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所以沦落三恶道的有情不一定都是恶人,所以菩萨有时去地狱中度众生时,往往也可以度得几个有善心的人;他们只是因为不能安忍,一时生瞋就造恶业而下去了,所以忍非常重要。一切佛弟子都应当深观,若有经过深观,就会知道:瞋恚心会是未来无量世在恶道中受苦的因缘。所以菩萨若暂时生起了瞋心,就要赶快生起惭愧心;要生起恐怖心,恐怕不能安忍而造了恶业,就会下堕三涂,所以要 三摩地

2018-07-22

同理,你若想要选择一对有福德而身世清白的父母,只要有较大的福德就可以得到;当你的福德比别的中阴有情大,他就得让给你。因为在法界中,福德大的人优先;去到欲界天、色界天都一样,所以已经了了理解十业道的人,他自己就知道下一辈子要去哪里,不必等到佛菩萨来告诉你,因为你可以自行决定。但如果造了十恶业道,犯了十习因,那就作不得主了。正因为见道者是证得不作主的心 三摩地

2018-07-22

真实我只有一个法,那就是无蕴处界我性的如来藏,祂常住不坏,没有任何一法可以灭除祂,乃至十方诸佛威神之力合为一个极大力,也无法毁灭任何一个有情的如来藏心;因为祂常住不灭,不像意识与意根都可以灭坏而无真实我的体性,所以如来藏才是真实我;可是索达吉、印顺、昭慧、星云、证严、、宗喀巴……等人都把虚妄的意识我误计为真实我,反而把常住的真我如来藏否 三摩地

2018-07-22

菩萨呢,六度具足!由亲教师之开示可知,不同于凡夫之着于世俗相求有,声闻之用舍而取空,菩萨之布施除以悲心为体、清净为用以外,并能以布施波罗蜜行作为初发之基;由布施波罗蜜的正见为导,而使其它五度具足:(一)戒波罗蜜:菩萨以财、法、无畏施于众生,利乐有情,则是菩萨三聚净戒中之摄善法戒及饶益有情戒,此为戒波罗蜜所摄。(二)忍辱波罗蜜:菩萨布施之时,遇人轻蔑 三摩地

2018-07-22

从佛的开示可知,受持八关斋戒的人应当懂得发起正愿,而所发起的正愿不仅要以这个功德回向自己不要下堕于三恶八难之处,也不要出生到佛法的边境,或是凶弊之处,更不要追随教导错误知见的恶知识,还应该要回向自己能够出生到不习邪见,专学正见的父母家中,以及生于佛法的中国里,闻熏种种善法,并且还能够分别思维,使得所闻熏的皆能够成就,而且还应该发起誓愿,以受持八关斋 三摩地

2018-07-22

什么叫三聚净戒呢?三聚净戒就是修一切善法戒、摄一切律仪以及饶益一切有情戒。也就是说他要修一切善法,所有善法都要修;而且要摄一切律仪,所以会遵守佛的戒律,因而不会造作诸恶;另外还要饶益一切有情,广修一切善法以利益众生。所以他是从自利利他,一直到成佛;所以,为什么我们要学佛一定要受菩萨戒的道理,也是在这里!菩萨戒跟声闻戒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在后面会有更详 三摩地

2018-07-22

这位穷人,也就是修行的菩萨,因为他有归依三宝、持五戒、奉行十善,能够持斋戒,使自己的身心清净,然后愿意忏悔往昔的这些业障,慈心地对待这些有情大众,才能够获得这样良好的一个果报。那位穷人就是佛陀祂本身的前生,然后这个菩萨,他无量劫的修行都发这个愿,希望佛道无上誓愿成,众生无边誓愿度,因为这样的一个修行持戒,能够感得这样的福报,这个是这篇的整个故事。那 三摩地

2018-07-22

又譬如有人主张,世尊所说的真心如来藏,就是外道的梵我、神我论;既然将世尊所说一切有情的真心加以否定,当然违犯了法毘奈耶。又譬如有人主张,佛所说的真心阿赖耶识,是妄心、是生灭法,祂不是不生不灭的真心;因为否定了世尊所说一切有情真心阿赖耶识存在,也是违犯了法毘奈耶。诸如种种,凡是否定世尊所说的法,否定世尊所说的真心等等,已经违犯了法毘奈耶,也就是谤菩萨 三摩地

2018-07-22

由于这个缘故,所以我释迦牟尼佛为鹿子母说:‘善女人啊!假使娑罗树也能受八戒斋的话,它一样可以得人天之乐乃至无上乐,何况是有情受持八戒斋法呢!意思就是说:八戒斋法是庄严无上菩提的璎珞。《菩萨璎珞经》及《菩萨璎珞本业经》都说菩萨璎珞庄严就是戒定慧三学的证量,以三学庄严作为璎珞;所以菩萨胸佩璎珞不是戴着好看的,其实它的实质意义是指三学庄严啊!你们看 三摩地

2018-07-22

亦依有情根性差别而作用有异。五戒者:在家之人于三皈时,或受满分戒,五戒俱受:不杀生、不窃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或受多分戒:三戒四戒而受。或受少分戒:一戒二戒而受。此五戒者前四为性戒,犯者不唯得戒罪,亦须未来世中受彼性罪果报。若不犯者,能生持戒功德。若不受戒而犯者,虽无戒罪果报,仍须受性罪果报;如恶意杀人者必下地狱受苦,苦尽返生人间,尚须于缘熟 三摩地

2018-07-22

三聚净戒是:摄律仪戒、摄有情戒、摄善法戒。接着我们就来了解她的十大受。她说:“世尊!我从今日开始,乃至将来成就究竟菩提的时候(也就是将来成佛时),于所受的戒,不会生起违犯的心来。”然后就继续再讲第二个愿戒。这第一个愿戒,其实就是一个总相,它是最困难的;这个戒也是我们讲堂常常要求的,悟后一定要有这个戒,这就是我们墙壁上挂着的“摄心为戒&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我是建议大家基础上要学习,我们每年都会办,现在每年都会举办菩萨戒的传授,你就可以报名,这菩萨戒的问题了解了吗?北京开示菩萨戒菩萨的修学,于戒、定、慧三学,是要让自己发起菩萨种性,然后能够世世常在世间行菩萨道,不畏生死,而在生死中利乐有情,修学道业,成就佛道。所以这个戒本身对菩萨来讲,他是不像声闻来说,只有不该做的你不要做,声闻的戒里面是叫你不 三摩地

2018-07-22

并应该自誓说:我今天受持八关斋法,对于一切有情皆无所犯,学习诸佛菩萨的真实教导,不起杀害众生的心,不窃盗众生的种种资财,不行于男女淫行,不说种种妄语,也不饮酒,如同出家僧人一样过午不食,也不坐卧犹如古时国王等人他们所坐卧的那类又高又广大的床座,更不作种种的娱乐,也不会以各种香花来涂身,庄严自身。假如持守八关斋戒的人不能理解上述的教导,比丘们也应该一 三摩地

2018-07-22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畜生道的有情,它们一见面就要打架,譬如狗,一见面就要打架,为什么?要争地盘。所以我们可以观察这个世间里面,很多人也都是依于这个而在争夺啊,可是争夺之后就会产生战争,杀害无量无边的人。所以我们在修学佛法也要看清楚这种争夺——对于眷属的争夺,对于领土的争夺——统统都是欲界爱,统统都是天魔外道最喜欢的。所以我们在修学 三摩地

2018-07-22

如果有人能观察欲界无常,乃至欲界六天再上去的初禅、二禅,一直到非想非非想处天,这些境界及境界中的有情也全部是无常之法。由于这样观察的关系,所以不会去追求导致沦堕三恶道的事业,也不会起心作意想要追求欲界天乃至非想非非想天的境界。若有人不信,硬说天堂是永恒的,所以要天堂挂号,要地狱除名。那么问题来了:地狱的死者名籍是谁在掌管啊?天堂是谁在掌管挂号的事啊 三摩地

2018-07-22

换句话说,有能力、有权力把某一个有情杀害,而你不杀他,就有持戒的功德;但是对其他的人,即使你没有权力也没有能力杀他,当时你也没办法杀他,但是你持不杀戒,心中立定主意决不杀害他,也同样得到不杀的功德。所以不杀的禁戒一旦受持了,就从一切可杀和不可杀的众生身上,都同样得到不杀戒的功德及福德,又因为一切可杀和不可杀的众生,他们的数量无量无边,所以不杀戒的功 三摩地

2018-07-22

1、杀生戒不杀生戒相,生是有情的生命,杀是用刀枪木石毒药等东西,断绝有情的生命。这是一种残忍的罪恶行动。佛法以慈悲为根本,杀害有情的生命,是违反佛法僧的慈悲本怀的,所以应当戒杀。这杀罪在受持五戒的人犯了的时候,有可以忏悔和不可以忏悔的差别,假若杀的是一个人,或人胎,而自己的精神又是清醒地知道自己所要杀的地实有的人;由于烦恼相应,内心里发起了断绝他生 三摩地

2018-07-22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畜生道的有情,它们一见面就要打架,譬如狗,一见面就要打架,为什么?要争地盘。所以我们可以观察这个世间里面,很多人也都是依于这个而在争夺啊,可是争夺之后就会产生战争,杀害无量无边的人。所以我们在修学佛法也要看清楚这种争夺——对于眷属的争夺,对于领土的争夺——统统都是欲界爱,统统都是天魔外道最喜欢的。所以我们在修学 三摩地

2018-07-22

因此,我们还得要让这种造恶业的人日渐减少,应该一面帮助更多的人断结、心地清净,再影响当代有情远离恶业。【善男子!若复有人乐饮酒者,是人现世喜失财物,身心多病;常乐斗诤,恶名远闻;丧失智慧,心无惭愧,得恶色力,常为一切之所诃责,人不乐见,不能修善,是名饮酒现在恶报;舍此身已,处在地狱,受饥渴等无量苦恼,是名后世恶业之果;若得人身,心常狂乱,不能系念思 三摩地

2018-07-22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畜生道的有情,它们一见面就要打架,譬如狗,一见面就要打架,为什么?要争地盘。所以我们可以观察这个世间里面,很多人也都是依于这个而在争夺啊,可是争夺之后就会产生战争,杀害无量无边的人。所以我们在修学佛法也要看清楚这种争夺--对于眷属的争夺,对于领土的争夺--统统都是欲界爱,统统都是天魔外道最喜欢的。所以我们在修学佛法里面要知道,这一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