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尔时宝明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是善知识?佛言:善知识者,善解深法空相、无作、无生无灭,了达诸法从本已来究竟平等、无业无报、无因无果、性相如如、住于实际,于毕竟空中炽然建立,是名善知识。】(《法句经》卷1)经文的大意是:善男子!一切的众生想要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也就是说一切的众生要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话,那就应当要去亲近善知识,从善知识那边去请 admin

2020-02-18

例如,大乘菩萨所现观的百法明门,即是双具观行原本无明之下百法的流转门,转依于如来藏的清净无生,进而能一一灭除彼法的还灭门。我们来看一则公案:马祖道一禅师年轻的时候,在衡岳山参究,每天常常在大殿上打坐精进。住持和尚南岳怀让禅师知道马祖是接法的道器,于是就上前问说:年轻人!你每天坐在这里干什么呢?马祖道一正在静坐,随口回答:打坐。那么你打坐图的是什么呢 admin

2020-02-18

尽管五阴有生死,如来藏则从来无生死,安隐于三界中无生也无死,这就是菩萨的出离观与安隐观。菩萨于生死中有安隐观,也有比二乘更深入的出离观,所以不惧生死轮回。出离观即是观察十二因缘法,十二因缘法是佛门中极重要的观行,许多人学佛都知道十二因缘法,可是却极少有人能够从十二因缘法中得到出离观与安隐观。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们认为十二因缘法不是很深,看不出有何胜 admin

2020-02-18

何谓生忍、法忍、无生忍、无生法忍,如何证?16.何谓菩提,菩提有几种,如何得?17.三十七菩提分法,菩萨所修与声闻有何异?18.菩提不可身得、心得,要以何得?19.什么叫因,因有那些,什么叫缘,缘有那些,什么叫果,果有那些?20.为何三自性又叫三无性?21.什么叫依他起自性、遍计执自性、圆成实自性?22.何谓涅盘,涅盘有几种,如何证?23.诸佛护念的人要根熟,如何根熟?24 admin

2020-02-18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十七:【须菩提!深奥处者,空是其义:无相、无作、无起、无生、无染、寂灭、离、如、法性、实际、涅槃。】(《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十七)前面没有讲到涅槃,但是空有涅槃的意思。空指的是如来藏,但是空是很深奥的,所以空有什么?有无相,因为如来藏有无相的意涵;空指的是无作,也就是如来藏有无作的意涵;乃至于说空有法性、实际, admin

2020-02-18

(想要)成就中道义,要透过七住位能够实证如来藏以后,再透过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然后进入到修道位,进入修道位成就圣种性以后,成就了见道圆满的功德,达到通达(而入初地的入地心中);再由初地修道位修习无生法忍,一分一分的从初地到十地修习无生法忍;因为十地无生法忍的修习,到最后的等觉位百劫修相好,最后妙觉如来下生人间,能够修行成就最后的佛道,成就一切 admin

2020-02-18

】(《佛果圜悟禅师碧岩录》卷10)达摩祖师的意思是说,像诸佛这么样深妙的法,是经过了无数劫的精进加行用功,经过了非常多的困苦来行菩萨道,在一切众生难以忍的地方,祂都能够修忍;不论是生忍、法忍、无生忍,这样的次第修学上来,哪里只是一个小德小智,对众生会产生轻心慢心的人,想要求得大乘佛菩提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也就是说克勤大师在劝诫弟子的时候,就把禅宗初 admin

2020-02-18

在大乘法中,主修的是佛菩提道,修行法门除了以上的解脱道内容外,主要为六度万行、无生忍与无生法忍等;修行结果,在断我见与我执的现行与随眠,断除习气种子的随眠,证得四种涅槃,获得四智圆明,成就佛地境界。如此世尊所传授的正教,正与如今正觉同修会平实导师所带领、所传授的法义完全一样。虽从自身五蕴十八界等法之分别观行苦、乐受无常的人,或者另外有人善于从四圣谛 admin

2020-02-18

如是菩萨自能通达二乘菩提,也能修证二乘菩提,断除我执以及我执的习气种子,渐证诸地无生法忍而渐入诸地,渐次成就佛道。所以大乘学人,如果想要真学菩萨行,如果想要真求佛道,非唯纯求二乘菩提所证的解脱果,应当先勤求禅宗的证悟明心,用这样子为首要的条件,凡事莫如求悟急,证悟才是大乘的入道的缘故,才是大乘法的最主要的入门。而于求悟所需具备的定力、慧力、福德,也 admin

2020-02-18

佛的法身是第八无垢识,佛的第八识既然名为清净无垢识,无生无灭,如何会生病呢?世尊的另一个自受用清净法身,乃是毘(pí)卢(lú)遮(zhē)那(nà)佛的自受用身,仍然是由无垢识所变化的,唯佛与佛乃能见之,当然也没有生灭可言。而佛的报身是为了度化地上菩萨,有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等等,这必须是初地以上的菩萨方可得见;并且依着修证的不同,各 admin

2020-02-18

否则历经三大阿僧祇劫行菩萨道,修学六度及十度波罗蜜,广行一切内财、外财布施,修证般若总相智、别相智及诸地无生法忍道种智,直到圆满佛地一切种智,这样具足了无量无边的福德与智慧,成为福慧两足尊,却只为了成为接受众生供养的人天至尊,对于众生的解脱、众生的成就佛道,丝毫没有帮助,那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诸佛成佛以后,都不舍一切众生,必定会转----说法来度众生得 admin

2020-02-18

造物者的意识,它是不同于众生的意识的,造物者是宇宙遍在的意识,无生无灭;而众生的意识则是有生有灭。这个造物主虽然造作了世界上一切的物质与有情,但是自己却是无生的,无生那自然就无灭;也因为它自己的本质是无生的,所以才有能力出生一切。所以《吠陀经》中说道:无生脐上,安坐唯一;一切有情,亦住其内;尔等不知,彼造群生,另有一物,有异于汝;口唱圣歌,蔽于迷雾 admin

2020-02-18

 而法忍可分为:无生忍和无生法忍两种。无生忍在三贤位的菩萨----七住位开始就有了无生忍,二乘圣人也有无生忍;可是无生法忍,却只有诸地菩萨才能亲证,也就是有了道种智,才算是有无生法忍。 忍这个法不容易修,但是我们都应该努力学着修,因为忍这一关,如果能够顺利通过,您的道业也将会迅速增长,因为可以完全不被情绪所影响,一直都住在一种很沉稳、很深沉的内 admin

2020-02-04

大乘圣者实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于入地前再取证二乘涅槃,然后起惑润生而舍离二乘涅槃,继续进修至七地满心前断尽三界爱之习气种子随眠,依七地无生法忍之具足而证得念念入灭尽定。八地后进断异熟生死,直至妙觉地;最后下生人间成佛之时,具足四种涅槃才是真正的成佛。此理古来少有人言,以致学佛人误会涅槃正理者比比皆是,今于此书中广说四种涅槃,以及如何实证之理、实证前 admin

2019-11-22

此时已通达大乘见道位应证之真如全部内涵,圆满大乘见道通达位应有之无生法忍智慧,及慧解脱果与增上意乐,方证通达位之无生法忍果,方得名为始入初地心之菩萨。然而观乎如是大乘见道之初证真如,发起真如根本无分别智,得入第七住位,成为真见道菩萨摩诃萨;随后转入相见道位中继续现观真如,实证非安立谛三品心而历经十住、十行、十回向位之长劫修行,具足真如后得无分别智, 三摩地

2019-11-22

一切智有十智:世俗智、法智、类智、苦谛智、苦集谛智、苦灭谛智、苦灭道谛智、知他心智、尽智、无生智。一切智是声闻缘觉所要修证的主要内容。一切智的俱足,乃是二乘菩提之极果。   大乘菩萨在修证菩提道时,也会附带着完成一切智的修证。一切智是三乘无学通有的,但一切种智的修证却是大乘独有,不共二乘。一切种智是指八识心王一切种子的智慧,一切种智的修 admin

2019-11-03

佛因为慈悲怜悯众生,防止众生在因缘不成熟的情况下,听闻如来藏的密意,因为心性尚未成熟将会慢心高涨,不但不能够安忍随顺如来藏无生的法性,甚而错说法义而生起诽谤正法的重业;所以世尊就作种种的遮止,不允许佛弟子明说如来藏的密意,也不许随意说法。自古以来,向上一路的如来藏密意,千圣都是不可以明说的;禅门里面有言“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讲的 admin

2019-09-13

 本来”开悟转依”是指,彻底下决心向”无形无相,无生无死,不嗔不恼,无欲无求,能生万法”的如来藏学习,释惟护偷换成了法律概念,这很明显地说明他完全退转,他还真是转依成功了“有求的意识心”,转依到豪车美女上也不是不可能啊! 据可靠爆料:释惟护是社会人,曾经的中-功带头人,参与当地矿产争夺,劣迹不少,有案底。这么一 admin

2019-09-09

 平实导师序文 禅宗真旨即是实证第八识如来藏,于无生法忍中名为真见道,现前看见如来藏阿赖耶识之真如性。谓如来藏真实存在而可体验故真,亦谓如来藏性如金刚而不可坏,永无一法可用来坏之,由如是二性故名为真。又现见如来藏处于身中,于一切境界如如不动;比量观之,则有情来世下堕三恶道或生欲界天中享受福乐之时,亦定如如不动,于有情五阴身之受苦受乐悉皆不动 admin

2019-09-02

所以真实亲证诸法实相的人不说诸法生住异灭,也不说诸法无生住异灭。 所以禅师们就说:若要论实相,无一法可说。干脆不讲了。“如何是佛法大意?”“吃茶去!”因为当你说个有生灭、无生灭,都已经落入言诠,都已经不离生灭相了,所以干脆叫你吃茶去。“你自己去参比较快,我也省得费口舌。”所以遇到一个让他觉得没因缘的人、见了就不喜欢 admin

2019-09-0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