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然后呢!体验过一段时间,转过一个方向来思惟:我的本来面目就是这个,而一切有情众生的本来面目也是这个。然后呢!就观察到这个真如、这个自性弥陀,从来就不生不灭,从来没有任何的变化,它从来就没有来来去去,它一向就没有生没有死。有生有死是我们这个妄知妄觉、这个色身,而自性弥陀从来没有生死,所以它寿命无量。我们这个世界有成、住、坏、空,一个大劫又一个大劫不停 | admin 2018-07-20 |
![]() |
对一般众生而言,有情众生都是好死不如赖活,每一个有情都非常的宝爱自己的生命,因此我们实在不应该去杀害其他有情众生的生命。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你们说有情都是宝爱自己的生命,我看不见得吧?否则怎么会有那么多人想要不想活了呢?各位菩萨,我们想想看,一个人如果不是因为爱自己,因为爱自己的五阴,那么受苦就受苦,有什么关系呢?又何必要以来免去身心的痛苦呢?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无间地狱就是一般人熟知的阿鼻地狱,无间地狱有五种无间:第一是趣果无间,造此业之后,舍离此生,下一生直接就下堕阿鼻地狱受苦果,中间没有其他的善恶道的间隔;第二是受苦无间,造了这样的业的果报,在一劫之中苦苦相续,无有断绝;第三就是寿命无间,造此业下堕到阿鼻地狱,地狱身的寿命长达一中劫之间,万死万生,无有中断;还有第四则是身形无间,是说阿鼻地狱纵横八万四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畜生道的有情,它们一见面就要打架,譬如狗,一见面就要打架,为什么?要争地盘。所以我们可以观察这个世间里面,很多人也都是依于这个而在争夺啊,可是争夺之后就会产生战争,杀害无量无边的人。所以我们在修学佛法也要看清楚这种争夺----对于眷属的争夺,对于领土的争夺----统统都是欲界爱,统统都是天魔外道最喜欢的。所以我们在修学佛法里面要知道,这一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谓诸菩萨先于有情。随力多少施作恩惠。或施所须或济厄难。或除恐怖或会所爱。或离非爱。或疗病苦令得安乐。彼诸有情深知恩惠欲报德者。菩萨尔时劝令修善以受报恩。告言。汝等非余世财来相酬遗为大报恩。汝等若能知父母恩恭敬供养。广说乃至受持净戒。如是乃名大报恩德。菩萨如是于诸有情先施恩惠劝赞修善。名大报恩。由此方便令他于善精勤修学。是故名为施恩报恩方便善巧。---- | admin 2018-07-20 |
![]() |
同体三宝系指真如之理,就是说每一个有情众生的根本佛心,一切众生的本心,这叫真如。真如是一切有情众生之最初,也是最后的一个皈依处,最究竟的皈依处。成佛就是要到这个地步来。真如本身不可说、不可现、不可示、不可形容。但他能出现于众生的眼前,众生修学实相念佛而得开悟,即能眼见各种真如的性用,称之为自性开解。所以真如是自性三宝的佛宝。真如佛性显现之后,看见这 | 三摩地 2018-07-20 |
![]() |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三十(节录)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杂蕴第一中爱敬纳息第四之二复次为欲引摄所化有情犹如遣使故集此力。谓无上觉遣此力使摧彼慢已然后度之。故在家时与诸释种种种捔力无不得胜。将般涅槃亦以身力伏诸力士而度脱之。谓佛世尊化缘将尽欲入寂灭往拘尸城波波邑中。五百力士闻已为佛修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如果已经到了实相念佛的地步,时时刻刻观照自性弥陀,时时刻刻看自己与一切有情众生的佛性在显现,不思世间的杂事。如果有所思惟,是为众生;如果有所思惟,是为思惟佛法,这个我们称之为理一心,不念世间法。理一心就是定。以上是说明念佛可以让我们俱足事一心和理一心的定学。慧学就是说:我们经由念佛的事一心的功夫,可以知道从念佛的法门,而得到戒学和定学的那些过程和功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所以为了庄严佛土,必须要利乐有情;利乐有情的结果,就能庄严自己的佛土。当未来自己的佛土成就的时候,自己成佛了,那个佛土其实是与众生共有的,因为不是单单靠自己的如来藏变生出来的,这样才叫作庄严净土。当这样庄严佛土的时候,因为所庄严的佛土都是大家的自心如来,这样的庄严佛土,其实是没有表面上看见的佛土可以庄严,但这样才是真正的庄严佛土。可是自他佛土都庄严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有人听《无量寿经》很相应能够契入,我们来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在《无量寿经》里面所说的是: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成佛之前,祂为了要成就一个庄严佛土来摄受有情能够免除堕于三恶道的生死苦,而且利益有情能暂时免除生死轮回之苦,为了这样子的一个利益有情的地方,成就一个让有情能够纯粹修道的净土佛国,祂发了四愿,最后成佛;所以所成就的佛国就是没有三恶道,而且只是纯粹 | 三摩地 2018-07-20 |
![]() |
阿弥陀佛说:若我证得无上觉时,于佛刹中所有的有情,只要听闻到我的名字,以他的善根心心回向,愿意往生我西方净土,乃至于十念,这样子如果不能生,我就不取菩提;但是,唯除造无间恶业,毁谤正法及诸圣人。也就是说,什么样的众生都可以被阿弥陀佛摄受,九品往生西方;只有毁谤正法、毁谤圣人,还有五逆罪……五逆罪是哪五个还记得吗?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所以这个实相念佛的人呢,这个时候虽然看见世间有凡夫、有圣贤,可是他也照见凡夫与圣贤都是施设,因为自性弥陀、真心本性、真如佛性,无凡无圣、无取无舍、不来不去,但是却能够在一切的表相上面,随顺于一切的有情众生,示现来去、示现取舍、示现凡圣。实相念佛人住在这个境界里面,就叫作超凡越圣,而不住于凡夫和圣人的境界之中。从此,体和用非常清楚的分开,体是真如、用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说:若我证得无上觉时,余佛剎中诸有情类,闻我名号,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菩提。唯除造无间恶业、诽谤及诸圣人。在这里又加上一个诽谤圣人。十念可以往生极乐,但是造五逆重罪、诽谤及诽谤圣人的念佛人不能往生极乐。证悟的人从来不以圣人自居,但是他从宗出教,他所说的法乃是,所以不应当诽谤。诽谤证悟者以及他所说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第三、十方无量世界佛国已经证悟的有情,往生极乐世界,见佛闻法,得到初地乃至八地境界的人,最迟不会超过半天。如果在往生前性障消除得很多,在往生前所知障消除得很彻底(当然不可能究竟),消除得很彻底也就是悟后起修唯识一切种智的慧门修得很好,往生马上得八地。如果这边悟后起修没有做,性障没有除,虽然明心见性,往生极乐净土,闻弥陀说法而进入初地,最多不超过半个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然后这样才能够安住在这个真如法身的境界里面,这样离开世间一切的忧苦烦恼、离开世间一切的颠倒妄想,然后能够慢慢自在的发起真如的不可思议功德,来度化众生利乐有情,这个就是念佛真实的道理。(原标题:修学佛法的四种过程)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它不是生死、也不是涅盘」:因为它不是「有情」,只有「有情」能够有生死,能够取涅盘。一切诸法跟这张画像一样,非取非舍、非实非虚、非生死非涅盘。大精进菩萨这样观如来之身的时候,如实的了知如来的真实之身---真如的体性,如来的法身。因此经由这样观像念佛的结果,仅仅一昼夜之间,他便具足了五种神通,所谓: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还有宿命通。并且具足了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成唯识论》卷9)也就是在佛菩提道中,烦恼障和所知障的种子、随眠,就是属于修行上粗重难断的障碍,因为这两种障的断除,如果没有发利乐有情的广大心,是无法断除的;所以历经了十地的修行,入了等觉位,还要百劫修相好,而且要修集非常广大的福德,才能够究竟断除烦恼障的一切习气种子与所知障的一切随眠。所以在修学的过程当中,许多境界的对治是随着修学的提升、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也就是说他利益众生而去布施持戒等等,累积了众多的功德福德的结果,他都是发愿回向给有情众生的道业增上,并且发愿回向共同能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早日成就,发愿共同实证一切智智的究竟。因此这个回向发愿心,也就是要真实证悟而转依成功才能够做得到。若是一个人他的所悟不真,他就不知道佛的境界多么的深广,他便误认为自己一悟即至佛地,也会误把见性成佛的方便说当然究竟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有的人说:我回向发愿法界有情!法界有情是甚么呢?所以我们回向发愿这个部分,在经典告诉我们,我们就要了解它背后的道理,背后的道理说甚么?我们发愿回向是要具体!就是说求生极乐国土的上品中生,或者不管从上品上生乃至到下品下生的人,如果你有信、愿、行的部分,那你在回向发愿的时候,你就需要具体的而且明确的回向发愿,发愿求生净土----要在这里来成就信愿行的这些资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所以我们才要发四弘誓愿,才要持守三聚净戒: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个四弘誓愿;还有三聚净戒----饶益有情戒,然后摄善法戒,摄律仪戒。这些都是为了成佛而准备。所以说,这时候还要将一切的功德回向愿求极乐佛国,这个回向发愿的这个功德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我们平常要养成习惯,就是说我们在平常有所做的少善根福德,就要回向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