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佛菩提果之修证,全部都属于有情自身的八识心王、五十一个心所有法、以及十一个色法、二十四个心不相应行法、六个无为法。在这些法里面,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因为它含藏着让我们将来成就究竟佛道的功能,所以它又叫做“如来藏”。 藏就是含藏的意思,因此有的祖师说:“如来藏中藏如来。”佛菩提具一切智及一切 | admin 2019-11-03 |
![]() |
”也就是说,其实这个比丘证悟了以后如此念佛,他知道任何一法都是法,只要是法当然都有法相;不管它是清净无为的法相,抑或是染污有为的法相,全部都不离于相;这样实证以后来看诸佛如来的本际也是都无所有,都是“寂灭无性”的境界,菩萨们转依这样的境界而住,当然他就“不集诸相”了,所以得要灭除一切法。那么当他灭除一切法“不集诸相&rdq | admin 2019-09-02 |
![]() |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十: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后后有生计度者,是人坠入五涅槃论:或以欲界为正转依,观见圆明,生爱慕故;或以初禅性无忧故,或以二禅心无苦故,或以三禅极悦随故,或以四禅苦乐二亡,不受轮回生灭性故;迷有漏天,作无为解:“五处安隐,为胜净依。”如是 | admin 2019-09-02 |
![]() |
声闻、缘觉圣者如说而行,除去其如来藏阿赖耶识所执藏,能牵引众生于三界生死轮回之染污种子,使其如来藏之“阿赖耶识性”灭除,只留存异熟性而证阿罗汉果;此时虽然仍不知不证自心如来,却能于现法中证得无为寂灭法乐(其实仍是自心如来藏所显,而声闻罗汉不觉不知如来藏心所在),舍寿前得以安住于不受后有之涅槃法中,因此佛说声闻、缘觉皆从般若波罗蜜出。所以说 | admin 2019-07-29 |
![]() |
观有为法多诸罪过,独处修行得甘露味,故名为佛;一切无漏无为法界,故名为法;受持禁戒,读诵解说十二部经,故名为僧。若有问言:‘如来灭已,归依佛者是何归依?’善男子!如是归依,名为归依:过去诸佛无学之法—如我先教提谓长者:‘汝当归依未来世僧;依过去佛,亦复如是。’福田果报有多少故,差别为三;若佛在世及涅盘后,供养果报无有差别, | 三摩地 2019-07-20 |
![]() |
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依法出生分第八“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 三摩地 2019-07-18 |
![]() |
永嘉大师〈证道歌〉: 君不见: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五阴浮云空去来,三毒水泡虚出没。 语译:诸位难道没有看见:那个本来就在的第八识如来藏,祂是离见闻觉知而绝念无学、无作无为的悠闲道人,祂既不勤求断除妄想,也不企求能证得真实理;不管是出生无明烦恼,或者展现真实如如 | 三摩地 2019-06-25 |
![]() |
所以《维摩诘经》云:「若见无为入正位者,不复能发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所以悟后起修,应该要修除烦恼习气,断尽一念无明,而明心见性应该要在断尽一念无明之前完成。《正法眼藏‐护法集》 十住以上菩萨虽然分破无始无明,如果没有断尽一念无明,仍然成不了阿罗汉,进不了第八地。声闻种性的菩萨断尽一念无明而修到第九地,若末见性而进破一分无始无明,也不能进入第 | admin 2019-04-24 |
![]() |
接下来,二十四个心不相应行法,还有六个无为法,统统都是属于法处。也就是说,百法当中除了八个识——心王八个识,还有五根、五尘以外,其余的八十二法都摄归于法处。讲完了法处以后,六尘就介绍完毕。六根、六尘介绍完毕,就剩下十八界当中还有个六识。那这个六识在前面讲五蕴当中已经作了介绍,所以我在这里就不再对于六识作详细的介绍;我主要针对六个识要怎么生 | admin 2019-04-24 |
![]() |
而如来藏从本以来无生,本体清淨无为,故非有情;祂能生七转识,所以又非无情。挞伐者如中观应成派等,把有情世间迷相的小我,安立在同是世间小我的虚妄解脱之梵天大我,如此比拟如来藏,是引喻失当,故此说终不能成立。注:以上文章摘自《广论之评议》作者,正雄居士。————END————特别注释:觉囊派第28代法王-多罗那他以《时 | admin 2019-04-01 |
![]() |
)三乘修证无为法而有差别 佛菩提不一样。前面两个人:第一种是声闻圣人,听闻而相信佛说的另有一个本识出生名色,当名色全部入灭以后还有本识常存,不是断灭空;因此可以无所恐惧而断尽我执,出离三界生死。第二种是缘觉圣人,生在无佛之世,不必经由别人开示,他自己推断出一定是有一个本识,才能有这个名色引生的十因缘、十二因缘法;因此他也愿意灭尽自己而不受后有, | admin 2018-12-27 |
![]() |
(节录自平实导师著,《楞伽经详解》第八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6年11月初版三刷)空性如来藏所出生的一切有为法全都缘生如幻;而空性如来藏在祂所出生的如幻有为法中运作时,祂本身却是无为性,也是常住而不曾起灭的。可是依如来藏的无为性而施设了种种不同的无为法时,这一切无为法却只是如来藏的所显法,所以说无为法并无起灭--只是恒时不间断地显示无起无灭的 | admin 2018-12-27 |
![]() |
由这个法界体性智,菩萨就能了知法界诸法体性的体性都不离遍计执性及依他起性;也能了知本识能圆满成就万法的体性(圆满成就世间、出世间一切有漏法与无漏法),而本识自己却是常住于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中,从来不间断的显示众生本来常住涅槃的无为性、解脱性,所以就能现观本识具有能生万法,也能具有出生遍计执性及依他起性的一切法,所以祂含摄三自性种子,因此才能圆满世间、 | admin 2018-12-27 |
![]() |
(节录自平实导师著《宗门正义》公案拈提第六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6年8月初版二刷及《阿含正义》第一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7年6月初版四刷)2、依自心如来(净土宗谓为自性弥陀)之体性而说蕴处界空,而说蕴处界所生一切有为法与无为法,亦悉皆依蕴处界而显示于三界中,故亦是空;亦说自心如来能生蕴处界等一切法,亦说自心如来能生一切有为法、能显一 | admin 2018-12-27 |
![]() |
[10]「复次,舍利子!我证菩提无为无性。何故名曰无为无性?舍利子!是菩提性非眼识所识,乃至非意识所识。言无为者无生无灭,亦无有住,三相永离,故名无为。」——《大宝积经》卷3佛法甚深极甚深,可是印顺的灭相真如,一听就懂了,当然是粗浅佛法,不是甚深佛法。因为二乘圣人所证的解脱道,远比印顺所讲的灭相真如还要深;而二乘菩提的究竟果——诸阿 | admin 2018-12-27 |
![]() |
由于末那识具有这种「恒、审、思量」的特性,所以不管是在清醒的时候,或者闷绝等五个状况之中,祂都是不断地想要作什么,不甘于寂寞,不愿处于无为的状态之中,所以当意识的你正在修定,想要使忆佛的净念能够相续成片,或者想要证禅定而在定中长时安住,祂却常常会悄悄地突然给你一个没有语言文字的妄念,你若没有察觉,就跟着那妄念转,接着就是语言文字的妄想出现了。由于这 | admin 2018-11-14 |
![]() |
而如来藏从本以来无生,本体清淨无为,故非有情;祂能生七转识,所以又非无情。挞伐者如中观应成派等,把有情世间迷相的小我,安立在同是世间小我的虚妄解脱之梵天大我,如此比拟如来藏,是引喻失当,故此说终不能成立。注:以上文章摘自《广论之评议》作者,正雄居士。为阅读方便,把年改为数字,其他没有改动。————END———— | admin 2018-11-13 |
![]() |
它的意思就是说,三界中的一切法,包括有漏法,以及一切的无漏有为法,都是因为八识心王而出生;乃至于无漏无为法,也是因为八识心王而才能显现;如果离了八识心王,就没有一切法可得,因此说“万法唯识”。十方三世一切的有漏无漏法,既然都因为八识心王而出生或者显现,而八识心王又依第八识以及无明才会现于三界中;可是众生的无明业种以及上烦恼的随眠,又都是由 | admin 2018-11-03 |
![]() |
当获胜果无为安乐。受他供给衣食卧具病药等物。令其施主获大福利。得胜果报。尊贵广大。如是难陀。应当修学。复次难陀。未有一色是可爱乐。能于后时不变坏者无有是处。不起忧悲不生烦恼者。亦无是处。难陀。于汝意云何。此色是常。为是无常。大德。体是无常。难陀。体既无常为是苦不。大德。是苦若无常。苦即变坏法。我诸多闻圣弟子众。计色是我我有诸色。色属于我我在色中不。 | 三摩地 2018-10-14 |
![]() |
有三十七种:一、以信重心而行布施,当得离众嫉妬,人所崇敬;二、依时施,得三业清净,四时安隐;三、常行施,得身心适悦,无散乱失;四、亲手施,得手指纤长,身相端正;五、为他施,复得他人行大舍施;六、依教施,心离取相,得无为福;七、以妙色具施,得身色端严,众所爱乐;八、以上妙香具施,恒得旃檀之香,受用供养;九、以上味施,得味中上味,充益肢体;十、如法尊重 | admin 2018-08-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