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那当然菩萨也会是过去世就已经持五戒、行十善,乃至还依布施等六度,不但是积极去作利乐有情的事情,而且还主动的不去作伤害众生的事情,那这一世所得的福报,当然足以让其生于安乐。可是,一般人受用福报之后,或许能够随着他的习性再去作布施,或者是不知道要继续再布施修福,那么后一世就不一定再能够生于安乐了。然而,菩萨修学六度习以为性,多数能够在来世继续的乐善好施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是菩萨不共于一般人,乃至于定性声闻虽然说也有这种安乐,但是因为证果的定性声闻人,多半不会再生于人间;所以也只有菩萨能够生生世世在人间利乐有情的同时,而受用这种安乐。什么安乐呢?就是解脱之乐!一般而言,快乐有两种:一种叫作世间乐,一种叫作出世间乐。而世间乐也可以再分为两种:五欲的乐,禅定的乐。然而现在世间人多只能受用五欲乐,已经很难有因缘受用禅定乐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有时候因为说于未来不得而知:到底有没有来世?假如有的话,我来世会生到哪里?可不可以再得到安乐?因为有一大堆的不确定,而心中生起了恐惧!更有的是因为此世造作了恶业,乃至是杀害众生,业境现前的时候,种种的恐怖逼迫,那更是不得安乐啊!只有一分因为人天善业之所摄持,往生的时候,善境现前而无恐惧,也许这可以说是一般人所追求的死于安乐吧!菩萨于当生之时,能够持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业种的展现除了业的自身力量,也有其他因素会影响其受报的先后,在《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卷4中,无着菩萨的开示说:【若一有情成就多业,云何次第受异熟果?于彼身中重者先熟,或将死时现在前者,或先所数习者,或最初所行者,彼异熟先熟。】《大乘阿毘达磨集论》卷四由这里面的开示我们也可以了解先受报的业,是属于力量比较大的,包括这个业本身就是重业,因此本身就有很大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于是就依于八正道的修学,最后终于确定了自己不受后有,自己的后有不会再出生了,因此就施设了、建立了一个名相叫作得解脱了;然而他们的得解脱,是真实有得吗?也不是!是因为已经完全没有自己,所以称为解脱;而不是说,还有一个有情得到了解脱,这个道理实在很难令人接受。但是,我们可以来看一看世尊在《金刚经》中,〈一相无相分〉之中,有这么一段,是这么开示的:【须菩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当然菩萨也会是过去世就已经持五戒、行十善,乃至还依布施等六度,不但是积极去作利乐有情的事情,而且还主动的不去作伤害众生的事情,那这一世所得的福报,当然足以让其生于安乐。可是,一般人受用福报之后,或许能够随着他的习性再去作布施,或者是不知道要继续再布施修福,那么后一世就不一定再能够生于安乐了。然而,菩萨修学六度习以为性,多数能够在来世继续的乐善好施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妙觉位的时候,要示现受生人间,要能断尽烦恼障一切习气种子,并且断尽所知障一切随眠,永断变易生死无明,成就大般涅槃,四智圆明而成就佛道;并且要在人间舍寿之后,以佛的报身常住色究竟天,利乐十方的地上菩萨,并且以无量化身利乐十方有情,永无尽期。而现在末法时代,邪师说法非常的普遍,而每个都自称是证量很高的大师;但是往往所说的法,却是破坏佛陀正法的像似正法。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由此可知,一尊如来所教化的范围是百亿四天下,我们要如何想象百亿四天下的宽广?乃至说其中的有情的数量呢?真的没有办法!那么金转轮圣王的福报所可以函盖的范围,能够与世尊相比拟吗?自然又是一个远远无法可及的状况。这样子从一个家庭,一直较量、分别到百亿四天下,我们就可以知道说,在佛法之中,为什么要勤修福德的原因了;然而这只是在说世间法上的福报喔!(原标题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此可见龙猛或月称等所说空性,仅于一类夙植乐闻说空习气之有情等,可有悟益。所余众多有情,固待佛之五乘、三乘、及大乘中多种,殊胜法义,乃能各契其机,各成其益。由于大乘法契悟者咸成了义,不应仅执契一类机所说之空独为了义而摈他说,遮闭圣教诸多胜方便门。则虽能开显一派宗论义,亦将功过互见而瑜不掩瑕矣!龙树菩萨是中观的创造者,到后来,佛护、清辩等人,打着龙树菩 | admin 2018-07-22 |
![]() |
《心经》全名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佛开示:每一位有情都有一个唯我独尊的真心,祂可以让众生智慧到彼岸的一部经。这部经可以让学人成就三乘菩提,就是声闻菩提、缘觉菩提与佛菩提。《心经》所说的心,就是指一切有情的真心。菩萨透过参禅深入参究,就是《心经》所说的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因为定力、慧力、福德等次法条件,所以一念相应慧而亲证此心,因而有下列三种情形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从佛的开示可知,受持八关斋戒的人应当懂得发起正愿,而所发起的正愿不仅要以这个功德回向自己不要下堕于三恶八难之处,也不要出生到佛法的边境,或是凶弊之处,更不要追随教导错误知见的恶知识,还应该要回向自己能够出生到不习邪见,专学正见的父母家中,以及生于佛法的中国里,闻熏种种善法,并且还能够分别思维,使得所闻熏的皆能够成就,而且还应该发起誓愿,以受持八关斋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其中像地狱、畜生、饿鬼这三恶道的有情,他们是报障深重,众苦逼恼,不能够修清净梵行,所以也难学佛闻法;想要度化他们,当然也很难。长寿天是指色界及无色界诸天的有情,虽然寿命长久,却喜好住于色界或无色界的寂静境界中,甚至以之为涅槃,不求佛法,所以也称之为难。边地则是指郁单越洲,这里的有情都有殊胜的乐报而没有种种的苦事,都贪著享乐而不受教化,不识佛法,也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们从这里就可以知道:烧纸钱的功效,其实它并没有普遍性,烧纸钱只是华人社会地区的一种的习俗以及文化默契而已,只是华人地区的鬼道有情以及人间的种种的约定俗成罢了!因此,现见有很多的外商公司他们并没有在烧纸钱,可是他们一样可以赚钱,而且有的公司还生意真的很好,甚至比那些有烧纸钱的公司还赚钱。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有一些华人的公司,他们常常烧了大量的纸钱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们来看,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68中的:【但由方便善巧威力,为有情类示现入胎乃至涅槃种种化相。何以故?诸天计常谓无堕落,是故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巧,为破彼执示现入胎……亦为降伏苦行外道,示现种种难行苦行。】这里面对于菩萨的种种示现,有作了一些开示,包括为了破除诸天人,计著寿命长久,而示现舍天寿之后降神人间入于母胎,让诸天人知道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若诸有情带在家相,不剃须发不服袈裟,虽不得受一切出家别解脱戒,一切羯磨布萨,自恣悉皆遮遣,而有圣法得圣果故,胜义僧摄,是名胜义僧。】※略释:这个“胜义僧”是佛说的四种僧之最胜者,凡只要是证得了初果乃至四果之声闻圣者或通教菩萨者,亦属胜义僧,不唯如此,大乘别教的诸菩萨犘诃萨众,开悟了,亲证本来自在心,于一切法得自在者,那当然也是胜义僧所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若诸有情带在家相,不剃须发、不服袈裟,虽不得受一切出家别解脱戒、一切羯磨布萨自恣悉皆遮遣,而有圣法得圣果故,胜义僧摄,是名胜义僧。(《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三乘众当中,菩萨也是僧的一种,只要你真正的开悟了,有了实相般若智慧,那就是僧,不管你有没有剃头发出家,都叫作菩萨僧。菩萨僧又有两种表相,一种是剃发出家的菩萨,譬如佛世的弥勒菩萨、地藏王菩萨,他们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若诸有情乐习世间外道典籍。不应为说。若于佛法恭敬信解。志乐修学即当为说。何以故。舍利子。若于世俗外道典籍而不远离。我则说为斗诤根本。是佛法难。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坚固信解不生放逸。于长夜中寻伺观察。于诸有情心生救护。乃能往诣如来咨问法义。闻是法已。欢喜爱乐如说修行于彼时中。若在家出家。欲修福业应诵佛语。欲增长智。彼等乃舍菩提。读外道经典摄受忆念。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佛陀所施作的佛事,可以说都是为了教化众生,为了利乐有情。就像《华严经》中记载了诸佛世尊为了度化众生,而施作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十种的佛事,我们可以举其中一个让大家了解。里面说:【佛子!诸佛世尊有十种为众生作佛事。何等为十?所谓:一切诸佛示现色身为众生作佛事;一切诸佛出妙音声为众生作佛事;一切诸佛有所受为众生作佛事;一切诸佛无所受为众生作佛事;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经上说,观世音菩萨是过去正法明如来倒驾慈航来拥护佛法,利乐有情的;观听娑婆世间的众生心声,寻声救苦。观世音菩萨与阿弥陀佛有着特殊的关系。祂是西方三圣中的一尊,也是一生补处的法身大士,绍继佛位。以自性无量寿佛为体而生自受用功德,这就是自性大势至菩萨,因自受用功德而能出生他受用功德,具足了无量福德庄严,就是自性观世音菩萨。必须自受用,才能他受用功德,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加持的功德主要是来自于佛菩萨的悲愿,透过教化的力量来转变被加持者的心灵,因而产生转变有情众生因缘之力量。所谓神力的加持,主要是在帮助被加持者能够安心、安身而度过难关,加强他们面对现实的智慧和勇气,而不是在叫他们躲债、逃债乃至逃避现实。也就是说,透过诸佛菩萨的加持力来缓和化解有情众生当前所面对的压力和困境,使学人有智慧来改变自己的心态,有勇气来承担自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