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问、拜读《明心与初地》,对于萧老师的见地以及文学涵养十分佩服,但觉得部分细节叙述得不是很完整,例如:何谓轮宝?何谓庄严报身?如果以天眼观之,是否与未证者不同?佛经上菩萨摩诃萨都有名号,那么入初地菩萨是否也有名号?佛菩萨或阿罗汉都有光环,那么入初地菩萨是否也有光环?种种细节,敬请明示。答:《明心与初地》是为会中已经明心,想要进修初地的人所说的法;因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最后身菩萨受生于人间,具足蕴处界故名为有情;如是最后身菩萨有情,初夜明心后,复于夜后分、天将明时,因睹明星见性成佛,金刚喻定现前,前五识转生成所作智,第六识转生上品妙观察智,第七识转生上品平等性智,此乃有情一至七识及余五根所共证得之种智,是增上慧学一切种智故;此时因于金刚喻定之现前,亦令第八识真如转生大圆镜智,此亦是一切种智,合此四智而成一切种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说:这里面有很多妙法是你们从来都不知道的,你们都不想听吗?当时他们不太相信:明心见性就了结了,还要再学什么法?没想到一开始讲,一念无明、无始无明、心不相应无明住地、上烦恼、起烦恼……等讲下来了,他们说:原来悟后还有这么多我们不懂的法。我说:对啊!明心、见性只是见道而已啊!最后才欢喜接受。第二次法难时,我们写了《平实书笺》;这次已是第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连阿罗汉都不懂的涅槃实际,你明心后读了我的书,就真的懂了,也能现观无余涅槃中的境界了。为什么我们能这样?都是因为过去世至心持戒而且不妄语,所以才能言语辩了,用简单的方式把很难懂得的无余涅槃说清楚,众生读了就知道无余涅槃了。所以至心持戒而说诚实语,都不打妄语,就能世世言语便给。假使常常打妄语,就会养成说话遮遮掩掩的习惯,所以说话时同时要想一些遮掩的话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而《密宗道次第广论》则散布如何选择明妃(女子),如何以咒语、肢体语言、观想、憋尿、憋精、做爱招式等构成的男女双修“组合拳”,男女双方在互相争夺明点中肉搏“成佛”——“成狒”!前两天,一位佛教文化研究会的秘书长对我说,自从学诚喇嘛修双身法出事后,从官方到社会各界层,讲起佛教都感到敏感,有点怪怪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经济能力不好的人,可以行法供养,包括:相信有明心见性的法门,礼敬、赞叹演说的菩萨法师,如说修行供养,流通演说的书籍……等等,而且这样的供养,其功德远胜过财物的布施。至于放生这件事,依照目前现代的环保观念,以及当今放生的事实情况看来,是有修改作法的必要;因为放生往往会改变生态的平衡,造成无法想象的后果。例如,有人在放生福寿螺、鳄鱼,乃至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然而由于有第八识如来藏能够记持业种,有如来藏所出生的五蕴十八界在各趣,而让众生有彼此之间的互动、有杀盗淫的恶行、有布施、有持戒、有互相帮助的这些相应人世间福德的善行;可是这些杂染业,终是会让众生,在没有办法断除我见乃至明心,乃至地地增上成佛之前,不断地在人间、在三界六道轮转;这样子的轮转,彼此之间,曾经互为父母兄弟姊妹。所以在《梵网经》里面,在讲到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心性调伏之后,我们的福德也有了,我们就能够值遇到真善知识,因此能够建立参禅的功夫和知见;这时候我们修慧的条件具足了,就应该要把过去修福德回向明心见性,把那些福德作为我们进入正法大道的助缘。既然我们找到了真正能够亲证如来藏的禅法,找到了佛法真实的入理的大门,就应该要暂时放下一切的教相,一心精进的来参究;然后才有因缘在生缘处处的日常作务中,一念慧相应;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是怎么说呢?也就是说很多人对于正法、对于第八识如来藏的实证、对于大乘的明心与见性,事实上他并没有喜乐,因为他对于的内容不太了解;也就是说对于大乘菩萨所应该实证,对于成佛之道所应该实证的内容,他是不明了的。因为不明了,所以他没有智慧来判定说什么是?什么不是?他可能只是看世间的表相说,有人在救济贫苦啊!有些人看到有人患难他去帮助,看到有人很有口德,都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此外,佛门也不是以他有没有出家,来认定他就是出家人、在家人;而是以他有没有明心见性来衡量。如果他已经出家,于佛法没有实证,在证悟祖师眼里仍然不是出家人,是白衣。如果他是在家人,已经证悟,在证悟祖师的眼里,他就是出家人,是黑衣,属于僧宝的一分子。所以禅门不是以出家、在家的表相,来认定他就是出家人、在家人。此外,大家所熟悉的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一旦因缘成熟,亲证能生能显世出世间法的自心如来而明心见性,发现自己就在无余涅槃中,本来无生无死,又何必急着入无余涅槃而了生死呢!菩萨知道这个道理以后,转依没有生死的自心如来,却在世间示现有生有死,以此来利乐有情,乃至最后成为四智圆明的究竟佛,仍然不改在初地以前所发的十无尽愿,继续利乐有情无有穷尽。又菩萨知道对如来的生身、舍利、形像、塔庙至心精勤地供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僧宝当中也都有或多或少的功德,譬如从未获得暖法的凡夫僧开始,经历了顶、忍、世第一法的初果,乃至已得四向、五果,甚至是明心见性的菩萨、地上菩萨摩诃萨与究竟佛都是,以在这些僧宝种福田,就是在功德田种福田。又譬如僧宝不经营任何营生事业,他们修道所需要的种种物资,都是由众生供给,也就是说僧宝的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之四事都是由众生供养,他们无法赚钱来回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先要说证得般若总相智之前——也就是说还没有明心之前,其所经过蕴处界虚妄的观行,当然能够心得决定的时候,难道不是因为已经有证得出世间法的初分智慧吗?这个时候的智慧,安住在蕴处界虚妄的事实而不改易,所以才称之为三昧,指的是智慧上的心得决定。随后,在这一个基础之下,因为熏习实相法的正知正见,在寻寻觅觅舍妄寻真的过程中,难道不是因为有智慧的庄严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而此处所说的初发意,指的是从明心见真的菩萨七住位开始。菩萨之所以可以造作上述的不共法,是因为证得如来藏之后,一方面转依如来藏的清净体性,一方面是回向与众生共证无上正等正觉;所以这样的福庄严,不但不是一般凡夫之所能修学,而且也不是二乘人之所乐意修学的。以这样的福庄严再来利乐有情,都是希望能够教化众生共证三乘菩提的,因而成就了三乘菩提的智庄严。为什么这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乃至菩萨终于有一世明心而进入七住位,有了般若的智慧庄严;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这个时候,他不但能够念十方佛,也有能够念自心佛的功德,当然这一定是离不开智慧的庄严。念法,念什么法?主要指的是:念三乘菩提的胜妙。而念人天善法的部分,留到后面的念戒、施、天之中再加以说明。忆念思惟哪一些法的修证是可以得出世间果的?忆念思惟哪一些法的修证是可以得佛菩提果的?甚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佛菩萨的示现,除了利益人间众生,同时也能够利益无量天人,因此有不同层面的众生与利益都会照顾到,这实在是不可思议啊!虽然八相成道是最后身菩萨示现成佛之过程,而在节目一开始我们也讨论过,其实具备四禅八定、灭尽定,与三明六通功德的俱解脱阿罗汉,在他回心大乘而又明心见性之后,在某些因缘时节,他也可以为了接引众生入佛道,而有八相成道的示现;但这只是方便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此而论,不唯是持戒清净及犯戒的凡夫出家僧,我们四众不可以公然诃举其身口意之犯戒过失;那请问示现在家相及出家相的“胜义僧”,是不是亦不可诃举其身口意之犯戒过失呢?仁者自当举一反三、可想而知!因此不可说“僧”之身口意过失者,亦包含在家相之“僧”在内,故只要是在家人,能证初果以上,乃至开悟明心者,亦不可说其身口意上或犯戒之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然此诽谤者,乃谓诽谤出家二众之身口意行;平实出道多年,不会作此诽谤,绝口不提比丘二众之三业,何来诽谤之说,显系强加之罪也!设使平实确曾对出家众有所诽谤,若自身确实有犯者,理当自省,岂应公开指责对方?何况平实未曾有根诽谤出家众,无根诽谤更无论矣!如是罗织他人入罪,意欲何为?若比丘二众说法无误,平实唯有随喜、护持及赞叹,何敢诽谤?若比丘二众说法乖谬、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又如大乘经中说的菩萨摩诃萨,也就是明心以上的菩萨,统名菩萨僧。在大乘法以外还有两种僧,譬如无佛之世的辟支佛也是僧,佛世的阿罗汉也是僧。在佛世,在家弟子证得阿罗汉以后,虽然不出家、不剃发,也是僧;所以在家阿罗汉入灭时,佛一样会要求其他的出家阿罗汉们共同前往供养在家的阿罗汉尸身,共同为他荼毗。这样,由于方便说法而有三乘部众,所以就有三种僧。“依法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此是表示尊重法主及所请之法,应须如此;何以故?以明心见性之法乃至一切种智妙法,是世出世间无上故。二、偏袒右肩偏袒右肩是向佛示敬,犹如撘衣时不覆右肩,此乃表示敬意。譬如俗法多用右肩担负重物,累了才换左肩;右肩比左肩强壮耐久。偏袒右肩,意谓愿意承担如来家业,因此才敢开口求佛授法。三、右膝着地『右膝着地』又名胡跪;求佛说法开示道路,及求佛为我们排解一些业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