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并且更重要就是说,即使我们有机会能够破参明心,能够找到清净本心,这个状况之下,如果我们的性障本来就已经很薄弱的话,我们在破参明心之后,就很容易可以观行到真心的种种的功德,并且真实的受用这些的功德;并且透过受用这些功德,更加的领会真如佛性的种种的状况;这样子,我们在佛菩提道上的修行,就会因此而减少了许多的障碍。我们有一句话就是,修行,比方说破参明心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从这一点来看,我们说就世间的运转来说,乃至于就佛法的这些维系跟弘扬来看的话,其实在家的菩萨们才是主力,因为在家的菩萨们维系了世间一切正常的运转;在家的菩萨们更由于破参明心、证悟了清净本心的关系,能够在红尘中一边修行,一边又不会迷失自己。所以,在家的菩萨们可以从各个角度,广与各层次的众生接触,来达到摄受众生的目的,这样子才是真正的把佛法带给每一 三摩地

2018-07-22

另外就是说,由于是在家菩萨修行的关系,所以对于在家菩萨来讲,如果能够破参明心的话,对于在家的修行将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助益。为什么这样讲呢?那是因为说,如果是出家菩萨来讲,因为出家的环境本来就是完全为了解脱修行而设计的,这实际上也是佛陀的善巧方便;而在家的菩萨,既然选择在家修行了,那表示说很多时候都得要靠自己。也就是说,很多时候除了自己之外,周围的环 三摩地

2018-07-22

后来悟了,明心了,才知道那神明不是无聊好玩,才知道原来他是在示现禅的机锋,原来那神明是个开悟了的圣者。不过这是极少数中的极少数,这往往是菩萨为了度某人证悟,故意去当他们家的神明;像这种情形,大多在他想度的人证悟以后一段时间,菩萨就会离开,另外去度别人,那家的神明也就跟着换人来当了,虽然神像并没改换另一尊。如果是天马行空一般的梦境,那只是过去的曾习境 三摩地

2018-07-22

因此除了悯念众生以外,不要让他制造杀业,另外也因为悯念众生,应当得到这样的禅法,能够明心、能够证悟自己本来的心地,所以他就委屈自己,跑到这些打猎人的队伍之中。当然我们可以想见,惠能祖师他本身并不吃肉,跟这个当事者是一样的,可是当猎人将一些所打到的、打猎到的一些动物,丢到他面前的时候,他就要做一些处理,那最后还要端出这个肉类这样的菜肴给这些猎人来吃, 三摩地

2018-07-22

当你明心的时候,你确实可以观察三界一切有情都同样是有这个心啊!不论是欲界、色界、无色界的有情,全都同样是由这个心来成就的,再也找不到有别的人(或者心)可以成就三界的有情了。而你也可以现前观察:万法都从八识心王和合运作而出生的,确实是万法唯识。这都是可以实证及现观的,怎么说它是伪经呢?只有受持六识论邪见的人才会说它是伪经,因为他们读不懂而无法相信《华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我们既然相信大乘法,就应该想说:能够解消诸等的业报,能够让我们可以得到真正解脱的法就是大乘法,那当然应当来归依真正信受大乘法的出家众,或是说已经明心、已经明心见性的种种胜义僧。这些得到殊胜第一义谛的菩萨,这些都是属于菩萨僧。透过这样三归依的过程,你就可以将自己的许许多多的人生的面貌加以改变。三归依的功德非常的殊胜,因为三归依中呢,一位菩萨他是要 三摩地

2018-07-22

那就变成类似于我们之前在讲到一个鬼神道,鬼神的势力神通是不是比佛大的时候;谈到了谛闲法师的,他一个大所作的一样,原先修行还没有问题,可是既无断身见、不断我见,也没有证得开悟明心。那当然因为他的名声慢慢增广之后,有了供养、有了名气起了这种贪爱执着,而忘了出家人首要的职务,是要识心达本、是要来弘法利众,起了这个名利想,所以说落入了鬼道,这是很悲哀的事情 三摩地

2018-07-22

没有受精的蛋,还不是生命,因此吃鸡蛋不是杀生,既然不是杀生,就没有冤冤相报或断大悲种子的问题,也不会妨碍明心见性。问:本会是否可以出版一专讲戒律之书,内容涵盖如《菩萨优婆塞戒经》、《梵网经》、《菩萨璎珞本业经》、《菩萨地持经》…等,书中仔细剖析各戒律,还有易淆讹、轻忽、易犯…等细微处,并详加例证,以提升大众对于戒律之知见;增益大众之道行 三摩地

2018-07-22

其实菩萨在找到如来藏明心开悟时,也是一念破二障,只是没有断尽二障而已具体而言,当你找到如来藏、认定如来藏才是真实心而不疑时,现前观察如来藏分明的运作而维系着一切法,就知道万法的实相了:原来一切法界都是这个如来藏,如果不是他,我们连色身都不可能有,更何况会有意根与前六识呢?又何况能有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缘起性空法呢?因此而知道祂能出生万法、能灭万法 三摩地

2018-07-22

这个智力,菩萨证悟明心以后开始出现,要到佛地才能具足;而这个处与非处的分别,显然与五力的离分别执着不一样,所以是与五力相反的。譬如声闻人,二乘菩提的五力出现了以后,他就什么都不关心了;当他肚子饿了,去托钵回来,用过斋了,经行以后他又入定去了,什么事都不关心;处与非处的了解,对他来说并不重要。但是菩萨不然,菩萨五力出现以后却反而要进求佛的十力,处非处 三摩地

2018-07-22

那行六度,什么时候开花?也就是说,一个人明心的时候,他这个花就浮出水面开了。但是这时候果还没成熟,要再经过一段时间,果才可以成熟。这是属于莲花的特性,来譬喻如来藏。但是因为时间的关系,有些我们就没办法讲。那最后我们来讲一个。也就是说有些佛,他自称是佛,其实不是真正的佛,他把高贵的莲花拿来譬喻女性的性器官。也就是说,他们认为说,因为莲花好像就是,莲花 三摩地

2018-07-22

譬如,你曾布施钱财给别人,使他能度过难关,因而他对你心存感激,心有好感;或者有人介绍你去受五戒,未来可以保住人身,不会下堕三恶道;或者有人为你介绍团体,让你可以在团体修学,未来有因缘破参了,第一个想要感恩的人一定是介绍你进入团体的人,因为他介绍你进入了团体,让你明心见性了。诸如上面所说的缘都是善缘。因此,凡是好的缘或者对别人有益的缘都是善缘;这样的 三摩地

2018-07-22

好,真正明心证悟的菩萨可以看得出,《奥义书》中的这一首偈有它正确的地方,也有错偏的地方;如果是具有禅门差别智的菩萨,更可以看出个中的奥妙,这已经涉及到了禅门证悟的智慧了。所以,真的是如佛经上所说的,菩萨众遍布十方三界,各各以自己的因缘来摄众度生。就像是在《法华经》中〈普门品〉里面,赞叹观世音菩萨:【应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现梵王身而为说法;应以帝释身得 三摩地

2018-07-22

菩萨所证的不是要如同声闻人依四念处、依八正道而去证得五阴十八界永灭无余的无余涅槃,乃至在生前所处的、所证的有余涅槃;菩萨要证的是一切众生本来具足的这一个能够受熏持种,能够出生一切有情这些正报身,这一些山河大地依报,这个所谓受熏持种根身器的这个第八识,这是菩萨要明心的一个标的,这一个涅槃心就是所谓的涅槃如来藏,四种涅槃里面的第一个——本来自 三摩地

2018-07-22

并将修学了义正法功德,回向给今生及往昔诸生父母尊长兄弟姐妹配偶子女及诸亲友,希望你们早日皈命三宝,共同修习了义正法,并在未来的生生世世中,成为同修道友,一起相互扶持,早日明心见性,荷担如来家业,利益众生,直至成佛。再把自己今生所作的一切恶事,能够记起来的都讲出来,请求冤家们原谅!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灾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南无本师释迦牟 三摩地

2018-07-22

】对于志求明心见性的居士来说,受持五戒和菩萨戒,应该就够了;的戒律,如果性质上不属于重大的性罪(如盗法、破和合僧、明说密意等),或受或不受,个人可以自由抉择。来信所问,有关肉食、葱蒜的问题,属于《梵网经》菩萨戒的轻垢罪,如果父母坚决反对,导致受持有困难,可以参考前段的原则而取舍。但若想要证悟,最好能说服父母、如法受持。依照《梵网经》的戒相,「食众生 三摩地

2018-07-22

问、拜读《明心与初地》,对于萧老师的见地以及文学涵养十分佩服,但觉得部分细节叙述得不是很完整,例如:何谓轮宝?何谓庄严报身?如果以天眼观之,是否与未证者不同?佛经上菩萨摩诃萨都有名号,那么入初地菩萨是否也有名号?佛菩萨或阿罗汉都有光环,那么入初地菩萨是否也有光环?种种细节,敬请明示。答:《明心与初地》是为会中已经明心,想要进修初地的人所说的法;因为 三摩地

2018-07-22

最后身菩萨受生于人间,具足蕴处界故名为有情;如是最后身菩萨有情,初夜明心后,复于夜后分、天将明时,因睹明星见性成佛,金刚喻定现前,前五识转生成所作智,第六识转生上品妙观察智,第七识转生上品平等性智,此乃有情一至七识及余五根所共证得之种智,是增上慧学一切种智故;此时因于金刚喻定之现前,亦令第八识真如转生大圆镜智,此亦是一切种智,合此四智而成一切种智, 三摩地

2018-07-22

我说:这里面有很多妙法是你们从来都不知道的,你们都不想听吗?当时他们不太相信:明心见性就了结了,还要再学什么法?没想到一开始讲,一念无明、无始无明、心不相应无明住地、上烦恼、起烦恼……等讲下来了,他们说:原来悟后还有这么多我们不懂的法。我说:对啊!明心、见性只是见道而已啊!最后才欢喜接受。第二次法难时,我们写了《平实书笺》;这次已是第三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