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所以弥勒菩萨在释尊教法中,位居补处,职弘大乘,恒与文殊、普贤、观音、地藏诸大菩萨辅助释尊,教化大乘根性众生。在《华严经》,弥勒菩萨故现楼阁,令善财童子入于法界。在《法华经》,弥勒与文殊共任流通。在《解深密经》,佛以了义教传授弥勒,令其于九百年后,弘传于世。二、弥勒菩萨与慈心三昧据《一切智光仙人经》介绍,弥勒过去值弥勒佛(慈氏佛)发愿名为弥勒,值佛说 三摩地

2018-07-22

实报庄严土者,乃上品三生人所住,摄受有福有慧之菩萨根性人。方便有余土乃中品三生人所住,摄受二乘根性畏生死苦而不造恶业之人。凡圣同居土乃下品三生人所住,此三生人之最高修证可至初地,余多凡夫性人,故名此土为凡圣同居土;此土摄受造恶业之大乘根性人,但若谤佛及大乘方等经典,即不得生彼。此宗于佛法中极为重要,摄受根性遍及三乘、善染、智愚、凡圣;复依弥陀大愿, admin

2018-07-22

第一个用意就是说,我们在前面的两个讲次里面跟大家说,佛陀的许多的教法都是因为当前的弟子的根性以及时机,会有所侧重差别,所以佛陀的有很多的教法,其实都是“观机说法”、“因病与药”。顺着因病与药的这个例子,我们也跟大家说了,举了例子说同样是肠胃炎的药跟头痛的药,那这两种的药其实它的本意、它的目的都是要解除病痛,使人恢复健康;可是,即 admin

2018-07-22

如《华严经探玄记》所载,智光论师以般若经为究竟义,立三时教:初时心境俱有《阿含经法》也,唯摄二乘根性;次时境空心有,《解深密经》法也,通摄大小二乘根机;末时心境俱空,《般若经》法也,唯摄菩萨根性。然此判教非实。三乘佛法悉依有情自心藏识而说,阿含时偏显蕴处界空,主证解脱果,然非未说第八识空性心;隐覆密义而宣示故。般若时偏显涅盘非是断灭空,偏显藏识空性 admin

2018-07-22

我们上一个讲次里面,我们谈到了智顗大师的主要思想,其中的一个“一心三观”,我们说空、假、中的这个部分,它到底是“一而三,三而一”,或是有它的次第在呢?我们的看法是,倒是要依照不同的学人,他有不同的根性,有不同的状况,所以你要当机,要有所侧重。接下来我们再来看到智顗大师的另外一个主要思想,是所谓的“一念三千”。一念三千是 admin

2018-07-22

另外,有些法义是有关联性的,或者修学方法是有次第性的;而需要采用哪些修学法门,也与个人的根性有关,这些都得靠善知识来协助。譬如修习禅定不可以只靠打坐,也要精进降伏或断除五盖性障,这样禅定才能够成就;要证解脱道或佛菩提道之法,必须先让次法成就;或者要证悟实相,需要先断我见等等。所以,法义上的关联与修学次第,也是具有至关的重要性的。又譬如《大般涅槃经》 三摩地

2018-07-22

我们是要把这八万四千种法门都学尽了,才会有成就吗?不是!佛的八万四千法门是适应不同的众生、不同的根性,所以会有不同的法门。重点是能不能够利用、能不能够找到最适合我们的法门,然后欢喜奉行。就如同周利盘特,我们会发现周利盘特他不是一个聪明的人,甚至在过去生当中,他就一直不是聪明的人。可是他愿意相信佛所说的法,哪怕只是听到了一句,甚至连一句都背不起来,他 三摩地

2018-07-22

那么根与力之间有什么差别?譬如说当你还没有开始学佛,有的菩萨看见了你,会说你很有慧根,因为他知道你的根性与三乘菩提的某一种菩提很容易相应,所以说你有慧根。当你开始学佛之后,不久断了我见,三缚结断了,声闻菩提的慧力就出现了,不再称为慧根了。如果不久又证得如来藏了,大乘菩提的慧力接着又出现了,那就说你有了三乘菩提的慧力了,这时不叫作慧根了。所以五根与五 三摩地

2018-07-22

由于妄心与真心的合和运作,其法相都不为色法,难以区分出来,因此众生与大乘根性之外余人亦难以信受此实相之法。是故佛在《圣曼经》说:有二法难可了知:谓自性清净心,难可了知;彼心为烦恼所染,亦难了知。一切众生都有自性清净心,这个清净心本然具在原本清净,可是这个自性清净心又是有污染的,含藏了被七识心污染的种子,这也就是《心经》上所说真心与妄心不一不异的关系 三摩地

2018-07-22

如果说有个俗人,他有一些根性,他是个根器,我们不跟他示现神通,他就不进入佛门,但是一跟他现神通,便可以进入佛门;这样的人我们才可以为他现神通,引他进入到佛门之中来,这样的话就可以渐渐地引导他来修学佛法中的智慧与禅法。-----《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28集佛教重视神通吗?》正源老师开示(原标题:何谓神通) 三摩地

2018-07-22

但是说通必须观察众生的根性而说,因为众生的种性有五种: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如果有众生来修学佛法,则先告诉他施论、戒论、之论,如果众生听了喜欢,则是人天种性人。如果众生想要更胜妙的法,则告诉他声闻法。也就是告诉他:声闻是以四圣谛为主旨,以四念处观为观行的法门,以八正道为实施的方法,进而观察蕴处界,了知蕴处界虚妄以后,将我见、疑见、戒禁 三摩地

2018-07-22

成佛周期的长短全赖个人的根性,若人具慧,远离邪见恶友,广修福德,上上精进修者,得转大劫为中劫,乃至转一小劫为年月日时,是名超劫精进。真正有福德因缘的人,有信心的人,有慧力的人,消除了性障及习气,各方面都具足的人,他是容易的可以遇到一个真正的大善知识,可以带领着他从初住位一直往上走,在一生之中完成初地的道业。所以虽后发心,精进修行可先成佛道。盼我佛门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佛法太广大、太精妙、太深奥了,只好先针对久劫已修佛菩提道的根性胜妙的菩萨们说法;才会有对菩萨们宣说的《华严经》,从人间讲到天上,这就是五时中的第一时。这个华严时又叫作顿教,也就是说,在短短的一小段时间中,就把佛法的所有内涵概要地解说完毕--顿时说完全部佛法概要;这叫作顿说,就是很快速的一时间就把它讲完,显示佛法本来就是这样的。这就是五时中的第一时 三摩地

2018-07-22

各位同修,让我们一起开始迈向正觉!注解¹、无相念佛法门,是善知识为末法时代众生所施设的契合此时代人根性和时代喧嚣特征的一种动中定功夫的法门,祂要求行者在行、住、坐、卧之间,眼根所见莫非忆佛之念,而无佛号、声音、形象。若到此地步时,闻一切喧嚣之音声,自然起念佛之心,心中无非忆佛之念。这一法门的殊胜在于,行者若能修行至此地步,则必有把握于临命终时能 三摩地

2018-07-22

各位同修,让我们一起开始迈向正觉!注解¹、无相念佛法门,是善知识为末法时代众生所施设的契合此时代人根性和时代喧嚣特征的一种动中定功夫的法门,祂要求行者在行、住、坐、卧之间,眼根所见莫非忆佛之念,而无佛号、声音、形象。若到此地步时,闻一切喧嚣之音声,自然起念佛之心,心中无非忆佛之念。这一法门的殊胜在于,行者若能修行至此地步,则必有把握于临命终时能 三摩地

2018-07-22

如果要详细解说,一定要花费很多时间来解释,又因为每一位菩萨正知见程度不一,种性、根性等也不一,并不是每一位菩萨都可以深入了知的,更何况还受到电视弘法时间的限制,无法充分说明。电视机前面的菩萨们如果想要深入了解正觉总持咒的真实内涵,欢迎到正觉同修会报名共修,正觉同修会亲教师们会为大众详细解说,让大众了解正觉总持咒的真实内涵到底是什么?又般若波罗蜜多咒 三摩地

2018-07-22

对于这些,你若不来佛法中了解一番,怎能知道?只有妄受因果,随性造业,时而天堂,时而地狱,白白受苦,无有出期了!所以佛恩浩荡,佛陀对我们无明众生的恩德是再怎么说都不过分的!当然,学佛有学佛的因缘,入佛法智慧之海的深浅也看个人的因缘福德、根性心性的不同而不同。佛法的目的是教导人究竟解脱觉悟的,但即便你目前所迫切想要的不是大彻大悟、究竟解脱,而只是想在这 三摩地

2018-07-22

佛陀针对不同根性众生,讲授了不同的教法,如声闻乘、菩萨乘等等,也包括人天乘。“乘”在古代指车辆,有“运载”的意思。佛陀的教法叫做“乘”,是因为佛法能够将众生运载到解脱成佛的彼岸。“人天乘”既然叫做“乘”,就也有运载众生趣向解脱的功能。尽管按照人天乘的教法修行,来生可能仅仅投生到人天道,但这已经让众生 三摩地

2018-07-22

三、为人悉檀:人类等诸有情众生之根性八万四千,佛陀善观众生根器,随各人心性之差异而施设及开示各种不同之修行法门,乃是为人悉檀。四、第一义悉檀:不在一切语言文字等表面意思来论议,直接以第一义实相之理指示,令众生依之而能真实契入大乘空性心如来藏理体,悟后而得之般若中观总相智[注1]及别相智[注2]之法智忍、法智、类智忍、类智,乃至亲证地上菩萨无生法忍之道 三摩地

2018-07-22

重要的是为人父母者,要如何成为孩子生命中的贵人和伯乐呢?这就必须要有能够鉴照众生根性,和引导不同根性众生的智慧了。第三、公平对待不偏袒。由于每个孩子过去生和父母所结下的缘不尽相同,所以父母和每个孩子之间的关系,也有着微妙的差异存在。虽然如此,父母仍然必须以公平的态度来面对每一个孩子,如果对待子女稍有不公平,他们马上就会察觉出来,孩子对父母关爱的感受 三摩地

2018-07-22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8   …   9   10   下一页»   共195条/10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