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至于菩萨除了修证以外,还要同时修集福德,要以世间法和佛法来利益一切的有情;对这个有情要做什么事,对别的有情又要做什么事,往往各不相同,因为每一个人的根性与因缘都不一样。(节录自平实导师著《楞严经讲记》第一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9年12月初版二刷,页177。)佛菩提证如来藏心 佛菩提果所实证的如来藏心,却是离六尘而继续保有祂自己所有的功能性 | admin 2018-12-27 |
![]() |
法有三种(因为学佛法的人根性有三种,所以法就有三种),本来是只有一法,一法就是唯一佛乘,就是《法华经、华严经、大般涅槃经、胜鬘经》讲的唯一佛乘;可是因为修学佛法的人有三种根性:第一种根性是菩萨,最上无比故名第一,又能生生世世不断受生而度众生,所度众生极多,如同大白牛车载人极多,故又名为大乘。第二种根性叫做一根,他的根性是永远不会转变的,叫作定性声闻 | admin 2018-08-09 |
![]() |
上品三生是专摄大乘菩萨根性之人,上自见性,下至发无上道心,皆可得生。以此辈人或见第一义(见自性空法性空)、或解第一义而不惧、或发成佛之心,所得果位在初地以上,并皆分证法身故,名实报庄严,此是上辈生想。非可谓极乐世界之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各具九品往生也。】-----《无相念佛》02第一章绪言(原标题: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法门最适合忙碌的现代人) | admin 2018-08-06 |
![]() |
于是,他言辞正色道:这个法不是随便哪个都可以传的,要看你的根性适合不适合,我是想付出自己多年的道来帮助你得到解脱。我不是那种贪图女色的人,我都出家20多年了,不可能为了你断送我的法身,要知道,我比你更懂因果!比你更怕堕地狱!如果我和你修这个法,我的道行起码500年!我不会勉强你的,如果你不修这个法,我会离开这里。(评:厉害、高!学佛不深的一定会被带他到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法有三种(因为学佛法的人根性有三种,所以法就有三种),本来是只有一法,一法就是唯一佛乘,就是《法华经、华严经、大般涅槃经、胜鬘经》讲的唯一佛乘;可是因为修学佛法的人有三种根性:第一种根性是菩萨,最上无比故名第一,又能生生世世不断受生而度众生,所度众生极多,如同大白牛车载人极多,故又名为大乘。第二种根性叫做一根,他的根性是永远不会转变的,叫作定性声闻 | admin 2018-07-23 |
![]() |
这个法门是释迦世尊特别为末法众生根性而宣说的一种方便法门。由于众生往昔与佛菩萨所结的缘深浅不同,根性也不同,所以众生觉得与哪一尊佛菩萨比较契机,就持佛菩萨的名号来念佛,希望未来能够往生净土。譬如有人希望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持阿弥陀佛名号;有人希望能够往生东方琉璃世界,所以持药师佛名号;有人希望能够往生弥勒净土,所以持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名号等等。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来一切智慧,及大光明、大神通力,皆在禅定中得」;佛在说法之前,必「先入禅定」,遍观众生根性差异,然后随机化度。而为佛子者,若能「制心禅智,无事不办」,「欲求佛道,持净戒、专修禅观,得神通,能降天魔、破外道;能度众生、断烦恼」;「若不坐禅,平地颠坠」。又引《妙胜定经》言:「若复有人,不修禅定,身不证法,散心读诵十二部经,…复大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来一切智慧,及大光明、大神通力,皆在禅定中得」;佛在说法之前,必「先入禅定」,遍观众生根性差异,然后随机化度。而为佛子者,若能「制心禅智,无事不办」,「欲求佛道,持净戒、专修禅观,得神通,能降天魔、破外道;能度众生、断烦恼」;「若不坐禅,平地颠坠」。又引《妙胜定经》言:「若复有人,不修禅定,身不证法,散心读诵十二部经,…复大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五祖知道这是神秀写的偈子,就找了神秀来,告诉他说:你作这个偈,显示你还没有见到本性,只到了门外,但还没有进入到佛法的殿堂内,像你这样的见解,想找到无上菩提,是了不可得的!所谓无上菩提,必须要在言下能够识自本心、见自本性;这个本心是真实而如如、本不生灭的,如果能找到这个出生万法的本心,则一真一切真,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而无有凝滞;如果能找到这样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另外有些法义是有关联性的,或者修学方法是有次第性的,而需要采用哪些修学法门,也与个人的根性有关,这些都得靠善知识来协助。譬如修习禅定不可以只靠打坐,也要精进降伏或断除五盖性障,这样禅定才能够成就;要证解脱道或佛菩提道之法,必须先让次法成就;或者要证悟实相,需要先断我见等等。从上面的举例我们可以了解,在法义上之关联与修学次第,也是具有关键的重要性。又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就会视众生的根性,而以各种方便来摄受众生以及调伏众生。因此,在向佛菩萨一心祈求之后,我们应该要了解,佛菩萨会以最适合我们的方式来摄受我们;而不是只会依照我们因为贪嗔痴等烦恼而对世间境界产生各种杂染的欲求,来满足我们。所以,在祈求之后,我们应该要有正确的心态,来面对各种可能的结果。例如:遭遇劫难未必是祸,丧子未必是凶,重病痊癒未必可喜,延寿未必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例如,有的人念佛的根性偏于声闻,属于中品生人,但是透过佛陀示现瑞相,极乐世界殊胜的光明相给他看,因此他心变大了,肯发起大心,而得以朝向上品生的努力。这就是诸佛菩萨常示现瑞相的另外一个慈悲摄受的目的。第三种情形,常常遇到佛菩萨示现瑞相的情形,或是示现好相加持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诸佛菩萨要加持行者而得以灭罪啊!因为这些菩萨透过如法的惭愧忏悔,能够灭除过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果说有个俗人,他有一些根性,他是个根器,我们不跟他示现神通,他就不进入佛门,但是一跟他现神通,便可以进入佛门;这样的人我们才可以为他现神通,引他进入到佛门之中来,这样的话就可以渐渐地引导他来修学佛法中的智慧与禅法。【摘录自学佛释疑一】(原标题:佛教与神通)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的的确确众生的根性有千万种,就是有一些众生的根性,他是不喜欢听闻道理,不喜欢思惟道理。但是我们知道,就如同一开始的时候跟大家强调的,佛教非常强调的是智信而不是迷信,既然是智信,就是要求大家要听闻道理之后要如理作意,要仔细的思择整理,这样才能成为自己的真正所得。所以就这个方面来看,佛教非常要求我们一定要有慧心,要发起慧心。就算我们平常不习惯听这些道理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们是要把这八万四千种法门都学尽了,才会有成就吗?不是!佛的八万四千法门是适应不同的众生、不同的根性,所以会有不同的法门。重点是能不能够利用、能不能够找到最适合我们的法门,然后欢喜奉行。就如同周利盘特,我们会发现周利盘特他不是一个聪明的人,甚至在过去生当中,他就一直不是聪明的人。可是他愿意相信佛所说的法,哪怕只是听到了一句,甚至连一句都背不起来,他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众智就是了知众生根性及共相智。共相智就是类智,前面已经说过了。了知众生根性,是比较困难的智慧。我以前就是不先观察众生的根性与因缘,就一心想要把了义而且究竟的妙法传给别人,所以在禅三时统统有奖,也发生了总共三次退转的事件,而且都反咬我一大口,特别是这一次,比以前两次更严重,那真是惨痛的经验。所以我后来就开始观察众生的根性,特别是在禅三小参时,借着你们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众智就是了知众生根性及共相智。共相智就是类智,前面已经说过了。了知众生根性,是比较困难的智慧。我以前就是不先观察众生的根性与因缘,就一心想要把了义而且究竟的妙法传给别人,所以在禅三时统统有奖,也发生了总共三次退转的事件,而且都反咬我一大口,特别是这一次,比以前两次更严重,那真是惨痛的经验。所以我后来就开始观察众生的根性,特别是在禅三小参时,借着你们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们是要把这八万四千种法门都学尽了,才会有成就吗?不是!佛的八万四千法门是适应不同的众生、不同的根性,所以会有不同的法门。重点是能不能够利用、能不能够找到最适合我们的法门,然后欢喜奉行。就如同周利盘特,我们会发现周利盘特他不是一个聪明的人,甚至在过去生当中,他就一直不是聪明的人。可是他愿意相信佛所说的法,哪怕只是听到了一句,甚至连一句都背不起来,他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些人在俱解脱与慧解脱上面各有取证上的不同:是因为身证与见到等五种人的根性有差异的缘故,而差异之处主要是因为放逸於欲界法所致。譬如先知法住、后知涅槃者,名为慧解脱之见到,只是初果人;要待后时断除外我所的贪爱,并且能现观解脱的证境以后,方得成为慧解脱阿罗汉。若是已得八解脱的阿罗汉,而不具有解脱知见,不能为人解释解脱的原理(譬如周利盘特伽),就必须加上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位阿罗汉听了以后,乃赞叹说:这位菩萨根性猛利,不是我所能到达的境界啊!从上面可知,这位具有神通的阿罗汉,遇到江水大涨,只顾得自己得渡,所以将斗笠当船而过江,却免不了挨黄蘖禅师的骂;而且这位阿罗汉被骂了也没有生气,反而赞叹黄蘖禅师。为什么?因为这位阿罗汉知道,黄蘖禅师是位证悟般若的菩萨,也是一位弘法利生、自利利他的菩萨,与他只求自度完全不一样,被骂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