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只为众生根性狭劣。不到三教圣人境界。所以分彼分此。殊不知。境界如此广大。却向黑山下鬼窟里默然坐地。故先圣诃为解脱深坑。是可怖畏之处。以神通道眼观之。则是刀山剑树镬汤炉炭里坐地一般。座主家尚不滞在默然处。况祖师门下客。却道。才开口便落今时。且喜没交涉。尚明不觉作礼。妙喜曰。公虽作礼。然更有事在。至晚间来入室。乃问他。今年几岁。曰六十四。又问。尔六十四 三摩地

2018-07-19

随众生根性。应病与药。权实顿渐。半满偏圆。说一大藏教。皆无事法也。众生无始时来。为心意识之所流转。流转时浑不觉知。故佛在般若会上。说诸法空相。谓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皆空徒有名字而已。到究竟处。名字亦空。空亦不可得。若人夙有善根种性。只向不可得处。死却心意识。方知释迦老子道。始从鹿野苑。终至跋提河。于是二中间。未尝说一字。是真实语禅不在静处。 三摩地

2018-07-19

叔迟根性虽钝。却得便宜。真实要敌生死故。矻矻孜孜心心念念不肯放舍。前所云得便宜。便是这些钝底家风也。既有决定志。得之入手自有时节。亦莫管得在何时。老僧常与衲子辈说。要参妙喜禅。须是办得一生不会始得。若要求速效。则定是相误。何以故。只为从来无法与人。但为人做得个指头路底汉子耳。古德云。有所得是野干鸣。无所得是师子吼。佛是通变底人。于四十九年中。三百六 三摩地

2018-07-19

根性极钝。若果如此。当为左右贺也。今时士大夫。多于此事不能百了千当直下透脱者。只为根性太利知见太多。见宗师才开口动舌。早一时会了也。以故返不如钝根者。无许多恶知恶觉。蓦地于一机一境上一言一句下撞发。便是达磨大师出头来。用尽百种神通。也奈何他不得。只为他无道理可障。利根者返被利根所障。不能得啐地便折。嚗地便破。假饶于聪明知解上学得。于自己本分事上。 三摩地

2018-07-19

况此公根性与左右迥不同。生天定在灵运前。成佛定在灵运后者也。此公决定不可以智慧摄。当随所好摄。以日月磨之。恐自知非。忽然肯舍。亦不可定。若肯转头来。却是个有力量底汉。左右亦须退步让渠出一头始得。比暐禅归。录得渠答紫岩老子一书。山僧随喜读一遍。赞叹欢喜累日。直是好一段文章。又似一篇大义。末后与之下个谨对。不识左右以谓如何。昔达磨谓二祖曰。汝但外息诸缘 三摩地

2018-07-19

随其根性大小方圆长短。或青或黄。或红或绿。或臭或香。同时发作。非春能大能小。能方能圆。能长能短。能青能黄。能红能绿。能臭能香。此皆本有之性。遇缘而发耳。百丈云。欲识佛性义。当观时节因缘。时节若至。其理自彰。又让师谓马师曰。汝学心地法门。如下种子。我说法要。譬彼天泽。汝缘合故当见其道。所以云。圣人设教。不求名不伐功。只令学者见性成道而已。无垢老子云。 三摩地

2018-07-19

非有般若根性。则不能如是盛事盛事。示喻。欲来年春夏间。桌无底船。吹无孔笛。施无尽供。说无生话要了无穷无始不有不无巴鼻。但请来与这无面目汉商量。定不错了这话。又承需道号。政欲相涂糊。可称快然居士。故真净老人云。快然大道只在目前。纵横十字拟而留连。便是此义也。某在长沙作久住计。左右他日果从此来。则林下不寂寞也不识。别后日用应缘处。不被外境所夺否。视堆案 三摩地

2018-07-19

自是学者根性迟钝。不干老僧事思之思之臣僧蕴闻。昨于乾道七年三月中。不惧天诛。以先师大慧禅师臣宗杲语录投进。仍乞特旨。送福州入藏。伏准。五月十九日。圣旨已送福州东禅寺入藏讫者。冒昧上陈。方虞罪戾。恩光下逮。俯赐矜俞。梵释重辉。山泽增气。凡居闻见罔不欢欣。恭惟。皇帝陛下。如天鉴观得佛心法。念微言之易泯。参秘藏以并传。先师臣宗杲。植百劫之胜因。逢千载之嘉 三摩地

2018-07-19

其实很简单,从正统“宗教”的意义讲,教门以循序渐进的学习修行为主要方式,用现代语言来描述就是:教门偏重于以过程为导向,结果是过程的一部分;宗门则是直接判断修学者是否可以达到某些重要的里程碑,现代语言描述:宗门偏重于结果为导向,宗门的判断标准必须以第一义谛为标的;所谓宗教,“宗门”和“教门”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丝毫没有冲 三摩地

2018-07-19

根性未发。谒黄檗山禅师。问答虽多机宜顿了。倏值武宗废教。南遂深窜林谷。大中兴教出遇升平。相裴公休出抚宛陵。请黄檗出山。南随侍由此。便诣姑苏报恩寺专行禅定。足不踰阈仅二十余载。乾符四年苏州太守周慎嗣。向风请住宝林院。又请居支硎山。至五年昌化县令徐正元。与紫溪戍将饶京。同召住千顷慈云院。训示禅徒之外。唯俨然在定逾月。或浃旬。光启三年前两浙武肃王钱氏。请 三摩地

2018-07-19

天人于此得之,增长十善;修罗于此得之,除其憍慢;地狱于此得之,顿超十地;饿鬼傍生及四生九类一切有情,于此得之,随其根性,各得受用。无量寿世尊放大光明,作诸佛事已竟,然后以四大海水灌弥勒世尊顶,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当于补处作大佛事。无量寿世尊有如是神通,有如是自在,有如是威神,到这里还有知恩报恩者么?若有,出来与径山相见,为汝证明。如无,听取一颂:十方法界至人口,法 三摩地

2018-07-19

于一阐提辈善知根性而为说法。何以故。若不为说。一切凡夫当言如来无大慈悲。有慈悲者名一切智若无慈悲云何说言一切智人。是故如来为一阐提而演说法。大王。如来世尊见诸病者当施法药。病者不服非如来咎。大王。一阐提辈分别有二。一者得现在善根。二者得后世善根。如来善知一闇提辈能于现在得善根者则为说法。后世得者亦为说法。今虽无益作后世因。是故如来为一阐提演说法要。 admin

2018-07-19

是故当知众生根性无有决定。以无定故或断善根断已还生。若诸众生根性定者。终不先断断已复生。亦不应说一阐提辈堕于地狱寿命一劫。善男子。是故如来说一切法无有定相。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来具足知诸根力。定知善星当断善根。以何因缘。听其出家。佛言。善男子。我于往昔初出家时。吾弟难陀。从弟阿难。调婆达多。子罗睺罗。如是等辈皆悉随我出家修道。我若不听善星出家。 admin

2018-07-19

若言五根性能见闻觉知触故。皆是自性不从因缘。是义不然。何以故。善男子。自性之性性不可转。若言眼性见者常应能见。不应有见有不见时。是故当知从因缘见非无因缘。善男子。汝言非因五尘生贪解脱。是义不然。何以故。善男子。生贪解脱虽复不同五尘因缘。恶觉观故则生贪欲。善觉观故则得解脱。善男子。内因缘故生贪解脱。外因缘故则能增长。是故汝言一切诸法各有自性。不因五尘 admin

2018-07-19

知其根性。以般若慧。为说十二因缘。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乃至老死忧悲苦恼。皆是无明憎爱丛林。一切行苦。弥满三界遍流六道。大苦根本无明所起。以般若慧。示以性净。谛观根本。即断诸有过患无明。根本灭故。无明灭。无明灭则行灭。乃至老死忧悲苦恼皆灭。得此观时。摄心定住即入三昧。以三昧力。得入初禅。渐渐次第入第四禅。继心正念。如是修习。然后自当得证上果。离三界 admin

2018-07-18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8   …   9   10   下一页»   共195条/10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