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假使末那能在业果上面作主,三界中就不可能会有三恶道的有情了!然而三恶道有情实际上是存在的,他们虽然欣羡人类,但是却舍不掉三恶道身,末那再怎么作主也是没有用的,舍报后仍然会继续现起三恶道身,如是实现业果。如果末那识在业果呈现的部分可以做主,祂岂肯令恶业现前?可是我们都可以现见,恶业是时时出现的,可见业果的现前不是末那识在做主的。就拿人间的有情为例,我 三摩地

2018-07-22

对「有情无情同圆种智」的误解问:佛说:「一切山河大地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请问山河大地与众生如来藏有别吗?如何去除妄想执着呢?一切诸法缘起性空,杀父、杀母、杀阿罗汉者可以成佛吗?是否罪性本空?如来藏本来具足,世间第一位众生为什么有无明烦恼呢?答:1.山河大地是由共业有情的如来藏依据共业种子所共同变现出来的,属于器世间色法,山河大地 三摩地

2018-07-22

有情众生从无始劫以来就不断的从生生世世的父母来受生,所以一切有情都应该当过我的父母,所以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六道众生都是我的父母;如果杀害众生来吃的话,就是在杀我的父母,也是杀我过去生在畜生道的身体。如果我们看到有人杀害畜生的时候,应该要想方设法来救护牠们,解除牠们的苦难;并且应该要常常教化众生,为他们讲说菩萨戒,来救度众生。在《优 三摩地

2018-07-22

这是因为入胎识如来藏是永不断灭的,衪的体性远离三界的见闻觉知,不会贪厌苦乐等六尘境界,所以说衪本性清净;但是衪能够在有情众生死亡的时候,借着所含藏的无明善恶业种而出生中阴身,去找到有往世因缘的有缘父母来入胎。入胎之后呢?除了受精卵,其中还有这个有情的如来藏以及意根,再加上母亲所提供的地、水、火、风四大养分,而由如来藏自己来打造自己的色身,所以才能够 三摩地

2018-07-22

若还有生活上面的困苦,学人当思:吾等往世必定在布施度方面所作缺乏,此世能够有因缘学习,必是往世与善知识结过善缘,但是自己累世修福的部分仍有匮乏,所以此世应当更为努力的在布施众生、利益有情,乃至护持上面努力。以此逆向操作的方式,期能快速在此世以后,就能远离贫穷匮乏的业行,古德有云: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有智的学佛人,当以此来 三摩地

2018-07-22

那么请问一下:你愿意当这一类的有情吗?假如不是,我们接着来看下一类的有情。另外一类有情,当他听到有关阎罗王的种种,他就已经心生警觉了,开始努力行善,持五戒。他绝对不会想到说,要像前一种根器的人,等到要堕落三恶道,要由阎罗王来救赎;因为他已经知道说,生到那边要受种种的痛苦。可是这一类人虽然能够这样想,却又舍离不了人天的欲乐,所以我们方便施设说,这个叫 三摩地

2018-07-22

譬如说,有一些菩萨他曾经这么说过,他说:自开自解自为人,便向红尘利有情。而禅门里面也有这样的说法,出现红尘这样的名词,譬如说:【师门送,谓青林曰:恁么去,一句作么生道?林曰:步步踏红尘,通身无影像。师良久,林云:老和尚何不速道?师曰:子得恁么性急?林曰:某甲罪过!便礼辞。】(《筠州洞山悟本禅师语录》卷一)当然这里面就有更深一层的意涵,不过我们现在不 三摩地

2018-07-22

为什么说声闻缘觉乘他没有办法摄受与自己同一种种性的有情,而必须要由菩萨来摄受呢?这是因为说,声闻缘觉乘的有情,修学佛法的目的就是要亲证解脱,一旦入了无余涅槃以后,五阴身俱灭,已经没有阿罗汉、辟支佛在这个世间出现;即使是最懈怠的声闻人,他七返人天,一样也要取证无余涅槃。只有菩萨才能够发愿生生世世入世,来利乐有情;只有菩萨才具足乃至于超过阿罗汉、辟支佛 三摩地

2018-07-22

但是这个并非是什么业力所致,他是为了要利乐有情,在观察时节因缘成熟的时候,所以会有所谓的示现一切凡愚童蒙众生持戒威仪,为教化成熟犯戒众生故。因为常持禁戒,一向正求如来境界,所以怎么可能菩萨还会摄于三恶道诸趣?当然菩萨不摄彼趣,却示现成为阎罗王在三恶道中教化众生;示现入三恶道以后,当然也要受三恶道众生所感受的种种的苦痛,也要一一去领受。这个就好像说,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如果您真的自认是佛,那您要记得一件事情:真正最平等的宗教就只有佛教!因为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您信佛教、您不信佛教,您称赞于佛、您修学佛法乃至于毁谤于佛,您杀人放火、您布施持戒,您是狗、您是羊、您是猪、您是天人、您是富人、您是穷人、您是男人、您是女人、您是……一切的有情,您皆有如来藏。一切众生的如来藏,一切众生的阿赖耶识,皆是平 三摩地

2018-07-22

即(一)如果由增上顾恋意乐,顾恋身体、财物等,为此而造作不善之法;(二)或由增上不顾恋意乐,不顾恋身体、财物等而作诸善法;(三)或对有情众生,增上损恼;(四)或对有情众生,增上慈悲;(五)或对三宝对境,增上憎害;(六)或对三宝增上净信,胜解意乐;(七)或对父母诸尊重等有恩的对境,由增上品,以酷暴背恩等所有意乐,造作不善;(八)或对父母等,由报恩的意 三摩地

2018-07-22

世尊!是什么原因让很多有情众生出生卑贱呢?作十种业得出生卑贱报:一、贪爱名利;二、嫉妒他荣;三、轻毁父母;四、不遵师法;五、讥谤贤善;六、亲近恶友;七、劝他作恶;八、破坏他善;九、贩卖经像;十、不信三宝。即为分别善恶报应经卷上西天中印度惹烂驮啰国密林寺三藏明教大师赐紫沙门臣天息灾奉诏译经上云:复云何业获种族卑贱。有十种业。云何十种。一贪爱名利不修施 三摩地

2018-07-22

依外成熟一切有情。亦有六种。依内修证有六种者。一于有情。悲心俱行。顾恋不舍。二于诸行。如实[1]通知。三于无上菩提妙智。深心欣乐。四顾[2]恋有情不舍生死。五知诸行故轮转生死而心不染。六欣佛智故炽然精进。依外成熟有六种者。一能令有情以少善根感无量果。谓劝有情。舍微劣物。乃至最下[3]唯二麨团[4]示。施鄙秽田。乃至蠢动傍生之类。回求无上正等菩提。此施善根。物田 三摩地

2018-07-22

从这里我们可以瞭解,男女欲并不是所有的有情都一定要有的境界,而是可以超脱的。而在色界天,天寿虽然很长,但是仍然免不了有成住坏空的过程。所谓的「坏劫」,就是说世界开始败坏,会有火灾、水灾和风灾等大三灾。火灾会烧掉整个欲界,甚至连初禅天都会被烧坏;再来大水会淹到二禅天,甚至大风会吹坏三禅天,只有四禅天在坏劫之后仍然还能够存在,而在三禅天以下的世界则都完 三摩地

2018-07-22

而佛的应化身,则是随顺众生得度的因缘,在一切世界六道中,化现无量无边的诸化佛身,在没有佛法的地方来建立,让有情众生能够归依佛法僧,而且受持清净的禁戒;另外也常变化成佛门四众,以种种善巧方便,将无量无数的有情安置于人天善法之中,乃至于让他们得到三乘佛法的涅槃解脱果证。虽然说佛共有三身,但全部都要摄归于无形无色的清净法身。因为法身就是因地的如来藏,只是 三摩地

2018-07-22

譬如大海舟船而无商主,其中有情多所漂溺,涌浪洄澓,破坏沈没,种种诸难常有忧患,求于吉祥无上船师以为依怙。因此在三界六道轮回生死之中,最危险也最可怜的便是:没有三宝与善知识能够依怙,想要出离生死之苦乃至破除无明,单纯靠自己,那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有智慧的人应该要归依三宝与寻求善知识的教导,包括想要正确的理解经中的道理,也是以这种方式最为稳健可靠。如果现 三摩地

2018-07-22

佛法中修持戒律的目的,是在约制行人的身口意,使得他们能够防非止过,达到解脱的境界;乃至于进一步教导学人,进一步去广利有情、成就佛道。菩萨依于修学佛法的内涵或进程不同,那又会有在家分戒、出家分戒,然后合摄为什么?三聚净戒。可是,其实戒律应当是一切佛教大小宗派或是道场里面都应该奉行的,没有不持净戒而能证解脱果或者是佛菩提果的。所以,不论菩萨是戒慧直往或 三摩地

2018-07-22

色界天人没有鼻根的原因,是因为他们不需要;有舌根与鼻根的目的,是因为在欲界中生存的有情,必须饮食;有饮食,就必须尝食物的味道、嗅食物的香味,这是欲界众生的享受;人间是这样,欲界天也是这样。欲界天人吃食物时,也是类似人间,能领受香、甜、脆、甘…等法,必须闻与尝;这就是鼻根接触香尘、舌根接触味尘。色界天人既然没有团食,不吃食物,就不需要鼻根与舌根 三摩地

2018-07-22

在理上,佛所说的就是在说自心如来,因为每一位有情,都有一个唯我独尊的自心如来,祂一直在照顾我们、护念我们,从来没有离开过,所以才会有祖师提出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的说法出现,这代表这个自心如来,如同十方诸佛一样,一直都在照顾我们、护念我们,一时一刻都没有离开我们;又这个自心如来也是一切有情的真心,祂有很多功德可以庄严菩萨。如果菩萨透过参禅的方式,找 三摩地

2018-07-22

在理上,是指三藏十二部经所诠释一切有情真心的佛宝,祂藉着种种缘而出生一切法,让大家受用。由于众生所受的种种法,是以真心为因,藉着父母四大、无明、业种等缘,直接、间接、辗转而出生的。直接的部分,是这个自心如来藉着父母的四大等缘,而出生了这个色身,以及共业有情共同变现可以共同生活的山河大地器世间。间接的部分是透过这个五根身,去接触外五尘,而由自心如来,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