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总相智就是大乘别教的真见道位,刚刚找到如来藏的那一剎那开始,以及随后的那一两天、三五天在整理的过程当中,都是真见道,证得根本无分别智,表示说真实的找到本心了:如来藏并不是想象中有一个如来藏,而是真正找到如来藏,可体验它、验证它。真正看见了佛菩提修证的道路以后,接下去修学法无我智,就是《楞伽经详解》所讲的东西,就是一切种智的内涵、,也就是无生法忍智; admin

2020-06-08

  总相智就是大乘别教的真见道位,刚刚找到如来藏的那一剎那开始,以及随后的那一两天、三五天在整理的过程当中,都是真见道,证得根本无分别智,表示说真实的找到本心了:如来藏并不是想象中有一个如来藏,而是真正找到如来藏,可体验它、验证它。真正看见了佛菩提修证的道路以后,接下去修学法无我智,就是《楞伽经详解》所讲的东西,就是一切种智的内涵,也就是无生法忍智;这 admin

2020-06-08

  总相智就是大乘别教的真见道位,刚刚找到如来藏的那一剎那开始,以及随后的那一两天、三五天在整理的过程当中,都是真见道,证得根本无分别智,表示说真实的找到本心了:如来藏并不是想象中有一个如来藏,而是真正找到如来藏,可体验它、验证它。真正看见了佛菩提修证的道路以后,接下去修学法无我智,就是《楞伽经详解》所讲的东西,就是一切种智的内涵、,也就是无生法忍智; admin

2020-06-08

  总相智就是大乘别教的真见道位,刚刚找到如来藏的那一剎那开始,以及随后的那一两天、三五天在整理的过程当中,都是真见道,证得根本无分别智,表示说真实的找到本心了:如来藏并不是想象中有一个如来藏,而是真正找到如来藏,可体验它、验证它。真正看见了佛菩提修证的道路以后,接下去修学法无我智,就是《楞伽经详解》所讲的东西,就是一切种智的内涵、,也就是无生法忍智; admin

2020-06-08

  《心经密意》在佛菩提道里面,说总相智叫做根本无分别智,别相智叫做后得无分别智。根本无分别智是说,证得这个第八识的时候,那是进入佛菩提道真正修行的开始,也就是说开始进入内门广修菩萨行了。这根本无分别智,只是一个总相;虽然只知道总相,但这个总相智却是佛菩提般若慧的根本。因为接下去的别相智,以及证得别相智以后要学的一切种智,都是从这个总相智开始进修的;而 admin

2020-06-08

  在佛菩提道里面,说总相智叫做根本无分别智,别相智叫做后得无分别智。根本无分别智是说,证得这个第八识的时候,那是进入佛菩提道真正修行的开始,也就是说开始进入内门广修菩萨行了。这根本无分别智,只是一个总相;虽然只知道总相,但这个总相智却是佛菩提般若慧的根本。因为接下去的别相智,以及证得别相智以后要学的一切种智,都是从这个总相智开始进修的;而总相智的获得 admin

2020-06-08

  但是大乘法中见道通达位的初地菩萨所断异生性,性质极为宽广,必须先证得根本无分别智,再经由悟后进修而发起后得无分别智,再进修一切种智而发起了初地道种智的初分,并且已完成解脱道中的三果取证,这时才能说是已经断尽大乘法中异生性相应的烦恼了,从此以后不会再因性障而谤大乘贤圣,也不会因为对于大乘佛菩提的误解而谤大乘法及上位的大乘贤圣。这是大乘法中所知障所摄的 admin

2020-06-08

  《佛藏经》内念佛品念法品中说:念无分别,修习念佛、清净念佛、真实念佛等,都是属于念法身佛。因为念佛时无语言、声音、形相,所以称为无相念佛。唐朝怀感大师着《释净土群疑论》卷六云:「得有相念佛三昧,念报化身佛。得无相念佛三昧,念法身佛。」即是此意。---------无相念佛  admin

2020-06-08

  证悟如来藏者乃无境界法丶无入出法,乃无所得法,证悟如来藏后,入菩萨七住位,始生根本无分别智,同时证得本来自性清净涅槃[2]。然而如来藏心体虽不可灭,心体中含有诸异熟及等流种子流注变易,随众生果报,以如来藏之功德产生有情各自该有的果报身。如果把如来藏否定了,还有哪个心执持业种?因为没有常住心持种,就会使得因果律成为虚妄说。等于是在否定因果律的,可是因果 admin

2020-06-08

  因此,证得第八识,也就是禅宗破初参的时候,那时所发起的般若实相的智慧,就是根本无分别智。因为,其后进修的一切般若智慧,都是以这一个第八识的证得为根本。其他的别相智以及一切种智,既然都是以这个总相智作为根本,然后才能出生,所以别相智与一切种智因此就叫做后得无分别智。因此,说总相智就是直接描述法界实相心的体性,并且使人听闻熏习之后,具足知见,可以去证得 admin

2020-06-08

  三则胜解行位,谓学人初证自心藏识(如来藏),入大乘别教真见道位已,得般若总相智,名为七住真见道,得根本无分别智;依此根本智,熏习种智,于唯识性及唯识相而作观行,生起后得无分别智,皆属般若别相智;通达此别相智者,即入初地,名通达位。七住真见道位起,由于亲证如来藏的缘故,能于三乘诸经渐起胜解及胜行,非唯臆测及无本而行,故名胜解行位,能作殊胜的体解与观行 admin

2020-06-08

  乃云:如诸菩萨,心无分别,普知诸法等,而我云何能知能说。复令参婆须蜜多女。(梵语输那,华言勇猛。梵语迦陵迦,华言相斗战。)〔二十五参〕,善财承教,至险难国,宝庄严城,参婆须蜜多女,为说菩萨离贪际解脱已。乃云:如诸菩萨成就无边巧方便智,而我云何能知能说。复令参鞞瑟胝罗居士。(梵语鞞瑟胝罗,华言缠裹。)〔二十六参〕,善财承教,至善度城,参鞞瑟胝罗居士, admin

2020-06-08

  由已亲证如来藏故,同时断身见、我见,渐生般若慧之根本无分别智(般若总相智及别相智),亲证中道实相观。七住菩萨,悟后有一个现象,会观察五蕴十八界我的虚妄,会观察世界如幻。因为七住菩萨是站在真如的角度来看待色身、来看待见闻觉知心、来看待时间空间,七住菩萨所观察的一切事、一切物,都会跟苦、空、无常、无我相应。因为照见自性真如,它的真实、恒常不变,再来对照 admin

2020-06-08

问四、后得无分别智是否即是“无分别中广分别”?后得无分别智与别相智相同吗?还是有所不同?二者皆含摄道种智和一切种智?二者以何时开始?到何时圆满?二者即是平等性智和妙观察智乃至含摄佛地成所作智和大圆镜智吗?明心时一念相应,即始得下品平等性智和下品妙观察智,一直到初地入地心时圆满;见性时一念相应所得智慧亦含摄其中吗?明心与见性所发起之智慧,都 admin

2020-05-31

正闻之后即得依于世尊大愿而拔除邪见,入于正法而得实证;深解不了义经之方便说,亦能实解了义经所说之真实义,得以证法——如来藏,而得发起根本无分别智,乃至进修而发起后得无分别智;并坚持布施及受持清净戒而转化心性,得以现观真我真法如来藏之各种层面。此为第一义谛圣教,并授记末法最后余八十年时,一切世间乐见离车童子将继续护持此经所说正法。 内容 admin

2020-03-19

然而一切修学唯识增上慧学之佛弟子,悉知第八识是无覆无记性,诸经中亦说之为无分别心,于六尘都不分别故;是故证得第八识者所发起的智慧即称为无分别智,以第八识不了别五尘及法尘故。如是正理具载于诸经诸论中,今犹可稽,并非任何人可以己意颠倒黑白混乱佛弟子之正知正见。然而琅琊阁、张志成等人颠倒佛法正义而加以扭曲,广播邪见迄犹未已,至今已经年余;吾人所见则是琅琊 admin

2020-03-17

众生的第八识在因地最初称为阿赖耶识,阿赖耶就是执藏、能藏的意思,祂是解脱道有学位三乘圣人和一切凡夫异生的真实心,虽然于六尘万法皆无分别,却仍有能藏、所藏、执藏的体性,摄藏一切杂染法不丧失,也就是含藏着会引生令众生继续在三界六道中流转生死的分段生死种子,称为一念无明四住地烦恼;这些会障碍众生解脱的四种烦恼就是烦恼障。但是一切众生唯除成佛,否则各自的第 admin

2020-02-21

一般人会认为说:我们只要一念不生,什么都不分别,心中不要任何语言文字,这个时候就是无分别心,这无分别心就是不取。这样的说法就是他对于意识心的差别相,还无法具足了知。这样的说法就是这一个人,其实还落在意识心的境界当中,这样是没有办法断我见的;因为当分别完成的时候,当自己知道自己了了分别而不去分别,不论是了了分别、或者不去分别,其实都已经分别完成了。既 admin

2020-02-21

如果一个还没有证悟这个真实心,却把意识心当作是恒不坏法的人,他只是压制意识心让妄念不生起,就自以为这样就是觉;实际上,这样却还只是不觉位的凡夫,根本不是始觉者,因为他根本就还不曾发起任何的无分别智,因此也就难以真的断除烦恼。但是,现在有许多法师虽然在表相上说是在教导大乘法,但是却常常把大乘法的根本心给略去不提。那么依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中的说法 admin

2020-02-21

何以故?念一佛功德无量无边,亦与无量诸佛功德无二,不思议佛法等无分别,皆乘一如,成最正觉,悉具无量功德、无量辩才。如是入一行三昧者,尽知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二)经文中文殊师利菩萨问什么叫作一行三昧,世尊回答说:“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这里的一行三味与我们前面所引的《华手经》当中所说 admin

2020-02-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