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2]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三拜)四、随喜(赞叹)正觉海会众菩萨及十方世界一切众生,现在修行信心、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我今皆悉至心深生随喜赞叹!如是过去、未来一切众生,所有善根我今皆悉至心深生随喜赞叹!又于十方世界一切众生,现在初行菩萨道,发菩提心,所有功德、福德,及过百劫行菩萨行、有大功德、获无生忍,至不退转、一生补处,如是一切 | admin 2020-02-19 |
![]() |
而能够如理的持咒圆满,乃是九地菩萨修学的无生法忍、四无碍辩功德,也就是九地菩萨能证、能解、能知、能修大乘诸法的总持,因此证得四无碍辩的广大功德,以此于法、于义、于辞、于乐说普皆无碍的总持门功德,而能够无私无我的广利众生普雨、法雨,成就力波罗蜜多,这样才是真实圆满的持咒者,否则与这理持完全相反,只求消灾解厄,甚至发财、治病,都在世间法上用心,想要实证 | admin 2020-02-19 |
![]() |
一切解脱与生死,都是自心如来所出生、所显现的境界相,本来无生亦无死,才能成就圆满佛菩提道与解脱道两大甘露法门。祝福诸位福慧增长,道业精进,学法无碍。阿弥陀佛! | admin 2020-02-19 |
![]() |
一旦因缘成熟,亲证能生能显世出世间法的自心如来而明心见性,发现自己就在无余涅槃中,本来无生无死,又何必急着入无余涅槃而了生死呢!菩萨知道这个道理以后,转依没有生死的自心如来,却在世间示现有生有死,以此来利乐有情,乃至最后成为四智圆明的究竟佛,仍然不改在初地以前所发的十无尽愿,继续利乐有情无有穷尽。又菩萨知道对如来的生身、舍利、形像、塔庙至心精勤地供 | admin 2020-02-19 |
![]() |
佛地的圆满报身,则是为了成熟地上菩萨而出现的他受用身,圆满报身常住不变,诸根相好,智慧光明,周遍法界,经常在色究竟天为诸地菩萨说无生法忍甚深之法,这是诸如来在三大无量数劫当中修集的无量无边的真实功德所成就的。 而佛的应化身,则是随顺众生得度的因缘,在一切世界六道中,化现无量无边的诸化佛身,在没有佛法的地方来建立正法,让有情众生能够归依佛法 | admin 2020-02-19 |
![]() |
所谓的“法宝”,在《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当中世尊开示说,法宝有三个层次: 第一法宝,指的仍是一切众生都有、与佛无差无别、自性本来清净、无生无灭的如来藏,又称为是摩诃般若解脱法身。 第二法宝,则是所谓三十七菩提分法等,戒定慧诸妙功德。因为修学这些法,就可以证得第一法宝清净法身,所以才被称为第二法宝。 第三法宝才是指诸佛菩萨所开 | admin 2020-02-19 |
![]() |
如来为令畏惧生死苦急求解脱出离三界者能先亲证解脱果——二乘菩提,证已方信佛语真实无虚、佛法真实可证,也才敢回心大乘来修学别教佛菩提果之无生法忍乃至圆满一切种智。世尊以慈悯及智慧善巧故,于唯一佛乘一分为三,遂有三乘菩提之异同;然而,实际上唯一佛乘无二亦无三。是故,一切佛弟子皆应全面性修证佛法,不可将原本是整体性之佛法为了分宗立派而加以切割, | admin 2020-02-18 |
![]() |
佛菩提具足一切智与一切种智,一切智是解脱果,共有十智:世俗智、法智、类智、苦谛智、苦集谛智、苦灭谛智、苦灭道谛智、知他心智、尽智、无生智,此十智乃是一切三乘无学通有;通教有学、无学依此建立,显示解脱果修证之位次,此法通于三乘菩提皆有,故名通教。二乘菩提唯证解脱果,而大乘菩提于解脱道之修证俱通此果,故大乘菩萨依此通教解脱果之修证,亦有四向、四果之分位 | admin 2020-02-18 |
![]() |
又,五阴是由色、受、想、行、识等五法聚合而成,既是聚合而成之法即是本无今有的所生之法,既是所生之法就必定有坏灭之时,无有常住不坏之性,故说五阴不是本住法;当后时此世五阴出生的种种缘开始散坏,此世的五阴就必然会坏灭,所以说五阴是暂住之法,不是常住法;是有生有灭的有间等法,不是无生无灭的无间等法。既然五阴都是暂时而有的生灭法,有生有灭即是无常,无常则苦 | admin 2020-02-18 |
![]() |
但缘是生灭有为的虚妄法性,因才是从来无生、后亦不灭的真实法性。这里讲的因,不是讲因缘法中的所缘因;因缘法中的缘因,是将前一法作为后一法出生的助因:缘于前一法才会有后一法的出生,所以后法缘于前法而生起,前法是后法所缘的因,简称为缘因,其实仍属于缘法;但因为是后法出生的缘,所以前法成为后法的所缘因。譬如因生而有老病死,生即是老病死的所缘因;以前若无生, | admin 2020-02-18 |
![]() |
谁无念?谁无生?若实无生无不生;唤取机关木人问,求佛施功早晚成?放四大、莫把捉,寂灭性中随饮啄(zhuó);诸行无常一切空,即是如来大圆觉。决定说、表真僧,有人不肯任情徵(zhēng);直截根源佛所印,摘叶寻枝我不能。摩尼珠、人不识,如来藏里亲收得;六般神用空不空,一颗圆光色非色。净五眼、得五力,唯证乃知难可测;镜里看形见不难,水中捉月争拈(niān) | admin 2020-02-18 |
![]() |
言无为者无生无灭,亦无有住,三相永离,故名无为。」——《大宝积经》卷3佛法甚深极甚深,可是印顺的灭相真如,一听就懂了,当然是粗浅佛法,不是甚深佛法。因为二乘圣人所证的解脱道,远比印顺所讲的灭相真如还要深;而二乘菩提的究竟果——诸阿罗汉——来到证悟的菩萨面前时,竟然没有开口的余地;这还只是如来藏自身的中道妙义,还不包括证 | admin 2020-02-18 |
![]() |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二十四(佛云:)「天王当知:真如名为无异丶无变丶无生丶无诤,自性真实,以无诤故说名真如;如实知见诸法不生:诸法虽生,真如不动,真如虽生诸法,而真如不生,是名法身。」——《大般若波罗蜜经》卷五百六十九真实如来藏书中目录可以看出,作者举教证为据,通达佛经,证据详实且理路清晰。如来藏真实,非思想学说。如来藏与十 | admin 2020-02-18 |
![]() |
这不共的功德当然不是二乘人所行的智慧境界,所以当菩萨在说法时,二乘人当然没有开口的机会;如果二乘人想要强出头,菩萨就借着这样的因缘来宣说胜妙的法,不仅让二乘人改变自利的心态,可以回小向大发菩提心,因而转进佛菩提修行,而且还可以如经中开示,让许多有缘的众生证得二乘初果的法眼净,或者菩萨证得无生忍乃至证得地上菩萨的无生法忍。或许有人不相信:菩萨亲证真心 | admin 2020-02-18 |
![]() |
有生的东西将来一定会灭掉,没有生就没有灭;因为祂本来就无生,所以祂不灭,这叫作本来性,所以涅槃是不生不灭的。阿赖耶识具有这本来就有的涅槃境界,所以说这个涅槃叫作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接着我们再来说自性性,这个自性性又可以分成很多种:是空性,也是有性;祂具有能生性,也具有所生性。所以祂也是具备能生、所生的有为法,如果祂没有这能生、所生的有为法体性,那你上 | admin 2020-02-18 |
![]() |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70)意思是说,菩萨修学般若波罗蜜,依实证金刚三昧了知《般若经》义旨,而生起般若智慧方便善巧,现前观察金刚心如来藏出生三界世间万法,是一切万法的根本心,但又出离三界世间万法,本来解脱,本无生死,了知原来不须入无余涅槃就已在本来清净涅槃金刚心如来藏中,无须出离生死就本来无生无死,于是发起大愿,生生世世回入世间护持正法、利益众 | admin 2020-02-18 |
![]() |
所有的有为法都是由本来无生之自心如来藏所出生,没有恒不坏灭之自体性,就好像灯光是由灯变幻而有,它本身没有不坏之自性;同样的,十八界也是一样,都是由无生之如来藏识直接、间接或辗转而出生,所以不是真实有。然而什么叫作无为法呢?所谓无为法是指离开因缘造作之法。譬如三乘菩提的行门与果证,就是属于无为法。行者如果能够现前观察十八界法的虚妄,一一如实现观而没有 | admin 2020-02-18 |
![]() |
愿我依佛微妙慧,善修菩萨十度行,无生法忍增上修,地地转进无障碍;乃至究竟菩提果,不舍众生永无尽,愿我世尊恒慈愍,冥佑弟子成大愿。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十方一切佛,南无大乘胜义僧,南无究竟第一义。(每遍就地一拜,三遍圆满)每念一遍就地一拜,三遍圆满。接着简单来说明发愿文中的一些名相。见道就是指亲证空性心如来藏,这个见道是进入佛门一窥堂奥的最基本条件。重 | admin 2020-02-18 |
![]() |
第二点,《般若经》讲的空,不是一切有为法的无常空,不是烦恼断灭的空,不是缘起性空,而是说这个如来藏本身祂无生,本身具足了无漏无为法,可是祂能生一切有为法;所以《般若经》讲的是中道,般若中道讲的是这个如来藏本身的真实空。所以,如果说读《般若经》的时候,把祂当作说那是一切有为法都是无常所以空,来看待《般若经》的话,那么这样子,等于误解佛的意思,就会对这 | admin 2020-02-18 |
![]() |
明心见性之人,虽然已经证得真如佛性无生无灭的无生忍,但因尚未获得尽智(一切后有永尽的智慧),即未断尽一念无明,未断尽贪瞋痴慢疑等修所断烦恼,所以虽然得到了无生忍,仍然还要再轮回。必须悟后历缘对境去断除一念无明之修所断烦恼,才能获得尽智,才能成为菩萨阿罗汉或进入八地,才能免除分段生死的轮回。必须悟后渐渐的断除第八识中累积的无数烦恼习气的种子,再修学无 | admin 2020-0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