩地

2018-07-22

此皆是一生、十生、百生、千生过去父母、男女弟妹、夫妻眷属,在于恶趣,未得出离,无处希望福力救拔,当告宿世骨肉,使作方便,愿离恶道。--《地藏经》从地藏经中可以看出,遇到鬼的师兄遇到的皆是过去眷属,想仗福力救拔 如何对待?普广,汝以神力,遣是眷属,令对诸佛菩萨像前,志心自读此经,或请人读,其数三遍或七遍。如是恶道眷属,经声毕是遍数,当得解脱,乃至 三摩地

2018-07-22

此皆是一生十生百生千生过去父母、男女弟妹、夫妻眷属,在于恶趣,未得出离,无处希望福力救拔,当告宿世骨肉,使作方便,愿离恶道。普广,汝以神力,遣是眷属,令对诸佛菩萨像前,志心自读此经,或请人读,其数三遍或七遍。如是恶道眷属,经声毕是遍数,当得解脱,乃至梦寐之中,永不复见。 (原标题:梦见过世的亲属,是不是来求助啊?念经怎么回向呢?) 三摩地

2018-07-22

十信位的修行始于远离欲爱,然后再依如来藏为本体而发起十种信心,如果不是依如来藏为本体来发起这十种信心,就不是正方便发心,而说是邪方便发心,也就是说,必须以佛菩提道的正知见来发起这十种信心。十心具足以后,意识觉知心在熏习佛菩提道的如来藏法义时,对佛菩提道的正知见将越来越精明,不论什么人想要来欺骗他都不可能;因为他已经能够将自己所闻熏的智慧展现出来,而 三摩地

2018-07-22

这十恶业道各有三件事,也就是根本罪、方便罪和成已罪。换一句话说,每一件恶业、恶道的成就,各有三罪,假使不是根本、方便、成已三罪都具足,就不会成就恶业道,也就不会具足恶业的果报。我们可以这样说,十恶业道各有三罪,如果是一个有智慧的人,知道了这其中的差别道理,就懂得在起心动念想要造作恶业的时候,就赶快悬崖勒马不让恶业成就,让它只有根本罪,最多只到方便 三摩地

2018-07-22

知道菩萨能够一切施时不生忧悔,见众恶事而能堪忍的道理之后,再进一步来思惟,我虽然知道了这样的道理,而且也能够在心中生起了意乐,希望可以成办这样的功德,可是毕竟是没有办法立刻就能够达到这样的目标啊!那到底有没有善巧方便,可以让我们快速达成这个目标呢?熏习佛法之后了解到,若没有福德资粮作为依凭,就没有办法使人证得更深一层的智慧;而有了进一步的智慧之后, 三摩地

2018-07-22

其余敬请参考《菩萨优婆塞戒经》中注意事项《梵网经》菩萨戒戒相:十重戒1、杀(若自作、教作、方便赞叹作、随喜亦然)佛言:「佛子!若自杀、教人杀、方便杀、赞叹杀、见作随喜,乃至咒杀,杀因、杀缘、杀法、杀业,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是菩萨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而返恣心快意杀生者,是菩萨波罗夷罪。」2、盗(自盗、教人盗、方便盗)「若佛子 三摩地

2018-07-22

一切人在世间的福报都和过去世的布施(财施、法施、无畏施)有关联,有些人在过去世不曾布施,这一世虽然很有脑筋、很会做生意、也很会求神,看哪里庙很兴盛就去求,也很有方便善巧,每次求神都能得到,但总是守不住,钱财很快又失去了!因为求来的钱财本来就不是他该得的,现在那个财物主人还没有来到,有威德的正神先借给他用一用,正主儿一到就得马上还;如果他够聪明,求来 三摩地

2018-07-22

从初地就开始修十波罗蜜了,始从初地的精修法布施波罗蜜,到六地的精修般若波罗蜜完成六地满心,七地再加修善巧方便波罗蜜,八地加愿波罗蜜,九地加修力波罗蜜,一直到十地满足智波罗蜜。但这些对你们来讲,那是很遥远的事,所以最主要的还是六波罗蜜;因为这从明心前就要修,到明心后还要再修,一直到十回向满心为止。所以善生童子又为我们请问:世尊!犹如佛在先前说明供养六 三摩地

2018-07-22

若依成佛之道来说,其实菩萨戒才是正统的解脱戒;因为声闻戒只能使人获得声闻极果的阿罗汉果,不能使人成佛;但菩萨戒可以使人成佛,而佛教以成佛之道为中心,不是以声闻之道为中心,所以菩萨戒才是正统的解脱戒;所以应该说菩萨戒才是正统的解脱戒,声闻法是世尊方便施设接引声闻人的方便法,因此而设的出家戒当然应该说为别解脱戒,菩萨戒才是正统的解脱戒。假使声闻道是佛法 三摩地

2018-07-22

二乘人说他们到了解脱生死的彼岸,其实是方便说,他们哪有到彼岸?因为真正的到彼岸是你十八界还没有灭,就已经亲证涅槃的实际,那才叫作到彼岸。换句话说,在五阴的你、十八界的你仍然存在的当下,就证实了无余涅槃中的实际,就现观无余涅槃中的实际境界:实相心自身是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增不减、不断不常,永离两边而且本无生死、体无生灭,这才是住于涅槃的实际,那个实 三摩地

2018-07-22

能这样为人宣说,就是有善巧方便的法布施。如果有众生心中恐怖畏惧,或者恶王想要残害他,或有狮子、虎狼要咬他,或是遇到大水、大火、盗贼,使他产生恐怖和畏惧,你身为菩萨就应该救济他们,也就是说,假使菩萨有大威德时,应该让众生离开恶王、狮子、虎狼、水火、盗贼的威胁,这就是无畏布施。菩萨对财宝已经破除了悭贪之心,所以不吝啬,因此对于自己拥有的财物宝贝,不论是 三摩地

2018-07-22

这位被医师判为脑死的植物人,我进了加护病房,却可以方便与她沟通;因为我有道种智,我有很多方便善巧跟她沟通,所以我判定她还没有脑死,意识仍然存在而可以与她沟通。所以我出来向她同修讲:你不可以做这件事情,要不要走,由她自己决定,她自己还没有准备要走,你不能代他决定。后来出院了,医师还说是奇迹,她还回来同修会看我,有时也回来正觉讲堂听经。所以真的不能太大 三摩地

2018-07-22

」平实导师亦于《念佛三昧修学次第》第一篇〈念佛法门之殊胜与前方便〉当中有如下开示:六度诠旨是菩萨法门。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与智慧。布施有财布施、无畏布施与法布施;财施是赈济贫穷以及助成一切的善业。无畏布施是施予众生安稳、没有恐怖。……而法施为佛法之布施;把我们所学的佛法告知有缘者,使其同蒙法利。布施为菩萨修行之第一度,亦为最重 三摩地

2018-07-22

(悲品第三)6、为什么说修证解脱道也得要修施?另外,解脱分以身口意为体;可是身口意的证取解脱分,还有三种方便:第一种方便是从惠施开始。由于想要取证解脱果,就必须假藉身口意来修习解脱知见与思惟观行;但是如果不肯舍弃一切,就不能证取解脱果,所以菩萨修到第七地时解脱果仍不;虽然已经在断阿罗汉所不能断的习气种子,但是,最后一分思惑仍然存在,为什么会这样呢? 三摩地

2018-07-22

在菩萨戒的当中,犯戒——犯杀生戒,它需要有三个条件,也就是根本、方便跟成已。那到底有没有根本呢,还需要加上其他的条件来配合。所以,如果说我们要判定一个人,他是不是具足犯杀人戒的条件,大概要有五个。第一个,对方一定是人;因为我们现在讲的是杀人戒,说对方一定是人,而且你杀的不是自己。那的这一部分,为什么不犯杀生戒呢?因为这个戒律里面,是要戒菩 三摩地

2018-07-22

」佛言:「佛子!若自杀、教人杀、方便杀、赞叹杀、见作随喜,乃至咒杀:杀因、杀缘、杀法、杀业,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是菩萨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而返恣心快意杀生者,是菩萨波罗夷罪。」「若佛子自盗、教人盗、方便咒盗:盗因、盗缘、盗法、盗业,乃至鬼神有主物、劫贼物,一切财物,一针一草,不得故盗。而菩萨应生佛性孝顺心、慈悲心,常助一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